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
作者 徐嘉婕 吕大伟 +1 位作者 朱碧帆 金春林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3,共4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在确保民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促进医保基金提质增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分析了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规范和地方调整的关系、总额管理和支付方式的关系、...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在确保民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促进医保基金提质增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分析了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规范和地方调整的关系、总额管理和支付方式的关系、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按病组分值付费和多元支付的关系、过程管理和定期结算的关系,并对有待于进一步理顺的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总额预算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按病种分值付费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安宁疗护机构疼痛症状控制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2
作者 何友均 朱青青 +4 位作者 王晓琳 吴颖 郑拥军 吴玉苗 董晨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安宁疗护的需求日益增长,安宁疗护为无法治愈的病人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控制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病人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1]。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安宁疗护的需求日益增长,安宁疗护为无法治愈的病人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控制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病人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1]。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2]明确指出,疼痛症状控制是安宁疗护实践的核心内容,凸显了疼痛管理在提升病人生命质量中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在政策的引领下疼痛管理在二、三级医疗机构中得到快速发展,但社区安宁疗护机构疼痛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3]。目前,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4]。据文献报道,33.3%的临终病人存在中重度疼痛,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疼痛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生命质量 三级医疗机构 疼痛症状 实践指南 临终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嘉婕 朱碧帆 +1 位作者 金春林 李芬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的收入与支出结构,提出优化建议。方法:对2015—2021年上海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收入与支出数据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结果:2015—2021年,上海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逐步优化,但卫生材料收入占比与检查化验收入占比... 目的: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的收入与支出结构,提出优化建议。方法:对2015—2021年上海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收入与支出数据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结果:2015—2021年,上海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逐步优化,但卫生材料收入占比与检查化验收入占比上升,部分挤占医疗服务收入增长空间。结论: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收支结构 医疗收入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老年人药品费用分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春林 丁玲玲 +3 位作者 王力男 朱碧帆 李芬 王常颖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对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药品费用消耗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药品费用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组,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消耗了较多的药品费用;城镇医保患者药品费用占比最高;从医疗机构类型看,老年人药品费用主要集中在医院,基层... 目的:对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药品费用消耗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药品费用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组,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消耗了较多的药品费用;城镇医保患者药品费用占比最高;从医疗机构类型看,老年人药品费用主要集中在医院,基层占比较低。结论:上海市老年人药品费用配置不合理,应引导药品费用下沉基层,同时加强医保政策改革,对特定病种进行药品打包,引导老年人合理用药,优化药品资源配置。另外,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干预,避免或减少药品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老年人 药品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按病种分值床日付费改革的整体构思与制度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嘉婕 吕大伟 +2 位作者 朱碧帆 李芬 金春林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6,共4页
综合考虑本地支付改革整体构架,以及医疗机构管理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延续性,上海市积极探索对长期住院开展按病种分值床日付费。通过对2020—2022年住院病案数据进行模拟测算,结果显示,整体的模拟补偿率较平稳,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按病种... 综合考虑本地支付改革整体构架,以及医疗机构管理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延续性,上海市积极探索对长期住院开展按病种分值床日付费。通过对2020—2022年住院病案数据进行模拟测算,结果显示,整体的模拟补偿率较平稳,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按病种分值床日付费的支付标准及支付方式,设置更加符合实际的结算周期,并加强监管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床日付费 支付方式改革 按病种分值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桑培敏 李芬 +2 位作者 金春林 朱碧帆 王乐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健康信息网数据平台,筛取2016年全市医疗机构内的死亡人群中入院主诊断ICD-10编码为C00~C97的恶性... 目的研究上海市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健康信息网数据平台,筛取2016年全市医疗机构内的死亡人群中入院主诊断ICD-10编码为C00~C97的恶性肿瘤患者,追溯其临终前两年的住院费用,采用通径分析模型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为住院天数和医院级别,其中医院级别、是否手术、距离死亡月数、转归情况、年龄、性别不仅直接影响住院费用,还可以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影响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住院费用的因素复杂,住院天数和医院级别是最主要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临终期 住院费用 通径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辉 王美凤 +2 位作者 罗雅双 金春林 王海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3930-3934,共5页
背景上海市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较高,然而“签而不约”现象普遍存在。目的量化分析上海市慢性病患者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为优化慢性病签约服务内涵、提升签约服务效率及调整签约服务包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 背景上海市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较高,然而“签而不约”现象普遍存在。目的量化分析上海市慢性病患者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为优化慢性病签约服务内涵、提升签约服务效率及调整签约服务包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4—7月在上海市松江区对慢性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离散选择试验(DCE)的方法编制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DCE问题(共包括定期随访频率、药品供应可及性、家庭医生诊疗水平、健康管理活动、转诊服务便捷性、预约就诊时间弹性、医患共同决策氛围7个属性,每个属性有3个水平)。开展问卷调研的同时,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性访谈,以了解其对于签约服务的其他需求。采用混合Logit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患者对不同签约服务的偏好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回收率为82.7%。混合Log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对不同签约服务的偏好依次为:在社区完全能配到二、三级医院药品(β=0.57,P<0.05),高水平的家庭医生诊疗(β=0.43,P<0.05),经常性的健康管理活动(β=0.36,P<0.05),高频次的定期随访(β=0.31,P<0.05),良好的医患共同决策氛围(β=0.12,P<0.05),高通畅的转诊服务便捷性(β=0.06,P<0.05),高弹性的预约就诊时间(β=0.04,P<0.05)。慢性病患者对签约服务的其他需求包括:实时健康咨询、专科医疗服务、医保报销、健康体检、康复指导、个性化健康评估等。结论上海市慢性病患者偏好较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药品供应可及性(在社区完全能配到二、三级医院药品)、家庭医生诊疗水平(高水平)、健康管理活动(经常,6次/月)。应加强患者偏好评估,把握偏好变化,不断优化慢性病签约服务内涵,从而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促进卫生资源的高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偏好 离散选择实验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利用、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市16个区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7
8
作者 谢春艳 丁汉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对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利用、体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需方的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对上海市16个区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42个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利用和体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因素进... 目的:对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利用、体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需方的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对上海市16个区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42个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利用和体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上海市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利用以接受基本生活照料服务为主,服务体验总体较好,对服务时间、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也基本满意,并且与多个影响因素相关。结论: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提供不均衡、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和能力欠缺、临床护理服务项目开展困难;建议全面加快专业护理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服务利用 服务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药学门诊服务的标化价值与定价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丁洋 徐嘉婕 +2 位作者 何江江 彭颖 杨燕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7,共4页
利用标化价值模型、基于门诊诊查费对比方法,测算上海市药学门诊服务的标化价值和建议价格标准。结果显示,药学门诊服务的标化价值与基于门诊诊查费对比的定价测算结果差异较大,基于门诊诊查费对比的测算方法综合考虑了技术难度、风险程... 利用标化价值模型、基于门诊诊查费对比方法,测算上海市药学门诊服务的标化价值和建议价格标准。结果显示,药学门诊服务的标化价值与基于门诊诊查费对比的定价测算结果差异较大,基于门诊诊查费对比的测算方法综合考虑了技术难度、风险程度,更符合我国国情和药学服务的现状。据此建议,建立药学门诊服务项目,逐步收取药学门诊服务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加强药学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和临床药师能力培养,推动药学门诊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药学服务 定价 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老年人健康服务供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美凤 葛燕萍 +6 位作者 葛振兴 程文迪 曹宜璠 王常颖 陈多 万铃珊 谢春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为上海市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供需匹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70%以上,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7,专家对问卷回应积极性较高,研究结果相对... 目的:为上海市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供需匹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70%以上,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7,专家对问卷回应积极性较高,研究结果相对可靠,二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达成一致,最终形成包括6个维度45个三级指标的老年健康服务供给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评价指标体系对老年健康服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以切实反映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服务 指标体系 DELPHI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上海市老年人治疗费用核算与分析——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春华 曹勇 +3 位作者 朱碧帆 陈玉倩 金春林 李芬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3,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老年人治疗费用,为控制老年人治疗费用和优化筹资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SHA2011”核算方法,从“功能-机构-筹资”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上海市老年人治疗性卫生费用。结果:2014—2018年,上海市老年人治疗费用年均增长7.8... 目的:分析上海市老年人治疗费用,为控制老年人治疗费用和优化筹资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SHA2011”核算方法,从“功能-机构-筹资”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上海市老年人治疗性卫生费用。结果:2014—2018年,上海市老年人治疗费用年均增长7.80%;老年人治疗费用具有病种聚集特征,四种疾病治疗费用增长41.34%;老年人治疗费用的主要筹资来源是公共筹资,2018年公共筹资589.09亿元,占77.68%,比2014年上升13.15百分点。结论:老龄化加重了老年人治疗费用负担,应加强重点病种管理,积极推进医养护结合,进一步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和优化治疗费用筹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治疗费用 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我国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雪丹 胡茁楠 王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宏观经济将从快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走由“经济全面发展”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型的包容式发展之路。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卫生... 目的:“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宏观经济将从快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走由“经济全面发展”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型的包容式发展之路。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结果:在分析我国卫生健康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最高目标,围绕“效率、公平、质量、稳定”四个核心发展目标,秉持“创新、共享、绿色、开放、协调”五大新发展理念。结论:卫生健康领域需要采用“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做优变量”的方式,对医疗卫生体系、疾控公卫体系、健康产业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药服务体系进行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人民健康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康复资源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常颖 程文迪 +5 位作者 薛佳 曹宜璠 万铃珊 陈多 谢春艳 丁汉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7-1482,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资源现状。方法2018年12月,调查上海全市16个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247家。发放《医疗机构调查表》,内容包括康复人员数(康复医师数、康复治疗师数)、康复床位数等资源情况。结果截至2017年底...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资源现状。方法2018年12月,调查上海全市16个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247家。发放《医疗机构调查表》,内容包括康复人员数(康复医师数、康复治疗师数)、康复床位数等资源情况。结果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社区共有康复医师152人,康复治疗师597人。每千户籍人口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分别为0.01人、0.04人,每千户籍老年人口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分别为0.03人、0.12人。社区共有床位17484张,其中康复床位1425张(8.15%)。上海市每千户籍人口、户籍老年人口的康复床位数分别为0.10张和0.30张。结论上海社区康复发展不充分,资源较为缺乏,服务供给规模相对较小,供需不匹配。建议加强对社区康复工作的支持、增加社区康复资源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康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机制的设计思路与实施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何江江 张天晔 +6 位作者 王冬 许速 王玲 曹剑峰 杨超 谢春艳 胡善联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28,共5页
上海市作为全国家庭医生制度起步最早的城市,对家庭医生签约机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已从"以软签约为主,引导居民认识、接触与逐步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发展到"医疗机构组合模式的紧密型签约"。本文从调整背景、设计思... 上海市作为全国家庭医生制度起步最早的城市,对家庭医生签约机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已从"以软签约为主,引导居民认识、接触与逐步接受家庭医生服务"发展到"医疗机构组合模式的紧密型签约"。本文从调整背景、设计思路、进展与障碍因素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上海市"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机制的实施现状,并基于实施障碍因素分析,提出了从提升全科医生数量与能力和优化现有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医疗机构 签约服务 机制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利用及费用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芬 丁玲玲 +6 位作者 王力男 张晓溪 王常颖 陈雯 崔欣 邵桢谊 金春林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29,共4页
基于上海市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健康信息网数据,对上海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费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55.82%,是总体水平的1.92倍;共患疾病随年龄增加而递增;老年人门急诊和住院年人均... 基于上海市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健康信息网数据,对上海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费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55.82%,是总体水平的1.92倍;共患疾病随年龄增加而递增;老年人门急诊和住院年人均就诊次数以及费用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建议加强多学科建设,探索整合型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基层建设,引导老年人下沉就诊,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需要 医疗服务利用 整合型医疗服务 医疗费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雯珺 何达 钱爱兵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3,共6页
目的:梳理和分析我国“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核心要素,为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提出政策优化建议。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28个访谈对象的访谈记录,运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程序,构建“三医”协同... 目的:梳理和分析我国“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核心要素,为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提出政策优化建议。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28个访谈对象的访谈记录,运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程序,构建“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路径模型。结果:“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路径概括为20个初始范畴、8个主范畴及3个核心范畴(部门协同机制、服务型政府建设、宣传引导),进而形成以“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长效发展为结果、以保障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的理论模型。结论:建议提升部门协同意识,筑牢协同发展和治理基础;尝试转变思维角度,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公众宣传与教育,重视舆论预警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医协同 治理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药物使用联动机制对医疗机构门诊服务利用结构的影响:基于中断时间序列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汤真清 何江江 +6 位作者 唐密 张天晔 钟姮 李莉丽 万和平 金春林 杨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3415-3419,共5页
背景为吸引居民签约,满足居民个性化的用药需求,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对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如其确需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在回到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时,家庭医生可根据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开具... 背景为吸引居民签约,满足居民个性化的用药需求,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对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如其确需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在回到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时,家庭医生可根据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开具相同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除外。形成“基本+补充”的药品使用联动机制,简称延伸处方政策)。其目的是提高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的便捷度,减轻上级医院门诊配药负荷、居民和医保基金的经济负担。目的探索延伸处方政策对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利用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上海市社区信息化平台(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云管理平台),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高血压患者在延伸处方政策实施前后(2016-2017年)的相关数据〔产出指标(延伸处方数量、延伸处方金额、患者病种、药物配送成功率、配送周期)和结果指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次数、医疗费用、处方数量、药物费用)〕。以2017年1月为政策干预点,运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析实施延伸处方政策后结果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2016—2017年延伸处方数量上升明显,截至2017年底,延伸处方数量累计总数超过90万张,延伸处方累计金额已超过1.9亿元。开具延伸处方患者多为慢性病,共45个病种。大部分药物配送成功率均超过90.00%,配送周期除政策初期(2016年1—3月)配送时间较长外,其余配送周期基本控制在5d以内。二、三级医院高血压患者就诊次数、医疗费用、处方数量和药物费用均有下降趋势(代表斜率变化的β3的P值均<0.0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就诊次数、医疗费用、处方数量和药物费用改革前后的趋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代表斜率变化的β3的P值均>0.05)。结论 根据阶段性评估结果以及签约居民多样的实际用药需求,延伸处方政策的实施能够减轻二、三级医院的慢性病患者就诊压力,有其继续存在和推广价值;建议继续作为引导签约居民主动利用家庭医生提供诊疗服务的激励措施之一,用于满足社区居民的合理用药需求,引导科学就医,优化诊疗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药物 延伸处方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 基本药物制度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J区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春华 朱碧帆 +2 位作者 陈玉倩 杨土保 李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8-638,共11页
目的: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了解脑卒中住院费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数据主要来自于上海市卫生健康统计中心。采用国... 目的: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了解脑卒中住院费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脑卒中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数据主要来自于上海市卫生健康统计中心。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的编码系统,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J区主诊断疾病编码为I61~I63的患者在全市的脑卒中相关首次住院记录。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后统计患者的首次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通径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901例脑卒中患者,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占92.59%和7.41%,例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2397.35元和28814.72元,例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3和19。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费用主要由药费、诊断费和服务费构成,占比分别为44.70%、29.92%和15.42%,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费用主要由药费、诊断费、耗材费和服务费构成,占比分别为38.76%、18.33%、17.59%和15.38%。从2016到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药费占比下降19.38个百分点,诊断费和服务费分别上升8.43个百分点和9.04个百分点;出血性脑卒中药费占比和耗材费占比分别下降7.54个百分点和13.43个百分点,诊断费占比和服务费占比分别上升6.87个百分点和10.15个百分点。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住院费用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为住院天数、医院级别、手术、年份,主要间接影响因素是年龄和医院级别(均P<0.05)。结论:上海市脑卒中患者费用负担较重,应该继续推进医改政策,巩固医改成果。医院应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和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效率,减少无效住院日。政府部门要继续完善医保制度,重视医保监管,促进健康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住院费用 因素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碧帆 王力男 +3 位作者 周文滔 李芬 王常颖 金春林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28,共4页
通过政策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对上海市老年人医疗服务提供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当前服务体系依旧存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失衡,以及康复、护理等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建议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构建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政策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对上海市老年人医疗服务提供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当前服务体系依旧存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失衡,以及康复、护理等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建议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构建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规划、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契机探索整合型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 养老机构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医疗信息化整合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顾淑玮 金春林 +3 位作者 王常颖 朱碧帆 陈多 李芬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5,共3页
上海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完成了联合诊疗、报告查询、远程教学等基础性支撑工作,通过打造绿色通道,实现分级诊疗。然而,医疗信息化整合建设仍存在条线过多、机构协作障碍、硬件设备隐患、数据挖掘与利用不足等问题。对... 上海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完成了联合诊疗、报告查询、远程教学等基础性支撑工作,通过打造绿色通道,实现分级诊疗。然而,医疗信息化整合建设仍存在条线过多、机构协作障碍、硬件设备隐患、数据挖掘与利用不足等问题。对此,应通过整合信息系统,优化协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满足健康需求;强化信息支撑,建立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疗 医疗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