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IS的上海市嘉定区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耿焕同
吴正雪
+1 位作者
计浩军
陈华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根据2006-2012年上海嘉定区9个气象站点的小时降水资料,结合嘉定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一个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减灾能力为一体的区域暴雨积涝风险评价模型。通过GIS技术实现各指标的栅格化,并利用指数模型对...
根据2006-2012年上海嘉定区9个气象站点的小时降水资料,结合嘉定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一个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减灾能力为一体的区域暴雨积涝风险评价模型。通过GIS技术实现各指标的栅格化,并利用指数模型对各因子基于500 m×500 m栅格的基本单元进行计算,编制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图,构成嘉定区五个等级的风险,分别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区划结果表明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危险性指数从中心向外围成递减的趋势,且嘉定镇、新城和工业南区相对风险较高,华亭、徐行、南航和江桥风险相对较低。经嘉定区历年暴雨积涝灾情资料、典型暴雨积涝案例和专家的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的结果和实际灾情符合度较高,对嘉定暴雨积涝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积涝
风险区划
风险评估
上海嘉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市城区气温变化及城市热岛
被引量:
65
2
作者
朱家其
汤绪
江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4-1160,共7页
利用上海市城区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郊区气象站资料,对比分析了上海市城乡气温变化并分析了上海市的城市热岛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区的气温分布有几个高温中心,分别位于北部的虹口体育馆、中部的静安区和西部的延安西路。夏季7月日...
利用上海市城区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郊区气象站资料,对比分析了上海市城乡气温变化并分析了上海市的城市热岛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区的气温分布有几个高温中心,分别位于北部的虹口体育馆、中部的静安区和西部的延安西路。夏季7月日平均气温在31.8℃以上,午后超过36℃。这些地方的日夜温差也大,夏季超过8℃,冬季仍在2℃以上,表明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城市化加热分布。上海市城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在各站间的差别不大,但明显不同于郊区,具有城市化的气候特征。上海城市热岛受城区和郊区气温变化的共同影响,由于城区和郊区气温变化不同步,故各有其独特的变化特征。上海城市热岛的日平均强度夏季7月大约为2.6℃,春季4月可达3.7℃,冬季1月在1℃以下。全年平均的热岛强度约为0.7℃。上海城市热岛的日变化为白天低、夜间高的多峰结构,午夜的高峰通常可达一天的最高值。上海城市热岛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夏季7月的多年线性上升趋势超过0.05℃/a,但仍有继续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热岛
气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嘉定区草莓产业化发展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顺晨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根据草莓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近些年上海嘉定区草莓种植和产业发展,对嘉定区草莓主要生长季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科学管理种植等,促进草莓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草莓种植
气候条件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地区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高晓东
杨仲江
刘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246-11248,共3页
利用1971~2008年上海地区11个测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AS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近38年来年均雷暴日为26.1d,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雷暴日...
利用1971~2008年上海地区11个测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AS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近38年来年均雷暴日为26.1d,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雷暴日呈显著减少趋势,倾向率平均为-0.4185d/10a,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减少性突变;各月都有可能发生雷暴,但主要发生在3~9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6.4%,其中夏季雷暴日(6~8月)约占全年64.9%;从小波分析的结果看,上海地区雷暴具有3年、5年的短周期和12年、20年的长周期震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分布
小波分析
S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地球气象应用的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薛丰昌
钱洪亮
+1 位作者
计浩军
高晓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气象信息的分析处理是以地图作为载体的,平面地图的局限性影响着气象信息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的集成管理,其结果导致了气象业务、气象研究、气象产品的割裂.文章分析了平面地图作为气象信息载体的局限性,提出了气象信息集成于数字地球所...
气象信息的分析处理是以地图作为载体的,平面地图的局限性影响着气象信息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的集成管理,其结果导致了气象业务、气象研究、气象产品的割裂.文章分析了平面地图作为气象信息载体的局限性,提出了气象信息集成于数字地球所面临的3个基本问题:1)气象信息空间基准统一性;2)面向多尺度气象信息集成的地球椭球剖分技术;3)平面气象信息如何划算到椭球面.并对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球
气象应用
基本问题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空分布分析
6
作者
孔莉
史艳姝
+2 位作者
辛跳儿
周宇
李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根据2005—2020年上海郊区10个气象站小时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满足葡萄450 h、750 h、1050 h、1350 h(≤7.2℃模型)需冷量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结果表明:满足需冷量4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间分布,最早为2009年12月22日,最晚为2020年1...
根据2005—2020年上海郊区10个气象站小时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满足葡萄450 h、750 h、1050 h、1350 h(≤7.2℃模型)需冷量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结果表明:满足需冷量4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间分布,最早为2009年12月22日,最晚为2020年1月16日,年际间差异为23 d;满足需冷量7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间分布,最早为2010年1月8日,最晚为2020年2月6日,年际间差异为29 d;2016年以来结束自然休眠时间偏晚的年份有增多趋势。满足需冷量4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空间分布,最早为崇明(12月30日),最晚为宝山(1月6日),空间差异为7 d;满足需冷量7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空间分布,最早为崇明(1月15日),最晚为浦东(1月23日),空间差异为8 d。葡萄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年际差异明显大于空间差异,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随需冷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空间分布上,中部偏晚,西部、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时间偏早;2007年以来有部分气象站未满足需冷量(1050 h以上)的条件。该结果可为上海地区葡萄引种、促成栽培品种选育和确定覆膜时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结束自然休眠
时空分布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海域站位观测风能资源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胡炯炯
陈旻豪
+1 位作者
孔莉
仇中柱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713,共7页
为探究上海海域风能资源的情况,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和《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中的相关方法,对东海浮标(深远海)和南槽灯船(近海)处2013—2018年实测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速为6.30...
为探究上海海域风能资源的情况,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和《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中的相关方法,对东海浮标(深远海)和南槽灯船(近海)处2013—2018年实测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速为6.30 m/s,南槽灯船处累年平均风速为5.80 m/s,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速比南槽灯船处高8.6%;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45.1 W/m2,南槽灯船处累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39.5 W/m2,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功率密度比南槽灯船处高44.1%;东海浮标处湍流强度的累年平均值为0.114,比南槽灯船处(0.125)低8.8%,对发电机组运行的影响低于南槽灯船处。本研究结果表明,东海浮标处的风能资源比南槽灯船处丰富,东海深远海的风能资源比近海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气象站
风能资源
评价
上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50年夏季气候变化及对嘉定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一姝
高晓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应用上海嘉定站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对当地近50年夏季气温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近50年气温上升明显,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调整种植季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气象观测“三性”原则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孔刘备
孔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167-168,共2页
地面气象观测的"三性"原则为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是气象观测资料必须具有的性质,更是整个气象体系的基础性支撑。通过阐述"三性"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当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重点和影响"三性&qu...
地面气象观测的"三性"原则为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是气象观测资料必须具有的性质,更是整个气象体系的基础性支撑。通过阐述"三性"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当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重点和影响"三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三性”原则
代表性
环境变化
仪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晴天及阴天条件下WRF模式中几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王成刚
沈滢洁
+3 位作者
罗峰
曹乐
严家德
姜海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4-934,共11页
利用WRF模式中5种常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ACM2、YSU、BouLac、MYJ和MYNN2.5)及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试验(ARM)寿县综合观测数据(2008年8—12月),对比分析了晴天及阴天条件下,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典型农田下垫面气象要素及边界层结构的模...
利用WRF模式中5种常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ACM2、YSU、BouLac、MYJ和MYNN2.5)及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试验(ARM)寿县综合观测数据(2008年8—12月),对比分析了晴天及阴天条件下,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典型农田下垫面气象要素及边界层结构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模式对于云层状况的模拟,非局地方案ACM2和YSU方案优于局地方案.(2)对于近地层气象要素,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ACM2方案对于2 m温度和比湿的模拟效果最好,MYJ方案对于风向风速的模拟效果最好.(3)对于位温及比湿垂直廓线的模拟,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非局地方案(ACM2和YSU)对白天的模拟效果优于局地方案;ACM2方案对夜间弱稳定层结和逆湿结构的模拟最优;(4)对于风速垂直廓线的模拟,白天不稳定条件下,晴天条件MYJ方案最优,阴天MYNN2.5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夜间弱稳定条件下,晴天条件ACM2方案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最小,阴天YSU方案模拟效果最好;(5)总体而言,在对典型农田下垫面进行模拟时,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ACM2方案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天
阴天
WRF模式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ARW试验寿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三角洲梅汛期降水与大气环流季节内演变的关系及延伸期预报
被引量:
4
11
作者
马悦
信飞
卢楚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204,共15页
基于1981—2020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6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及NCEP/NCAR全球大气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前期大气环流季节内协同演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时空投影方法(STPM)构建了...
基于1981—2020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6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及NCEP/NCAR全球大气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前期大气环流季节内协同演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时空投影方法(STPM)构建了针对该地区梅汛期降水的延伸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存在显著的10—80 d季节内振荡,且振荡强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年际变化,降水量越大对应的季节内振荡越强。(2)梅汛期降水发生前15—10天大气环流发生季节内调整,热带低频对流活跃并出现经向传播,在西北太平洋、长江流域至黄淮—日本海的对流层低层(高层)激发反气旋(气旋)—气旋(反气旋)—反气旋(气旋)的低频波列,建立起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配置,长三角地区对流增强;大气低频响应导致南亚高压季节内南北振荡和东西进退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长三角东南侧稳定维持,上述低、中和高纬度环流的季节内动态协同演变共同促进了该地区梅汛期低频降水的发生。(3)将影响梅汛期降水的前期大气环流季节内动态演变过程作为预报因子,基于STPM方法训练得到长三角梅汛期降水的延伸期逐候预报模型,近10年的独立回报评估显示该模型对梅汛期未来10—25 d降水有较高的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梅汛期
季节内演变
延伸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张雪蓉
王丽芳
+3 位作者
王博妮
田心如
吴海英
濮梅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50-1564,共15页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2001年6月和1986年7月,以下简称“01·6”降水过程和“86·7”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01·6”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段集中、落区稳定、降水强度大;“86·7”降水过程暴雨持...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2001年6月和1986年7月,以下简称“01·6”降水过程和“86·7”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01·6”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段集中、落区稳定、降水强度大;“86·7”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间长、落区自北向南移动、降水强度稍弱。环流形势方面,“01·6”过程副热带高压北抬明显,台风倒槽北伸与低空急流共同构成低层风场辐合、输送暖湿气流,中高层低压槽稳定少动,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弱;“86·7”过程台风倒槽北伸和影响程度均不及“01·6”过程,低空急流对低层风场辐合及暖湿气流输送贡献更大,中高层低压槽东移较快且均明显南压,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强。动力条件方面,“01·6”过程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更剧烈,上负下正的涡度配置更加稳定深厚,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更强,且动力配置均稳定于江苏东南部;“86·7”过程动力条件稍弱,且高低空散度耦合、垂直涡度配置由江苏中北部向东南部移动,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覆盖江苏东部。水汽条件方面,“01·6”过程较“86·7”过程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更强,暴雨区上空饱和程度更高、深厚饱和层形成更早、维持时间更长。热力条件方面,“86·7”过程中低层大气对流不稳定性更强,但“01·6”过程E指数及其增幅更大,即中低层大气能量更高、水汽含量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台风
暴雨
急流
动量下传
非地转湿
Q
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冷空气对江苏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
8
13
作者
张雪蓉
王丽芳
+2 位作者
王博妮
廖一帆
濮梅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1-804,共14页
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对2011年7月11—13日江苏持续性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的数值试验,揭示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分布和强度影响的动力、热力机制。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干冷空气加强不利于降水增强,一定湿度的干冷空气对降水有利...
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对2011年7月11—13日江苏持续性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的数值试验,揭示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分布和强度影响的动力、热力机制。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干冷空气加强不利于降水增强,一定湿度的干冷空气对降水有利;中层干冷空气增强有助于暴雨增强,但湿度太低不利于强降水持续;低层干冷空气愈强愈有助于暴雨增强。暴雨强度不仅与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耦合动力配置的强度有关,还与其维持时间有关,中层和低层干冷空气增强均有利于动力配置的增强和维持,对应于暴雨的增强和维持。中层干冷空气增强,低层锋区增强,降水增强;低层干冷空气增强(减弱),锋区明显加强(减弱),对应降水增强(减弱),暴雨中心东南(西北)移。暴雨中心湿位涡分量MPV1(500 hPa)和MPV2(800 hPa)维持“上正下负”配置,有利于降水增强。高层和中层干冷空气加强时,MPV1和MPV2峰值先于降水最大值出现;低层干冷空气加强,MPV1峰值先于降水最大值出现,MPV2峰值与降水最大值同时出现,对降水增强有先导和增幅效果,MPV1和MPV2的峰值愈大,降水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压倒槽
大暴雨
干冷空气
相对湿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区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指数计算方法
14
作者
黄涛
薛丰昌
钱洪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320-323,共4页
针对传统方法采用区域内医疗机构数量、医疗机构等级及规模等指标进行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评价,不能量化、科学地反映出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空间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量化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地理信...
针对传统方法采用区域内医疗机构数量、医疗机构等级及规模等指标进行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评价,不能量化、科学地反映出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空间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量化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网格划分功能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评价单元,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中心服务指数计算模型、医疗卫生服务指数衰减模型、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指数计算模型,再根据模型算法计算出研究区域内各个评价单元的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指数,最后通过该综合指数实现对研究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量化。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使用该计算方法计算嘉定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指数,量化评价嘉定区内不同区域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够实现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空间差异性的量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服务
综合服务指数
空间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温与鲁西南旱涝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孔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458-11461,共4页
干旱是威胁鲁西南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1957~2004年共48年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揭示鲁西南年季降水发生气候突变这一事实;用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序列分别对前12个月的海温场进行相关普查,得出了一批优势相关区...
干旱是威胁鲁西南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1957~2004年共48年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揭示鲁西南年季降水发生气候突变这一事实;用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序列分别对前12个月的海温场进行相关普查,得出了一批优势相关区。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区具有沿洋流传播的特征,多数相关区都叠加在洋流上;从各个优势相关区选取预报因子,用最优子集方法建立各月各季降水预报方程。经过2年的试用,收到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南
气候突变
海温
旱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上海市嘉定区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耿焕同
吴正雪
计浩军
陈华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2012)
文摘
根据2006-2012年上海嘉定区9个气象站点的小时降水资料,结合嘉定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一个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减灾能力为一体的区域暴雨积涝风险评价模型。通过GIS技术实现各指标的栅格化,并利用指数模型对各因子基于500 m×500 m栅格的基本单元进行计算,编制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图,构成嘉定区五个等级的风险,分别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区划结果表明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危险性指数从中心向外围成递减的趋势,且嘉定镇、新城和工业南区相对风险较高,华亭、徐行、南航和江桥风险相对较低。经嘉定区历年暴雨积涝灾情资料、典型暴雨积涝案例和专家的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的结果和实际灾情符合度较高,对嘉定暴雨积涝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暴雨积涝
风险区划
风险评估
上海嘉定区
Keywords
GIS
flood
risk zonation
risk assessment
GIS
Jiading Distirct of Shanghai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城区气温变化及城市热岛
被引量:
65
2
作者
朱家其
汤绪
江灏
机构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上海市
气象
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4-1160,共7页
基金
上海市气象局"副热带季风研究"专项资助
文摘
利用上海市城区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郊区气象站资料,对比分析了上海市城乡气温变化并分析了上海市的城市热岛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区的气温分布有几个高温中心,分别位于北部的虹口体育馆、中部的静安区和西部的延安西路。夏季7月日平均气温在31.8℃以上,午后超过36℃。这些地方的日夜温差也大,夏季超过8℃,冬季仍在2℃以上,表明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城市化加热分布。上海市城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在各站间的差别不大,但明显不同于郊区,具有城市化的气候特征。上海城市热岛受城区和郊区气温变化的共同影响,由于城区和郊区气温变化不同步,故各有其独特的变化特征。上海城市热岛的日平均强度夏季7月大约为2.6℃,春季4月可达3.7℃,冬季1月在1℃以下。全年平均的热岛强度约为0.7℃。上海城市热岛的日变化为白天低、夜间高的多峰结构,午夜的高峰通常可达一天的最高值。上海城市热岛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夏季7月的多年线性上升趋势超过0.05℃/a,但仍有继续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
上海
城市热岛
气温变化
Keywords
Shanghai city
Urbanization heat island effect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
分类号
P46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嘉定区草莓产业化发展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顺晨
机构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文摘
根据草莓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近些年上海嘉定区草莓种植和产业发展,对嘉定区草莓主要生长季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科学管理种植等,促进草莓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草莓种植
气候条件
产业化发展
分类号
S84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地区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高晓东
杨仲江
刘晓东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雷电科学与技术系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内蒙古雷电预警防护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246-11248,共3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4)
文摘
利用1971~2008年上海地区11个测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AS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近38年来年均雷暴日为26.1d,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雷暴日呈显著减少趋势,倾向率平均为-0.4185d/10a,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减少性突变;各月都有可能发生雷暴,但主要发生在3~9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6.4%,其中夏季雷暴日(6~8月)约占全年64.9%;从小波分析的结果看,上海地区雷暴具有3年、5年的短周期和12年、20年的长周期震荡变化。
关键词
雷暴
时空分布
小波分析
SAS
Keywords
Thunderstorm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Wavelet analysis
SAS
分类号
S429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地球气象应用的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
1
5
作者
薛丰昌
钱洪亮
计浩军
高晓东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1101024B)
南京信息大学科研基金(S8108232001
S8109008001)
文摘
气象信息的分析处理是以地图作为载体的,平面地图的局限性影响着气象信息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的集成管理,其结果导致了气象业务、气象研究、气象产品的割裂.文章分析了平面地图作为气象信息载体的局限性,提出了气象信息集成于数字地球所面临的3个基本问题:1)气象信息空间基准统一性;2)面向多尺度气象信息集成的地球椭球剖分技术;3)平面气象信息如何划算到椭球面.并对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字地球
气象应用
基本问题
探讨
Keywords
digital earth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s
discussion
分类号
P287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空分布分析
6
作者
孔莉
史艳姝
辛跳儿
周宇
李军
机构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上海市
气候中心
中国
气象
局
上海
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基金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和社会事业科研项目“嘉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文摘
根据2005—2020年上海郊区10个气象站小时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满足葡萄450 h、750 h、1050 h、1350 h(≤7.2℃模型)需冷量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结果表明:满足需冷量4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间分布,最早为2009年12月22日,最晚为2020年1月16日,年际间差异为23 d;满足需冷量7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间分布,最早为2010年1月8日,最晚为2020年2月6日,年际间差异为29 d;2016年以来结束自然休眠时间偏晚的年份有增多趋势。满足需冷量4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空间分布,最早为崇明(12月30日),最晚为宝山(1月6日),空间差异为7 d;满足需冷量750 h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空间分布,最早为崇明(1月15日),最晚为浦东(1月23日),空间差异为8 d。葡萄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年际差异明显大于空间差异,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随需冷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空间分布上,中部偏晚,西部、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时间偏早;2007年以来有部分气象站未满足需冷量(1050 h以上)的条件。该结果可为上海地区葡萄引种、促成栽培品种选育和确定覆膜时间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葡萄
结束自然休眠
时空分布
上海地区
Keywords
Grapes
The date for breaking of dormancy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Shanghai area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海域站位观测风能资源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胡炯炯
陈旻豪
孔莉
仇中柱
机构
上海
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
海洋中心
气象
台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713,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8DZ1202302)。
文摘
为探究上海海域风能资源的情况,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和《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中的相关方法,对东海浮标(深远海)和南槽灯船(近海)处2013—2018年实测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速为6.30 m/s,南槽灯船处累年平均风速为5.80 m/s,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速比南槽灯船处高8.6%;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45.1 W/m2,南槽灯船处累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39.5 W/m2,东海浮标处累年平均风功率密度比南槽灯船处高44.1%;东海浮标处湍流强度的累年平均值为0.114,比南槽灯船处(0.125)低8.8%,对发电机组运行的影响低于南槽灯船处。本研究结果表明,东海浮标处的风能资源比南槽灯船处丰富,东海深远海的风能资源比近海丰富。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气象站
风能资源
评价
上海海域
Keywords
marine hydrology
meteorological station
wind energy
Shanghai sea area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50年夏季气候变化及对嘉定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一姝
高晓东
机构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148-151,共4页
文摘
应用上海嘉定站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对当地近50年夏季气温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近50年气温上升明显,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调整种植季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对策
分类号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气象观测“三性”原则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孔刘备
孔莉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
气象
局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167-168,共2页
文摘
地面气象观测的"三性"原则为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是气象观测资料必须具有的性质,更是整个气象体系的基础性支撑。通过阐述"三性"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当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重点和影响"三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三性”原则
代表性
环境变化
仪器性能
分类号
P4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晴天及阴天条件下WRF模式中几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王成刚
沈滢洁
罗峰
曹乐
严家德
姜海梅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
气象
局
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4-93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5442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SQ2016ZY0100221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文摘
利用WRF模式中5种常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ACM2、YSU、BouLac、MYJ和MYNN2.5)及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试验(ARM)寿县综合观测数据(2008年8—12月),对比分析了晴天及阴天条件下,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典型农田下垫面气象要素及边界层结构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模式对于云层状况的模拟,非局地方案ACM2和YSU方案优于局地方案.(2)对于近地层气象要素,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ACM2方案对于2 m温度和比湿的模拟效果最好,MYJ方案对于风向风速的模拟效果最好.(3)对于位温及比湿垂直廓线的模拟,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非局地方案(ACM2和YSU)对白天的模拟效果优于局地方案;ACM2方案对夜间弱稳定层结和逆湿结构的模拟最优;(4)对于风速垂直廓线的模拟,白天不稳定条件下,晴天条件MYJ方案最优,阴天MYNN2.5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夜间弱稳定条件下,晴天条件ACM2方案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最小,阴天YSU方案模拟效果最好;(5)总体而言,在对典型农田下垫面进行模拟时,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ACM2方案更具优势.
关键词
晴天
阴天
WRF模式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ARW试验寿县站
Keywords
Clear day
Overcast day
WRF model
PBL parametrization schemes
ARM-Shouxian
分类号
P401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三角洲梅汛期降水与大气环流季节内演变的关系及延伸期预报
被引量:
4
11
作者
马悦
信飞
卢楚翰
机构
上海市
气候中心/中国
气象
局
上海
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
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气象
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204,共15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研发项目(20dz12004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8YFC1505806、2018YFA0606203-1)
+1 种基金
上海市气象局面上项目(MS202005)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57600)。
文摘
基于1981—2020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6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及NCEP/NCAR全球大气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与前期大气环流季节内协同演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时空投影方法(STPM)构建了针对该地区梅汛期降水的延伸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梅汛期降水存在显著的10—80 d季节内振荡,且振荡强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年际变化,降水量越大对应的季节内振荡越强。(2)梅汛期降水发生前15—10天大气环流发生季节内调整,热带低频对流活跃并出现经向传播,在西北太平洋、长江流域至黄淮—日本海的对流层低层(高层)激发反气旋(气旋)—气旋(反气旋)—反气旋(气旋)的低频波列,建立起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配置,长三角地区对流增强;大气低频响应导致南亚高压季节内南北振荡和东西进退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长三角东南侧稳定维持,上述低、中和高纬度环流的季节内动态协同演变共同促进了该地区梅汛期低频降水的发生。(3)将影响梅汛期降水的前期大气环流季节内动态演变过程作为预报因子,基于STPM方法训练得到长三角梅汛期降水的延伸期逐候预报模型,近10年的独立回报评估显示该模型对梅汛期未来10—25 d降水有较高的预报技巧。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梅汛期
季节内演变
延伸期预报
Key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Meiyu season
Intraseasonal circulation evolution
Extended-range forecast
分类号
P45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张雪蓉
王丽芳
王博妮
田心如
吴海英
濮梅娟
机构
中国
气象
局
交通
气象
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江苏省
气象
服务中心
江苏省
气象
台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50-1564,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5036)
江苏省气象学会青年科研基金项目(KQ201908,KQ202006)共同资助。
文摘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2001年6月和1986年7月,以下简称“01·6”降水过程和“86·7”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表明:“01·6”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段集中、落区稳定、降水强度大;“86·7”降水过程暴雨持续时间长、落区自北向南移动、降水强度稍弱。环流形势方面,“01·6”过程副热带高压北抬明显,台风倒槽北伸与低空急流共同构成低层风场辐合、输送暖湿气流,中高层低压槽稳定少动,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弱;“86·7”过程台风倒槽北伸和影响程度均不及“01·6”过程,低空急流对低层风场辐合及暖湿气流输送贡献更大,中高层低压槽东移较快且均明显南压,高层冷空气影响较强。动力条件方面,“01·6”过程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更剧烈,上负下正的涡度配置更加稳定深厚,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更强,且动力配置均稳定于江苏东南部;“86·7”过程动力条件稍弱,且高低空散度耦合、垂直涡度配置由江苏中北部向东南部移动,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覆盖江苏东部。水汽条件方面,“01·6”过程较“86·7”过程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更强,暴雨区上空饱和程度更高、深厚饱和层形成更早、维持时间更长。热力条件方面,“86·7”过程中低层大气对流不稳定性更强,但“01·6”过程E指数及其增幅更大,即中低层大气能量更高、水汽含量更丰富。
关键词
远距离台风
暴雨
急流
动量下传
非地转湿
Q
矢量
Keywords
distant typhoon
rainstorm
jet stream
downward momentum transportation
non-geostrophic wet Q vector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冷空气对江苏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
8
13
作者
张雪蓉
王丽芳
王博妮
廖一帆
濮梅娟
机构
中国
气象
局
交通
气象
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江苏省
气象
服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
气象
台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1-80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5036)
江苏省气象学会青年科研基金项目(KQ201908)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对2011年7月11—13日江苏持续性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的数值试验,揭示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分布和强度影响的动力、热力机制。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干冷空气加强不利于降水增强,一定湿度的干冷空气对降水有利;中层干冷空气增强有助于暴雨增强,但湿度太低不利于强降水持续;低层干冷空气愈强愈有助于暴雨增强。暴雨强度不仅与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耦合动力配置的强度有关,还与其维持时间有关,中层和低层干冷空气增强均有利于动力配置的增强和维持,对应于暴雨的增强和维持。中层干冷空气增强,低层锋区增强,降水增强;低层干冷空气增强(减弱),锋区明显加强(减弱),对应降水增强(减弱),暴雨中心东南(西北)移。暴雨中心湿位涡分量MPV1(500 hPa)和MPV2(800 hPa)维持“上正下负”配置,有利于降水增强。高层和中层干冷空气加强时,MPV1和MPV2峰值先于降水最大值出现;低层干冷空气加强,MPV1峰值先于降水最大值出现,MPV2峰值与降水最大值同时出现,对降水增强有先导和增幅效果,MPV1和MPV2的峰值愈大,降水愈强。
关键词
热带低压倒槽
大暴雨
干冷空气
相对湿度
数值模拟
Keywords
tropical depression inverted trough
severe rainstorm
cold dry air
relative humid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区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指数计算方法
14
作者
黄涛
薛丰昌
钱洪亮
机构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320-323,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101024B)
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IUMKY&UMRF 2011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8111133001)
文摘
针对传统方法采用区域内医疗机构数量、医疗机构等级及规模等指标进行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评价,不能量化、科学地反映出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空间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量化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网格划分功能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评价单元,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中心服务指数计算模型、医疗卫生服务指数衰减模型、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指数计算模型,再根据模型算法计算出研究区域内各个评价单元的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指数,最后通过该综合指数实现对研究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量化。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使用该计算方法计算嘉定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指数,量化评价嘉定区内不同区域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够实现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空间差异性的量化评价。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服务
综合服务指数
空间差异性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medical service
integrated service index
spatial difference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温与鲁西南旱涝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孔莉
机构
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458-11461,共4页
文摘
干旱是威胁鲁西南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1957~2004年共48年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揭示鲁西南年季降水发生气候突变这一事实;用春、夏、秋、冬季降水量序列分别对前12个月的海温场进行相关普查,得出了一批优势相关区。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区具有沿洋流传播的特征,多数相关区都叠加在洋流上;从各个优势相关区选取预报因子,用最优子集方法建立各月各季降水预报方程。经过2年的试用,收到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关键词
鲁西南
气候突变
海温
旱涝分析
Keywords
Southwest Shandong Province
Weather salt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rought-flood analysis
分类号
S16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IS的上海市嘉定区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耿焕同
吴正雪
计浩军
陈华
《灾害学》
CSCD
201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海市城区气温变化及城市热岛
朱家其
汤绪
江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海嘉定区草莓产业化发展的气候条件分析
朱顺晨
《农业与技术》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上海地区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高晓东
杨仲江
刘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数字地球气象应用的基本问题探讨
薛丰昌
钱洪亮
计浩军
高晓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上海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时间的时空分布分析
孔莉
史艳姝
辛跳儿
周宇
李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上海海域站位观测风能资源分析
胡炯炯
陈旻豪
孔莉
仇中柱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近50年夏季气候变化及对嘉定农业生产的影响
王一姝
高晓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地面气象观测“三性”原则分析
孔刘备
孔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晴天及阴天条件下WRF模式中几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对比分析研究
王成刚
沈滢洁
罗峰
曹乐
严家德
姜海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长江三角洲梅汛期降水与大气环流季节内演变的关系及延伸期预报
马悦
信飞
卢楚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台风远距离影响下江苏两次梅雨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张雪蓉
王丽芳
王博妮
田心如
吴海英
濮梅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干冷空气对江苏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张雪蓉
王丽芳
王博妮
廖一帆
濮梅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GIS的区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指数计算方法
黄涛
薛丰昌
钱洪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海温与鲁西南旱涝分析及应用
孔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