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电容器用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的结构控制及其电化学性能
1
作者 王俊博 孙刚伟 +3 位作者 张永正 沈春银 王艳莉 詹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为原料,石蜡为造孔剂,采用悬浮聚合及后续热处理制得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PCS)以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并对其孔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石蜡造孔剂时,所制聚... 以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为原料,石蜡为造孔剂,采用悬浮聚合及后续热处理制得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PCS)以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并对其孔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石蜡造孔剂时,所制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PCS-30%)的比表面积高达2589 m^(2)/g,其中微孔表面积为2328 m^(2)/g;在Et4NBF4-PC电解液体系下,将该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制备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在0.1 A/g的电流密度条件下,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06.4 F/g,相应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22.1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 悬浮聚合 造孔剂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六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压裂液体系流变性
2
作者 宾钰洁 韩晓阳 +4 位作者 田珍瑞 武志颖 张思琪 方波 卢拥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4,共13页
为开发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新稠化剂和新体系,以乙二胺、环氧氯丙烷、芥酸酰胺二甲基丙基叔胺(PKO-E)、氯乙酸钠为原料,分别研制了四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ET)、六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ET)和四聚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TZI),并将其... 为开发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新稠化剂和新体系,以乙二胺、环氧氯丙烷、芥酸酰胺二甲基丙基叔胺(PKO-E)、氯乙酸钠为原料,分别研制了四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ET)、六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ET)和四聚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TZI),并将其与反离子盐溴化钾(KBr)、水杨酸钠(NaSal)形成黏弹性胶束,获得4种VES压裂液新体系。考察反离子盐种类和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胶束体系流变性影响,获得黏弹性HET/KBr胶束体系的稳态黏度、流动曲线、黏弹性、触变性、热触变性及模量-温度曲线,以及HET/KBr胶束体系最优组成,建立四参数流变动力学方程描述黏度随剪切时间的变化曲线,建立四参数黏温方程描述HET/KBr体系温度触变性曲线,明确了HET/KBr、HET/NaSal、TET/KBr、TZI/KBr胶束体系流变性差异。初步考察了NaOH对HET/HSal延缓形成胶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表面活性剂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压裂液 流变性 流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芳基磷酸酯钠盐成核剂的晶体结构与聚丙烯附生结晶的过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恰 赵世成 +2 位作者 周帅 石尧麒 辛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3,共8页
分别以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的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A40)成核剂单晶。用单晶XRD法确定晶体的晶胞参数,并与等规聚丙烯(iPP)的晶胞参数比较,研究NA40与iPP的附生结... 分别以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的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NA40)成核剂单晶。用单晶XRD法确定晶体的晶胞参数,并与等规聚丙烯(iPP)的晶胞参数比较,研究NA40与iPP的附生结晶关系。表征结果显示,NA40-MeOH和NA40-DMF均能与iPP发生附生结晶,有较好的成核性能,c轴长分别为1.1950nm和1.2619nm,约为iPP晶体c轴(0.650nm)的2倍,失配率分别为8.79%和3.78%,小于附生结晶能发生的10%~15%失配率上限。两种成核剂对iPP性能的改善作用相近,成核剂用量为0.1%(w)时,较空白iPP的弯曲模量提高约20%,拉伸强度提高10%,球晶尺寸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钠盐 聚丙烯 成核剂 附生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为共发泡剂的超临界CO_2发泡制备PEI微孔材料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全金 王斌榕 +1 位作者 刘涛 赵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2,共6页
采用快速泄压法,分别以CO_2和CO_2/水为发泡剂,制备聚醚酰亚胺(PEI)微孔发泡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考察了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等参数对发泡材料结构、形貌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时,发泡温度为... 采用快速泄压法,分别以CO_2和CO_2/水为发泡剂,制备聚醚酰亚胺(PEI)微孔发泡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考察了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等参数对发泡材料结构、形貌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时,发泡温度为220℃,压力为20MPa时,仅能得到最高倍率为2.7的发泡制品;以CO_2/水为发泡剂时,可发泡窗口整体向低温移动,下限可降至170℃,上限为220℃。发泡倍率明显增大,在发泡温度200℃,压力25 MPa时可得最高倍率为8.7的发泡样品;共发泡剂对发泡样品的热稳定性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泄压发泡 共发泡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调控的具有不同泡孔结构聚乙烯泡沫的尺寸稳定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志颖 张洪 +3 位作者 许志美 曹志怀 金耿 刘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1,共7页
研究了几种纳米颗粒调控的聚乙烯(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考察了几种纳米颗粒对PE结晶行为和发泡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作为结晶成核剂可以提高PE的结晶温度,同时作为发泡成核剂还可以使PE泡沫的泡... 研究了几种纳米颗粒调控的聚乙烯(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考察了几种纳米颗粒对PE结晶行为和发泡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作为结晶成核剂可以提高PE的结晶温度,同时作为发泡成核剂还可以使PE泡沫的泡孔密度增大,且其形状和表面化学性质会影响成核效果,进而影响最终的发泡形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泡孔结构的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存在差异,未添加成核剂的PE泡沫收缩最严重,而添加成核剂后PE泡沫的泡孔尺寸减小,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通过建立立方体泡孔结构模型模拟计算了泡孔孔径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结果表明,泡孔尺寸越小,PE泡沫的尺寸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泡沫 成核剂 结晶行为 发泡形貌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纳米SiC/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叶纯麟 赵世成 +3 位作者 柴子晓 张炜 肖明威 夏晋程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730-735,共6页
通过两种不同工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无机纳米SiC的包覆共混改性,对改性后的热压制品进行力学性能、扫描电镜(SEM)与能谱仪(EDS)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包覆后的纳米SiC经过机械共混后直接模压成型的UHMWPE制品力学性能优于... 通过两种不同工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无机纳米SiC的包覆共混改性,对改性后的热压制品进行力学性能、扫描电镜(SEM)与能谱仪(EDS)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包覆后的纳米SiC经过机械共混后直接模压成型的UHMWPE制品力学性能优于纯UHMWPE,而经过单螺杆熔融共混挤出毛坯后再进行模压成型的UHMWPE的纳米SiC粒子分散更均匀,并且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纳米改性 碳化硅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透明质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阿斯根 奚桢浩 +1 位作者 岑莲 赵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0-1088,共9页
透明质酸(HA)是一种非硫酸化糖胺聚糖大分子,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独特的分子结构及生物活性,HA的应用领域广泛,并已有超过30年的应用历史。HA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特性,包括不同分子量范围对细胞、保湿和抗衰老的作用不同以及C... 透明质酸(HA)是一种非硫酸化糖胺聚糖大分子,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独特的分子结构及生物活性,HA的应用领域广泛,并已有超过30年的应用历史。HA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特性,包括不同分子量范围对细胞、保湿和抗衰老的作用不同以及CD44靶向性,使其成为组织工程、伤口愈合、癌症治疗、眼科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热门原料之一。近年来,HA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功能化HA应用在伤口愈合材料、软骨修复材料、药物载体、眼科材料、癌症治疗和化妆品方面的研究进展,HA多功能涂层、靶向纳米粒子和可注射水凝胶创新材料在前沿生物医用方向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水凝胶 支架 组织工程学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氧化硫磺化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连续化合成
8
作者 闵书樑 周长路 +3 位作者 王超颖 万海涛 俞伟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2-809,共8页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O_(3))/n(丹参酮ⅡA)=2.0,停留时间2 min。与传统硫酸间歇工艺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产率由68.0%提升至92.3%,反应时间由120 min降低至2 min,E因子由27.7降低至2.1。实现了丹参酮IIA磺酸钠的绿色、安全、高效连续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硫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微流控芯片 停留时间分布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乙烯/丙烯酸酯基硅油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卫霞 周帅 +2 位作者 辛忠 石尧麒 赵世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9-1245,共7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苯乙烯(St)和丙烯酸酯基硅油(ASO)为接枝单体,制备无凝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考察了St添加量对等规聚丙烯(iPP)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结果显示,St和ASO成功接枝到iPP上...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苯乙烯(St)和丙烯酸酯基硅油(ASO)为接枝单体,制备无凝胶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考察了St添加量对等规聚丙烯(iPP)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结果显示,St和ASO成功接枝到iPP上。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HMSPP在η^*~ω曲线(η^*:复数黏度;ω:扫描频率)的低频区出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在G′~ω曲线(G′:储能模量)的低频区出现明显的偏离末端行为,在拉伸过程中拉伸黏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说明HMSPP中有长支链结构存在。当St和ASO的添加量均为1.0%(w)时,HMSPP的熔体强度从0.051N提高到0.770N,且表现出优良的发泡性能,泡孔密度从7.0×10^6cell/m^3提高到1.3×10^8cell/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长支链 苯乙烯 丙烯酸酯基硅油 流变性能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Al_2O_3-SiO_2气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旭华 贾献峰 +3 位作者 王际童 龙东辉 乔文明 凌立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4-246,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六水氯化铝(AlCl3·6H_2O)和碳纳米管(CNTs)为硅源、铝源和增强体,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制备不同比例CNTs增强Al_2O_3-SiO_2气凝胶,研究了CNTs的加入对Al_2O_3-SiO_2气凝胶压缩强度的影响,并利用... 以正硅酸乙酯(TEOS)、六水氯化铝(AlCl3·6H_2O)和碳纳米管(CNTs)为硅源、铝源和增强体,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制备不同比例CNTs增强Al_2O_3-SiO_2气凝胶,研究了CNTs的加入对Al_2O_3-SiO_2气凝胶压缩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热重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其基本物理性质、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热学性能和压缩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增加,Al_2O_3-SiO_2气凝胶的密度、收缩率和压缩强度,由不添加CNTs时的0.105g/cm^3、9.1%和0.76MPa增大为添加1.5%(wt,质量分数)CNTs增强时的0.182g/cm3、18.3%和8.59MPa,表明CNTs的加入能有效提高Al_2O_3-SiO_2气凝胶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O2气凝胶 碳纳米管 比表面积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聚合流变动力学与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飞 方波 +5 位作者 卢拥军 侯向前 邱晓慧 黄彩贺 刘玉婷 翟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2-467,共6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DAAC)为原料合成了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Poly(AM/AMPS/DMAM/CDAAC)简称PAADC),考察了聚合反应过...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DAAC)为原料合成了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Poly(AM/AMPS/DMAM/CDAAC)简称PAADC),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体系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首次建立了流变动力学方程来描述聚合反应过程中弹性模量变化。对PAADC和三元水溶性聚合物(Poly(AM/AMPS/DMAM),PAAD)溶液流变性研究表明,PAADC的临界缔合质量浓度约为2.5 g/L;在温度30℃、剪切速率70 s^(-1)下,浓度6 g/L的PAADC溶液黏度是相同浓度PAAD溶液黏度的3倍多。与PAAD相比,PAADC具有更好的耐温、耐剪切性、显著的黏弹性和触变性;共转Jeffreys模型可表征两种聚合物溶液的剪切流动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 流变动力学 弹黏性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的物化性质对其发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峰 王艳莉 詹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9,共7页
以4种酚醛树脂为原料,在不添加固化剂的前提下,通过构建酚醛树脂的物化性质与发泡工艺和泡沫炭孔结构的内在关系来完善自发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不添加固化剂时,酚醛树脂的裂解行为及其黏-温特性是影响其发泡行为的关键因素;发泡过程... 以4种酚醛树脂为原料,在不添加固化剂的前提下,通过构建酚醛树脂的物化性质与发泡工艺和泡沫炭孔结构的内在关系来完善自发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不添加固化剂时,酚醛树脂的裂解行为及其黏-温特性是影响其发泡行为的关键因素;发泡过程中,当酚醛树脂的黏度低于2×104 Pa·s时,可以制得球形、孔径为300~500μm、孔结构均一的泡沫炭;发泡压力将影响泡沫炭孔结构的均一性及泡孔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泡沫炭 发泡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聚乙烯在石墨烯二维表面结晶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延頔 何雪莲 +3 位作者 黄宇 宋敏驹 高睿 刘柏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4-600,共7页
目前对于石墨或石墨烯等片层结构对共聚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尚未系统揭示其结晶机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单链聚乙烯在二维石墨烯表面受限状态下的结晶过程。结果发现,与聚乙烯单链结晶不同,聚乙烯沿石墨烯(001... 目前对于石墨或石墨烯等片层结构对共聚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尚未系统揭示其结晶机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单链聚乙烯在二维石墨烯表面受限状态下的结晶过程。结果发现,与聚乙烯单链结晶不同,聚乙烯沿石墨烯(001)表面发生表面吸附-链折叠取向有序形成层状晶体,结晶过程由表面吸附和链折叠共同控制,随等温结晶温度变化分为3个区域。另外,支链不利于结晶,但当支链长度大于10时,即开始发生吸附或折叠进入晶区,与主链形成共晶,从而减缓了结晶度随支链长度而下降的趋势,并且支链主要进入石墨层界面附近的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乙烯 分子动力学 支链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水乳液体系的黏度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建 胡冬冬 +2 位作者 包磊 赵玲 刘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7-972,共6页
采用超临界CO_2、H_2O和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三甲基壬基醚(TMN-6)构建了水包CO_2的乳液体系,探索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形成条件,利用高压落球黏度计测试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黏度,考察了TMN-6质量浓度、体系温度、CO_2压力及m_(H_2O)∶m_(C... 采用超临界CO_2、H_2O和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三甲基壬基醚(TMN-6)构建了水包CO_2的乳液体系,探索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形成条件,利用高压落球黏度计测试了CO_2/水乳液体系的黏度,考察了TMN-6质量浓度、体系温度、CO_2压力及m_(H_2O)∶m_(CO_2)对乳液体系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10~25 MPa,m_(CO_2)∶m_(H_2O)=(2∶8)^(5∶5),TMN-6质量浓度在0.2%~1.5%条件下,可形成稳定的CO_2/水乳液体系;乳液体系的黏度随TMN-6质量浓度的增加、CO_2压力的升高、温度的降低及m_(H_2O)∶m_(CO_2)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随着TMN-6质量浓度的增加,CO_2/水乳液体系黏度与温度和压力的相关性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水乳液体系 黏度 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三甲基壬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支化聚乳酸的制备及其对聚乳酸结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婷 辛忠 +3 位作者 石尧麒 蒋晓峰 孟鑫 赵世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05-1211,共7页
采用水解-缩聚两步法制备聚环氧基倍半硅氧烷微球(PESQ),以其为支化核心,通过辛酸亚锡催化丙交酯在熔融态开环形成支链制备多支化聚乳酸(m-PLLA),利用FTIR,1H NMR,GPC等方法表征m-PLLA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PLA)成功接枝到PESQ上... 采用水解-缩聚两步法制备聚环氧基倍半硅氧烷微球(PESQ),以其为支化核心,通过辛酸亚锡催化丙交酯在熔融态开环形成支链制备多支化聚乳酸(m-PLLA),利用FTIR,1H NMR,GPC等方法表征m-PLLA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PLA)成功接枝到PESQ上,且随丙交酯添加量的增加,m-PLLA先增加支链长度,后增加支链数目,最后支链长度和数目同时增加。考察了m-PLLA作为成核剂对PLA结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0%(w)的m-PLLA10时,PLA的冷结晶温度从121.2℃降至113.4℃,结晶度从15.7%升至31.1%,平均球晶直径从100μm细化至15μm,优于添加等量滑石粉的P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基倍半硅氧烷 丙交酯 多支化聚乳酸 聚乳酸 成核剂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的海藻酸钙空心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焯元 朱成成 +3 位作者 吴松挺 岑莲 赵世成 周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68-171,共4页
海藻酸钙水凝胶空心纤维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纤维制备方法,如静电纺丝或模具法等,很难或无法制备海藻酸钙空心纤维。本研究首先采用自制的两相微流控装置,连续制备出形貌均一稳定的海藻酸钙空心纤维... 海藻酸钙水凝胶空心纤维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纤维制备方法,如静电纺丝或模具法等,很难或无法制备海藻酸钙空心纤维。本研究首先采用自制的两相微流控装置,连续制备出形貌均一稳定的海藻酸钙空心纤维,并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空心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考察了装置中内相毛细管尖端管径、内外相流体流速比以及氯化钙浓度对空心纤维内外径尺寸和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纤维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调控。最后将这种空心纤维应用于封装和培养L929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存活率较高,并且有沿着空心纤维内壁成直线生长的趋势。这种方法为纤维状细胞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空心纤维 海藻酸钙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振强 马晓华 +1 位作者 许振良 江邦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7-323,共7页
为满足医学治疗的需要,提出一种以期用于血液透析的聚砜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以聚砜(PSF)为膜材料,一缩二乙二醇(DEG)为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改性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应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中空纤维... 为满足医学治疗的需要,提出一种以期用于血液透析的聚砜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以聚砜(PSF)为膜材料,一缩二乙二醇(DEG)为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改性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应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采用扫描电镜、透析实验、接触角和孔隙率测试、拉伸测试等方法,表征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砜(17%、19%、21%、23%)对膜的微观结构、渗透性能、亲水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肌酐、磷酸氢二钠和维生素B_(12)配制成模拟液,进行模拟血液透析实验,测试不同聚砜质量分数的透析膜对溶质的清除效果。对不同分子量(1 000、2 000、4 000、6 000、10 000、20 000)聚乙二醇(PEG)的水溶液进行溶质截留测试,计算得到透析膜的平均孔径和切割分子量。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PSF的质量分数为21%,添加剂DEG和PVP的质量分数均为10%时,能够得到性能最优的透析膜;所得透析膜超滤系数达185.1 m L/m2·h·mm Hg,对中小型分子的清除率达50%,断裂强度达5.22 MPa,膜表面孔径为5.00 nm,切割分子量为14 200。基于其良好的渗透性能和机械性能,该聚砜中空纤维膜有成为理想的血液透析膜材料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中空纤维 血液透析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主链型聚苯并噁嗪防腐蚀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芮 楼畅 +2 位作者 陆馨 周长路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通过辊涂和热固化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硅烷改性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疏水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硅烷改性对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的引入能够提高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 通过辊涂和热固化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硅烷改性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疏水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硅烷改性对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的引入能够提高主链型聚苯并噁嗪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当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苯并噁嗪前驱体的质量比为40∶100时,所制备的涂层防腐蚀性能最优,涂层在0.01 Hz处的阻抗值达到6.29×10~8Ω·cm^2,相比空白低碳钢片提高了5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噁嗪 硅烷 低碳钢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AM溶液流变性与减阻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航 方波 +3 位作者 许可 卢拥军 俞路遥 刘博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HPAM溶液的流变及摩阻性能,建立了一个聚合物溶液摩阻系数方程。测试了5种不同浓度、4种不同分子量的HPAM溶液的稳态剪切黏度、触变性、流动曲线等流变性能;并分别测试其在管内径为0.77 cm,流量为3~9 L/...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HPAM溶液的流变及摩阻性能,建立了一个聚合物溶液摩阻系数方程。测试了5种不同浓度、4种不同分子量的HPAM溶液的稳态剪切黏度、触变性、流动曲线等流变性能;并分别测试其在管内径为0.77 cm,流量为3~9 L/min的压差数据,计算得摩阻系数数据,分析了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等对溶液减阻的影响,建立了聚合物溶液摩阻系数f和广义雷诺数Re及聚合物溶液流型参数n之间的摩阻系数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AM 流变性 减阻性能 摩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对以马来酸酐/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的聚丙烯长链支化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奕权 郭天浩 +1 位作者 刘涛 赵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3,共7页
以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为接枝单体,采用反应挤出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在自由基反应中的活性,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改性聚丙烯的相对接枝率,表明大分子聚丙烯接枝率高于小分子。通过流变性质表征接枝物支化结构... 以马来酸酐/苯乙烯混合物为接枝单体,采用反应挤出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在自由基反应中的活性,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改性聚丙烯的相对接枝率,表明大分子聚丙烯接枝率高于小分子。通过流变性质表征接枝物支化结构,并且通过对改性聚丙烯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进行高斯分解,分析聚合物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分,表征改性前后聚合物接枝与降解反应程度,综合分析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在接枝反应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分子量分布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聚丙烯在自由基反应中更占优势,但相对分子质量过大也会导致降解反应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苯乙烯 长链支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