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基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6
1
作者 熊健 孙娟 +3 位作者 屠启宇 马璇 张振广 杜凤姣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基于国内外既有实践探索,重点探讨我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和作用、空间范围界定、规划原则、编制重点和编制管理等核心问题,认为我国都市圈规划定位应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基本属性并兼顾发展规划,空间范围划定应综合考虑地理的邻... 基于国内外既有实践探索,重点探讨我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和作用、空间范围界定、规划原则、编制重点和编制管理等核心问题,认为我国都市圈规划定位应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基本属性并兼顾发展规划,空间范围划定应综合考虑地理的邻近性、功能的关联性和行政的完整性,规划组织编制则强调上下结合和平等协商,技术思路重在建立开放平台、聚焦底线与协同,同时要充分考虑全国地区差异性,在规划编制管理方面突出因地制宜和分类管理。最后,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认识其兼具"通勤圈+功能圈"的特殊性,形成的共识目标愿景并开展有限规划,在实施层面形成8大系统行动与5大空间板块行动,并推动建立共同编制、共同认定与共同实施的空间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重点 规划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室气体清单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碳定量研究:分析框架、核算方法与规划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健 张翀 +5 位作者 谢湘雅 卢柯 张天然 金昱 王波 时寅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聚焦“空间”的综合治理平台,需加强“双碳”战略下的专题性定量分析。首先,在梳理温室气体清单应用延伸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研... 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聚焦“空间”的综合治理平台,需加强“双碳”战略下的专题性定量分析。首先,在梳理温室气体清单应用延伸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研究基础上,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碳定量分析的任务和要点,提出研究以国土空间碳核算为核心、以国土空间规划碳排放多情景模拟为延展的关键方法;其次,从温室气体清单着手,构建碳定量分析体系,制定核算公式,并以上海为例说明体系细化、因子标定等本地化路径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减碳目标约束下开展规划碳排放模拟的技术思路,并对上海市规划交通碳排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温室气体清单 碳排放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展模式与空间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健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5期57-62,共6页
自贸区的设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客观要求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面临大变革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肩负着新的使命和挑战。借鉴新加坡自由贸易港、东京湾区建设等国际经验,... 自贸区的设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客观要求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面临大变革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肩负着新的使命和挑战。借鉴新加坡自由贸易港、东京湾区建设等国际经验,研究在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目标定位下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对策。以优化营商环境、转变管理体制机制为核心,创新治理模式;以开放引领、创新协同、文化共融为引擎,激活发展动能;以轴向带动、大疏大密、有机生长为理念,优化空间组织,预留未来发展弹性,有效支撑临港新片区的规划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港新片区 发展模式 空间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