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彩霞 金先桥 +7 位作者 程克文 谢国钢 李萍 沈薇 彭德荣 董佩华 张静 张超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718-272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管理组给予为期1年的... 目的探讨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管理组给予为期1年的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只进行各项指标测定。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和《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的问卷调查》填写。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FEV1/FVC、FEV1%、MVV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可提高慢阻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改变患者对疾病不利的行为,减慢疾病发展速度、减少合并症,延长有效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认”教育 社区管理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STZ大鼠心脏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晞 张琳 +3 位作者 周丽诺 刘红 胡仁明 朱禧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6-849,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STZ大鼠心脏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及STZ组。麝香保心丸组每天灌胃给约50mg/kg,第8周时测量心功能参数,同时采用电镜与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麝香保...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STZ大鼠心脏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及STZ组。麝香保心丸组每天灌胃给约50mg/kg,第8周时测量心功能参数,同时采用电镜与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可减少STZ大鼠的心肌间质纤维化:明显改善STZ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改善STZ大鼠的心脏病理变化利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心功能 病理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 3D FLASH-WE结合3D SPACE技术在颅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夏好成 孔梅 +3 位作者 吕海莲 罗树彬 许道洲 张俊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研究MR 3D FLASH-WE结合3D SPACE序列对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MVD)指导价值。方法:106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患者。其中HFS(面肌痉挛)68例,TN(三叉神经痛)34例,GPN(舌咽神经痛)4例。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及3D FLASH WE... 目的:研究MR 3D FLASH-WE结合3D SPACE序列对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MVD)指导价值。方法:106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患者。其中HFS(面肌痉挛)68例,TN(三叉神经痛)34例,GPN(舌咽神经痛)4例。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及3D FLASH WE、3D SPACE、3D TOF序列检查。单独并联合应用以上序列分析颅神经与血管关系,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D FLASH-WE序列对面神经及三叉神经REZ(出脑干区)段的显示明显优于3D TOF序列,对其周围血管的显示与3D TOF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 FLASH-WE结合3D SPACE序列较3D TOF结合3D SPACE序列显示神经与血管关系更清晰,对神经与血管是否存在接触的情况判断更准确,但与手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D FLASH-WE结合3D SPACE序列能清晰显示颅神经与血管关系,准确判断责任血管,对显微血管减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 3D SPACE 磁共振成像 3DFLASH-W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初治患者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52周疗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琴 孙洪清 +5 位作者 胡越凯 张云智 齐唐凯 蒋卫民 潘孝彰 卢洪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034-2035,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艾滋病初治患者20例,给予口服奈韦拉平联合2种不同核苷类药物治疗5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和血CD... 目的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艾滋病初治患者20例,给予口服奈韦拉平联合2种不同核苷类药物治疗5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和血CD4+T淋巴细胞数等。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6.50±82.37)个/mm3,治疗52周时血CD4淋巴细胞计数为(314.80±149.73)个/mm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20例患者治疗前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为(50467.05±46903.89)copies/ml,除1例患者治疗后期病毒载量反弹外,其他19例患者治疗52周时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均<50.00copies/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抗病毒药物可使艾滋初治患者的血CD4T淋巴细胞数升高,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CD4淋巴细胞计数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盐和肝素钠用于成人血液透析导管封管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韩新 曹艳佩 +3 位作者 杨晓莉 黄碧红 袁立 任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1期88-92,共5页
目的评价枸橼酸盐溶液在成人血液透析导管封管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NGC、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JBI)、MEDLINE、EMbase、RNAO、PubMed、CBM、Web of Knowledge、CNKI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经中心... 目的评价枸橼酸盐溶液在成人血液透析导管封管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NGC、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JBI)、MEDLINE、EMbase、RNAO、PubMed、CBM、Web of Knowledge、CNKI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经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枸橼酸盐和肝素钠封管的随机对照实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研究(RCT),共1 0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枸橼酸盐封管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P=0.03)、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显著低于肝素钠封管组;但两者在溶栓治疗次数(P=0.96)、导管功能障碍所致拔管的发生率(P=0.95)、导管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P=0.94)及导管相关的住院率(P=0.34)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盐溶液封管,可显著降低经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推荐枸橼酸盐作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封管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导管 枸橼酸盐 肝素钠 封管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腱末端病运动员等速运动中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华英汇 陈世益 +2 位作者 刘广奇 封旭华 李淑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髌腱末端病与股内斜肌/股外侧肌平衡的关系。方法12名运动员分成两组(对照组6名无症状运动员;髌腱末端病组6名患有髌腱末端病运动员),分别接受等速肌力测试(60°/s)和表面肌电测试。比较两组运动员的股内斜肌(VMO)与股外侧... 目的探讨髌腱末端病与股内斜肌/股外侧肌平衡的关系。方法12名运动员分成两组(对照组6名无症状运动员;髌腱末端病组6名患有髌腱末端病运动员),分别接受等速肌力测试(60°/s)和表面肌电测试。比较两组运动员的股内斜肌(VMO)与股外侧肌(VL)的肌电积分比率(VMO∶VL)及其VMO和VL激发时间的差异。结果髌腱末端病组VMO∶VL比率更大。VMO和VL激发时间的差异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中存在股内斜肌/股外侧肌肌力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腱末端病 运动员 股四头肌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的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葛军 俞春芳 +4 位作者 刘钧钧 刘文斌 韩君华 史京衡 史虹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4-804,共1页
关键词 空腹血糖水平 胰岛素抵抗 相关因素分析 流行病学调研 上海市杨浦区 统计学分析 空腹血糖值 2H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标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沈蕾 骆俊 +1 位作者 施宏 祝禾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法在痰标本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采集痰标本送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和PCR快速检测,以细菌培养方法为金标准,评价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PCR方法检测痰标本MRSA...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法在痰标本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采集痰标本送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和PCR快速检测,以细菌培养方法为金标准,评价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PCR方法检测痰标本MRSA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3.6%,阳性预测值为36.4%,阴性预测值为97.5%,均较文献报道的鼻拭子PC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低。结论将痰标本PCR检测MRSA用于临床动态监测MRSA的流行尚缺乏进一步的数据支持,但PCR结果不受其他细菌生长的影响,而且阴性预测值高达97.5%,在排除MRSA感染或定植方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培养 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和VCR法CT侧脑室容量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卫 徐启武 崔尧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测量正常成人侧脑室的容量 ,研究年龄和性别对其的影响 ,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运用CT部分容积分析法 (PVA)和脑室颅腔比值 (VCR)两种方法 ,测量 2 0 0例正常成人的侧脑室容量 ,并按性别与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PVA正常值 :... 目的 测量正常成人侧脑室的容量 ,研究年龄和性别对其的影响 ,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运用CT部分容积分析法 (PVA)和脑室颅腔比值 (VCR)两种方法 ,测量 2 0 0例正常成人的侧脑室容量 ,并按性别与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PVA正常值 :9.9ml(5 .3~ 17.9ml) ,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60岁后 ,PVA呈明显增加趋势。VCR正常值 :0 .3 0 3± 0 .0 5 6(0 .2 47± 0 .3 5 9) ,各年龄段和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VA能准确地反映侧脑室容量 ,计算较繁琐。VCR可方便运用于所有成人的侧脑室容量的测定。对于不对称侧脑室的测量 ,我们提出修订方法 :VCR’ =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VCR CT 侧脑室容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欢 李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44例老年患者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测,将颅内动脉狭窄者29例为狭窄组,其余125例为非狭窄组,比较两组间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血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44例老年患者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测,将颅内动脉狭窄者29例为狭窄组,其余125例为非狭窄组,比较两组间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血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尿白蛋白肌酐比(Alb/Cr),血脂水平,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明显增加(P=0.00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最高,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TG、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Alb/Cr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和尿Alb/Cr是颅内动脉狭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性测验在诊断轻度认知损害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效用研究
11
作者 陈美蓉 郭起浩 +1 位作者 刘晓红 徐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分析相似性测验在识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价值。方法:该研究纳入125例单纯遗忘型MCI、160例多领域损害遗忘型MCI患者,139例AD患者,132例正常对照者,均进行包... 目的:分析相似性测验在识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价值。方法:该研究纳入125例单纯遗忘型MCI、160例多领域损害遗忘型MCI患者,139例AD患者,132例正常对照者,均进行包含有相似性测验(similarities test,ST)的全套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听觉词语测验(auditory-verbal learning test,AVLT)用于初步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再进一步评估检查。相似性测验包含13个项目,每条项目按0、1、2三级计分,最高分26分。结果:4个测试组的总分进行比较,结果提示有统计学差异(r=0.15~0.47,P<0.01)。相似性测验得分与语言相关的测试如动物言语流畅性(animal fluency test,AFT)、波士顿命名(Boston naming test,BNT)得分有显著相关性。相似性测验得分(26分制划界分12分)用于识别AD的ROC曲线下面积0.881(P<0.01,95%CI=0.842~0.920)。结论:13个项目的相似性测验可用于检测语言相关的认知功能和识别单纯遗忘型MCI、多领域损害遗忘型MCI和A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性测验 轻度认知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努尔加依.沙黑窝拉 贾杰 张定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观察这种联合治疗干预方式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例脑卒中后平台期偏瘫患者在4周基线期后接受4周的tDCS结合FES治疗干预。干预前后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 目的: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观察这种联合治疗干预方式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例脑卒中后平台期偏瘫患者在4周基线期后接受4周的tDCS结合FES治疗干预。干预前后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U-FMA)、表面肌电图(sEMG)、经颅磁刺激(TM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U-FMA分数较干预前提高。7个主动肌中有5个表面肌电激活性干预前后有明显变化。用TMS成对刺激方法评估受试者健侧大脑短潜伏期皮质内抑制与短潜伏期皮质内易化结果显示部分的干预前后变化。结论:tDCS结合FES治疗干预改善了受试者上肢的运动功能,该方案可能是针对脑卒中平台期患者的一种有前景的干预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 慢性脑卒中 上肢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可辅助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军 付玏 +2 位作者 潘嘉炜 孙华平 潘康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辅助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方法: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PCNSL及20例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级)患者,进行磁共振DWI检查,分别记录肿瘤...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用于辅助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方法:收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PCNSL及20例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级)患者,进行磁共振DWI检查,分别记录肿瘤实质区域、瘤周水肿区域的ADC值,利用t检验进行2种肿瘤实质及水肿区的ADC值统计分析。结果:PCNSL多发8例,单发12例,DWI上17例病灶均见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ADC图上均呈低信号。高级别胶质瘤单发16例,多发4例,DWI上18例病灶见低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ADC图上16例病灶见高信号。PCNSL实质部分ADC值(0.00143±0.00062)与高级别胶质瘤实质部分ADC值(0.00199±0.00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SL水肿部分ADC值(0.00127±0.00023)与高级别胶质瘤水肿部分ADC值(0.00125±0.00017)未见统计学差异(P=0.726)。结论: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有效补充工具来鉴别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高级别胶质瘤 表观弥散系数 肿瘤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昭衡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74-474,476,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需要进行麻醉的患者共6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需要进行麻醉的患者共6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吗啡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疼痛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与对照组82.35%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7.06%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指标相比,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停药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对照组患者镇痛中出现恶心等反应共7例(20.59%),观察组出现1例(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在患者手术前进行全身麻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术后患者手术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临床麻醉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