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置硬膜外导管对分娩镇痛效果和母婴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威 李胜华 +2 位作者 张丽峰 奚杰 沈彩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3-896,共4页
目的观察预置硬膜外导管实施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364例,年龄22~30岁,BMI 25~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预置管组(n=180)在出现规律宫缩、宫颈接近消失后硬膜外穿刺置管,产妇... 目的观察预置硬膜外导管实施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364例,年龄22~30岁,BMI 25~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预置管组(n=180)在出现规律宫缩、宫颈接近消失后硬膜外穿刺置管,产妇自觉疼痛剧烈要求镇痛时开始镇痛;常规组(n=184)在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大1 cm后开始硬膜外穿刺置管镇痛。两组镇痛液配方均为0.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记录分娩镇痛的有效性评分,包括镇痛开始时的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从产妇要求镇痛到疼痛缓解的时间)和镇痛期间最高VAS评分;分娩期间补救镇痛情况,以及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产间发热情况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预置管组镇痛开始时的VAS评分明显降低[3(2~4)分vs 5(4~5)分,P<0.05],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缩短[(18.45±7.05)min vs (33.2±10.51)min,P<0.05],但镇痛期间最高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6)分vs 4(2~6)分],预置管组的有效性评分明显较高[4(3~5)分vs 3(2~4)分,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次数、产妇发热比例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预置管可以提高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且不影响产程和母婴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娩镇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预置硬膜外导管 产程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