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文生 梅国雄 +5 位作者 周同和 郑建国 李耀良 龚维明 孙宏伟 王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21,共25页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基础工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老旧城市密集区既...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基础工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老旧城市密集区既有建筑基础加固改造不断提出新任务;传统的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损害,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地基基础持续技术创新。文章从基础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设计与工程实践、施工技术与装备、检测技术、纠倾与改造等方面综述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纠倾与改造 抗震 基础抗浮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成槽整体稳定性的工程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茂松 王鸿宇 +1 位作者 谭廷震 李耀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5-803,共9页
当前分层地基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整体稳定性验算多采用水平条分法。当槽段宽度与成槽深度比相对较小时,三维水平条分法所给出的计算结果可能偏于不安全。此外,验算时一般采用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并按水土分算原则验算成槽稳定性。然而在当前... 当前分层地基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整体稳定性验算多采用水平条分法。当槽段宽度与成槽深度比相对较小时,三维水平条分法所给出的计算结果可能偏于不安全。此外,验算时一般采用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并按水土分算原则验算成槽稳定性。然而在当前我国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地质勘察报告往往仅提供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如何结合工程实践现状验算槽壁稳定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水平条分法的理论框架,并详细讨论了水平条分法与楔形体滑体模式的内在联系。随后结合某一现场试验展开案例分析,指出了饱和黏土中三维楔形体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等效楔形体的改进方法。最后结合10个工程案例的验算结果,分析了二维与三维水平条分法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异,以及强度指标选取和水土压力计算原则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成槽稳定性 水平条分法 强度指标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岩体隧道爆破开挖对相邻隧道影响的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
3
作者 王旭宾 杨振业 +1 位作者 黄宁 钱建固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0-255,共6页
两条隧道并行爆破开挖过程中,由于隧道间距较小,新建隧道施工对相邻隧道衬砌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损伤。研究以某沿海饱和凝灰岩体的爆破开挖隧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建隧道爆破开挖对相邻既有隧道的振动影响规律,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对... 两条隧道并行爆破开挖过程中,由于隧道间距较小,新建隧道施工对相邻隧道衬砌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损伤。研究以某沿海饱和凝灰岩体的爆破开挖隧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建隧道爆破开挖对相邻既有隧道的振动影响规律,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对临近隧道振动响应开展了实时监测,同时对爆破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饱和凝灰岩介质中,临近隧道在迎爆侧拱腰处对周边孔的动力响应最大,振动频率集中在0~50 Hz;周边孔单孔装药长度与隧道间距应控制在应控制在1∶2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隧道 爆破开挖 饱和凝灰岩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深部承压层降水诱发地层响应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彭晨鑫 李明广 +2 位作者 甄亮 李耀良 张哲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和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模拟了不同埋深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对比分析各承压层抽水引起的承压水头降深和深层土体变形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第二承压层水位降深较小,但引起的地表沉降更大;第二和第三承压层抽水引起降水层的压缩变形分别占地表沉降的56.18%和77.69%.主要原因为浅部土层压缩性高,相同降深条件下引起的土层竖向压缩量更大;且第二承压层与上部弱透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强,越流作用明显,导致抽水引起的地下水水位降深在深度方向的影响范围更大.研究成果对后续超深基坑降水施工及环境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承压水 抽水试验 地下水渗流 地层变形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边界作用下人工冻结温度场解析解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泽群 付硕任 +1 位作者 胡向东 王宝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58,共10页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半无限平面内包含直线绝热边界的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热势函数叠加结合镜像法求解了单根、2根以及3根冻结管的温度场解析解,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解析解与稳态数值解吻合较好,与瞬态数值解的误差随冻结时间延长而减小,冻结第50天3种模型的误差分别为0.39℃、0.17℃和0.06℃,均能控制在0.5℃以内;等温线在绝热边界处与边界垂直,只存在平行于边界的热流而没有法向热流,绝热边界对于其与冻结管之间区域的温度降低更加有利;随着绝热边界与冻结管距离d的增加,对冷量传递的阻断作用降低,冻结模型逐渐向无限大平面模型转化,实际工程应根据冻结壁设计厚度,合理匹配管间距l和边界距离d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人工冻结法 温度场 解析解 数值模拟 绝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入式沉井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现场监测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徐鹏飞 李耀良 徐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4-1094,共11页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软土中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技术并研究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沉井压沉过程中周边土体及管线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沉施工能有效控制沉井的几何姿态,保持下沉速度稳定,但具有一定的挤土效应;沉井下沉初期挤土效...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软土中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技术并研究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沉井压沉过程中周边土体及管线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沉施工能有效控制沉井的几何姿态,保持下沉速度稳定,但具有一定的挤土效应;沉井下沉初期挤土效应占主导地位,开挖效应随下沉深度的增加逐渐显著;土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随沉井下沉深度H的增加而增大;地表沉降呈三角形分布,影响范围约为1.7H;土体分层沉降中,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单位沉降量最大;管线沉降可控制在毫米级。基于对无量纲化地表沉降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分别采用指数函数和二折线表示的压入式沉井周边地表沉降经验公式,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入式沉井 沉降 管线 现场监测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粉砂土固结蠕变试验及模型 被引量:13
7
作者 年廷凯 余鹏程 +2 位作者 柳楚楠 陆淼嘉 刁美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8-924,共7页
通过分析法向应力、干密度、土样尺寸对吹填粉砂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固结蠕变特性。与Kelvin模型相比,采用Burgers体模型能够更合理地阐释吹填粉砂土的蠕变曲线;采用FLAC3D方法可开展吹填土蠕变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通过分析法向应力、干密度、土样尺寸对吹填粉砂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固结蠕变特性。与Kelvin模型相比,采用Burgers体模型能够更合理地阐释吹填粉砂土的蠕变曲线;采用FLAC3D方法可开展吹填土蠕变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吹填粉砂具有一定的蠕变特性,并可用幂函数描述应力-应变、应变-时间的关系;干密度一定时,法向应力愈大,初始应变愈大,达到稳定的时间愈长;法向应力一定时,干密度越大,初始变形越小,最终稳定所需时间越短;大尺寸试样(Ф200.0mm×H200.0mm)的瞬时变形与蠕变形率要比标准尺寸(Φ61.8mm×H20.0mm)大,稳定所需时间要长;此外,Burgers体模型模拟吹填粉砂土固结蠕变变形优于广义Kelvin模型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粉砂土 蠕变行为 模型参数 幂函数 Burgers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rr地基模型的盾构下穿诱发既有非连续隧道纵向变形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治国 陈杰 +3 位作者 朱正国 魏纲 吴钟腾 陆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8-2247,共10页
目前针对盾构开挖诱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理论研究一般将既有隧道视为搁置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未充分考虑地基的非线性剪切变形及管片剪切变形的影响,尤其是较少考虑隧道环缝接头存在所带来的力学效应作用。首先,采用Lo... 目前针对盾构开挖诱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理论研究一般将既有隧道视为搁置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未充分考虑地基的非线性剪切变形及管片剪切变形的影响,尤其是较少考虑隧道环缝接头存在所带来的力学效应作用。首先,采用Loganathan和Poulos公式计算得到盾构下穿开挖引起既有隧道轴线处土体竖向位移;然后,将既有隧道视为由环缝接头连接而成的Timoshenko梁,并将其搁置在Kerr地基模型上,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得到既有隧道纵向变形;最后,采用工程监测数据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土层弹性模量、既有隧道等效抗弯刚度和等效抗剪刚度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及既有隧道等效抗弯刚度的减小,既有隧道位移、环缝接头相对转角、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均增大;随着既有隧道等效抗剪刚度的增大,既有隧道位移减小,而环缝接头相对转角、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均增大;环缝接头相对转角、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随着与新建隧道轴线距离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当既有隧道环缝接头刚度折减系数增大时,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均增大,而隧道位移及环缝接头相对转角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 环缝接头 剪切刚度 Kerr地基模型 TIMOSHENKO梁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期间土体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阳 任青 +2 位作者 喻孟初 颜超 马荣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214-219,共6页
对重塑饱和砾质黏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综合考虑土体固结围压、循环荷载幅值、加载频率3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循环累积塑性变形模型和循环累积孔压模型;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应变沉降指数b值与孔压沉降系数N~β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对重塑饱和砾质黏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综合考虑土体固结围压、循环荷载幅值、加载频率3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循环累积塑性变形模型和循环累积孔压模型;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应变沉降指数b值与孔压沉降系数N~β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前10000次循环b值与N~β值的变化较大,且在前1000次变化最为显著;随着循环次数增加,b值呈现出递减的规律,而N~β与之相反;十万级循环次数下b值与N~β值逐渐趋于稳定。对某隧道区间进行施工沉降计算发现与实测沉降范围吻合较好;建议施工期间的土体沉降预测根据循环加载的次数来确定b值和N~β值,预测隧道的长期沉降时取稳定后的b值与N~β值计算。研究成果为预测隧道施工期间土体沉降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试验 循环加载 施工沉降 应变沉降指数 孔压沉降系数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有控注浆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新安 郭乐 王树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2,共8页
为有效控制软土路基注浆对高速铁路轨面变形的影响,提出有控注浆的总体原则及其施工控制方法.依托长三角地区某运营高速铁路软土复合路基注浆抬升的现场试验,监测轨面变形、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分析不同注浆施工控制措施对注浆抬... 为有效控制软土路基注浆对高速铁路轨面变形的影响,提出有控注浆的总体原则及其施工控制方法.依托长三角地区某运营高速铁路软土复合路基注浆抬升的现场试验,监测轨面变形、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分析不同注浆施工控制措施对注浆抬升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在不同列车速度下轨面变形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提出注浆引起轨面变形限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注浆参数、层位和时间间隔和路基两侧交错注浆的控制措施,可控制轨面变形;列车运行速度越快,轨面变形越大,脱轨系数、轴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也越大,列车速度大于200 km/h时,轨面整体变形与差异变形不得大于15 mm,列车速度达到300 km/h时,轨面差异变形应小于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有控注浆 施工控制 现场试验 行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砂石剪切波速与相对密度关系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云龙 袁晓铭 +1 位作者 轩浩 张瑞滨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级配砂石是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现行的工程质量监测方法较为繁琐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剪切波速测试技术的无粘性土剪切波速与相对密度联合测试系统,研究不同粗料配比的级配砂石材料的剪切波速与密实程度的关系,为其... 级配砂石是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现行的工程质量监测方法较为繁琐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剪切波速测试技术的无粘性土剪切波速与相对密度联合测试系统,研究不同粗料配比的级配砂石材料的剪切波速与密实程度的关系,为其工程性质研究及施工质量监测提供发展新方法的物理基础。试验结果显示,当粗料配比较小且相对密度较小时,该关系表现为曲线;随着粗料配比的增加或者相对密度的增加,关系表现为直线型;幂函数关系可以很好的表达上述级配砂石材料的相对密度与剪切波速关系。通过对天然砂石混合料的测试及应用三轴-剪切波速系统测试原试样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幂函数关系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砂石 剪切波速 相对密度 粗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闽江强透水砂层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沪生 郑世兴 易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地铁盾构机下穿江河段一般为风险最高段,且不同地层组合条件下的施工风险等级也不同。结合福州地铁1号线达道站—上藤站区间盾构穿越闽江的实例,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案的整体评估... 地铁盾构机下穿江河段一般为风险最高段,且不同地层组合条件下的施工风险等级也不同。结合福州地铁1号线达道站—上藤站区间盾构穿越闽江的实例,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案的整体评估、施工前的设备改造和渣土改良、施工难点及其对策、辅助工法等。该施工工艺实现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突破,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又保证了施工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越江隧道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对砾性土层剪切波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云龙 袁晓铭 +1 位作者 佟石磊 张瑞滨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7,共6页
通过地下水位修正来间接反应有效应力对土层剪切波速的影响的方法被应用于我国剪切波速法砂土液化判别,但现行方法不适用于砾性土层。利用GDS大粒径三轴-剪切波速系统测试不同含砾量,不同相对密度的砾性土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剪切波速,... 通过地下水位修正来间接反应有效应力对土层剪切波速的影响的方法被应用于我国剪切波速法砂土液化判别,但现行方法不适用于砾性土层。利用GDS大粒径三轴-剪切波速系统测试不同含砾量,不同相对密度的砾性土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剪切波速,研究有效应力对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结果表明:砾性土的剪切波速与有效应力满足幂函数关系,其指数参数稳定,不受土性影响;结合对汶川地震震后调查的砾性土的上覆土层分析,推导出适合砾性土层剪切波速判别法的水位修正公式,给出了简化的线性表达;并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对剪切波速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影响 砾性土 地下水位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中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顶进及运营温差下的受力特性测试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合龙 廖晨聪 +1 位作者 王建华 李耀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4-1451,共8页
为了研究钢顶管在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内力特征,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依托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工程,对深覆软土、长距离顶进、内径4m的钢顶管在施工荷载和温差作用下的环向、纵向应变进行监测.分析实测结果表明:管道固定截面随顶进距离增... 为了研究钢顶管在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内力特征,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依托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连通工程,对深覆软土、长距离顶进、内径4m的钢顶管在施工荷载和温差作用下的环向、纵向应变进行监测.分析实测结果表明:管道固定截面随顶进距离增加受力状态改变较小,不同截面中靠近机头处受到顶力的影响较小;纵向应力主要受顶力影响,以受压为主,环向应力主要受到管道埋深影响,深覆软土情况下,管道顶部环向可能出现拉应力,左右受压为主;纵向和环向应力之间相互影响,埋深较大时影响较为明显,长距离顶进下顶进偏心对管道应力有较大影响;顶力的施加会使纵向应力产生较大波动,顶力撤除应力恢复平稳;大直径钢材管道在温差6℃时,温度应力达25MPa左右,环向、纵向区别较小,不影响正常运营,但仍需谨防极端温差下可能造成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钢顶管 受力特性 现场监测 施工应力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性土剪切波速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天宁 汪云龙 张瑞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6-171,共6页
剪切波速被认为是砾性土液化判别的有效指标,为探究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准试验,利用GDS大型三轴-剪切波速设备研究含砾量、相对密度、固结应力和应力比等因素对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砾性土的剪切波... 剪切波速被认为是砾性土液化判别的有效指标,为探究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准试验,利用GDS大型三轴-剪切波速设备研究含砾量、相对密度、固结应力和应力比等因素对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砾性土的剪切波速与前述因素都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含砾量、相对密度、固结应力、应力比等增大,砾性土的剪切波速也随之增大;四个因素对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程度与模式存在差异,其中固结应力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砾量 相对密度 固结应力 应力比 剪切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荷载作用下部分埋入群桩的水平振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镇 任青 +1 位作者 吕洪勇 颜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216-222,共7页
首先将成层地基中的部分埋入桩看作成Winkler地基上的梁,采用传递矩阵法来考虑土体的分层情况,推导出水平分布荷载作用下部分埋入单桩振动公式;然后在被动桩和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埋入桩的桩-桩相互作用模型,通过讨论参... 首先将成层地基中的部分埋入桩看作成Winkler地基上的梁,采用传递矩阵法来考虑土体的分层情况,推导出水平分布荷载作用下部分埋入单桩振动公式;然后在被动桩和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埋入桩的桩-桩相互作用模型,通过讨论参数埋入比L1/L2、桩间距s/d和θ角对桩-桩相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得到了部分埋入群桩的动力特性模型,并计算解得群桩的桩身变形以及内力;结果验证了这些因素对于部分埋入群桩中桩-桩相互作用因子有很大影响,并且在浅层土中时能量大部分被土体释放,说明表层土对桩的约束起主要作用,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埋入群桩 水平分布动荷载 WINKLER地基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隧道穿越人工回填卵石地层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飞 张旭昌 滕海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9,共7页
针对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三工站至宣仁墩站区间隧道,在穿越以卵石为主的人工填土区时的多次失稳现象,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地表袖阀管注浆暗挖法施工方案,确定注浆顺序、浆液配比、注浆过程控制、开挖方法、支护方案和专项措施。实... 针对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三工站至宣仁墩站区间隧道,在穿越以卵石为主的人工填土区时的多次失稳现象,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地表袖阀管注浆暗挖法施工方案,确定注浆顺序、浆液配比、注浆过程控制、开挖方法、支护方案和专项措施。实际应用表明,地表袖阀管注浆暗挖法施工方案加固土体效果良好,在注浆预加固作用下进行开挖和支护,极大地降低了隧道失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隧道 人工填土 卵石 袖阀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活化咖啡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承愚 张晏静 +3 位作者 查向浩 杨重阳 杨超 孙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12-2415,共4页
采用KOH活化废弃的咖啡渣制备活性炭,在相同碱炭比(3∶1)、相同炭化温度(450℃)条件下,采用高温800~900℃,对样品进行80~100 min的活化操作,制备出3种活性炭材料,根据N2吸附等温线及BET法分析,其比表面积,分别为1 500,1 675,2 111 m^2/... 采用KOH活化废弃的咖啡渣制备活性炭,在相同碱炭比(3∶1)、相同炭化温度(450℃)条件下,采用高温800~900℃,对样品进行80~100 min的活化操作,制备出3种活性炭材料,根据N2吸附等温线及BET法分析,其比表面积,分别为1 500,1 675,2 111 m^2/g。采用扫描电镜(SEM)、BJH理论分析得到的3种样本的吸附特性及孔结构特征,咖啡渣活性炭表面孔结构变化为:由表面中孔及微孔转变成大孔骨架-中孔、大孔骨架-微孔系统结构,3种活性炭样品平均孔径分别为2.508,2.267,1.926 nm。咖啡渣含碳量较高,达到57.23%,经过炭化活化后,含碳量最高为79.59%。利用FTIR光谱分析了样品所含官能团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咖啡渣 KOH 孔结构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隧道掘进对邻近地层和管片变形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19
作者 陈胤吉 张治国 +3 位作者 木林隆 陈杰 陆正 陈仲侃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71-282,共12页
为解决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开挖对周围土体和隧道结构产生影响的差异问题,首先,采用分别建立三维直线隧道和曲线隧道开挖数值模型的方法,对地层及盾构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和盾构顶推力等施工荷载参数的选取进行研究;其次,将数值模拟结果与... 为解决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开挖对周围土体和隧道结构产生影响的差异问题,首先,采用分别建立三维直线隧道和曲线隧道开挖数值模型的方法,对地层及盾构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和盾构顶推力等施工荷载参数的选取进行研究;其次,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比分析2种隧道模型(直线隧道和曲线隧道)的地层位移及管片应变差异情况;最后,通过7种不同顶推力比值及方向偏角工况,分析曲线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平衡顶推力对土体位移和管片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直线隧道,曲线隧道开挖会使拱顶上方土体沉降量增大,沉降范围扩大,且管片应变增大;2)随着盾构顶推力差值及方向偏角的增加,地表的不均匀沉降增大,内、外侧土体水平位移不对称程度增大,以及管片的径向和轴向应变增量增大;3)管片径向应变分布规律会因不同顶推力方向(内侧、外侧)产生差异,且当顶推力方向为外侧时,管片在75°~135°和180°~285°易发生开裂;4)顶推力不平衡程度过大时,整个管片的径向应变会产生大幅度的变化,使结构受到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盾构隧道 土体位移 管片应变 不平衡顶推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