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楔形绿地规划实施评估和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仇昕晔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109-115,共7页
楔形绿地是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城市"风道"、确保中心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结构性空间。从1993年初步构思起,楔形绿地规划历经了从总规层面的布局引导,到单元层面框定规模指标,最后到详细规划层面的层层... 楔形绿地是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城市"风道"、确保中心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结构性空间。从1993年初步构思起,楔形绿地规划历经了从总规层面的布局引导,到单元层面框定规模指标,最后到详细规划层面的层层深入。但是在规划构想与具体现实的角力过程中,存在生态作用未体现、公共功能未发挥、实施建设不同步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生态价值观未建立、政策管控与建设配套不足、既有实施机制存在缺陷、建设用地与生态要素实施不同步。建议在规划层面完善编制体系,提升生态地位;制定专项政策,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加强财政补贴;在实施层面建立区域平衡机制,严格捆绑开发,以促进楔形绿地的实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绿地 规划实施 规划体系 上海市生态网络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副中心发展研究——东京经验及对上海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灏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城市副中心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特大城市多中心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上海与东京作为中国和日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东京作为上海的对标对象,对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空间组织模式、开发强度及规模、功能... 城市副中心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特大城市多中心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上海与东京作为中国和日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东京作为上海的对标对象,对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空间组织模式、开发强度及规模、功能业态、公共开放空间5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对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特征规律和前瞻性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过去20年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实践进行反思,并结合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对新兴的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也为国内其他特大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思路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城市副中心 上海 东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动衰退到精明收缩——论特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收缩型规划”转型趋势及路径 被引量:28
3
作者 朱金 李强 王璐妍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0,49,共8页
城市人口的增长与衰减均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下的产物。西方国家较早面临了城市收缩的现实,并形成了各自的理念转变与规划应对。我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但也出现了城市收缩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出地区。然而在上... 城市人口的增长与衰减均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下的产物。西方国家较早面临了城市收缩的现实,并形成了各自的理念转变与规划应对。我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但也出现了城市收缩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出地区。然而在上海这一特大城市的郊区小城镇也面临着人口收缩、经济滞缓为特征的收缩困境。本文以上海市郊的合庆镇为例,分析了在过去增长路径的依赖下,显现出的"被动衰退"趋势。城镇当下的发展已出现了收缩的内外部驱动机制,内部机制表现在本地农民的脱农化程度高以及较强的城镇聚居意愿,外部驱动表现在环境的负外部性对本地农民的挤出作用和宏观政策导向。为实现收缩情景下的精明发展,合庆镇急需对镇村体系进行精明重构,产业区进行瘦身转型,并相应调整镇域空间布局,使其在收缩、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保持良性增长,提升城镇发展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城镇 人口萎缩 精明收缩 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存量工业区转型的规划策略探讨——以外高桥自贸区和金桥自贸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姣龙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10,共8页
近年来存量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备受瞩目,对于与转型路径相适应的规划呼声渐长。本文从规划编制的角度,选取外高桥和金桥自贸区两个地区的规划实践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对上海的存量工业区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显示,存量工业区转型应首... 近年来存量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备受瞩目,对于与转型路径相适应的规划呼声渐长。本文从规划编制的角度,选取外高桥和金桥自贸区两个地区的规划实践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对上海的存量工业区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显示,存量工业区转型应首先因地制宜地提出园区发展模式,分类施策探索土地复合利用的方式,构建公共设施完善的方法与主动实施机制,聚焦规划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工业区 转型 外高桥 金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及评估中指标体系运用的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许菁芸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3期68-76,共9页
指标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手段,但尚处于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的阶段。通过分析我国两个周期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指标体系运用的演进特征,初步建立总体规划全过程指标体系的应用框架。结合国... 指标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手段,但尚处于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的阶段。通过分析我国两个周期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指标体系运用的演进特征,初步建立总体规划全过程指标体系的应用框架。结合国际城市的运用实践和经验趋势,剖析目前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运用在作用过程、甄选方法和数据支撑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相应提出健全运行机制、优化甄选方法、夯实数据平台3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总体规划 全过程 甄选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与调整思路——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鲍承业 王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适时开展对控规的实施评价,有利于检验控规在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适用性,使之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参照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当前控规的定位和实际情况,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探索在发展新常态... 适时开展对控规的实施评价,有利于检验控规在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适用性,使之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参照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当前控规的定位和实际情况,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探索在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建立控规动态维护的框架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控规实施评价与调整工作的思路,以促使控规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增强城乡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规 实施评价 调整思路 产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发展目标的奉贤新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晓娟 张璐璐 +2 位作者 陆渊 张灏 梅家靖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新城作为上海市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在长三角城市群格局中的变化,总体上经历了“卫星城—郊区新城—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演变。2021年,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 新城作为上海市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在长三角城市群格局中的变化,总体上经历了“卫星城—郊区新城—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演变。2021年,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上海市域总体空间发展新格局,要求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首先总结国外新城的相关发展经验,其次以奉贤新城为例,剖析新城发展方向、交通支撑、产业发展和特色塑造等方面的现状问题,最后以提升新城吸引力(首位度)、驱动力(发展动能)和辐射力(开放度)为目标,结合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提出相应规划策略与空间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 综合性 节点城市 奉贤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回溯与未来转型探讨
8
作者 李书音 王剑 周晓娟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我国自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开发区普遍步入转型发展阶段。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我国自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开发区普遍步入转型发展阶段。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有新的责任与担当。通过梳理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在开发区管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控详规划、土地集约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结合发展优势转变、区域环境变化以及相关的发展诉求,从改革创新、区域统筹、发展品质和政策平台视角,提出对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转型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回溯 转型探讨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