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1 vif基因的RNA干扰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江雪艳 卢洪洲 +3 位作者 陈秋丽 潘卫 张云智 沈银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利用RNAi技术对HIV-1 vif基因的转录后水平进行下调,达到抑制vif蛋白表达的目的,为新的抗HIV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法合成siRNA,与转接有vif基因的表达质粒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效果,... 目的利用RNAi技术对HIV-1 vif基因的转录后水平进行下调,达到抑制vif蛋白表达的目的,为新的抗HIV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法合成siRNA,与转接有vif基因的表达质粒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效果,并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对HIV-1 vif分别从转录和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结果将pEGFP-N1-vif重组载体转染HEK 293T细胞后,结果显示vif蛋白可以在细胞中高水平表达;针对vif设计的3段特异的siRNA可以有效且特异地降低vif蛋白的表达。结论RNAi技术可以下调HIV-1蛋白的表达,此技术可以作为一项新的治疗和预防HIV-1的方法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vif基因 vif蛋白 RNAI siRNA 人胚肾293T细胞 pEGFP—N1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40
2
作者 唐琪 卢洪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4-751,共8页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进行有效的长期抑制性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从世纪绝症逐渐转变为一种可...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进行有效的长期抑制性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从世纪绝症逐渐转变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虽然新增感染者人数总体趋势在下降,但每年HIV新增感染人数及因AIDS死亡人数仍十分巨大,HIV/AIDS仍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我国乃至世界的AIDS防治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消除AIDS仍面临严峻挑战。流行病学上,HIV/AIDS多分布在非洲等医疗手段有限的贫困地区,且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工作者、注射毒品人群(people who inject drugs,PWID)成为主要易感人群;预防策略上,预防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PMTCT)服务、治疗作为预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TasP)和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覆盖率仍然有限;治疗进展上,多个国家的HIV耐药性程度增加至10%以上,耐药程度进一步发展,而HIV/AIDS治愈研究及疫苗研发目前还处于动物实验或细胞实验阶段。过去10年内我国多个应对措施阻止了HIV进一步流行,并提高了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以下挑战: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关键易感人群的增加(MSM、PWID以及青少年)、HIV感染者的长期护理、PMTCT服务覆盖率、消除歧视进程等。本文就近年来国际及我国HIV/AIDS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现状 预防策略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