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枇杷设施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
作者 段书延 凌丹 +2 位作者 陆志兴 郁福官 张才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在上海浦东新区引进四川大五星、广西枇杷和浙江宁海白等3个枇杷品种进行设施栽培,以露地栽培大五星枇杷为对照,比较其物候期、生长习性、花期冻害、病害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枇杷物候期平均比露地栽培提前15天左右,和露地栽... 在上海浦东新区引进四川大五星、广西枇杷和浙江宁海白等3个枇杷品种进行设施栽培,以露地栽培大五星枇杷为对照,比较其物候期、生长习性、花期冻害、病害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枇杷物候期平均比露地栽培提前15天左右,和露地栽培大五星相比,温室栽培枇杷果实锈斑病指数降低5.5,裂果发生率降低5.0个百分点,而缩果病发病率却提高2个百分点,炭疽病发病率提高1.2个百分点。设施栽培大五星枇杷最大单果重和平均单果重显著提高,分别达到84.6g、54.3g,可食率达到79%。露地大五星枇杷花器受冻比例高达40.6%,设施栽培的花器受冻比例明显降低,仅为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枇杷 设施栽培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方式对杂交粳稻申优17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军 归连发 +4 位作者 朱元宏 郭萱昊 程灿 曹黎明 王新其 《作物研究》 2020年第3期201-206,共6页
通过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氮素穗肥占比的处理,研究了氮肥运筹对申优17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方式影响申优17产量构成和农艺性状,形成产量差异。总氮施用量240 kg/hm 2、穗肥氮占比30%时,能够协调有效穗数、穗粒数... 通过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氮素穗肥占比的处理,研究了氮肥运筹对申优17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方式影响申优17产量构成和农艺性状,形成产量差异。总氮施用量240 kg/hm 2、穗肥氮占比30%时,能够协调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等产量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大穗的形成,从而获得高产。在水稻生产中,通过控制氮肥用量和优化穗肥占比,可以获得最优农艺性状,达到高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氮肥运筹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轮作下连续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红梅 顾建芹 +3 位作者 相家英 沈天菊 屠莉宏 江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50-255,258,共7页
通过在奉贤地区粮食作物上进行连续5 a稻麦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不还田、半量、全量)对小麦、水稻产量构成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还田5 a后,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水稻有效穗增多,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通过在奉贤地区粮食作物上进行连续5 a稻麦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不还田、半量、全量)对小麦、水稻产量构成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还田5 a后,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水稻有效穗增多,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平均增幅3.6%和5.8%,其中秸秆全量还田的增产效果大于秸秆半量还田,而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随还田量变化呈现相反效果,平均产量降低4.2%和5.1%。除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外,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物理质量均有所提高,比还田初期增加10.9%~70.1%,秸秆半量还田的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增长率高于秸秆全量还田,而容重降幅低于全量。总体上,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增产有利,对小麦增产不利,而秸秆半量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提升作用较好。鉴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影响,奉贤地区的稻麦两季选择秸秆全量还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肥力 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距与施氮量对机穴播秀水134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勤 屠莉宏 沈兆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0期11-13,共3页
为明确水稻机穴播的关键技术,开展了不同穴距与不同施氮量对机穴播秀水134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市奉贤区常规水稻品种秀水134采用20 cm行距机械穴播,适宜的穴距为14~16 cm,适宜的施氮量为300 kg/hm^2左右。
关键词 水稻 秀水134 机穴播 穴距 施氮量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