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质谱分析拯阳煎的化学成分与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
1
作者 刘瑾 刘思婕 +3 位作者 庄俊嵘 刘伟 李荣胜 王永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2-905,共14页
目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鉴定拯阳煎的化学成分及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12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给药组9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给药组按30 mL/kg灌胃拯阳煎提取液,收集血清和组织,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 目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鉴定拯阳煎的化学成分及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12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给药组9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给药组按30 mL/kg灌胃拯阳煎提取液,收集血清和组织,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质谱采用正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采集数据,利用提供的离子碎片相对保留时间、二级碎片信息,经Xcalibur 4.2软件拟合元素组成,再通过对照品、文献以及数据库信息比对,实现对拯阳煎化学成分及入血、组织原型成分的鉴定。结果:共鉴定263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99种、皂苷类37种、木脂素类21种、生物碱类20种、有机酸类19种、萜类16种、苯酞类12种、香豆素类7种、苯乙醇苷类5种、苯丙素类4种以及其他类23种。小鼠灌胃拯阳煎后分别于0.5 h、1 h、3 h时取样检测,检测血清、肺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脑组织中原型成分。血清中分别检测到167、167、91种;肺中140、123、95种;心脏中94、105、81种;肝脏中137、150、85种;脾脏中138、14、13种;肾脏中171、177、158种;脑组织中51、59、43种。结论: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完成了拯阳煎化学成分及主要入血、组织移行成分的快速鉴定,可为进一步开展拯阳煎效应物质的筛选及入血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 院内制剂 拯阳煎 心力衰竭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入血成分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次生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嘉婧 赵淑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8-1953,共6页
在自然界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极为丰富,涵盖了多种化合物类型,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都是其中的代表,因其蕴含丰富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 在自然界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极为丰富,涵盖了多种化合物类型,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都是其中的代表,因其蕴含丰富的药理活性,在医药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丹参的次生代谢产物同时也是其活性成分,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和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由于丹参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野生资源供不应求,多种策略如丹参酮类与丹酚酸类化合物合成通路关键酶解析、转录因子家族转录调控研究和激素诱导次生代谢物合成等已被开展,试图提高丹参材料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确保丹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对丹参次生代谢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次生代谢 转录调控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罗晓平 于之伦 +3 位作者 邓超 张晶晶 王峥涛 窦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肠炎实验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BS)和黄芩素组(TNBS+黄芩素20 mg·kg-1)。黄芩素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黄芩素,每天1次,共...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肠炎实验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BS)和黄芩素组(TNBS+黄芩素20 mg·kg-1)。黄芩素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黄芩素,每天1次,共9 d。测量结肠长度,并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评分;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体外制备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黄芩素(10,25和50 mmol·L-1)给药干预,Griess试剂法测定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介质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诱导型NO合酶(i NOS)、环氧合酶2(COX-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 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NF-κB(PI3K/AKT/NF-κB)通路磷酸化蛋白(p-PI3K,p-AKT,p-p65和p-IκB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缩短,组织病理损伤,炎症细胞浸润,组织TNF-α含量增高;黄芩素给药组上述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细胞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细胞NO分泌、炎症介质(TNF-α,IL-6,IL-1β,i NOS,COX-2和MCP-1)m RNA表达及PI3K/AKT/NF-κB通路磷酸化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素给药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P<0.01)。结论黄芩素可减轻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NF-κB 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晶晶 丁丽丽 +2 位作者 任改艳 窦薇 王峥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350 mg·kg-1,腹腔注射)以及芒果苷组(MA,50 mg·kg-1,灌胃...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350 mg·kg-1,腹腔注射)以及芒果苷组(MA,50 mg·kg-1,灌胃)。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以饮用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造模。SASP组和MA组分别于造模前2 d每日给予SASP和MA直到实验结束。于造模7 d处死小鼠,对结肠行HE染色后进行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以ELISA方法检测结肠黏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的病理损伤和评分、MPO活性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A组上述指标比模型组明显改善,但改善效果不如SASP组明显。结论芒果苷可以减轻实验性UC小鼠的结肠黏膜损伤,其UC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保护 MPO TNF—α 芒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刘文康 胡先润 +3 位作者 程雪梅 刘伟 魏海 王长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缓冲液、人工胃液中较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生物基质中的稳定性较差。该成分在回肠匀浆液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在pH 7.4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及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匀浆液中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生物基质、氧化剂、碱性环境会影响丹酚酸B稳定性。本实验对丹酚酸B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稳定性 降解动力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挥发性成分GC特征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含量测定
6
作者 胡先润 刘文康 +5 位作者 张思彤 杨华 高慧娟 谭泽云 程雪梅 王长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2-556,共5页
目的建立四磨汤挥发性成分GC特征图谱,并测定芳樟醇、4-萜烯醇、α-松油醇、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DM-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氦气,体积流量0.98 mL/min;程序升温。... 目的建立四磨汤挥发性成分GC特征图谱,并测定芳樟醇、4-萜烯醇、α-松油醇、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DM-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氦气,体积流量0.98 mL/min;程序升温。再进行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15批GC特征图谱中有8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3,并指认出5个。各批样品聚为4类,去氢木香内酯、芳樟醇、4-萜烯醇和α-松油醇可作为质量标志物。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7.7%~100.8%,RSD 0.7%~2.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四磨汤口服液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挥发性成分 GC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邢发萍 杨柳 +4 位作者 韩欣研 石海莲 黄菲 吴辉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1-948,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RAE)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糖蛋白(MOG35-55)诱导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模型+RAE 125,250和500 mg·kg^-1组...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RAE)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糖蛋白(MOG35-55)诱导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模型+RAE 125,250和500 mg·kg^-1组。模型+RAE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RAE,每天1次,共23 d。给药的同时采用双盲法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及体质量变化;HE和劳克坚劳蓝(LFB)髓鞘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炎症浸润和脱髓鞘情况;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脾CD4,CD11b和CD11c阳性细胞百分比;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Bax、Bcl2、活化胱天蛋白酶3及钙离子结合衔接分子1(Iba1)等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P<0.01),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P<0.01);在给药第3周,模型组相比,模型+RAE 125和500 mg·kg^-1组EAE小鼠的发病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量降低减轻(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脊髓组织炎症浸润、脱髓鞘现象明显(P<0.01),模型+RAE组脊髓组织炎症浸润及脱髓鞘明显改善(P<0.01);模型组脾CD4,CD11b和CD11c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模型+RAE组其增高得到逆转(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NF-κB通路蛋白磷酸化及Iba1,Bax和活化胱天蛋白酶3等蛋白表达均增加,PI3K/Akt通路蛋白磷酸化及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降低(P<0.01);模型+RAE 125 mg·kg^-1组上述蛋白表达的变化明显被逆转(P<0.05,P<0.01)。结论RAE能有效缓解EAE小鼠的发病症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浸润和脱髓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周边炎症细胞激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炎症以及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草豆蔻抗肿瘤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萍 石海莲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80-888,共9页
中药草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调节能量代谢及抗炎作用等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药草豆... 中药草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调节能量代谢及抗炎作用等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药草豆蔻主要抗肿瘤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草豆蔻抗肿瘤活性成分和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豆蔻 化学成分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重编程与“炎-癌转化”及抗炎中药靶向肿瘤糖代谢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梁晓晖 石海莲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9-867,共9页
炎症与肿瘤的病理进程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葡萄糖主要通过糖酵解、线粒体有氧磷酸化等途径代谢生成ATP。有些肿瘤细胞倾向于通过糖酵解获能,而有些肿瘤细胞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 炎症与肿瘤的病理进程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葡萄糖主要通过糖酵解、线粒体有氧磷酸化等途径代谢生成ATP。有些肿瘤细胞倾向于通过糖酵解获能,而有些肿瘤细胞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对细胞生长和氧化应激也发挥重要作用。炎症促进糖代谢重编程介导“炎-癌转化”的分子机制涉及炎症介质和炎症因子异常表达。中药中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皂苷、黄酮、生物碱、多酚和醌类等可显著抑制炎症,并能调控肿瘤糖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本文就“炎-癌转化”与肿瘤糖代谢重编程之间的关系和抗炎中药及单体成分靶向肿瘤糖代谢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为抗炎中药靶向肿瘤糖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重编程 炎症 糖酵解 氧化磷酸化 肿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环斅涵 李曼琳 +4 位作者 邢建国 程雪梅 穆丹丹 李文艳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6-1375,共10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方法复方木尼孜其颗粒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方法复方木尼孜其颗粒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用Mass-LynxV4.1软件,根据化合物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峰等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并检测出118个化合物,确认鉴定或推测出75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15个、黄酮类38个、皂苷类10个、苯丙素类3个、脂肪酸类3个、酚酸类4个、萜类2个。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星宇 顾文怡 +4 位作者 张方丽 张丹 李林楠 王峥涛 杨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75,I0001,共16页
以中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功效物质基础解析和质量评价对于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化学组成复杂,准确分析和鉴定与临床药效密切相关的指标成分较为困难,亟需开发和运用新型分离表征手段... 以中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功效物质基础解析和质量评价对于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化学组成复杂,准确分析和鉴定与临床药效密切相关的指标成分较为困难,亟需开发和运用新型分离表征手段。实时直接分析质谱(direct analysis in real-time mass spectrometry,DART-MS)是近年来新兴的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原位、样品前处理简单等特点。自2005年被报道以来,DART-MS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公共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应用广泛。该技术为解析中药复杂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DART-MS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及技术进展,总结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离质谱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DART-MS) 中草药 天然药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木尼孜其醇提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祥 环斅涵 +3 位作者 程雪梅 邢建国 穆丹丹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7-910,共4页
目的优化复方木尼孜其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异株五加甲苷、甘草酸、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醇提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目的优化复方木尼孜其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异株五加甲苷、甘草酸、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醇提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异株五加甲苷、甘草酸、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分别为0.32、0.20、0.16、0.10、3.86 mg/mL及20.95%,综合评分为98.75分。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合理可行,可为醇提复方木尼孜其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木尼孜其 醇提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介导法尼醇X受体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大鼠恶病质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思棋 钟薏 +5 位作者 李诗颖 李芸 吴中华 汤晓雯 周张杰 吴婷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4-1210,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BSJP)介导法尼醇X受体(FXR)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的癌性恶病质(C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AH-130细胞建立肝癌C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XR激动剂(CDCA)组、BSJP组和BSJP+CDC...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BSJP)介导法尼醇X受体(FXR)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的癌性恶病质(C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AH-130细胞建立肝癌C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XR激动剂(CDCA)组、BSJP组和BSJP+CDCA组。建模后,用CDCA、BSJP连续治疗大鼠16 d,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时开腹,取腹主动脉血、粪便及附睾、腹股沟和肩胛区棕色脂肪质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大鼠血清和粪便中胆汁酸组分及含量,WB、qPCR法检测大鼠空肠、棕色及白色脂肪组织中FXR、Wnt家族成员10b(Wnt10b)、β-连环蛋白(β-catenin)、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CDCA、BSJP、BSJP+CDCA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均P <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附睾、腹股沟和肩胛区域及总棕色脂肪质量均上升(均P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附睾、腹股沟区、棕色脂肪质量均下降(均P <0.05),而肩胛区棕色脂肪组织质量下降无差异(P> 0.05);各治疗组总棕色脂肪质量均显著下降(P <0.05或P <0.01)。LC-MS分析显示,各组大鼠血清及粪便中胆汁酸组成及含量均发生改变。q PCR、WB法结果证实,与模型组相比,BSJP和BSJP+CDCA可促进大鼠回肠、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组织中FXR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均P <0.05),Wnt10b、β-catenin、UC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 <0.05)。结论:BSJP能够抑制肝癌AH-130细胞诱导的大鼠CC,并减轻由此引起的体质量下降和棕色脂肪组织的形成,其机制可能涉及调控FXR并通过抑制棕色脂肪中与Wnt通路相关的Wnt10b、β-catenin和UCP-1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恶病质 肝细胞癌 补肾健脾方 法尼醇X受体 棕色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合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14
作者 孟慧頔 范伟 +4 位作者 顾伟鹰 时扣荣 刘娟 罗兰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优化化痰合剂提取工艺,并建立该方质量标准。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白花前胡甲素、橙皮苷含量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TLC法定性鉴别前胡、陈皮,HPLC法测定白花前胡甲素、橙... 目的优化化痰合剂提取工艺,并建立该方质量标准。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白花前胡甲素、橙皮苷含量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TLC法定性鉴别前胡、陈皮,HPLC法测定白花前胡甲素、橙皮苷含量。结果最佳条件为加入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综合评分为0.98。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2种成分分别在2.71~108.54μg/mL(r=0.9986)、5.05~505.44μg/mL(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63%、98.70%,RSD分别为1.29%、1.08%。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为化痰合剂的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合剂 提取工艺 定性鉴别 含量测定 正交试验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面针质量控制方法改进
15
作者 安定邦 林启焰 +2 位作者 赵祥 程雪梅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0-1446,共7页
目的改进两面针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毛两面针素的TLC定性鉴别中,分析采用硅胶GF_(254)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氨水(30∶1∶0.1)为展开剂。建立两面针及其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在木兰花碱、氯化两面针碱、白屈... 目的改进两面针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毛两面针素的TLC定性鉴别中,分析采用硅胶GF_(254)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氨水(30∶1∶0.1)为展开剂。建立两面针及其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在木兰花碱、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HPLC含量测定中,分析采用Diamonsil Plu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3 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8批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484~0.983,两面针及其混淆品得到有效区分。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98.9%~103.3%,RSD 1.17%~1.96%。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两面针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定性鉴别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曹秦 吴辉 +1 位作者 张蓓蓓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7-463,共7页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及亨廷顿病等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神经炎症、内源性抗氧化剂缺失、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以及铁离子代谢异常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防治具有一定的疗效。...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及亨廷顿病等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神经炎症、内源性抗氧化剂缺失、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以及铁离子代谢异常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防治具有一定的疗效。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抗谷氨酸神经毒性并调节铁代谢平衡,从而减缓神经细胞损伤并改善学习记忆和脑血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黄酮 炎症 神经保护药 学习 记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尼醇X受体基因缺失对雌性小鼠神经行为及神经传递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秦 黄菲 +5 位作者 王婷婷 兰云意 吴辉 张蓓蓓 胡之璧 吴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0-564,共5页
目的探讨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作为一种核激素受体对情感、社交或记忆等神经行为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一系列行为学测试,包括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社交活动和避暗,以及LC-MS/MS法检测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递质,评估FX... 目的探讨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作为一种核激素受体对情感、社交或记忆等神经行为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一系列行为学测试,包括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社交活动和避暗,以及LC-MS/MS法检测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递质,评估FXR基因敲除(knockout,KO)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 FXR KO导致小鼠在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延长(P<0.01),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次数增加(P<0.01),逗留时间延长,同时社交活动增强(P<0.01),但对避暗行为中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FXR KO亦导致小鼠海马γ-氨基丁酸(GABA,P<0.05)、谷氨酸(Glu,P<0.05)、去甲肾上腺素(NE,P<0.01)以及GABA/Glu(P<0.05)明显降低,但对前额叶相关神经递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FXR可能参与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稳态平衡,进而影响动物的情感和社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XR 胆汁酸 神经行为 神经递质 神经传递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蔻五味丸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婷婷 石海莲 +3 位作者 吴辉 张蓓蓓 黄菲 吴晓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肉蔻五味丸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盐酸氟西汀(fluoxetine 10 mg/kg)阳性药组、肉蔻五味丸低剂量(rk 0.2 g/kg)组、肉蔻五味丸高剂... 目的:探讨肉蔻五味丸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盐酸氟西汀(fluoxetine 10 mg/kg)阳性药组、肉蔻五味丸低剂量(rk 0.2 g/kg)组、肉蔻五味丸高剂量(rk0.5 g/kg)组,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加孤养刺激建立抑郁模型,建模同时灌胃给予小鼠药物治疗。给药五周后,进行行为学检测(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LC-MS/MS法检测海马内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含量;q PCR法检测海马内5-羟色胺1A受体(5-HT1AR)、5-羟色胺7受体(5-HT7R)、GABAA型受体(GABAAR)、GABAB型受体(GABABR)、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的含量。结果:低剂量肉蔻五味丸有效减少慢性应激导致的小鼠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的增加(P<0.05),降低模型组小鼠进入高架中央区活动时间(P<0.05),逆转小鼠海马5-HT(P<0.001)、5-HT/5-HIAA(P<0.001)的降低以及GABABR(P<0.01)、NGF(P<0.01)、GDNF(P<0.001)基因表达的降低(P<0.05),并且降低血清中ACTH的水平(P<0.05)。结论:肉蔻五味丸低剂量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抑郁小鼠海马5-HT含量、GABABR、NGF和GDNF基因表达以及降低血清中ACTH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 肉蔻五味丸 行为学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受体 神经营养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蓬子总生物碱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丹丹 张磊 +3 位作者 刘力 吴晓俊 程雪梅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采用多种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筛选骆驼蓬子抗老年痴呆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部位)。方法采用避暗实验法分别对骆驼蓬子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部位对东莨菪碱和30%乙醇所致的记忆获得性障碍和记忆再现障碍性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 目的采用多种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筛选骆驼蓬子抗老年痴呆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部位)。方法采用避暗实验法分别对骆驼蓬子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部位对东莨菪碱和30%乙醇所致的记忆获得性障碍和记忆再现障碍性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小鼠跳台实验法进一步验证有效部位对东莨菪碱、30%乙醇和亚硝酸钠所致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记忆再现障碍及记忆巩固障碍模型的改善作用。结果避暗实验结果表明总生物碱在较高剂量下对东莨菪碱和30%乙醇所致记忆获得性障碍和记忆再生性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延长小鼠潜伏期,P<0.01)。小鼠跳台实验法进一步证明高剂量骆驼蓬子总生物碱对东莨菪碱和30%乙醇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但对亚硝酸钠所致记忆巩固障碍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总生物碱是骆驼蓬子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蓬 总生物碱 学习记忆障碍 避暗法 跳台法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天仙子总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岩 赵欣 +4 位作者 李晓静 孙婷 孟庆勇 程雪梅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天仙子中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以东莨菪碱、莨菪碱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东莨菪碱、莨菪碱在5种类型的大孔树脂(LSA5B、LSA21、LSD001、HPD600、D101)上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天仙子中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以东莨菪碱、莨菪碱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东莨菪碱、莨菪碱在5种类型的大孔树脂(LSA5B、LSA21、LSD001、HPD600、D101)上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并分析提取液p H、吸附体积流量、洗脱体积流量等参数对分离的影响。结果所比较的5种树脂中,LSA5B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天仙子总生物碱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富集能力强,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以1.5 BV/h的体积流量上样,4 BV蒸馏水洗去水溶性杂质,最佳的洗脱溶剂为体积分数为50%乙醇,最佳洗脱体积流量为1.5 BV/h,洗脱用量为10 BV,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洗脱率可达74%和86%。结论经LSA5B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天仙子总生物碱中东莨菪碱、莨菪碱可达1.85%、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仙子 莨菪碱 东莨菪碱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