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联合肿瘤指标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1
作者 赵俊松 宋海霞 +2 位作者 刘立红 黄晓蕾 倪志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4-539,共6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联合肿瘤指标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6月作者所在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93例卵巢肿瘤患者。结合术后病理,根据卵巢肿瘤良恶性不同分为良性组(32例)和恶性组(61例),所... 目的:探讨MRI检查联合肿瘤指标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6月作者所在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93例卵巢肿瘤患者。结合术后病理,根据卵巢肿瘤良恶性不同分为良性组(32例)和恶性组(6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增强检查及肿瘤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糖类抗原(CA)125、CA153、MRI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在年龄、绝经时间、绝经状态、CA19-9水平、肿瘤最大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肿瘤偏侧性、CA125水平、CA153水平、肿瘤囊实性、壁结节和/或分隔有无、盆腔积液有无、实性成分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卵巢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双侧生长为主[68.85%(42/61)vs 9.38%(3/32),P<0.001],CA125[(301.61±92.20)U/mL vs(52.03±26.82)U/mL,P=0.003]及CA153[(44.07±8.72)U/mL vs(13.03±2.38)U/mL,P<0.001]表达水平更高,肿瘤以囊实性为主且实性成分<30%者占比更高[91.80%(56/61)vs 34.38%(11/32),P<0.001],壁结节和/或分隔表现更多见[60.66%(37/61)vs 18.75%(6/32),P<0.001],盆腔积液占比更少[55.74%(34/61)vs 90.63%(29/32),P<0.001],实性成分ADC值[(0.972±0.053)×10^(-3)mm^(2)/s vs(1.251±0.262)×10^(-3)mm^(2)/s,P=0.003]更低。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A125的最佳截断值为34.95 U/mL,CA153的最佳截断值为19.80 U/mL,CA125、CA153、MRI单独及联合的AUC值分别为0.685、0.640、0.814、0.960,三者联合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1%、96.9%,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MRI联合CA125、CA153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卵巢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在鉴别段样强化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艳 吴晓燕 +3 位作者 张敏 黄学菁 成建明 郑李韵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对段样强化的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IGM)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段样强化、... 目的 探讨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对段样强化的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IGM)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段样强化、无脓肿型IGM和15例ID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采用Fisher精确检验、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月经状态、年龄、内部强化方式的差异,采用t检验、Mann Whitney U检验筛选出两组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值中的差异项,用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其与IDC的危险系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 两组年龄、月经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而内部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IGM组K^(trans)值[(0.274±0.163)min^(-1)]低于IDC组[(0.451±0.257) min^(-1)],IGM组K_(ep)值[(0.618±0.245)min^(-1)]低于IDC组[(0.856±0.420) min^(-1)],且两组间K^(trans)及K_(ep)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12)。两组Ve值为IGM组(0.531±0.320)min^(-1)、IDC组(0.629±0.323)min^(-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K^(trans)值的优势比(odds ratios,OR)=2.24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52~6.294](P=0.021),绘制ROC曲线显示,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585、73.3%、85.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78 (95%CI:0.623~0.891)(P=0.001)。结论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所得K^(trans)值对以段样强化为表现的IGM、IDC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 压缩感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步探讨建立CT检查中甲状腺偶发结节的分类标准 被引量:6
3
作者 陶全 陈克敏 +9 位作者 周永明 谭文莉 Jie-ming FANG 何文辉 罗禹 孙建 祝颖 赵俊松 王明明 马为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0-525,共6页
目的:针对CT检査中甲状腺偶发结节的分类问题,探讨建立基于CT征象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TIRADS)o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结节手术证实病例152例,183个结节。与病理结果对照,筛选出CT恶性结节的征象,参照Kwak超声的TIRADS制定CT-TI... 目的:针对CT检査中甲状腺偶发结节的分类问题,探讨建立基于CT征象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TIRADS)o方法:收集我院甲状腺结节手术证实病例152例,183个结节。与病理结果对照,筛选出CT恶性结节的征象,参照Kwak超声的TIRADS制定CT-TIRADS,计算各类结节的实际恶性率。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CT征象与CT-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结节的6个CT恶性征象包括:非纯囊性、单发、钙化、边缘不规则、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CT-TIRADS1-3类、4a-4c类及5类结节恶性率分别为:0%、0%,1.4%、12.2%、56.0%,75%,100%。CT一TIRAD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明显高于其他6个恶性CT征象。结论:本文建立了CTTIRADS,其对CT检査的甲状腺结节分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偶发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晓蕾 金全芳 倪志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行瘢痕妊娠诊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栓塞治疗组(29例)和宫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MRI增强确诊瘢痕妊娠后,... 目的:探讨MRI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行瘢痕妊娠诊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栓塞治疗组(29例)和宫腔镜治疗组(21例)。患者MRI增强确诊瘢痕妊娠后,栓塞治疗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加甲氨蝶呤注入后再行宫腔镜手术;宫腔镜治疗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后行宫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子宫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停经天数、妊娠孕囊最大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23.55±2.31)min]、出血量[(8.45±6.56)mL]、恢复月经天数[(26.55±2.75)d]低于宫腔镜治疗组[(43.90±4.38)min、(17.14±10.44)mL、(39.90±4.0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44%)低于宫腔镜治疗组(23.81%),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治疗组术后首日血β-HCG下降超过1/2的比例(96.55%)高于宫腔镜治疗组(71.4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妊娠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能提高瘢痕妊娠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子宫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子宫动脉栓塞术 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