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聂世勇 李亚光 +3 位作者 孟格蕾 李弘 陈范模 陈平 《园林》 2021年第12期32-37,共6页
随着上海市绿化建设的提升,园林废弃物产生数量也逐渐增加。开展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研究,降低其对城市市容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助力上海建设"无废城市"。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园林废弃物管理单... 随着上海市绿化建设的提升,园林废弃物产生数量也逐渐增加。开展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研究,降低其对城市市容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助力上海建设"无废城市"。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园林废弃物管理单位、处置单位及转化产品应用单位等角度为切入点,摸清上海市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分析现阶段园林废弃物产业发展的制约因子,提出推动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的建议及对策,为相关部门政策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循环利用 现状调研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搬迁地土壤酸碱缓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想 徐冰 梁晶 《园林》 2021年第12期24-31,共8页
城市土壤pH值普遍偏高,已成为限制城市绿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土壤酸碱缓冲性能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和调控土壤pH值变化的定量依据。以城市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静置时间、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改良材料... 城市土壤pH值普遍偏高,已成为限制城市绿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土壤酸碱缓冲性能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和调控土壤pH值变化的定量依据。以城市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静置时间、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改良材料对土壤缓冲性能的影响。通过酸碱滴定法绘制酸碱性能缓冲曲线,使用线性方程拟合计算样品酸碱缓冲容量。结果表明:土壤震荡混匀后的静置时间会显著影响土壤缓冲容量;灰潮土缓冲容量大于红壤和黄棕壤;无机材料改良后,灰潮土缓冲容量显著提高;湿垃圾沼渣堆肥缓冲容量大于草炭和绿化废弃物堆肥。湿垃圾沼渣堆肥可有效提高灰潮土缓冲容量,添加适宜比例为30%。研究可为城市搬迁地土壤的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搬迁地 灰潮土 湿垃圾沼渣堆肥 酸碱缓冲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参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上海草本植物多样性监测实践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博 郭陶然 +3 位作者 郑思俊 徐洲锋 吴奕辰 张浪 《园林》 2021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国内外大都市普遍缺少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都市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瓶颈。研究创新应用公众参与和人工智能APP生命观察(Biotracks),开展上海市域草本植物多样性监测,其主要过程为监测者按技术规程拍摄一定范围内各种草... 国内外大都市普遍缺少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都市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瓶颈。研究创新应用公众参与和人工智能APP生命观察(Biotracks),开展上海市域草本植物多样性监测,其主要过程为监测者按技术规程拍摄一定范围内各种草本植物的照片,基于Biotracks进行植物识别,获得草本植物的属、种和空间坐标。基于公众志愿者大量、持续的监测,可形成植物多样性监测大数据。该方法简单灵活,尤其适用于景观破碎化程度高、空间异质性强的城市化地区。公众志愿者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监测工作一般为公益性质,通常利用闲暇时间,可进行长期监测。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范围广、可持续性强等特点,有助于储备都市生物多样性监测大数据。研究基于已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草本植物种类的城乡差异与群落高度的梯度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未来应用潜力。该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监测实验规模较小,数据积累较为有限,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误差,经检验,误差符合统计学要求。研究成果对开发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开展都市生态修复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人工智能 乡土草本植物多样性 监测技术 种类 频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4
作者 伍海兵 欧阳三姓 +1 位作者 薛苗苗 梁晶 《园林》 2021年第12期18-23,共6页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决定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郑州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河南文旅新名片、中原文旅新地标,绿地质量对整个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以郑...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决定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郑州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河南文旅新名片、中原文旅新地标,绿地质量对整个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以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道路绿地和苗圃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各理化性质相关性及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差异性。结果表明: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pH值较高,土壤EC值和有机质含量极低,有效磷和水解性氮较低,速效钾丰富,土壤质地相对较好,而土壤容重高,压实严重,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入渗率均较低。土壤EC值与水解性氮、有效磷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道路绿地土壤速效养分及粘粒含量显著高于苗圃地土壤(P<0.01),而其他理化性质差异不明显。综上,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质量较差,宜加强土壤改良,改善绿地植物的地下生长环境,从而提升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土壤质量 差异性分析 郑州国际旅游度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垃圾堆肥施用对林地土壤质量的长期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小涵 徐冰 +2 位作者 伍海兵 陈平 梁晶 《园林》 2021年第12期11-17,共7页
为探讨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施用湿垃圾堆肥6年的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垃圾堆肥撒施和沟施对林地土壤质量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对林地土壤性状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与撒施处理相比,沟施湿... 为探讨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施用湿垃圾堆肥6年的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垃圾堆肥撒施和沟施对林地土壤质量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对林地土壤性状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与撒施处理相比,沟施湿垃圾堆肥易受淋溶作用的影响,有利于降低深层土壤p H值,增加深层土壤磷的有效性。受地表径流作用的影响,沟施处理可以改善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含量。撒施湿垃圾堆肥则有利于降低土壤表层p H值,促进深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此外,两种不同施用方式均未导致土壤和地下水造成重金属污染。研究可为湿垃圾资源化长期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质量 湿垃圾堆肥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