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探索——以上海市大虹桥为例
1
作者 周逢源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215-222,共8页
实现新质生产力和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新发展阶段的协同发展,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策略。总结历版上海总体规划与生产力发展的演进规律,本研究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规划层次中,新质生产力要素协同发展、融合集聚、孵化跃升的... 实现新质生产力和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新发展阶段的协同发展,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策略。总结历版上海总体规划与生产力发展的演进规律,本研究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规划层次中,新质生产力要素协同发展、融合集聚、孵化跃升的3种互动模式。在实践层面形成一套“演进规律推导-城市格局优化-潜力空间识别-落地实施运营”的工作方法,并且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大虹桥)规划为例,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旨在为城市竞争力跃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土空间规划 绩效评价 城市更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修复循证设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俊延 丁纯 +3 位作者 陈凯扬 王敏 汪洁琼 王蓉蓉 《园林》 2024年第12期42-48,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转型背景下,在城市重要生态空间的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修复理念成为大势所趋。为了保证方案切实达到生态修复目标,景观生态修复实践应引入科学解释和客观可度量的循证设计理念。聚焦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修复,通过...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转型背景下,在城市重要生态空间的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修复理念成为大势所趋。为了保证方案切实达到生态修复目标,景观生态修复实践应引入科学解释和客观可度量的循证设计理念。聚焦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修复,通过梳理归纳支撑循证设计的数据、技术与手段,构建基于循证设计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生态修复四维概念框架,即基于在地性因素的水生态实测数据分析、基于创新型技术的水生态效应数字模拟、基于指导性要求的水生态工程设计标准、基于多学科知识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以台州市椒江南岸闸口公园为例,阐述强调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如何通过循证方法得到科学、合理、效益最大化的设计方案,旨在为其他城市滨水空间生态修复循证设计提供思路与教学、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修复 循证设计 城市滨水空间 景观生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行道树规划——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朱云 王斯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06-110,共5页
在上海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行道树规划作为普陀区"绿脉"提升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和道路绿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树种的选择及应用配置直接影响了区域道路风貌的建设质量,对于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以普陀区... 在上海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行道树规划作为普陀区"绿脉"提升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和道路绿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树种的选择及应用配置直接影响了区域道路风貌的建设质量,对于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以普陀区的行道树现状为例,分析行道树结构特征,探讨行道树规划和树种选择,以期解决目前上海市行道树结构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行道树 树种规划 城市更新 上海市普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志华 《风景园林》 2020年第8期109-113,共5页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的新型手段与表现方式,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的模型表述客观、真实的园林世界,激发设计师的创新设计思维和创新方法。以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用案例为基础,探讨了BIM技术叠加倾斜摄影...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的新型手段与表现方式,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的模型表述客观、真实的园林世界,激发设计师的创新设计思维和创新方法。以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用案例为基础,探讨了BIM技术叠加倾斜摄影、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和平台的策略和关键技术,解决了园林项目现状环境、地形与设计的BIM模型结合的问题。BIM+技术在规划设计阶段应用研究,可以真实反映现状情况及设计意图,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提供一种思考构架和经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BIM技术 BIM+技术 数字化技术 关键技术 倾斜摄影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黄浦江两岸45km公共空间(虹口滨江段)“三道”慢行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宇辰 黄慈一 戚锰彪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0-55,共6页
"三道"慢行系统在上海高密集度空间的改造类项目中需要突破较多的空间限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虹口滨江段的"三道"慢行系统分为:概念界定、规划选线、贯通实施、景观资源利用模式、技术标准5个主要方面。"三... "三道"慢行系统在上海高密集度空间的改造类项目中需要突破较多的空间限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虹口滨江段的"三道"慢行系统分为:概念界定、规划选线、贯通实施、景观资源利用模式、技术标准5个主要方面。"三道"慢行系统包含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3种类型,上海虹口滨江段的"三道"贯通的前提是消除空间和管辖权不同上的阻碍,关键是制定了科学的"三道"选线工作和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骑行、跑步、漫步3种路权的3种组合模式,打造出沿江跑步道、林下跑步道、林下骑行道等多种景观风貌多变的特色段落。可为上海和国内其他滨江、滨河城市的沿江慢行系统建设提供方法论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空间 “三道” 虹口滨江 慢行系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彩虹湾公园——基于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都市棕地修复设计
6
作者 杜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0,共6页
1项目概述彩虹湾公园是上海市高密度人口中心城区——虹口区近年来新建的面积最大的公园绿地。它为周边大型社区约1万户家庭和4万余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人居环境。这里曾是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的废旧厂区,也是上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1项目概述彩虹湾公园是上海市高密度人口中心城区——虹口区近年来新建的面积最大的公园绿地。它为周边大型社区约1万户家庭和4万余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人居环境。这里曾是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的废旧厂区,也是上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缩影。随着城市的发展,用地性质发生变化,曾经的工业棕地成为上海公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性质 工业棕地 景观节点 公园绿地 项目概述 大型社区 人居环境 经济快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的中尺度地区绿道选线规划方法探析——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海红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3期84-89,共6页
绿道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绿道已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发展与实践。从国内绿道选线研究进展和中尺度地区绿道选线规划的挑战入手,构建中尺度地区的绿道选线规划技术路径。并以上海市奉贤区基于多目标的绿道选线规划为例... 绿道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绿道已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发展与实践。从国内绿道选线研究进展和中尺度地区绿道选线规划的挑战入手,构建中尺度地区的绿道选线规划技术路径。并以上海市奉贤区基于多目标的绿道选线规划为例,采用适宜性评价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绿道选线方法,综合考虑政策导向的地区发展需求对绿道选线线路进行修正,最终形成兼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绿道选线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选线规划 多目标 适宜性评价 中尺度地区 GIS 奉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利益主体协同机制背景下设计院引领的园林EPC项目设计管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赖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2-136,共5页
近年来,园林EPC项目逐渐向功能复合、规模变大、投资增加的方向发展,其引领EPC项目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但始终存在由于利益主体合作不利导致的各种管理问题。通过分析项目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设计院作为工程总承包方的角度提出构... 近年来,园林EPC项目逐渐向功能复合、规模变大、投资增加的方向发展,其引领EPC项目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但始终存在由于利益主体合作不利导致的各种管理问题。通过分析项目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设计院作为工程总承包方的角度提出构建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协同的设计管理模式。同时结合项目实例,阐述了各主体如何在项目过程中形成合力,以期为设计院引领的园林EPC项目设计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多利益主体协同 EPC项目 设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浦江郊野公园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祥明 张荣平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0期83-85,共3页
2012年在上海郊区选址了21个郊野公园,并在2013年先期启动5个公园作为实践试点。本文以其中的闵行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提出浦江郊野公园在政策落地、设计施工和后期管理中的实践探索。浦江郊野公园作为近郊开放的郊野空间,其用地属... 2012年在上海郊区选址了21个郊野公园,并在2013年先期启动5个公园作为实践试点。本文以其中的闵行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提出浦江郊野公园在政策落地、设计施工和后期管理中的实践探索。浦江郊野公园作为近郊开放的郊野空间,其用地属性多元化,设计通过林地管护设施和设施农用地的途径,解决了公园必需的日常配套服务设施的落地问题。浦江郊野公园原先为苗圃林的生态基地,现作为郊野公园后,将大面积"苗圃林"转化为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效益和游憩功能的"林苑",旨在探索公园在后期如何自我完善和持续升级的途径和模式,以期完成浦江郊野公园的初步研究和实践,对今后上海郊野公园的建设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郊野公园 生态 游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合庆郊野公园多类用地性质背景下复合功能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漪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5-29,共5页
上海郊野公园的用地性质及用地权属复杂多元,如何在土地整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功能复合利用,结合政策设计,实现郊野公园生产、生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美好生活向往,是郊野公园设计策略的研究重点。通... 上海郊野公园的用地性质及用地权属复杂多元,如何在土地整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功能复合利用,结合政策设计,实现郊野公园生产、生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美好生活向往,是郊野公园设计策略的研究重点。通过合庆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实例,分析总结多类型土地功能利用的设计策略,从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多维度用地类型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未来的郊野公园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郊野公园 多类用地性质 功能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基底调查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空间规划与修复设计探索
11
作者 赵彦 陈雪初 +3 位作者 蔡珝青 戴雅奇 仪小梅 孙彦伟 《园林》 2025年第7期103-111,共9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核心在于通过生态基底调查赋能生态保护修复,以应对郊野地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不足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挑战。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例,基于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核心在于通过生态基底调查赋能生态保护修复,以应对郊野地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不足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挑战。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例,基于生态基底调查成果,结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理念,构建以“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修复节点”为核心的生态修复功能分区体系,形成生态留野区、生态优先区、生态农业区、生态共生区4类功能区及农林水路一体化复合生态廊道。通过水生态治理、近自然林修复、灰绿融合设施等生态修复工具箱技术,实施“三大典型示范片区”建设,以显著提升区域生境质量与生物多样性。预估结果显示,整治后区域年生态价值提升约404万元,新增湿地功能面积32 hm^(2),面源污水净化量达161万m^(3),两栖类与鸟类多样性显著改善,黑斑蛙、牛背鹭等指示物种栖息环境优化。通过探索生态基底调查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为郊野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 农林湿复合 生态修复工具箱 郊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海红 《园林》 2019年第4期72-77,共6页
绿道作为高密度城区提升绿化环境品质的重要抓手,对于践行低碳出行理念、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关于绿道规划的研究多集中在城乡地区或郊野地区,对于高密度城区的绿道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则较少涉及。基于此,... 绿道作为高密度城区提升绿化环境品质的重要抓手,对于践行低碳出行理念、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关于绿道规划的研究多集中在城乡地区或郊野地区,对于高密度城区的绿道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则较少涉及。基于此,本文从高密度城区的界定标准与建设绿道的意义入手,基于高密度城区绿道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上海市虹口区的绿道规划实践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为高密度城区的绿道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规划策略 高密度城区 上海市虹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园林博物馆筹建研究
13
作者 张希波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27-131,共5页
上海园林历史源远流长,与上海的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建设上海园林博物馆是上海老一辈园林人的期望,是上海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总结了参与筹建上海园林博物馆前期的研究成果,从上海园林博物馆的建设意义、建设基... 上海园林历史源远流长,与上海的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建设上海园林博物馆是上海老一辈园林人的期望,是上海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总结了参与筹建上海园林博物馆前期的研究成果,从上海园林博物馆的建设意义、建设基础、建设定位及目标、项目特色和选址意向5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选址建议,并指出上海园林博物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在建设前期对项目选址、项目运营、展览陈列、宣传教育、藏品保管和学术研究等进行统一规划。期望上海园林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上海 园林博物馆 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看街心花园与美丽街区——上海街区景观更新发展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丹宁 钱成裕 吴小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6-49,共4页
上海市"街心花园""美丽街区""绿化特色街区"等工作,是城市更新视角下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结合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2019年承接的静安区法制文化绿地(街心花园)、2020年承接的杨浦区四平路&qu... 上海市"街心花园""美丽街区""绿化特色街区"等工作,是城市更新视角下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结合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2019年承接的静安区法制文化绿地(街心花园)、2020年承接的杨浦区四平路"美丽街区"项目实例,研究上海市街区景观更新的发展动态、设计方法与具体实践。旨在为"美丽街区"等概念的进一步推广与未来上海打造"公园城市"等工作带来参考价值与案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丽街区 街心花园 公园城市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性在新城建设中的作用体现——以赣州蓉江新区新世纪公园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范豪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94-97,共4页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园林景观是新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内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园林景观千篇一律,没有切实考虑城市需求,难以得到公众青睐,造成资源浪费。阐述了新城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揭示了园林景观特色的重要性...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园林景观是新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内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园林景观千篇一律,没有切实考虑城市需求,难以得到公众青睐,造成资源浪费。阐述了新城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揭示了园林景观特色的重要性与设计特色性的三大作用,以赣州蓉江新区新世纪公园项目为例,对新世纪公园设计的特色性进行剖析解读。对园林景观设计如何形成特色性提供指导性建议,并以此分析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性在新城建设中应体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景观 新城需求 特色性 新世纪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背景下上海城市绿地更新改造设计探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钱凡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1-45,共5页
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促成更有活力、更有品质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区域活力和吸引力,引导区域发展。以高密度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对于城市已建成的存量绿地的更新是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尤其重要的内容。在土地权... 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促成更有活力、更有品质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区域活力和吸引力,引导区域发展。以高密度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对于城市已建成的存量绿地的更新是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尤其重要的内容。在土地权属复杂的中心城区,实现城市更新需要多个专业的协同研究,在落地层面需要持续协调修改。以存量绿地为主要空间的城市更新实践项目对风景园林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尝试探讨城市存量绿地的界定,改造提升机制、价值观、工作方法,以及改造提升的落地性研究等实践内容,并结合苏州河长风2号绿地更新改造项目,探讨总结风景园林设计在新一轮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优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更新 存量绿地 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 经济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乡村公园景观设计探究——以崇明港西乡村公园(一期)设计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爽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6-90,共5页
乡村公园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和发展旅游及其附属产业为目标的建设活动,依赖于前期对产业和资源的科学规划及后期对公园的推广和可持续运营,需要对乡村本底的景观、生态、文化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以... 乡村公园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和发展旅游及其附属产业为目标的建设活动,依赖于前期对产业和资源的科学规划及后期对公园的推广和可持续运营,需要对乡村本底的景观、生态、文化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以上海市崇明区港西镇乡村公园(一期)建设为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充分挖掘港西乡村公园的土地、村落、文化资源现状,以路、田、林、水、宅、村、游七大乡村核心要素为建设抓手,基于港西镇团结村现状,通过完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功能区建设进行港西乡村公园的打造,并吸引农户开展创新型农业,有效扩展和强化港西镇乡村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公园 乡村建设 乡村景观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野公园营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祥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03-106,共4页
郊野公园具有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教育等重要功能,是构成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郊野公园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也... 郊野公园具有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教育等重要功能,是构成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郊野公园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也是促进城郊农村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市民游憩空间、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益,以及优化城市布局的现实需要。以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接的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科技攻关项目"上海郊野公园营建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G169917)为基础,综合论述了郊野公园在营建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以期为上海市以及中国类似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建设 郊野公园 营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设计师负责制”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前海桂湾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祥明 李锐 高翼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9,共7页
随着建设工程的大型化、规模化发展,传统的设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精细化发展需求,“总设计师负责制”、“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兴设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以深圳前海桂湾公园为例,对“总设计师负责制”的概念与定义、实践过程中创建... 随着建设工程的大型化、规模化发展,传统的设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精细化发展需求,“总设计师负责制”、“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兴设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以深圳前海桂湾公园为例,对“总设计师负责制”的概念与定义、实践过程中创建的组织架构以及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职能体系进行了阐释与剖析。“总设计师负责制”以项目高品质设计效果的呈现为目标,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建立了体系化的设计监督机制,在桂湾公园建设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适用于园林景观项目的全过程咨询管理体系,相关理论与管理模式能够为类似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工程 总设计师负责制 全过程工程咨询 设计管理 桂湾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贵化树种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桃浦中央绿地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乐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1-115,共5页
珍贵化树种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重要的生态价值、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作为上海市生态环境"四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珍贵化树种的应用是促进城市绿地高质量、长效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珍贵化树种... 珍贵化树种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重要的生态价值、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作为上海市生态环境"四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珍贵化树种的应用是促进城市绿地高质量、长效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珍贵化树种的概念辨析为出发点,阐述珍贵化树种在城市绿化范畴内的应用价值、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珍贵化树种在上海桃浦中央绿地中的实际应用方式、品种选择和保障措施,以期为推进上海市"四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城市绿地 珍贵化树种 桃浦中央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