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奉贤区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国贤 《食用菌》 2014年第4期3-3,6,共2页
阐述了上海市奉贤区食用菌产业特色,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对策:工厂化生产健康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培育新型食用菌专业人才;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主栽果树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
2
作者 王站付 董晖 +4 位作者 邱荷婷 费希望 黄觊禕 杨晓磊 金海洋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主栽果树施肥现状,查明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基于全国农户施肥监测系统,于2022年对上海市柑橘、梨、葡萄和桃等四大主栽果树全生育期的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2022年上海市每亩(667m^(... 【目的】了解上海市主栽果树施肥现状,查明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基于全国农户施肥监测系统,于2022年对上海市柑橘、梨、葡萄和桃等四大主栽果树全生育期的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2022年上海市每亩(667m^(2))果园投入化肥量折纯为33.73 kg,其中氮肥11.97 kg、磷肥10.47 kg、钾肥11.29 kg。2)上海市主栽果树果园单位面积化肥施入量低于国内果树平均施肥水平,且存在氮磷钾比例不平衡现象,磷肥施入量占比偏高。3)果树有机肥覆盖率为68.15%,梨树、葡萄和桃种植户有机肥施入比例均较高,有机肥施入量也较大,但柑橘有机肥覆盖率较低,且农户间有机肥施用量差异显著。【结论】建议进一步推广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肥料结构,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协调养分投入比例,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施肥 产量 有机肥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单季晚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华 卫勤 +1 位作者 何吉 曹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843-1845,1935,共4页
介绍上海郊区单季晚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技术集成,包括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和药剂防治等相结合的技术要点,为水稻生产实现病虫草综合防治、农药减量控害、安全优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可操作措施。
关键词 单季晚稻 病虫草害 绿色防控 技术集成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蛛网病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建春 宋晓霞 +3 位作者 王倩 金卫群 陈辉 张津京 《食用菌》 2017年第3期61-62,共2页
蛛网病(Cobwerb disease),又称软腐病。病原菌为树状葡枝霉Cladobotryum dendroides(Bull.)W.Gams et Hooz..异名:树枝状轮指孢霉Dactylium dendroides Fries,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葡枝霉属(子囊菌门、子... 蛛网病(Cobwerb disease),又称软腐病。病原菌为树状葡枝霉Cladobotryum dendroides(Bull.)W.Gams et Hooz..异名:树枝状轮指孢霉Dactylium dendroides Fries,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葡枝霉属(子囊菌门、子囊菌亚门、粪壳菌刚、肉座菌亚刚、肉座菌目、肉座菌科)。双孢蘑菇整个生长阶段都会受到蛛网病病菌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病 病虫害防治 双孢蘑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油菜田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规律及判别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顾品强 汪祖国 王桂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根据 1992— 2 0 0 2年稻茬免耕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自然发生量观测资料分析 ,将禾本科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中等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3种年型 ,阔叶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2种年型 ,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规律和危... 根据 1992— 2 0 0 2年稻茬免耕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自然发生量观测资料分析 ,将禾本科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中等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3种年型 ,阔叶类杂草划分为偏多发生年和偏少发生年 2种年型 ,不同年型杂草种群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采用 0 - 1型投票法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发生年型作判别分析 ,预报总体准确率分别为 81.8%和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禾本科杂草 阔叶类杂草 年型 发生规律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菌渣隧道发酵的草菇培养料配方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苟伢 查磊 +4 位作者 陈叶 刘军 郭倩 俞晓云 李丹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3期42-43,49,共3页
为制备适合草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料,以废棉和鹿茸菇菌渣作为主要原料,设计4个配方及对照组,通过隧道发酵培养料栽培草菇,比较筛选出适合草菇栽培的培养料配方。
关键词 草菇 菌渣 培养料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微生物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7
作者 蒋贤权 郑俊涛 +1 位作者 费希望 夏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94-95,共2页
为探明有机肥料、微生物肥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减肥效果,特在奉贤区奉城镇开展了有机肥减氮5%、微生物肥减氮20%和常规施肥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减氮5%的水稻,每667 m^(2)产量和纯收入分别较常规施肥减少1.79%... 为探明有机肥料、微生物肥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减肥效果,特在奉贤区奉城镇开展了有机肥减氮5%、微生物肥减氮20%和常规施肥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减氮5%的水稻,每667 m^(2)产量和纯收入分别较常规施肥减少1.79%、18.2%;施用微生物肥减氮20%的水稻每667 m^(2)产量和纯收入分别较常规施肥减少9.3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植物活化水对樱桃番茄苗期根系的影响
8
作者 汤海军 胡家阳 +1 位作者 褚珏 许桂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88-88,共1页
为探究Act植物活化水对樱桃番茄苗期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特进行Act植物活化水在樱桃番茄育苗期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Act植物活化水处理对番茄幼苗地下部根系的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植物活化水 樱桃番茄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雄蛾对不同组分、比例和剂量的人工合成引诱剂的田间反应(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邓建宇 蒋耀培 +2 位作者 汪祖国 蒋杰贤 杜家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4-518,共5页
为了提高小菜蛾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在大白菜地进行不同人工合成引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0.01%的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能够提高目前诱芯的诱蛾效果.三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 为了提高小菜蛾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在大白菜地进行不同人工合成引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0.01%的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能够提高目前诱芯的诱蛾效果.三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碳烯醇在7∶3∶1比例下的诱蛾能力显著优于其它三元组分比例的诱蛾力.比例为70∶30∶10∶0.01的四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1-十六碳烯醇和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诱芯含量为10μg时在田间的诱蛾效果最好,因而建议在中国使用这种诱芯诱捕小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性诱剂 组分 比例 剂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卫群 陈黛丽 +1 位作者 蒋丽娜 邹丹蓉 《食用菌》 2017年第6期34-35,共2页
以杏鲍菇液体菌种进行栽培为出发点,进行了杏鲍菇不同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获得以下结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杏8菌株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无论在总产量还是生物学转化率上都明显高于其他供试杏鲍菇菌株,且具有形状稳定,菇型正,优... 以杏鲍菇液体菌种进行栽培为出发点,进行了杏鲍菇不同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获得以下结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杏8菌株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无论在总产量还是生物学转化率上都明显高于其他供试杏鲍菇菌株,且具有形状稳定,菇型正,优质菇率高,保鲜期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栽培应用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菌渣袋栽双孢蘑菇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卫群 邹丹蓉 +1 位作者 蒋丽娜 陈戴丽 《食用菌》 2015年第3期26-26,共1页
食用菌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剩下的废料,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和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既解决了食用菌菌渣的处理问题,又为栽培双孢蘑菇提供了一种新培养基质,减少了对稻草秸秆的依赖。为此,笔者进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试验,... 食用菌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剩下的废料,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和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既解决了食用菌菌渣的处理问题,又为栽培双孢蘑菇提供了一种新培养基质,减少了对稻草秸秆的依赖。为此,笔者进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培养料 双孢蘑菇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有机肥料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磊 王寓群 +2 位作者 陆萍 王华 严瑾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247-249,共3页
为解决在好氧高温堆肥时常出现有机肥料产品pH值过高的问题,为盐碱地改良以及喜酸性作物种植需要,满足有机肥料新标准的要求,开展微酸性有机肥料生产工艺研究。从生产发酵工艺着手,通过需氧情况、原料以及调酸辅料的添加3个方面进行分析... 为解决在好氧高温堆肥时常出现有机肥料产品pH值过高的问题,为盐碱地改良以及喜酸性作物种植需要,满足有机肥料新标准的要求,开展微酸性有机肥料生产工艺研究。从生产发酵工艺着手,通过需氧情况、原料以及调酸辅料的添加3个方面进行分析,摸索到一条适合工厂化并且简单可操作的发酵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味精下脚料调酸辅料,并且经过间隙性发酵达60 d,能够获得符合标准的有机肥料产品,并在腐熟后7 d左右时间均符合微酸性肥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有机肥料 发酵工艺 改良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水稻沪软1212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俞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748-1749,1752,共3页
试验设置210、240、270、300、330和360 kg·hm^-26个氮肥用量处理,以当地常规施氮量255 kg·hm^-2为对照,对优质粳稻沪软1212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施氮量过少,影响水稻正常... 试验设置210、240、270、300、330和360 kg·hm^-26个氮肥用量处理,以当地常规施氮量255 kg·hm^-2为对照,对优质粳稻沪软1212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施氮量过少,影响水稻正常营养生长,穗形小,粒数少,产量低;增施氮肥,虽可提高产量和稻米外观及适口性,但稻米蛋白质含量增加,内在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优质粳稻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土传病害生防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雪 莫芹 +4 位作者 陈一帆 李丹 沈渊 章寅 吕贝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2-1094,共13页
大豆土传病害是造成其质量和产量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生产上大豆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杀菌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这带来了水土污染、食品安全风险、杀菌剂抗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治方法迫在眉睫。利用生防菌防治... 大豆土传病害是造成其质量和产量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生产上大豆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杀菌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这带来了水土污染、食品安全风险、杀菌剂抗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治方法迫在眉睫。利用生防菌防治大豆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在安全性、有效性、持续性等方面优势突出,是近几年生物农药和生防菌剂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大豆生产上的极难防治的四种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菌核病、炭腐病和胞囊线虫病),综述相应生防菌的生防潜力、生防机理和应用现状,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大豆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以期推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土传病害 生防菌 生防机理 生防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订单模式下水稻秸秆饲料化及基料化利用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克红 陈虹 +8 位作者 曹黎明 程灿 周继华 牛付安 储黄伟 张安鹏 朱建华 况慧云 孙滨 《作物研究》 2023年第6期650-654,共5页
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9.34万hm^(2),水稻秸秆绝大部分直接还田。为解决大量秸秆还田导致的土地自然发酵能力不足问题,上海桑磊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建立了以水稻打捆机为核心的水稻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技... 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9.34万hm^(2),水稻秸秆绝大部分直接还田。为解决大量秸秆还田导致的土地自然发酵能力不足问题,上海桑磊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建立了以水稻打捆机为核心的水稻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技术体系,形成以畜禽养殖场/菌类种植基地—合作社—水稻种植农户的双向订单模式的完整产业链。日平均处理秸秆250 t,年平均与上海各相关牧场签订销售订单6 000 t,平均每年可解决667 hm^(2)水稻秸秆的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该模式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秸秆高效利用模式,既保护上海大城市郊区环境,合作社也有客观的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详细介绍了双向订单模式下水稻秸秆饲料化及基料化利用新模式的系统过程及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饲料化 基料化 双向订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轮作下连续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红梅 顾建芹 +3 位作者 相家英 沈天菊 屠莉宏 江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50-255,258,共7页
通过在奉贤地区粮食作物上进行连续5 a稻麦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不还田、半量、全量)对小麦、水稻产量构成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还田5 a后,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水稻有效穗增多,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通过在奉贤地区粮食作物上进行连续5 a稻麦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不还田、半量、全量)对小麦、水稻产量构成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还田5 a后,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水稻有效穗增多,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平均增幅3.6%和5.8%,其中秸秆全量还田的增产效果大于秸秆半量还田,而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随还田量变化呈现相反效果,平均产量降低4.2%和5.1%。除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外,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物理质量均有所提高,比还田初期增加10.9%~70.1%,秸秆半量还田的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增长率高于秸秆全量还田,而容重降幅低于全量。总体上,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增产有利,对小麦增产不利,而秸秆半量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提升作用较好。鉴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影响,奉贤地区的稻麦两季选择秸秆全量还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肥力 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肥运筹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17
作者 黄璐璐 王站付 +4 位作者 陆利民 石磊 邱韩英 江健 林天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为研究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为75.0 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为35708.55 kg/hm^2,随着磷... 为研究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为75.0 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为35708.55 kg/hm^2,随着磷肥用量继续增加,产量降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增长趋势。磷钾肥当季利用率与农学效率随着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钾肥施用量均为75.0 kg/hm^2时,产量达35708.52 kg/hm^2,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8.50%、36.11%,农学效率均为476.11 kg/kg,能够保持较高产量的同时使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与农学效率处在合理的水平。因此,综合考虑产量与农业生产效率,青菜磷钾肥施用量均在75.0 kg/hm^2以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产量 磷(钾)肥当季利用率 磷(钾)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连续多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陈秀华 费希望 吴沂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219-219,225,共2页
通过田间定点试验,设置了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和秸秆还田+腐熟剂3个处理,定期取样测定土壤有机质、容重等理化性状,并对小麦的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连续3年还田,对小麦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对提高土壤有机质、... 通过田间定点试验,设置了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和秸秆还田+腐熟剂3个处理,定期取样测定土壤有机质、容重等理化性状,并对小麦的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连续3年还田,对小麦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钾、水解氮含量和降低土壤容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小麦 有机质 容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