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模式的探讨——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顾品强 费蕾 徐相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叙述了"直通式"气象为农开展服务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在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奉贤区"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经验,并就创新"直通式"气象服务方式、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经营 直通式服务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2015年秋季稻麦收种严重延误的气象因子分析及避灾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相明 顾品强 +4 位作者 候稚群 过霁冰 郭萱昊 王玲燕 朱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
根据上海市奉贤区2011—2015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2014—2015年水稻收割、小麦播种进度统计资料和同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夏秋季异常气候对水稻生育期及稻麦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奉贤区夏秋季... 根据上海市奉贤区2011—2015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2014—2015年水稻收割、小麦播种进度统计资料和同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夏秋季异常气候对水稻生育期及稻麦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奉贤区夏秋季水稻生长期间积温偏少、雨量偏多,造成水稻生育期延迟7—10 d,导致水稻成熟高峰期刚好与持续连阴雨天气相遇,是水稻收割严重延误和小麦无法播种的主要原因。水稻成熟期随移栽至成熟期间≥10℃有效积温增加(减少)、移栽期提早(推迟)呈提早(延迟)变化趋势。迟栽、收割时间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据此,从水稻安全生产和种植机械化方面考虑,提出了针对异常气候的避灾对策,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收种季节 连阴雨 热量条件 避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上海市小麦赤霉病局部重发原因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汪祖国 顾品强 +5 位作者 何吉 卫勤 王伟民 蒋耀培 成玮 吴培清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2012年沪郊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以及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2012年上海市发生小麦赤霉病面积约5.26万hm^2,平均发病株率为14.73%,局部严重流行,田块发病株率达40%以上。其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与感病生育期暖湿... 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2012年沪郊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以及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2012年上海市发生小麦赤霉病面积约5.26万hm^2,平均发病株率为14.73%,局部严重流行,田块发病株率达40%以上。其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与感病生育期暖湿天气偏多、主栽品种抗病性下降、无特效药剂和农户忽视防治等因素有关。据此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病因 病害防治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气温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晨阳 徐相明 +1 位作者 张乐 李聪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9期167-170,共4页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61—2020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奉贤区60年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及霜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贤区年平均气温及四季气温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四季对年平均气温增温贡献率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年高温日数...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61—2020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奉贤区60年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及霜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贤区年平均气温及四季气温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四季对年平均气温增温贡献率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年高温日数及极端最高气温均呈增多(高)趋势,且21世纪以来,出现高温日数≥10 d的概率由5%提升至30%,出现酷暑年份的概率由15%提升至60%;年低温日数及极端最低气温未呈现明显变化,终霜日(初霜日)呈提前(延后)趋势,年无霜期延长。公众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气候变暖对城市运行、作物生长、人体健康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变化特征 上海市 奉贤区 1961—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1960~2009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相明 顾品强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2期1642-1644,共3页
利用1960~2009年上海市奉贤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0年气温、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贤区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25℃/10 a,主要由冬季、春季增温引起,尤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突增,远高于全球气温增温速率;降水量从20世纪80年... 利用1960~2009年上海市奉贤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0年气温、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贤区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25℃/10 a,主要由冬季、春季增温引起,尤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突增,远高于全球气温增温速率;降水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多,呈现弱的5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奉贤区 年气温 降水量 变化特征 Area 增温率 年平均气温 世纪 全球气温 气象资料 温速率 年周期 结果 分析 冬季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2020年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沈伯华 徐相明 +2 位作者 顾品强 顾艾节 雷磊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3-15,21,共4页
上海市奉贤区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月、季变化大,冬季气温异常偏暖、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梅雨期偏长,春季和深秋天气偏旱。经分析,2020年奉贤区出... 上海市奉贤区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月、季变化大,冬季气温异常偏暖、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梅雨期偏长,春季和深秋天气偏旱。经分析,2020年奉贤区出现的暖冬、超长梅雨期等异常气候,对当地水稻、果蔬的生长和田间管理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农业生产 降水 水稻 蔬菜 奉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2022年气候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7
作者 徐相明 顾品强 +2 位作者 王华 顾艾节 张乐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3-15,63,共4页
为探明气候对上海市奉贤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现对比分析了2022年与2021年和常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经济林果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奉贤区气候总体表现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为17.5℃... 为探明气候对上海市奉贤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现对比分析了2022年与2021年和常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经济林果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奉贤区气候总体表现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为17.5℃(为历史第二高),早春、夏季及晚秋气温偏高,夏季平均气温高达28.8℃(创历史新高)。202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2℃,≥35℃高温时间达28 d(历史最多);年降水量、降水时间分别为1 188.6 mm、118.0 d,分别有7个月的降水量、8个月的降水时间比常年偏少,年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除了冬末春初外,均呈同步变化的趋势;2022年奉贤区日照时间为1 805.4 h,虽然比常年偏少,但是6月中旬—8月中旬(除7月中下旬外)及2月下旬—3月上旬、12月中下旬的日照时间偏多。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各月变化情况不一,对梨、桃、柑橘、水稻及绿肥等农作物生长及田间农事管理均造成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降水 日照 高温 农业生产 影响 奉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冬季上海市奉贤区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
作者 汤晨阳 徐相明 +2 位作者 顾品强 姚寅秋 尹荔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84-186,共3页
本文对奉贤区2019年冬季气候特征及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奉贤地区2019年冬季呈现降水量偏多、降水日数偏多、温度偏高、日照偏少的暖冬高湿天气,多个气象要素创历史极值。整个冬季出现3段连阴雨天气,其中2018年12月2日至2... 本文对奉贤区2019年冬季气候特征及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奉贤地区2019年冬季呈现降水量偏多、降水日数偏多、温度偏高、日照偏少的暖冬高湿天气,多个气象要素创历史极值。整个冬季出现3段连阴雨天气,其中2018年12月2日至2019年1月15日出现长时间阴雨天气;2019年冬季气候有利于黄桃、蜜梨、油菜、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并引起黄桃、蜜梨、油菜的涝渍灾及草莓落果和畸形果增多,且影响果树、作物后期生长发育。建议种植户结合天气,及时采取开沟挖渠、喷施药肥等田间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天气 暖冬 农业影响 上海奉贤 2019年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开创上海郊区农业气象工作新局面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品强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96-98,共3页
针对上海郊区农业结构性调整以及各种“特色农业”、“生态建设”应运而生 ,简述了当前农业气象工作现状和需求前景 ,并就面向 2 1世纪创新型农业气象业务运行体系建立、农业气象技术改进与应用以及增强农业气象对外服务能力等问题 ,提... 针对上海郊区农业结构性调整以及各种“特色农业”、“生态建设”应运而生 ,简述了当前农业气象工作现状和需求前景 ,并就面向 2 1世纪创新型农业气象业务运行体系建立、农业气象技术改进与应用以及增强农业气象对外服务能力等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农业气象工作 运行机制 农业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三带喙库蚊春季首次出现、季节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品强 闵继光 +2 位作者 顾正权 黄品贤 宋花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5-332,共8页
根据 1982~ 1992年和 2 0 0 1~ 2 0 0 2年上海奉贤地区每年 3月~ 6月灯诱捕蚊的现场调查数据 ,采取相关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天气图分析法 ,探讨三带喙库蚊春季首次出现、季节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三带喙库蚊季节分... 根据 1982~ 1992年和 2 0 0 1~ 2 0 0 2年上海奉贤地区每年 3月~ 6月灯诱捕蚊的现场调查数据 ,采取相关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天气图分析法 ,探讨三带喙库蚊春季首次出现、季节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三带喙库蚊季节分布按蚊虫密度变化划分为首次出现期、季节增多期和混合发生期三个时期。三带喙库蚊春季首次出现的温度条件是 :首现日当天和前 1天的日平均气温均≥ 11 0℃ ,其 2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值≥ 2 5 5℃ ,或首现日当天、前 2天和后 1天任意连续3天的日平均气温均≥ 11 0℃ ,其 3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值≥ 34 0℃ ,结果三带喙库蚊春季首现日和首现日温度日期的差异在 1~ 2天内 ( 91 7% )。三带喙库蚊季节增多期其逐候蚊虫密度 (Y1 )与平均气温 (X1 )呈显著的正相关 ,用一元回归方程表示为 :Y1 =- 9 35 34+0 72 17X1 ;至候平均气温≥ 18℃ (平均始日为 5月 3日 )进入三带喙库蚊混合发生期。总体上三带喙库蚊蚊虫密度季节分布与平均气温、“S”系风向变化存在密切关系。首次出现期至季节增多期三带喙库蚊突增日与锋面天气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关联 ,候平均气温≥ 18℃是三带喙库蚊大量发生和进入峰期重要的温度指标。上述结果提示上海地区三带喙库蚊春季和初夏随气流北迁降落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喙库蚊 季节分布 首现日 突增日 气温 风向 锋面过境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奉贤菜花节油菜初终花期气象指标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品强 金巧玲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24-25,共2页
根据上海奉贤地区1987~2008年油菜生育期观测资料以及1960~2008年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奉贤气候变暖基本特征以及气候变暖以来油菜开花期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菜花节期间降水量(平均气温)... 根据上海奉贤地区1987~2008年油菜生育期观测资料以及1960~2008年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奉贤气候变暖基本特征以及气候变暖以来油菜开花期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菜花节期间降水量(平均气温)呈降水减少、气温增暖的变化趋势,气候转折特征明显,气候演变趋势总体对举办"菜花节"有利。平均而言,油菜从抽薹至始花期的间隔日数为34d,需要≥0℃积温为250℃.d;从始花至开花盛期的间隔日数一般需15d,需要≥0℃积温为120℃.d,这对于推算油菜花期何时出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将上述分析结果应用于2009年菜花节油菜花期分析预测和服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贤 菜花节 油菜初终花期 气候变化特征 分析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奉贤区影响单季晚稻机械收割进度的因素分析
12
作者 徐相明 顾品强 +4 位作者 费蕾 谈建国 王正大 顾艾节 徐振宇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6期70-75,共6页
基于2013—2020年上海奉贤区水稻收割机械动力、水稻播栽和收割进度等统计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水稻收割进度与作业期气象要素、水稻收割机械总动力、水稻生长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利用奉贤1961—2020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降... 基于2013—2020年上海奉贤区水稻收割机械动力、水稻播栽和收割进度等统计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水稻收割进度与作业期气象要素、水稻收割机械总动力、水稻生长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利用奉贤1961—2020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降水情况分析水稻收割期降水(连阴雨)特征及致灾风险。结果表明:奉贤区水稻机械收割作业期平均值为37 d,作业期平均始于10月27日、终于12月2日,作业期结束日期波动幅度是开始日期的近3倍。播栽期早晚对收割进度50%日期的影响较小,播栽进度50%至收割进度50%的间隔日数与期间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与≥20℃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与降水日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温度高、降水日数少有利于水稻生长期缩短及收割进度50%日期的提前。现有水稻收割机械作业动力对水稻收割作业期影响有限。作业期期间降水量、降水日数与作业期长短呈显著正相关,以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乘积的平方根综合双重因素来构建的作业期回归模型可预估作业期长短。以作业期降水量≥155 mm、降水日数≥24 d,且出现持续10 d以上连阴雨天气作为水稻机械收割作业期致灾气象指标,得出21世纪以来致灾风险明显提升。该研究有助于推进水稻种植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让气象工作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收割进度 特征 降水 致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奉贤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品强 顾永泉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6-7,9,共3页
为了更好地推进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研究分析了当前奉贤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现状和需求、前景,并就注重完善和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创新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和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等提出了相应对策和... 为了更好地推进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研究分析了当前奉贤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现状和需求、前景,并就注重完善和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创新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和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等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为农服务 措施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奉贤区推进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品强 费蕾 徐相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21期36-38,共3页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区气象部门依托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共同推进和不断创新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模式,通过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种养大户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生产,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和农业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气象条件 农业经营主体 气象灾害防御 直通式 组织体系 水稻直播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中国气象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油菜田杂草种群年际发生型判别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祖国 顾品强 +2 位作者 王桂云 薛耀英 蒋建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根据 1992~ 2 0 0 2年稻茬免耕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自然发生量的观测资料 ,禾本科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正常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3种年型 ,阔叶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2种年型 ,并分别分析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 根据 1992~ 2 0 0 2年稻茬免耕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自然发生量的观测资料 ,禾本科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正常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3种年型 ,阔叶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2种年型 ,并分别分析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差异 ;同时 ,采用A B型投票法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发生年型作判别分析 ,上述结果对于制定防除杂草策略和提高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油菜田杂草 杂草种群 年际发生型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油菜田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规律及判别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顾品强 汪祖国 王桂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根据 1992— 2 0 0 2年稻茬免耕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自然发生量观测资料分析 ,将禾本科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中等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3种年型 ,阔叶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2种年型 ,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规律和危... 根据 1992— 2 0 0 2年稻茬免耕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自然发生量观测资料分析 ,将禾本科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中等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3种年型 ,阔叶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2种年型 ,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采用 0 - 1型投票法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发生年型作判别分析 ,预报总体准确率分别为 81.8%和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禾本科杂草 阔叶类杂草 年型 发生规律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上海奉贤地区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顾品强 金巧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59-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4-2008年单季晚稻苗情、产量和产量结构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计算了单季晚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以研究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单季晚稻产量随着年平...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59-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4-2008年单季晚稻苗情、产量和产量结构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计算了单季晚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以研究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单季晚稻产量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稳定≥15℃、≥20℃初终期早晚、间隔日数长短及活动积温对产量影响显著,且这些气象因子总体演变趋势使单季晚稻生育可利用的适宜生长期延长,提高了气候资源利用率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在21.7~24.3℃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抽穗扬花期最适宜平均气温为25.3℃,籽粒灌浆期平均最高气温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延迟型低温冷害和阶段性低温冷害对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性状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产量 气象因子 气候变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稻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顾品强 汪祖国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62-66,共5页
根据奉贤区 195 0~ 2 0 0 1年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的观测资料 ,结合水稻栽培技术、栽培制度演变情况和水稻白穗率高低变化特点 ,本区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过程分为由高到低回落期、先升后降期、低发生期和波动上升期四个历史阶段 ;分析了... 根据奉贤区 195 0~ 2 0 0 1年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的观测资料 ,结合水稻栽培技术、栽培制度演变情况和水稻白穗率高低变化特点 ,本区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过程分为由高到低回落期、先升后降期、低发生期和波动上升期四个历史阶段 ;分析了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与一代灯下诱蛾数、水稻生育期变化、栽培方式及环境气候等条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历史拟合率为 94% ,经2 0 0 1~ 2 0 0 2年应用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稻区 二化螟 发生规律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沿海站点极大风速预报方程的细化和完善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智慧 郑运霞 过霁冰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利用上海沿海14个站点2012—201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关系,对沿海站点极大风速预报方程进行了细化和完善。结果表明:2 min平均风速与极大风速具有近似线性的关系;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关系不是均一分布,... 利用上海沿海14个站点2012—201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关系,对沿海站点极大风速预报方程进行了细化和完善。结果表明:2 min平均风速与极大风速具有近似线性的关系;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关系不是均一分布,各站点极大风速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从沿岸到近海基本呈递减趋势;对4级以上的平均风,各站点极大风速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随风级增大基本保持不变;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各站点极大风速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用来估计各站点的极大风速;台风影响上海沿海期间与全时间段的极大风速回归方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 精细化 极大风速 预报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对单季晚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品强 金巧玲 汪祖国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4-36,共3页
本文以上海奉贤区为例,采用1984~2008年单季晚稻产量、产量结构及苗情监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灾害发生资料,列举和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对单季晚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实例及成因。结果显示,水稻生长期间高温干旱,6~7月分蘖期低温,8~9月孕... 本文以上海奉贤区为例,采用1984~2008年单季晚稻产量、产量结构及苗情监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灾害发生资料,列举和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对单季晚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实例及成因。结果显示,水稻生长期间高温干旱,6~7月分蘖期低温,8~9月孕穗至抽穗期低温阴雨以及籽粒灌浆和成熟收割期遭遇暴雨、大风、热带气旋(台风)是单季晚稻生产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这与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结构年际增减变化的状况相当吻合。最后,针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发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生产 气象灾害 影响分析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