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文生 梅国雄 +5 位作者 周同和 郑建国 李耀良 龚维明 孙宏伟 王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21,共25页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基础工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老旧城市密集区既...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基础工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老旧城市密集区既有建筑基础加固改造不断提出新任务;传统的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损害,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地基基础持续技术创新。文章从基础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设计与工程实践、施工技术与装备、检测技术、纠倾与改造等方面综述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纠倾与改造 抗震 基础抗浮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成槽整体稳定性的工程评价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茂松 王鸿宇 +1 位作者 谭廷震 李耀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5-803,共9页
当前分层地基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整体稳定性验算多采用水平条分法。当槽段宽度与成槽深度比相对较小时,三维水平条分法所给出的计算结果可能偏于不安全。此外,验算时一般采用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并按水土分算原则验算成槽稳定性。然而在当前... 当前分层地基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整体稳定性验算多采用水平条分法。当槽段宽度与成槽深度比相对较小时,三维水平条分法所给出的计算结果可能偏于不安全。此外,验算时一般采用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并按水土分算原则验算成槽稳定性。然而在当前我国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地质勘察报告往往仅提供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如何结合工程实践现状验算槽壁稳定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水平条分法的理论框架,并详细讨论了水平条分法与楔形体滑体模式的内在联系。随后结合某一现场试验展开案例分析,指出了饱和黏土中三维楔形体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等效楔形体的改进方法。最后结合10个工程案例的验算结果,分析了二维与三维水平条分法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异,以及强度指标选取和水土压力计算原则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成槽稳定性 水平条分法 强度指标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岩体隧道爆破开挖对相邻隧道影响的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
3
作者 王旭宾 杨振业 +1 位作者 黄宁 钱建固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0-255,共6页
两条隧道并行爆破开挖过程中,由于隧道间距较小,新建隧道施工对相邻隧道衬砌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损伤。研究以某沿海饱和凝灰岩体的爆破开挖隧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建隧道爆破开挖对相邻既有隧道的振动影响规律,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对... 两条隧道并行爆破开挖过程中,由于隧道间距较小,新建隧道施工对相邻隧道衬砌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损伤。研究以某沿海饱和凝灰岩体的爆破开挖隧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建隧道爆破开挖对相邻既有隧道的振动影响规律,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对临近隧道振动响应开展了实时监测,同时对爆破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饱和凝灰岩介质中,临近隧道在迎爆侧拱腰处对周边孔的动力响应最大,振动频率集中在0~50 Hz;周边孔单孔装药长度与隧道间距应控制在应控制在1∶2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隧道 爆破开挖 饱和凝灰岩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深部承压层降水诱发地层响应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彭晨鑫 李明广 +2 位作者 甄亮 李耀良 张哲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和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模拟了不同埋深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对比分析各承压层抽水引起的承压水头降深和深层土体变形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第二承压层水位降深较小,但引起的地表沉降更大;第二和第三承压层抽水引起降水层的压缩变形分别占地表沉降的56.18%和77.69%.主要原因为浅部土层压缩性高,相同降深条件下引起的土层竖向压缩量更大;且第二承压层与上部弱透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强,越流作用明显,导致抽水引起的地下水水位降深在深度方向的影响范围更大.研究成果对后续超深基坑降水施工及环境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承压水 抽水试验 地下水渗流 地层变形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中心大厦试验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耀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79-382,共4页
上海中心大厦是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桩基施工工艺是确保这样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特别在上海市软土地基条件下。介绍和研究在上海中心大厦采用的钻孔灌注试验桩施工工艺,该工艺为上海中心大厦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中心大厦是在建的中国第一高楼,桩基施工工艺是确保这样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特别在上海市软土地基条件下。介绍和研究在上海中心大厦采用的钻孔灌注试验桩施工工艺,该工艺为上海中心大厦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的施工技术对以后类似或相关工程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试验桩 后注浆 软土地基 上海中心大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地铁车站坑底加固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洁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92-195,共4页
在软土地区的一些深基坑工程中,坑底加固可以减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坑底隆起和坑底承压水突涌的风险。由于坑底加固的选择往往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大,利用有限元法对坑底加固方案进行技术优化就十分有必要。针对... 在软土地区的一些深基坑工程中,坑底加固可以减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坑底隆起和坑底承压水突涌的风险。由于坑底加固的选择往往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大,利用有限元法对坑底加固方案进行技术优化就十分有必要。针对地铁车站基坑,模型选用了适合土体开挖的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通过对计算出的地表沉降、地墙的水平位移和坑底隆起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加固 有限元 坑底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边界作用下人工冻结温度场解析解 被引量:2
7
作者 洪泽群 付硕任 +1 位作者 胡向东 王宝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58,共10页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 隧道地下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时经常遇到地连墙等构筑物影响冻土帷幕发展的问题,给冻结方案设计和封水效果评估带来困难,危及后续开挖作业安全。为探明地连墙等绝热边界作用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掌握冻结壁局部受限时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半无限平面内包含直线绝热边界的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热势函数叠加结合镜像法求解了单根、2根以及3根冻结管的温度场解析解,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解析解与稳态数值解吻合较好,与瞬态数值解的误差随冻结时间延长而减小,冻结第50天3种模型的误差分别为0.39℃、0.17℃和0.06℃,均能控制在0.5℃以内;等温线在绝热边界处与边界垂直,只存在平行于边界的热流而没有法向热流,绝热边界对于其与冻结管之间区域的温度降低更加有利;随着绝热边界与冻结管距离d的增加,对冷量传递的阻断作用降低,冻结模型逐渐向无限大平面模型转化,实际工程应根据冻结壁设计厚度,合理匹配管间距l和边界距离d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人工冻结法 温度场 解析解 数值模拟 绝热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入式沉井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现场监测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徐鹏飞 李耀良 徐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4-1094,共11页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软土中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技术并研究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沉井压沉过程中周边土体及管线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沉施工能有效控制沉井的几何姿态,保持下沉速度稳定,但具有一定的挤土效应;沉井下沉初期挤土效...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软土中压入式沉井的施工技术并研究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沉井压沉过程中周边土体及管线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沉施工能有效控制沉井的几何姿态,保持下沉速度稳定,但具有一定的挤土效应;沉井下沉初期挤土效应占主导地位,开挖效应随下沉深度的增加逐渐显著;土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均随沉井下沉深度H的增加而增大;地表沉降呈三角形分布,影响范围约为1.7H;土体分层沉降中,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单位沉降量最大;管线沉降可控制在毫米级。基于对无量纲化地表沉降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分别采用指数函数和二折线表示的压入式沉井周边地表沉降经验公式,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入式沉井 沉降 管线 现场监测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运营高铁及地铁的交通枢纽深基坑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明广 徐安军 +2 位作者 董锋 陈锦剑 王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86-390,共5页
某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基坑下穿沪宁城际铁路和已建11号线地铁车站,周围环境复杂,铁路路基和地铁车站结构变形控制要求严格。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该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分析,研究邻近铁路基坑、下穿铁路基坑以及已建地铁车站... 某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基坑下穿沪宁城际铁路和已建11号线地铁车站,周围环境复杂,铁路路基和地铁车站结构变形控制要求严格。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该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分析,研究邻近铁路基坑、下穿铁路基坑以及已建地铁车站两侧共墙基坑开挖的引起的基坑围护结构和周围已有结构的变形特性,并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可知,铁路路基沉降和隧道隆起量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采用坑内土体加固和加厚地连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连墙变形和邻近铁路路基沉降;已建地铁车站两侧共墙基坑开挖卸荷会导致地铁轨道的隆起,隆起量随共墙基坑卸荷量增加而增加;下穿基坑开挖和上部列车移动荷载共同作用下,铁路路基整体表现为上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运营铁路 地铁车站 基坑工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逆作施工与上部运营铁路的相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映晶 陈锦剑 +2 位作者 王建华 徐安军 李耀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2-145,共4页
对上海西站15号线地铁车站基坑逆作法施工进行开挖与支护三维数值模拟,分析15号线车站基坑开挖与上部铁路运营的相互影响。土体模型采用莫尔–库伦弹塑性本构模型,以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为计算手段,探究基坑在逆作法开挖过程中,铁路... 对上海西站15号线地铁车站基坑逆作法施工进行开挖与支护三维数值模拟,分析15号线车站基坑开挖与上部铁路运营的相互影响。土体模型采用莫尔–库伦弹塑性本构模型,以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为计算手段,探究基坑在逆作法开挖过程中,铁路路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本计算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作法 基坑 运营铁路 列车荷载 变形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粉砂土固结蠕变试验及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年廷凯 余鹏程 +2 位作者 柳楚楠 陆淼嘉 刁美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8-924,共7页
通过分析法向应力、干密度、土样尺寸对吹填粉砂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固结蠕变特性。与Kelvin模型相比,采用Burgers体模型能够更合理地阐释吹填粉砂土的蠕变曲线;采用FLAC3D方法可开展吹填土蠕变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通过分析法向应力、干密度、土样尺寸对吹填粉砂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固结蠕变特性。与Kelvin模型相比,采用Burgers体模型能够更合理地阐释吹填粉砂土的蠕变曲线;采用FLAC3D方法可开展吹填土蠕变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吹填粉砂具有一定的蠕变特性,并可用幂函数描述应力-应变、应变-时间的关系;干密度一定时,法向应力愈大,初始应变愈大,达到稳定的时间愈长;法向应力一定时,干密度越大,初始变形越小,最终稳定所需时间越短;大尺寸试样(Ф200.0mm×H200.0mm)的瞬时变形与蠕变形率要比标准尺寸(Φ61.8mm×H20.0mm)大,稳定所需时间要长;此外,Burgers体模型模拟吹填粉砂土固结蠕变变形优于广义Kelvin模型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粉砂土 蠕变行为 模型参数 幂函数 Burgers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中地铁换乘站双层承压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邢皓枫 张振 +2 位作者 吴洁妹 徐超 叶观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09-1614,共6页
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溧阳路地铁站与运营的四号线海伦路地铁站斜交,该场地多为饱和砂质粉土地层,下伏双层承压水,且承压水在换乘站南侧交汇,这对基坑开挖与复杂的周边环境、尤其运营四号线的保护提出诸多技术难题。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对... 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溧阳路地铁站与运营的四号线海伦路地铁站斜交,该场地多为饱和砂质粉土地层,下伏双层承压水,且承压水在换乘站南侧交汇,这对基坑开挖与复杂的周边环境、尤其运营四号线的保护提出诸多技术难题。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基坑中地下水处理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水平封堵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并采用理论分析和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水平封堵位置以及封堵厚度等参数变化对基坑变形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然后针对可行的水平封堵方案进行了优化处理。基坑施工中的现场监测结果证明了其可行性,该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承压水 水平封堵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作土方通道式施工工艺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映晶 陈锦剑 +2 位作者 王建华 徐安军 李耀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采用软土蠕变(SSC)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工艺对基坑围护变形以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逆作土方通道式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的基坑围护变形特征相似,且通道式施工工艺可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 采用软土蠕变(SSC)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工艺对基坑围护变形以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逆作土方通道式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的基坑围护变形特征相似,且通道式施工工艺可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减小坑外土体的最大沉降量、坑底隆起量和坑外土体侧向变形,对周边环境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当考虑上覆列车荷载时,逆作土方通道式施工工艺所产生的铁路路基变形在铁路正常运营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逆作法 通道式施工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rr地基模型的盾构下穿诱发既有非连续隧道纵向变形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治国 陈杰 +3 位作者 朱正国 魏纲 吴钟腾 陆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8-2247,共10页
目前针对盾构开挖诱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理论研究一般将既有隧道视为搁置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未充分考虑地基的非线性剪切变形及管片剪切变形的影响,尤其是较少考虑隧道环缝接头存在所带来的力学效应作用。首先,采用Lo... 目前针对盾构开挖诱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理论研究一般将既有隧道视为搁置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未充分考虑地基的非线性剪切变形及管片剪切变形的影响,尤其是较少考虑隧道环缝接头存在所带来的力学效应作用。首先,采用Loganathan和Poulos公式计算得到盾构下穿开挖引起既有隧道轴线处土体竖向位移;然后,将既有隧道视为由环缝接头连接而成的Timoshenko梁,并将其搁置在Kerr地基模型上,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得到既有隧道纵向变形;最后,采用工程监测数据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土层弹性模量、既有隧道等效抗弯刚度和等效抗剪刚度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及既有隧道等效抗弯刚度的减小,既有隧道位移、环缝接头相对转角、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均增大;随着既有隧道等效抗剪刚度的增大,既有隧道位移减小,而环缝接头相对转角、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均增大;环缝接头相对转角、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随着与新建隧道轴线距离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当既有隧道环缝接头刚度折减系数增大时,管片及环缝接头处弯矩均增大,而隧道位移及环缝接头相对转角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 环缝接头 剪切刚度 Kerr地基模型 TIMOSHENKO梁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作土方运输效率对运营高铁和基坑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明广 徐安军 +2 位作者 董锋 陈锦剑 王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4-138,共5页
上海西站15号线地铁车站基坑下穿沪宁城际铁路,采用全覆盖的逆作法施工,铁路路基和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要求高。该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复杂,逆作条件下的土方运输距离长、出土困难,施工效率较低。软土地区基坑施工的环境变形具有显著的... 上海西站15号线地铁车站基坑下穿沪宁城际铁路,采用全覆盖的逆作法施工,铁路路基和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要求高。该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复杂,逆作条件下的土方运输距离长、出土困难,施工效率较低。软土地区基坑施工的环境变形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提高开挖施工效率可以减小由土体蠕变引起的基坑变形,并降低施工风险。结合上海西站15号线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采用基于软土蠕变模型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土方开挖运输效率对运营高铁和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效运输设备提高施工效率30%后,基坑围护结构最大水平变形可以减小15%,顶板最大沉降减小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作法 运营铁路 蠕变 变形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期间土体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阳 任青 +2 位作者 喻孟初 颜超 马荣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214-219,共6页
对重塑饱和砾质黏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综合考虑土体固结围压、循环荷载幅值、加载频率3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循环累积塑性变形模型和循环累积孔压模型;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应变沉降指数b值与孔压沉降系数N~β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 对重塑饱和砾质黏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综合考虑土体固结围压、循环荷载幅值、加载频率3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循环累积塑性变形模型和循环累积孔压模型;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应变沉降指数b值与孔压沉降系数N~β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前10000次循环b值与N~β值的变化较大,且在前1000次变化最为显著;随着循环次数增加,b值呈现出递减的规律,而N~β与之相反;十万级循环次数下b值与N~β值逐渐趋于稳定。对某隧道区间进行施工沉降计算发现与实测沉降范围吻合较好;建议施工期间的土体沉降预测根据循环加载的次数来确定b值和N~β值,预测隧道的长期沉降时取稳定后的b值与N~β值计算。研究成果为预测隧道施工期间土体沉降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试验 循环加载 施工沉降 应变沉降指数 孔压沉降系数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砂石剪切波速与相对密度关系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云龙 袁晓铭 +1 位作者 轩浩 张瑞滨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级配砂石是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现行的工程质量监测方法较为繁琐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剪切波速测试技术的无粘性土剪切波速与相对密度联合测试系统,研究不同粗料配比的级配砂石材料的剪切波速与密实程度的关系,为其... 级配砂石是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现行的工程质量监测方法较为繁琐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剪切波速测试技术的无粘性土剪切波速与相对密度联合测试系统,研究不同粗料配比的级配砂石材料的剪切波速与密实程度的关系,为其工程性质研究及施工质量监测提供发展新方法的物理基础。试验结果显示,当粗料配比较小且相对密度较小时,该关系表现为曲线;随着粗料配比的增加或者相对密度的增加,关系表现为直线型;幂函数关系可以很好的表达上述级配砂石材料的相对密度与剪切波速关系。通过对天然砂石混合料的测试及应用三轴-剪切波速系统测试原试样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幂函数关系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砂石 剪切波速 相对密度 粗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层状海床孔隙水压力响应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香莲 王建华 +1 位作者 李耀良 徐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1-24,共4页
采用Biot动力理论研究波浪荷载作用下层状海床孔隙水压力动力响应问题。土体位移和孔隙水压力采用2个标量势和一个矢量势表示。利用Fourier变换将Biot动力方程解耦成势函数表示的Helmholtz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及层状土层间连续条件,推导... 采用Biot动力理论研究波浪荷载作用下层状海床孔隙水压力动力响应问题。土体位移和孔隙水压力采用2个标量势和一个矢量势表示。利用Fourier变换将Biot动力方程解耦成势函数表示的Helmholtz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及层状土层间连续条件,推导出传递、透射矩阵(TRM),进而得到位移、孔压、应力在变换域内的基本解,利用Fourier逆变换得到时域内的结果。给出了具体算例分析波浪和土层性状对孔隙水压力响应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海床 波浪 孔隙水压力 傅里叶变换 TR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有控注浆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新安 郭乐 王树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2,共8页
为有效控制软土路基注浆对高速铁路轨面变形的影响,提出有控注浆的总体原则及其施工控制方法.依托长三角地区某运营高速铁路软土复合路基注浆抬升的现场试验,监测轨面变形、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分析不同注浆施工控制措施对注浆抬... 为有效控制软土路基注浆对高速铁路轨面变形的影响,提出有控注浆的总体原则及其施工控制方法.依托长三角地区某运营高速铁路软土复合路基注浆抬升的现场试验,监测轨面变形、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分析不同注浆施工控制措施对注浆抬升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在不同列车速度下轨面变形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以此为依据提出注浆引起轨面变形限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注浆参数、层位和时间间隔和路基两侧交错注浆的控制措施,可控制轨面变形;列车运行速度越快,轨面变形越大,脱轨系数、轴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也越大,列车速度大于200 km/h时,轨面整体变形与差异变形不得大于15 mm,列车速度达到300 km/h时,轨面差异变形应小于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有控注浆 施工控制 现场试验 行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闽江强透水砂层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沪生 郑世兴 易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地铁盾构机下穿江河段一般为风险最高段,且不同地层组合条件下的施工风险等级也不同。结合福州地铁1号线达道站—上藤站区间盾构穿越闽江的实例,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案的整体评估... 地铁盾构机下穿江河段一般为风险最高段,且不同地层组合条件下的施工风险等级也不同。结合福州地铁1号线达道站—上藤站区间盾构穿越闽江的实例,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案的整体评估、施工前的设备改造和渣土改良、施工难点及其对策、辅助工法等。该施工工艺实现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突破,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又保证了施工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越江隧道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