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座谈会”
1
作者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2021年6月22日下午,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简称"市协会")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座谈会",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上海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开启新时代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新征程。受市协... 2021年6月22日下午,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简称"市协会")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座谈会",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上海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开启新时代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新征程。受市协会会长杨东援的委托,市协会首席专家、原会长毛佳樑主持了座谈会。市协会副会长钱少华、陈亚良,副会长兼秘书长牛小琦,常务副秘书长王剑,监事长叶晖,以及会员单位、区协会代表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事长 王剑 城市规划行业 百年华诞 城乡规划 发展历程 协会 首席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解读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
2
作者 耿毓修 《规划师》 2006年第6期5-6,共2页
在我国改革开放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时,城市规划行业协会既要成为行业管理的主体,又要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助手;应具有“行业自律、行业服务、行业代表、行业协调”的职能;应坚持依法办会,深化改革,回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行业协会 地位 作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与展望”专家座谈会 被引量:3
3
作者 毛佳樑 耿毓修 +4 位作者 陈友华 赵天佐 黄吉铭 熊鲁霞 赵万良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4期80-85,共6页
2011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改革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下设8个专项课题,分别邀请上海、北京、南京、成都、深圳、武汉等市承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 2011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改革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下设8个专项课题,分别邀请上海、北京、南京、成都、深圳、武汉等市承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其中两个专项课题研究任务,分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和作用的研究"和"总体规划批后的动态评估维护管理机制的研究"。配合专项课题开展,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7月5日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与展望"专家座谈会。会议邀请上海城市规划领域的老专家,重点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一是围绕上海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上海有哪些创新、特点、问题和挑战?二是按照新的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三是围绕总课题包括两个专项课题,对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有哪些建议?现将部分专家发言稿和发言整理并摘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 专家 展望 总体规划编制 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 资源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上海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科技创新能力——“上海城市规划科技创新”规划沙龙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志平 张绍樑 +7 位作者 简逢敏 耿毓修 陈秉钊 王祥荣 李京生 郑广宏 郑育岗 姚存卓 《上海城市规划》 2006年第4期4-11,共8页
城市规划是一项宏观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规划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也对科技的创新、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沙龙主要是围绕“上海城市规划创新”主题,从两方面展开... 城市规划是一项宏观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规划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也对科技的创新、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沙龙主要是围绕“上海城市规划创新”主题,从两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借鉴国内外大都市规划编制的成功经验,从上海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上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二是结合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从如何进一步完善新农村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创新 长远计划 规划编制体系 上海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上)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时龄 张绍樑 +2 位作者 耿毓修 沈清基 汤建中 《上海城市规划》 2006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和《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联合举办以“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为主题的笔谈会,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的... 为了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和《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联合举办以“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为主题的笔谈会,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探讨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工作如何更好地体现和谐社会思想、如何进行理念和方法创新等热点问题。本刊将分两期刊登此次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生态环境 优化配置 地理环境 长远计划 规划 社会各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三十:“高品质的新城,新在哪儿?” 被引量:3
6
作者 石楠 李晓江 +9 位作者 伍江 吕传廷 赵民 张京祥 曾鹏 张帆 金忠民 张逸 曹春霞 钱征寒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3,共8页
2021年9月27日,作为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联合承办的"学术对话三十:高品质的新城,新在哪儿?"在成都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学术对... 2021年9月27日,作为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联合承办的"学术对话三十:高品质的新城,新在哪儿?"在成都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学术对话邀请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专家学者和规划师,梳理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深圳等市新城发展实践案例,涉及区域协同与交通支撑、产业转型与功能提升、低碳发展与智慧城市等议题,为新城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我刊摘录学术对话上专家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议中心 学术对话 区域协同 实践案例 低碳发展 智慧城市 珠三角 思路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绘蓝图·新质协同”规划笔谈
7
作者 伍江 张帆 +2 位作者 阮青 张尚武 张逸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发挥着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和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规划编制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技术...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发挥着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和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规划编制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的空间规划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不仅关乎区域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对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积极作用。2024年12月20日-22日,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以“共绘蓝图•新质协同”为主题在上海市青浦区举办。本刊特邀请主旨报告环节的5位专家学者以笔谈形式展开充分讨论,从制度创新、行动协同、科技和产业创新、都市圈治理、跨界地区协同等角度畅谈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的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协同 城乡规划 制度创新 空间规划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编制 被引量:4
8
作者 耿毓修 《规划师》 2005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才能正确地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以以人为本的观念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才能正确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编制 以人为本 才能 城市规划 观念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物权法》的深层思考
9
作者 耿毓修 《上海城市规划》 2007年第5期12-13,共2页
《物权法》的实施对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城市发展模式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开发控制中的权益平衡问题。
关键词 物权法 城市发展模式 权益平衡 区划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年,见证上海规划设计事业的巨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毓修 《上海城市规划》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经济、社会、文化载体的城市,各项建设面广量大,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没有现...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经济、社会、文化载体的城市,各项建设面广量大,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又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众多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设计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事业 上海 经济社会 改革开放 文化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三次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11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4期142-142,共1页
2014年7月2日,由上海市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是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办的城市交通专业交流论坛,吸纳了国内高校、科研... 2014年7月2日,由上海市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是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办的城市交通专业交流论坛,吸纳了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近30家成员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发展 上海市 论坛 中国 综合交通规划 学术研讨会 城市建设 交通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乡规划百题集》导读
12
作者 陈亚良 王剑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城乡规划”对广大民众而言,似乎并不陌生,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然而,对“城乡规划”真正的内涵及其作用确实也存在不甚了解的现象.因此,探寻并构建能让公众了解“城乡规划”、参与“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对广大民众而言,似乎并不陌生,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然而,对“城乡规划”真正的内涵及其作用确实也存在不甚了解的现象.因此,探寻并构建能让公众了解“城乡规划”、参与“城乡规划”的平台和路径,十分必要.2014年5月,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为配合上海“2040总规”的编制工作,会同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在《新闻晨报》设立专栏,搭建了面向百姓宣传、普及城乡规划知识的平台,专栏历时一年多,连载了城乡规划的相关文章百余篇,解答公众对于城乡规划的困惑,让老百姓能比较快而且清晰地了解规划,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的交流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协会于2015年6月开始了《上海城乡规划百题集》的汇编工作,并于2016年3月出版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上海市 导读 社会公众 行业协会 城市规划 编制工作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城市设计,保护历史风貌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佳樑 伍江 +12 位作者 倪秉 罗小未 阮仪三 耿毓修 卢济威 周俭 张松 俞斯佳 王林 俞挺 张海涛 马成樑 乐星 《上海城市规划》 2006年第2期21-30,共10页
本期规划沙龙围绕两个议题展开讨论:第一,上海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怎么贯彻城市设计的思想和落实城市设计的环节?第二,按照城市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是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要求,怎样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好该项工作?参与讨论者... 本期规划沙龙围绕两个议题展开讨论:第一,上海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怎么贯彻城市设计的思想和落实城市设计的环节?第二,按照城市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是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要求,怎样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好该项工作?参与讨论者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第二方面是在政府部门从事规划管理工作的专家;第三方面是来自城市建设第一线的开发商。市规划局副局长、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伍江先生主持了本次沙龙,与会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上海的城市设计和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畅抒己见,出谋划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历史风貌 历史建筑保护 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遗产 历史文化风貌 设计导则 旧城更新 城市历史文化 世博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提升城市功能和推进产业发展——关于浦东新区总规修编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佳樑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1期5-6,共2页
2011年6月,应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邀请,我参加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全国专家研讨会。随着原浦东新区和南汇区的合并,浦东新区新一轮总体规划的调整势在必行。应该说,本次总规修编... 2011年6月,应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邀请,我参加了《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全国专家研讨会。随着原浦东新区和南汇区的合并,浦东新区新一轮总体规划的调整势在必行。应该说,本次总规修编非常及时,也很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浦东新区 城市功能 产业 资源管理局 人民政府 规划 南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智慧城市群建设探讨——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剑 李锐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2期11-17,共7页
长三角是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新形势下,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通过分析城市群发展趋势,结合长三... 长三角是我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新形势下,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通过分析城市群发展趋势,结合长三角地区的最新发展进展,梳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群建设的发展动向;并从智慧城市群建设的视角,针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出“战略规划、IT基础设施、行动领域”3个维度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智慧城市群 更高质量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城市群若干问题的思考——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简逢敏 王剑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5期95-102,共8页
数字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城市群已成为区域协同、共赢发展的必然结果。2010年5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正式批复,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交流、... 数字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城市群已成为区域协同、共赢发展的必然结果。2010年5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正式批复,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交流、互动和协作。面对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土地瓶颈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诸多瓶颈和难题,迫切要求更加突出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体现区域一体化、推动共赢发展。从数字城市群的建设视角,提出了推进长三角数字城市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数字城市群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与调整思路——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鲍承业 王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适时开展对控规的实施评价,有利于检验控规在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适用性,使之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参照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当前控规的定位和实际情况,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探索在发展新常态... 适时开展对控规的实施评价,有利于检验控规在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适用性,使之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参照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当前控规的定位和实际情况,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探索在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建立控规动态维护的框架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控规实施评价与调整工作的思路,以促使控规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增强城乡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规 实施评价 调整思路 产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华峰 《上海城市规划》 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
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各方减少矛盾、协调思想,增强市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提高公共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进而保证城乡规划更加有效地实施,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对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分析规划实施许可中... 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各方减少矛盾、协调思想,增强市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提高公共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进而保证城乡规划更加有效地实施,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对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分析规划实施许可中的条件、程序和结果,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城乡规划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以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剑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4期126-132,共7页
开发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开发区面临着社会、经济、产业、人口、环境以及城市空间等要素的变化。这就要求开发区更应强调城... 开发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开发区面临着社会、经济、产业、人口、环境以及城市空间等要素的变化。这就要求开发区更应强调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创新提升,区域的统筹发展和产城融合,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对开发区产业园区、生活园区以及公建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实施情况的梳理、分析,对如何与时俱进、促进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与时俱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住宅发展举世瞩目
20
作者 毛佳樑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6期9-10,共2页
一、从破解难题到成果显著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1979年,受计划经济体制、地方政府财力短缺以及城市人口增长等多种因素制约,上海住宅建设推进速度十分缓慢。从1950年到1979年,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从3.9m^2增加到4.3m^2。
关键词 住宅发展 上海 计划经济体制 人均居住面积 人口增长 地方政府 推进速度 住宅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