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的园林绿化利用动态趋势研究——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殷明 杨博 郑思俊 《园林》 2021年第2期13-18,共6页
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对近年来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利用的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当前上海市园林绿化建设量逐步提升、土地出让量逐步缩减的大趋势下,主城区内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的总量、增量在2008年至2018年间提... 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对近年来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园林绿化利用的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当前上海市园林绿化建设量逐步提升、土地出让量逐步缩减的大趋势下,主城区内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的总量、增量在2008年至2018年间提升明显,园林绿化利用比例逐步提高,并且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行政区内园林绿化利用程度相对较高。基于这些趋势展开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利用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进行园林绿化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主城区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 园林绿化利用 动态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对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典型增益作用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博 殷明 郑思俊 《园林》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高密度城市更新背景下,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Artificial Challenging Urban Sites,ACUS)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上海市中心城(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G类)遥感解译数据,对其中由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改建的公... 高密度城市更新背景下,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Artificial Challenging Urban Sites,ACUS)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上海市中心城(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G类)遥感解译数据,对其中由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改建的公园绿地的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改建的公园绿地,在上海市中心城公园绿地建设中的典型增益作用,至少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中心城公园绿地的用地资源增补效益;二是对中心城公园绿地的空间位置前移效益;三是对中心城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提升效益。ACUS绿地对高密度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人工型城市困难立地 公园绿地 规划建设 增益作用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浪 朱义 +3 位作者 薛建辉 张桂莲 仲启铖 傅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118,共5页
生态修复在城市内涵式提升阶段,具有改善"城市病"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立地条件与植物关系,这个古老而永恒的科学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参考森林立地类型划分... 生态修复在城市内涵式提升阶段,具有改善"城市病"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立地条件与植物关系,这个古老而永恒的科学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参考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林业科学研究中森林立地和困难立地的相关概念和内涵,重点阐述了转型期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概念及其范畴;提出了城市困难立地立地类型划分的3个主要依据:(1)大尺度与中尺度格局以森林立地分类基本原则为基础,(2)直接人为干扰影响应该特别强调,(3)必须特别关注土壤、水对植被的刚性约束;建立了基于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共计3个一级类别、12个二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森林立地 城市困难立地 立地类型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棕地绿化植物物种优选方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浪 曹福亮 张冬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123,共5页
城市棕地绿化是对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对其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和全面优化的一个过程。作为棕地绿化的主体,植物种类的选择尤为关键。论文以上海市5个试验样地为例,针对其棕地类型及受污染程度,阐述了棕地绿化植物物种的优选方... 城市棕地绿化是对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对其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和全面优化的一个过程。作为棕地绿化的主体,植物种类的选择尤为关键。论文以上海市5个试验样地为例,针对其棕地类型及受污染程度,阐述了棕地绿化植物物种的优选方法,以期为不同棕地类型和同型不同区位棕地的植物物种优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棕地 绿化 植物物种 优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想 张浪 +3 位作者 黄绍敏 张琪 韩继刚 俞元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68,共8页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土壤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土壤肥力质量和生物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并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可以附着在粉尘上,通过气流进入...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土壤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土壤肥力质量和生物活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并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可以附着在粉尘上,通过气流进入人体,威胁居民身体健康。保护和提升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城市绿地质量提升与生态城市建设息息相关,本文对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上海地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长江冲积物,土壤黏粒矿物主要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上海城市绿地土壤普遍存在压实问题,土壤容重过大,通气孔隙度太小,土壤水分库容的有效性较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值为碱性或强碱性,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偏低,但土壤钾素含量充足,土壤保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城市绿地土壤利用方式和区域位置,会影响土壤动物的分布和数量。绿地建成时间和地上植被群落结构会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重金属在上海城市绿地土壤中的富集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工业区绿地土壤和道路绿地土壤Cu、Zn、Pb、Cr、Ni明显富集,而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和居民区绿地则表现为明显的Cd和Hg富集。并就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提出了4点展望:(1)建立专业的城市绿地土壤质量长期监测团队及机构,以提高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研究的准确性;(2)构建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3)加强土壤变化特征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研究,以探究土壤质量变化的驱动因子;(4)探究植物生长特征及观赏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动态响应和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土壤物理特征 土壤化学特征 土壤生物特征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识别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晓策 郑思俊 张浪 《园林》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上海在建设用地紧张与生态之城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存量用地转型发展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上海作为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未来生态建设极大依赖于城市困难立地开发与利用。对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资源进行识别...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上海在建设用地紧张与生态之城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存量用地转型发展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上海作为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未来生态建设极大依赖于城市困难立地开发与利用。对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资源进行识别及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上海市开发边界内(中心城区域)已规未建绿地中城市困难立地占比达到76.2%,其中以一类、二类、三类城市困难立地为主,占比分别为35%、50%、15%;开发边界外城市困难立地(减量化用地)占比达到10.5%,工矿仓储用地类型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的城市困难立地面积比例约为3∶7;各区城市困难立地占比及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工业用地、商服用地、居住用地等城市困难立地的空间梳理与转型开发是上海生态空间建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城市困难立地 空间分布特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算法的郊野公园土地利用优化策略研究——以上海市浦江郊野公园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颂 黄一珊 张浪 《园林》 2022年第5期4-10,共7页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优化空间结构是郊野公园规划的两大重要目标。然而,常规的郊野公园规划以游憩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亟待引入定量化的决策辅助郊野公园规划的合理化。本研究旨在探索郊野公...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优化空间结构是郊野公园规划的两大重要目标。然而,常规的郊野公园规划以游憩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亟待引入定量化的决策辅助郊野公园规划的合理化。本研究旨在探索郊野公园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以上海市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搜寻以最大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空间聚集度为目标的郊野公园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并根据不同偏好策略对最优空间方案进行分析,为郊野公园的土地利用调整规划提供具体的空间参考和决策建议。研究采用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方案的生成和优选,经过构建决策变量、概化约束条件、设定目标函数、算法优化4个步骤进行了浦江郊野公园土地利用的算法优化。研究表明,采用的土地利用优化策略能够有效辅助规划方案的生成和效益提升,将研究区场地内零散未利用地转换为水域并与周边水面相连有利于实现空间聚集的目标,而增加林地、水域比例,构建林地水网相互交织的景观格局有利于大幅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公园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优化 多目标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第二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系统构建--以美国纽约和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规划建设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博 郑思俊 李晓策 《园林》 2018年第8期7-11,共5页
城市滨水空间通常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风景线,它不仅仅是城市治理水平的展示窗口,更是城市蓝色、绿色生态空间及其服务功能的承载地,因而也成为市民户外休闲与体育健身的最佳运动场所。由于其使用人群的多样化、活动内容的丰富度、... 城市滨水空间通常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风景线,它不仅仅是城市治理水平的展示窗口,更是城市蓝色、绿色生态空间及其服务功能的承载地,因而也成为市民户外休闲与体育健身的最佳运动场所。由于其使用人群的多样化、活动内容的丰富度、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因而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规划建设应具有极高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空间 空间运动 空间规划 系统 景观 黄浦江 上海市 纽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困难立地风景园林营建的生态技术筛选与应用——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上合友好园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思俊 张浪 +5 位作者 谢倩 李晓娇 罗玉兰 舒婷婷 路岳玮 黄建荣 《园林》 2022年第4期23-29,共7页
城市转型发展时期,风景园林营建不可避免面临多种类型城市困难立地的逆境胁迫,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是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上合友好园”为例,在展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城... 城市转型发展时期,风景园林营建不可避免面临多种类型城市困难立地的逆境胁迫,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是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徐州—上合友好园”为例,在展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过城市困难立地主要逆境胁迫类型分析,针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中国徐州主要城市困难立地逆境胁迫类型,开展城市困难立地逆境胁迫展示、抗逆植物筛选和逆境修复生态技术应用,以推广“生态技术让风景园林无所不能”的理念。针对上合八国和中国徐州城市绿化面临的盐碱地、土层瘠薄岗地、山坡地、城镇搬迁地等典型城市困难立地干旱、缺素、污染物等胁迫类型,“徐州—上合友好园”主要筛选了包括豆科、锦葵科等20种抗逆植物,并应用固体废弃物利用、植物抗性提升等9种逆境修复生态技术,有力支撑“徐州—上合友好园”家园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抗逆植物 城市困难立地 上合组织 展览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卷甲虫对城市困难立地土壤重金属铜的急性毒性及富集效果研究
10
作者 王章训 路广亮 +2 位作者 王凤 孙荣华 高磊 《园林》 2021年第2期38-41,共4页
研究以普通卷甲虫Armadilidium vulgare和重金属污染物铜为研究材料,人为模拟普通卷甲虫在受铜污染的土壤中生存状况,测定其对铜的急性毒性及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当铜离子浓度达40 mg/mL时,12 h后虫体的死亡率即达100%;该虫在铜离子浓度... 研究以普通卷甲虫Armadilidium vulgare和重金属污染物铜为研究材料,人为模拟普通卷甲虫在受铜污染的土壤中生存状况,测定其对铜的急性毒性及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当铜离子浓度达40 mg/mL时,12 h后虫体的死亡率即达100%;该虫在铜离子浓度为4 mg/kg条件下对重金属铜有较高的富集系数,20天后富集系数达到50。研究结果认为,普通卷甲虫可作为富集和指示重金属铜污染程度的环境指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困难立地 重金属 富集 普通卷甲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浪 李晓策 +2 位作者 刘杰 仲启铖 张桂莲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0,105,共5页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提出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实施将有效保护城市生态底线、融合城乡生态空间、促进城市"三生空间"复合发展,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生态引导。文章通过解析国土空间规...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提出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实施将有效保护城市生态底线、融合城乡生态空间、促进城市"三生空间"复合发展,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生态引导。文章通过解析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内容,阐明了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多层次转型需求、规划定位与衔接关系,并从整体规划框架、多元体系构建、城乡要素统筹、分级分类划定、空间控制实施5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生态网络规划 体系构建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旅行费用法评估上海城市公园游憩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晴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6-49,共4页
国内外对绿地游憩价值的核算主要以收取门票的大型公园或风景区为对象,且核算方法尚未统一。然而,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性、公益性、开放性不断提升,探寻其游憩价值评估方法是为公园绿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的重要手段。以上海典型公园... 国内外对绿地游憩价值的核算主要以收取门票的大型公园或风景区为对象,且核算方法尚未统一。然而,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性、公益性、开放性不断提升,探寻其游憩价值评估方法是为公园绿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的重要手段。以上海典型公园绿地为例,采用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直接收入法核算其游憩价值,核算结果条件价值法<直接收入法<旅行费用法。收费公园与免费公园的游憩价值用旅行费用法核算的结果分别是条件价值法的7.69倍和813.83倍。通过优化旅行费用法,从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两方面综合衡量城市公园绿地的游憩价值,为城市公园绿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城市绿色GDP的核算提供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游憩价值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想 伍海兵 梁晶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56-63,共8页
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绿地土壤571个采样数据,分析了3种类型绿地土壤pH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类型和绿地建成年限对绿地土壤pH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平均值为8.20,属碱性土壤,广场绿... 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绿地土壤571个采样数据,分析了3种类型绿地土壤pH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地上植被类型和绿地建成年限对绿地土壤pH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平均值为8.20,属碱性土壤,广场绿地土壤pH显著高于公园绿地土壤和道路附属绿地土壤,且不同行政区域土壤pH具有显著差异。在土壤剖面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逐渐增加,表层0—20 cm土壤pH显著低于40—90 cm土壤。上海绿地土壤pH与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均呈负相关,表明绿地土壤肥力越高,土壤pH越低。土壤质地对上海城市绿地土壤pH分布无显著影响,但土壤pH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地上植被类型显著影响绿地土壤pH,草被群落土壤pH显著高于乔灌群落。随着绿地建成年限的延长,土壤pH有降低趋势,但与新建绿地相比,绿地建成30年后土壤pH才会表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可为上海城市绿地土壤养护管理措施的优化以及助力上海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土壤PH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化用途的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困难立地空间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家霖 朱义 +2 位作者 张群 崔心红 张浪 《园林》 2021年第2期2-6,共5页
城镇蔓延和人类高密度的聚居导致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棕地、废弃地、受损湿地等典型城市困难立地。针对传统遥感影像解译速度缓慢、效率较低、人力物力需求量大等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 T... 城镇蔓延和人类高密度的聚居导致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棕地、废弃地、受损湿地等典型城市困难立地。针对传统遥感影像解译速度缓慢、效率较低、人力物力需求量大等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分类回归树方法,对2000年至2019年长三角城市困难立地中的绿化用地进行空间核算。文章以长三角区域的上海、南京、无锡、徐州、杭州、宁波、温州、合肥、芜湖、蚌埠等10个代表性城市为例,分析了绿化用城市困难立地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分配模式,探究了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生态空间增长的土地资源供给差异及模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植被指数 城镇绿地 时空格局 谷歌地球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中国公园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玉龙 张青萍 +1 位作者 郑思俊 李晓策 《园林》 2021年第11期70-76,共7页
基于文献统计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软件CiteSpace对CNKI期刊数据库中公园城市相关的325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绘制文献来源、文献作者、发文机构、文献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梳理研究现状。结合文献内容对目前公园城市相关研究进行归纳:... 基于文献统计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软件CiteSpace对CNKI期刊数据库中公园城市相关的325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绘制文献来源、文献作者、发文机构、文献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梳理研究现状。结合文献内容对目前公园城市相关研究进行归纳:(1)概念研究,侧重梳理公园城市概念基础及公园城市概念深化,公园城市概念需达成学术共识;(2)方法论研究,吸取经验结合实践,研究系统建设公园城市的方法,向科学性、客观性发展;(3)实践研究,将公园城市理念付诸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完善公园城市理念。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为稳步推进公园城市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未来公园城市相关研究应明确概念内涵,加强学科交流,提升方法论实证性,进行多维度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干茎流速率变化的白玉兰大树栽植养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有祥亮 张冬梅 +4 位作者 张浪 李玮 傅仁杰 罗玉兰 尹丽娟 《园林》 2021年第7期96-103,共8页
通过长期连续监测白玉兰茎流速率,将树液流动规律结合物候期、成活生长状况来判断移植、排涝、浇水、遮阴、喷淋等最佳时间和栽前修剪恰当程度,使得栽植养护措施由定性到定时定量精准实施更有科学依据。早春日最大茎流速率超过2.5 cm/h... 通过长期连续监测白玉兰茎流速率,将树液流动规律结合物候期、成活生长状况来判断移植、排涝、浇水、遮阴、喷淋等最佳时间和栽前修剪恰当程度,使得栽植养护措施由定性到定时定量精准实施更有科学依据。早春日最大茎流速率超过2.5 cm/h,花芽萌动,开始进入最佳移植期,持续到盛花期之前。盛花期后至叶芽开裂前为第2个最佳移植期。6月中下旬,如果连续2~3个晴天,或者晴、阴、雨相间天气连续一周,日均茎流速率低于1.62 cm/h,则该树生存受到威胁,需及时排查和清除积水等障碍因素,恢复树势。7月中下旬,如果连续2~3个晴天,日均茎流速率低于3.76 cm/h,则该树生存受到威胁,需及时排除高温、强光照等障碍因素,尽快恢复茎流速率,维持良好树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流速率 移栽时间 修剪强度 排涝 遮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野乡村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爱青 孙彦伟 +4 位作者 张浪 有祥亮 罗玉兰 张冬梅 李明胜 《园林》 2022年第5期99-110,共12页
上海郊野乡村依托水、田、林、草、路、村等本底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植物要素,形成独具乡土风貌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选择上海三种特色风貌地区(河口沙洲平原、东部滨海平原、西部湖沼平原)的典型村落,重点针对乡村庭院及宅旁绿化、道... 上海郊野乡村依托水、田、林、草、路、村等本底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植物要素,形成独具乡土风貌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选择上海三种特色风貌地区(河口沙洲平原、东部滨海平原、西部湖沼平原)的典型村落,重点针对乡村庭院及宅旁绿化、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和游园绿化4种类型绿地植物群落景观开展详细调研。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评判法确定指标权重、评分方法及标准。依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对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优选适合各类绿地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从而为上海地区及其周边乡村振兴建设的景观营建及植被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评价指标 配置模式 郊野乡村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AHP”模型的城市绿化生态技术集成方案优选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桂莲 易扬 +1 位作者 张浪 郑谐维 《园林》 2020年第5期70-76,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营造自然与人造景观和谐发展的生态网络,不断提升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同的绿化立地类型,需运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城市未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营造自然与人造景观和谐发展的生态网络,不断提升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同的绿化立地类型,需运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有机整合不同的生态技术,科学预测未来的生态效益,为绿地建设提供量化指导。研究将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层次分析法(AHP)和最优解法(TOPSIS)相结合,构建城市绿化生态技术集成方案优选模型,以期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生态技术集成 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路面绿化用结构土技术概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伍海兵 周坤 方海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16,共5页
针对中国城市中大量硬质路面覆盖而引发的绿化质量差、城市内涝加剧的现象,分析了硬质路面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绿化混凝土、Silva Cell和结构土3种硬质路面绿化技术。重点介绍结构土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应用区域和范围以及现场... 针对中国城市中大量硬质路面覆盖而引发的绿化质量差、城市内涝加剧的现象,分析了硬质路面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绿化混凝土、Silva Cell和结构土3种硬质路面绿化技术。重点介绍结构土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应用区域和范围以及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分析结构土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基本条件、承载路面、增加植物生长空间和用作雨水蓄积器的性能,以及具有选材便利、适用范围广和无须专门养护的技术优势,就技术、建设理念、经济发展水平和施工工序复杂4个方面分析了结构土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难题,提出适宜我国应用的结构土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等6条建议,为全面提升我国城市硬质路面绿化景观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硬质路面 绿化 结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垃圾堆肥产品对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青青 伍海兵 +2 位作者 李跃忠 张浪 梁晶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6期49-55,共7页
为了探究适宜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湿垃圾堆肥产品(简称“湿垃圾”)添加量,选取伞房决明、大花秋葵、皇帝菊3种园林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测定湿垃圾不同添加量对3种园林植物株高、蓬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生物量等影响的基础上,... 为了探究适宜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湿垃圾堆肥产品(简称“湿垃圾”)添加量,选取伞房决明、大花秋葵、皇帝菊3种园林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测定湿垃圾不同添加量对3种园林植物株高、蓬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生物量等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种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湿垃圾不同添加量对伞房决明、大花秋葵、皇帝菊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株高、蓬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生物量等影响不同。但就植物整个生长期而言,湿垃圾添加量为10%—20%时对3种植物均有较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0%湿垃圾的处理下伞房决明和皇帝菊长势最佳,添加20%湿垃圾的处理下大花秋葵长势最佳。该研究不仅为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出路,而且为湿垃圾堆肥产品合理利用于园林绿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垃圾堆肥产品 园林绿化植物 株高 蓬径 叶绿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