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皮下及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与前列腺癌GS评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玉峰
高晓龙
+1 位作者
刘冬
陈晓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以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PCa) MRI皮下脂肪厚度(SFT)及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PPFT)与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RP术前行MRI检查的患者144例,年龄(69.5±6.7)岁,分别在矢状位及横断位T...
目的:以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PCa) MRI皮下脂肪厚度(SFT)及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PPFT)与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RP术前行MRI检查的患者144例,年龄(69.5±6.7)岁,分别在矢状位及横断位T2WI上测量SFT和PPFT,用Spearman相关系数(ρ)分析SFT、PPFT、年龄、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SFT、PPFT与不同级别(Gleason评分≤7和Gleason评分>7)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FT和前列腺周脂肪最小厚度(PPFTm)分别为(29.34±10.1)mm和(4.89±2.5)mm。Gleason评分与术前PSA显著正相关(ρ=0.410,P=0.000),与SFT显著负相关(ρ=0.225,P=0.007),与PPFTm呈弱相关(ρ=0.182,P=0.02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SA、SFT和PPFTm是高级别PCa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以RP术后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MRI图像SFT、PPFTm与Gleason评分呈轻、中度显著相关,是高级别PCa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皮下脂肪厚度
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
GLEASON评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误判病例看炎症性肠病的CTE诊断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莱
韩云学
顾莉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CT肠道显影(CTE)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首诊误判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克罗恩病(CD)病例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误判原因。结果:患者,男,57岁,符合UC第2发病高峰;临床有频繁脓...
目的:探讨CT肠道显影(CTE)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首诊误判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克罗恩病(CD)病例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误判原因。结果:患者,男,57岁,符合UC第2发病高峰;临床有频繁脓血便、病变局限于结肠,符合UC常见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首诊"肛周脓肿"入院符合CD临床特征,CTE显示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节段性分布,活动期肠周见大量增生血管,符合CD典型影像表现。肠镜检查两次,结论分别为"UC-重度全结肠型""IBD-CD?",病理取到非干酪性肉芽肿,该患者最终诊断为CD。结论:UC与CD临床及影像表现有重叠,病灶局限于结肠时,影像细节的观察及病史的采集有助于鉴别,UC是发生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变,一般连续分布,CTE无特征性改变,结肠镜并活检是诊断UC的关键;而节段性分布、透壁性炎症、肠周"梳状征"是CD常见的CTE表现,CTE对CD诊断价值更高,当以肛周病变为首发征象时更倾向诊断为CD,两者鉴别确有困难时可以诊断为IBD类型待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CROH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下及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与前列腺癌GS评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玉峰
高晓龙
刘冬
陈晓荣
机构
上海
大学附属罗店
医院
放射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放射科
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7-521,共5页
文摘
目的:以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PCa) MRI皮下脂肪厚度(SFT)及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PPFT)与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RP术前行MRI检查的患者144例,年龄(69.5±6.7)岁,分别在矢状位及横断位T2WI上测量SFT和PPFT,用Spearman相关系数(ρ)分析SFT、PPFT、年龄、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SFT、PPFT与不同级别(Gleason评分≤7和Gleason评分>7)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FT和前列腺周脂肪最小厚度(PPFTm)分别为(29.34±10.1)mm和(4.89±2.5)mm。Gleason评分与术前PSA显著正相关(ρ=0.410,P=0.000),与SFT显著负相关(ρ=0.225,P=0.007),与PPFTm呈弱相关(ρ=0.182,P=0.02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SA、SFT和PPFTm是高级别PCa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以RP术后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MRI图像SFT、PPFTm与Gleason评分呈轻、中度显著相关,是高级别PCa的独立预测因素。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皮下脂肪厚度
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
GLEASON评分
相关性
Keywords
Prostatic cancer
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
Periprostate fat thickness
Gleason score
Correlation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误判病例看炎症性肠病的CTE诊断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莱
韩云学
顾莉芳
机构
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872-875,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宝山区2016年区科委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赞助项目(项目编号16-E-22)
文摘
目的:探讨CT肠道显影(CTE)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首诊误判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克罗恩病(CD)病例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误判原因。结果:患者,男,57岁,符合UC第2发病高峰;临床有频繁脓血便、病变局限于结肠,符合UC常见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首诊"肛周脓肿"入院符合CD临床特征,CTE显示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节段性分布,活动期肠周见大量增生血管,符合CD典型影像表现。肠镜检查两次,结论分别为"UC-重度全结肠型""IBD-CD?",病理取到非干酪性肉芽肿,该患者最终诊断为CD。结论:UC与CD临床及影像表现有重叠,病灶局限于结肠时,影像细节的观察及病史的采集有助于鉴别,UC是发生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变,一般连续分布,CTE无特征性改变,结肠镜并活检是诊断UC的关键;而节段性分布、透壁性炎症、肠周"梳状征"是CD常见的CTE表现,CTE对CD诊断价值更高,当以肛周病变为首发征象时更倾向诊断为CD,两者鉴别确有困难时可以诊断为IBD类型待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CROH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Crohn disease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57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皮下及前列腺周围脂肪厚度与前列腺癌GS评分相关性研究
张玉峰
高晓龙
刘冬
陈晓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误判病例看炎症性肠病的CTE诊断价值
彭莱
韩云学
顾莉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