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深厚软基与大回淤条件下的工程处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4年第9期807-814,共8页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大面积深厚软基的加固处理,以及大回淤水道条件下管段柔性小接头处的预应力束筋将永久留置而不再在管节沉放落床、纵向沉降基本稳定后完全切断,形成半刚性管节。上述两者,是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呈现的特色和亮点。此外,...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大面积深厚软基的加固处理,以及大回淤水道条件下管段柔性小接头处的预应力束筋将永久留置而不再在管节沉放落床、纵向沉降基本稳定后完全切断,形成半刚性管节。上述两者,是该工程项目施工中呈现的特色和亮点。此外,当日后长期运营中如管段小接头接缝仍出现有不测的拉开险情时,其应急工程处治对策也是必须事先妥慎考虑的预案。就上述各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人工筑岛 沉管隧道 软基处理与加固 复合地基 挤密砂桩 大回淤水道 半刚性管节 预应力束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及其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09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从10个方面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进行论述,并阐述对其中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和建议。1)从台湾海峡拟议中兴建隧位沿线的地质与地震灾害性条件,看跨海隧道设计施工的工程可行性——试以"北线"方案为例,说明其对隧道... 从10个方面对兴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工程可行性进行论述,并阐述对其中若干技术关键的认识和建议。1)从台湾海峡拟议中兴建隧位沿线的地质与地震灾害性条件,看跨海隧道设计施工的工程可行性——试以"北线"方案为例,说明其对隧道施工与日后运营的影响;2)海底隧道设计施工的特点和问题:对地质勘察、隧道最小埋置深度、隧道内交通运输工具的选择、关于服务隧道和海底渡线室等的设置、工程的安全设计与安全作业等提出意见和建议;3)隧道不良地质区段施工水情水患的预测与防治:对隧道场址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与评价;对防塌治水的基本原则,难以预见的施工风险及施工整治处理要点进行了阐述;4)隧道围岩防塌险情预警、变形预测与控制——围岩施工稳定性评价:提出用"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对围岩的施工稳定性进行评价,在施工期采用BMP软件对隧道衬护原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修正;5)隧道掘进机(TBM)与钻爆法施工方案的比选——隧道施工机械现代化:提出用TBM与钻爆法配合的海峡隧道施工方案,同时指出当隧道部分地段需改用钻爆法开挖时,隧道的主要施工机械及监测仪具应现代化(如自动化喷混凝土机器人、自动化量测及监测反馈系统等);6)耐腐蚀高性能海工混凝土材料和隧道支衬结构:指明采用常规材料配制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增强其耐久性的基本途径;给出不良地质区段岩体的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排水和限压衬砌设计施工的建议;7)特长大隧道的运营期通风问题——暂按铁路隧道并以英法海峡隧道为例作考虑:阐述海峡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介绍英法海底隧道的通风系统原理及结构布置措施;8)隧道防灾与减灾:建议学习参考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在隧道防灾方面的设计理念;9)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出该隧道的主要技术风险类别,并阐述对风险管理的认识;10)关于悬浮式隧道:对本隧道情况而言,建议悬浮式隧道方案再另行慎议;最后指出下一步的地质和地震勘察尚有待深入进行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海底隧道 工程可行性 技术关键 设计 施工 防塌 水患 隧道掘进机(TBM) 钻爆法 通风 防灾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碳经济城市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1年第6期643-647,共5页
通过对地下空间/轨交地铁建设、运营现状的分析,认为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面向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相当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就目前自然能源短缺现状,提出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环保问题,应早日... 通过对地下空间/轨交地铁建设、运营现状的分析,认为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面向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相当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就目前自然能源短缺现状,提出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环保问题,应早日提上议事日程。从4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地下空间/轨交地铁实现更加节能、环保应采用和借鉴的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1)积极稳妥而有步骤地视条件逐步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2)努力推广智能型LED节能灯具和其他新型照明光源;3)采用隧道照明新技术的其他方面,如:基于数码技术的洞外亮度测试技术、隧道照明节能成套技术、LED新型无级调光技术等;4)其他几项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太阳光光纤导入照明系统、新型超级节能灯具(荧光灯)、自然采光、智能照明技术等。同时介绍了在无锡建成的全球最大光伏低能耗大楼的有益经验及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绿色策略与节能技术供隧道、地铁与地下空间建设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下空间 城市轨交地铁 低炭经济 节能减排 环保 太阳能光伏发电 智能型LED节能灯具 智能照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多媒体监控与仿真系统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希圣 孙钧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4,共5页
介绍了盾构隧道施工中 ,以光纤通信为基础 ,形成的多媒体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与实现方法 ,在此基础上 ,利用PECK理论、随机介质理论等建立预测盾构施工的地表变形的数学模型 。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光纤通信 多媒体仿真 工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规划方案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首先对台湾海峡隧道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包括地质地貌、线位选择、过海交通方式、耐久性问题、施工方法、加建中间服务隧道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等。简要分析了修建隧道过海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台海大通道桥、隧方... 首先对台湾海峡隧道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作了简要归纳,包括地质地貌、线位选择、过海交通方式、耐久性问题、施工方法、加建中间服务隧道的必要性及主要功能等。简要分析了修建隧道过海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台海大通道桥、隧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日后定将是前期方案和工程可行性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应从长计议。重点对隧道越海施工方案和工期的设想进行了阐述,推荐采用第1方案(中间服务隧道(5.5)先行,主洞大型TBM(8.0 m)和后面的车架先拆卸成块后从服务隧道和平洞进入主隧道内,经洞内组装后再开挖掘进),第2方案作为备选(先用5.5 m TBM开挖(经横洞时仍需拆卸,待进入主隧道后再在洞内组装);主洞先形成5.5 m小洞后,随后再用钻爆法扩挖成型8.0 m)。按第1种方案对150 km的隧道工期进度进行了估算,含地勘在内的估算工期约为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隧道 隧方案比选 施工方案 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施工扰动与地层移动及其智能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121
6
作者 孙钧 袁金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1-267,共7页
讨论了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掘进中对土体的施工扰动及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变形沉降的力学机理 ,概括了施工扰动影响的主导因素。结合上海市地铁 2号线的工程实践 ,采用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对地表沉降进行了预测 ,经与现场实测值作对... 讨论了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掘进中对土体的施工扰动及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变形沉降的力学机理 ,概括了施工扰动影响的主导因素。结合上海市地铁 2号线的工程实践 ,采用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对地表沉降进行了预测 ,经与现场实测值作对比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土体扰动 地层移动 智能预测 神经网络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