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动化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的腹壁手术切口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俊 文乐 +3 位作者 汪源源 张榆锋 陈悦 陈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3-27,共5页
切口疝是发生于原手术切口区域的腹壁缺损,手术切口的准确定位对于切口疝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腹壁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的手术切口检测算法,可辅助医生快速定位切口疝病灶区域。算法首先采用斑点降噪各向异性扩散算... 切口疝是发生于原手术切口区域的腹壁缺损,手术切口的准确定位对于切口疝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腹壁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的手术切口检测算法,可辅助医生快速定位切口疝病灶区域。算法首先采用斑点降噪各向异性扩散算法对冠状面超声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再进行图像预处理操作以减少算法运算量,提高算法执行效率;最后通过边缘检测、最大距离筛选和线性拟合操作获得原手术切口的直线方程。结果表明:算法拟合的手术切口直线与实际手术切口位置非常接近,拟合效果好,精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三维超声 冠状面图像 腹壁手术切口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顺控制的智能神经导航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
2
作者 王杰 陈欣荣 宋志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6,共12页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因其低侵袭性而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因定向障碍和缺乏导航信息限制了其在经自然腔道手术的进一步应用。自然腔道解剖结构复杂,机器人末端的手术器械易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控制导航手术机器...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因其低侵袭性而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因定向障碍和缺乏导航信息限制了其在经自然腔道手术的进一步应用。自然腔道解剖结构复杂,机器人末端的手术器械易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控制导航手术机器人系统,使用可靠和安全的定位技术、7自由度机械臂以及避免关节角度限制的逆运动学控制策略,以实现高灵活度的机械臂控制。基于患者术前影像进行手术导航与手术规划,并通过阻抗柔顺控制将患者与手术器械的接触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为了提高手术精度并缓解医生的手术强度,智能语音控制实现术中手术器械位置和姿态的微小调整。基于体模和尸头实验进行系统的有效性验证。结果显示,本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1 mm,轨迹追踪角度误差小于2.5°,术中导航可进行实时手术靶点与器械跟踪,阻抗柔顺控制可将手术器械与患者之间的接触力降低在1.2 N以下,基于语音识别的精细调控可以满足术中对手术器械运动控制的要求。本研究的结果初步表明,所设计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手术机器人 手术导航 柔顺控制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手术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崇璟 谢涛 张晓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共4页
侧脑室三角区(atrium/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是指侧脑室中,向前与体部、向后与枕角、向下与颞角相沟通的三角形区域。侧脑室三角区内的肿瘤,成人大部分是脑膜瘤,儿童最常见脉络丛乳头状瘤,其他报道的有胶质瘤、海绵状... 侧脑室三角区(atrium/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是指侧脑室中,向前与体部、向后与枕角、向下与颞角相沟通的三角形区域。侧脑室三角区内的肿瘤,成人大部分是脑膜瘤,儿童最常见脉络丛乳头状瘤,其他报道的有胶质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转移瘤等,但都比较罕见[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三角区 手术入路 视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图像的肾上腺肿瘤分类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三 郭翌 +2 位作者 汪源源 曹万里 孙福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91-195,共5页
基于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提出肾上腺肿瘤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与分类算法。先读入肾上腺肿瘤的DICOM图像;然后利用基于局部区域的水平集方法分割肿瘤,解决边界模糊和区域不均匀的问题;在图像分割基础上,自动提取肿瘤的形态和纹理特征;... 基于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提出肾上腺肿瘤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与分类算法。先读入肾上腺肿瘤的DICOM图像;然后利用基于局部区域的水平集方法分割肿瘤,解决边界模糊和区域不均匀的问题;在图像分割基础上,自动提取肿瘤的形态和纹理特征;最后利用支撑向量机进行分类并输出诊断结果(肾上腺皮质肿瘤或髓质肿瘤)。实验使用318幅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其中准确性为95.28%、特异性为96.49%、敏感性为94.61%、阳性预测率为97.97%和阴性预测率为90.91%。因此,本文提出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算法能够有效地对肾上腺肿瘤做出正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可为临床的治疗和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辅助诊断 图像分割 肿瘤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LBP描述符法提取胰腺内镜超声图像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储怡宁 汪源源 +2 位作者 朱建伟 王雷 金震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2-185,共4页
提出一种局部三值模式方差(LTPV)描述符的特征提取方法,以提高现有胰腺内镜超声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慢性胰腺炎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例的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针对现有纹理特征区分度不足,对噪声鲁棒性较差的问题,该方法在局部二... 提出一种局部三值模式方差(LTPV)描述符的特征提取方法,以提高现有胰腺内镜超声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慢性胰腺炎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例的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针对现有纹理特征区分度不足,对噪声鲁棒性较差的问题,该方法在局部二值模式描述符的基础上引入阈值参数,并在直方图建立过程中加入邻域对比度权重,最终得到10维特征向量。实验数据采用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于2005年到2011年期间采集的内镜超声图像。结果表明,LTPV特征在SVM分类器下的各项分类性能都优于基于传统纹理特征和LBP特征的各类变种的分类结果。加入现有计算机辅助系统中后,分类准确性可达90.18%。可见,此特征对胰腺内镜超声图像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性和较好的鲁棒性,有望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内镜超声 局部二值模式 LTPV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有限元;牵拉;神经手术导航
6
作者 王巍伟 李萍 +1 位作者 章琛曦 宋志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5,共8页
脑组织牵拉变形严重影响神经导航系统(IGNS)术中导航的精确性及可靠性。建立脑组织线弹性生物力学模型,利用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矫正发生牵拉变形的生物力学模型。借助植入脑组织体模内的不锈钢标记物牵拉前后图像中位移定量分析X... 脑组织牵拉变形严重影响神经导航系统(IGNS)术中导航的精确性及可靠性。建立脑组织线弹性生物力学模型,利用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矫正发生牵拉变形的生物力学模型。借助植入脑组织体模内的不锈钢标记物牵拉前后图像中位移定量分析XFEM矫正脑组织牵拉变形的有效性。试验中不同尺寸网格的XFEM系统框架预测误差在0.3~0.5mm之间,平均为0.4mm;矫正精度在83.1%~87.5%之间,平均85.9%。结果表明,该系统框架能够有效矫正脑组织牵拉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有限元 牵拉 神经手术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及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崔相东 黄彦淇 邬小玫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1-59,共19页
为了全面展示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本文查阅了Web of science、知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数据库中2013年以来的相关论文和专利,综述了锂电池剩余电量的主流估算方法。针对常用的直接估算的方法(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和阻... 为了全面展示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本文查阅了Web of science、知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数据库中2013年以来的相关论文和专利,综述了锂电池剩余电量的主流估算方法。针对常用的直接估算的方法(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和阻抗表征)、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方法、基于电化学模型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的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本文汇总了各方法的估计误差,结果为安时积分法的最大估计误差可达15%;开路电压法最大估计误差为12.4%;电化学阻抗谱法平均估计误差小于3.8%;卡尔曼滤波法的估计误差小于1%;粒子群滤波法的平均误差可小于1%;基于电化学模型的方法平均误差小于2%;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平均误差小于2%;多方法混合和多参量联合估计的方法最大误差小于5%,平均误差小于2.5%。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法相较于直接估算的方法和其他基于模型的方法,精确度更高且更容易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无需对电池模型进行分析即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和利用多种参量修正估算值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估算精度。本文还针对电动汽车以及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对于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需求,对比分析了各方法的估算精度、优点、难点及适用电池类型,阐明估算方法的具体应用方案,并展望估算方法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从业人员提供全面、详实的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SOC 电动汽车 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颅颌面数据集驱动的三维修复研究
8
作者 金泽文 张新康 +1 位作者 汪文胜 陈欣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提出基于学习的颅颌面自动修复方法,在自主构建的数据集上进行学习,以自动生成缺损部分的形状,为复杂颅颌面结构的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头颅CT数据重建并标注了125例头骨数据,每一例构建21种缺陷分类,使用图像配准、阈值滤波等技... 目的提出基于学习的颅颌面自动修复方法,在自主构建的数据集上进行学习,以自动生成缺损部分的形状,为复杂颅颌面结构的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头颅CT数据重建并标注了125例头骨数据,每一例构建21种缺陷分类,使用图像配准、阈值滤波等技术完成数据预处理,并提出一种新的颅颌面自动修复技术,完成颅颌面缺损部分的形状生成。结果提出的方法在CMFDefects数据集上能够重建出兼具美观和保护功能的形状。结论颅颌面骨骼形状各异,解剖结构复杂,本研究结合深度学习与数据驱动方法能很好地完成颅颌面骨骼缺损的生成,为颅颌面修复手术的术前规划和术中操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修复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电子传递呼吸链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徐婷 李华 +2 位作者 鲁姗姗 张红旗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5,261,共7页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成的线粒体呼吸链酶完成,即NADPH-泛醌、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泛醌-Cyt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ATP合成酶。本文对线粒体呼吸链Ⅰ/Ⅱ/Ⅲ/Ⅳ/Ⅴ的分子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泛醌还原酶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QR)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QCR)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 ATP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超声Lamb波频散曲线测量与板厚估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凯亮 张正罡 +2 位作者 刘丹 他得安 胡波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6-292,共7页
超声Lamb波在工业无损检测与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受制于超声导波多模式频散与混叠的影响,如何实现高分辨率超声导波的模式分离与频散曲线提取,进而定量分析材料的健康状况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旨在将现代信号处理中广... 超声Lamb波在工业无损检测与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受制于超声导波多模式频散与混叠的影响,如何实现高分辨率超声导波的模式分离与频散曲线提取,进而定量分析材料的健康状况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旨在将现代信号处理中广泛采用的谱估计技术应用于超声Lamb波阵列信号分析,并通过提取频散曲线定量测量板厚度。以经典参数谱估计法中的Yule-Walker法与Burg法为例,实验测量和分析了3mm,4mm和5mm厚铝板中的宽带多模式Lamb波信号,准确地提取了铝板中的宽带Lamb波频散曲线,并比较了两种经典谱估计方法与二维傅氏变换法的性能,最终实现了铝板厚度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Lamb波 经典谱估计法 频散曲线 厚度估计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纤维束跟踪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艳 宋志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e,DTI)技术的脑白质纤维跟踪(white matter tractography,WMT)是目前唯一非入侵式三维重建活体脑白质纤维束解剖结构的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人脑白质纤维的微观结构,对神经生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e,DTI)技术的脑白质纤维跟踪(white matter tractography,WMT)是目前唯一非入侵式三维重建活体脑白质纤维束解剖结构的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人脑白质纤维的微观结构,对神经生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也有较大价值,成为神经纤维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DTI原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几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类脑白质跟踪算法,重点分析了其跟踪原理、优点和局限性,并介绍了脑白质跟踪算法的应用情况,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DTI) 白质纤维束跟踪(WMT) 高角分辨率弥散成像(HARDI) 压缩感知(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病人体表标测信号的f波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德玺 杨翠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59-2365,共7页
体表标测是一种无创的心电标测技术,在房颤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房颤病人的体表标测信号可以看做是心室信号、心房信号以及噪声信号三路统计独立的源信号瞬时线性混合而成。为了提取体表标测信号的心房活动(f波),利用独... 体表标测是一种无创的心电标测技术,在房颤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房颤病人的体表标测信号可以看做是心室信号、心房信号以及噪声信号三路统计独立的源信号瞬时线性混合而成。为了提取体表标测信号的心房活动(f波),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CA)以及ICA与二阶盲辨识法(SOBI)结合的两种盲信号分离方法 ICA-SOBI法对9位房颤病人的体表标测信号进行f波提取。对提取的结果采用频谱集中度(SC)评价。统计结果表明ICA-SOBI法提取的f波SC较高,提取效果更理想。同时,用ICA-SOBI法对不同子区域的体表标测信号进行f波提取,发现与心脏最接近的体表区域提取的f波SC最高,这一结果对体表电极点的空间分布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体表标测 盲信号分离 独立成分分析 二阶盲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序列调制的Golay码研究长骨中的超声导波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小军 他得安 Petro Moilanen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4-1570,共7页
利用超声导波评价长骨状况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长骨外附软组织使得接收到的导波信噪比(SNR)很低,因此难以应用在连体测量中.引入了一种超声编码信号作为激励,来提高对超声导波模式的识别.在附有表皮的长骨模型上,将基于基础序列调制... 利用超声导波评价长骨状况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长骨外附软组织使得接收到的导波信噪比(SNR)很低,因此难以应用在连体测量中.引入了一种超声编码信号作为激励,来提高对超声导波模式的识别.在附有表皮的长骨模型上,将基于基础序列调制的Golay码(BSGC)用于激励并产生超声弯曲导波信号.使得在远离换能器中心频率(200 kHz)的相对低频上(25 ~ 50 kHz),激励产生了幅度相对较大的导波信号,通过二维傅里叶变换(2D-FFT)得到了与皮质骨厚度变化敏感的弯曲导波模式的相速度值.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编码激励方式提高了接收信号的SNR,为评价皮质骨的厚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激励 超声弯曲导波 信噪比 长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氏变换的超声基频算法估计骨小梁间距 被引量:1
14
作者 他得安 李颖 刘成成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7,共9页
超声背散射信号对松质骨的微观结构极其敏感。骨小梁间距(Trabecular bone spacing,TbSp)是用于表征松质骨微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能从松质骨超声背散射信号中准确获得松质骨TbSp,本文提出了一种希尔伯特变换和基频估计法相结合的... 超声背散射信号对松质骨的微观结构极其敏感。骨小梁间距(Trabecular bone spacing,TbSp)是用于表征松质骨微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能从松质骨超声背散射信号中准确获得松质骨TbSp,本文提出了一种希尔伯特变换和基频估计法相结合的TbSp估计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离体松质骨的超声背散射信号,获得相应的TbSp值,并与显微CT测得的TbS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FE算法在信号频率较高时(5 MHz和10 MHz),估计结果更准确(误差〈3%)且稳定(标准偏差〈4%);TbSp较大时,估计结果更为准确;TbSp的估计值与标准值在不同频率下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2=0.75-0.99,p〈0.01,n=16)。HFE算法估计TbSp具有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用来表征松质骨Tb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小梁间距 松质骨 超声背散射 希尔伯特变换 基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telocytes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英文)
15
作者 徐婷 张红旗 +2 位作者 鲁姗姗 李华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telocytes(TCs)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骨髓TCs的形态学特征;分离培养骨髓TCs并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骨髓TCs胞体向外发出极其细长的突... 目的探讨骨髓telocytes(TCs)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骨髓TCs的形态学特征;分离培养骨髓TCs并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骨髓TCs胞体向外发出极其细长的突起(telopodes,Tps),相邻Tps通过直接接触形成相互联系。细胞培养发现TCs胞体较小,呈椭圆形,胞体发出细长的突起(250.33μm),由膨大的粗段(Podom)与细段(Podomer)交替组成。亚甲蓝染色、吉姆萨染色和詹纳斯绿染色均提示为典型的TCs。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D34、CD117、CD45、CD73和CD90在骨髓TCs中为阳性表达。结论首次成功分离和培养骨髓TCs,并对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telocyte telopode 活细胞染色 细胞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技术的健康成人胼胝体、扣带回、中脑白质纤维束密度随年龄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亚平 史勇红 +1 位作者 刘桂雪 李文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5,共7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探讨健康成人胼胝体、扣带回、中脑纤维束密度随年龄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25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五组(第一组16~30岁,20例;第二组31~45岁,34例;第三组46~60...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探讨健康成人胼胝体、扣带回、中脑纤维束密度随年龄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25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五组(第一组16~30岁,20例;第二组31~45岁,34例;第三组46~60岁,24例;第四组61~75岁,22例;第五组76~90岁,25例),行3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获取脑T1和DTI图像。所有DTI数据经DTI Studio软件预处理并追踪得到脑白质纤维束,手工设置三个感兴趣区,即胼胝体、扣带回和中脑,统计各区的纤维束密度(fiber tract density,FD),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到了三个感兴趣区的纤维束走行,其中胼胝体区纤维束成辐射状分布,走行有向前、后、左、右方向;扣带回区纤维束走行大致为前、后方向;中脑区纤维束走行大致为上、下方向,追踪结果分别与它们各自的解剖学结构相一致。对三个区的纤维束密度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为:(1)胼胝体区,各年龄组的FD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胼胝体区纤维束密度逐渐降低。(2)扣带回区,各年龄组的FD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一组的左、右侧扣带回F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左、右区,各年龄组的FD相互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得到,左侧扣带回区FD随年龄增长的下降趋势大于右侧。(3)中脑区,各年龄组的FD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左、右区,各年龄组的F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胼胝体、扣带回区内FD明显降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量化指标FD可以用来了解脑白质纤维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 纤维束追踪 纤维束密度 年龄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的快速成型技术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然 张子群 宋志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索利用水平集方法和快速原型技术得到颅骨缺损修复假体用于颅骨修复。方法基于有颅骨缺损的患者的CT数据,利用水平集方法结合病人脑组织信息得到完整的颅骨原始轮廓,还原出颅骨缺损部位信息,三维重建后应用三维打印机进行定制的... 目的探索利用水平集方法和快速原型技术得到颅骨缺损修复假体用于颅骨修复。方法基于有颅骨缺损的患者的CT数据,利用水平集方法结合病人脑组织信息得到完整的颅骨原始轮廓,还原出颅骨缺损部位信息,三维重建后应用三维打印机进行定制的颅骨缺损修复假体的快速原型制造。结果所得颅骨缺损修复假体非常适合颅骨缺损的部位,使用水平集方法和快速原型技术得到的颅骨缺损修复假体有很好的个体适配性。结论水平集方法和快速原型技术精确制造颅骨缺损修复假体是可行的,对颅骨缺损修复手术提供术前规划、减少术中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缺损修复 水平集 快速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标测系统中激动时刻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彦磊 杨翠微 余建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1-667,共7页
心电标测系统中除极波的激动时刻判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目前针对单极和双极信号的激动时刻提取方法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总结和实现了现有的几种激动时刻提取算法,提出一种符合单双极信号生理意义的检验激动时刻提取准确性的判断... 心电标测系统中除极波的激动时刻判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目前针对单极和双极信号的激动时刻提取方法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总结和实现了现有的几种激动时刻提取算法,提出一种符合单双极信号生理意义的检验激动时刻提取准确性的判断标准,比较了5种算法分别应用于单极和双极信号时的提取效果,并通过实际的动物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统计结果表明,单极信号的激动时刻提取应采用考虑到心电信号电生理意义的负向最大斜率法和空间梯度法;而双极信号的激动时刻提取更适合从信号波形形态学出发,可采用最大峰值法、负向最大斜率法和局部重心法3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标测 激动时刻 单极 双极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方法可靠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碧娟 陈艳玲 李文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1-336,343,共7页
比较基于两种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VBA)方法的结果,了解该方法的可靠性,以期为脑白质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基础信息。选择27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为青年组(14例)和老年组(13例),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首先使用DTIStu... 比较基于两种不同FA模板的全脑体素分析(VBA)方法的结果,了解该方法的可靠性,以期为脑白质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基础信息。选择27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为青年组(14例)和老年组(13例),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首先使用DTIStudio软件对图像进行自动配准和张量计算,获取部分各向异性(FA)图,然后利用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对FA图进行配准、归一化、平滑等预处理,最后分别基于SPM8软件下产生的专用FA模板和本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正常中国人FA模板,对两组间的脑白质FA值进行全脑体素分析比较。以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TBSS)方法和相关文献结果为标准,对以上比较结果进行验证。在基于SPM8产生的专用FA模板下,与青年组对比,老年组的双侧内囊前、后肢,左外囊,左额上回,左枕叶,右放射冠,右大脑脚底,右额中、下回,右小脑中脚的FA值显著下降(P<0.05,簇错误率校正);在基于正常中国人FA模板下,老年组的左内囊后肢,左外囊,左额上回,左颞中回,左枕叶,右放射冠,右内囊前、后肢,右大脑脚底,右额中、下回和胼胝体膝部的FA值相对于青年组显著下降(P<0.05,簇错误率校正);两种模板结果的不一致区域共有4个,即:左内囊前肢、右小脑中脚和左颞中回、胼胝体膝部,前两个区域出现在第一个模板中,后两个区域出现在第二个模板中,根据TBSS方法的激活区结果可得出左内囊前肢、右小脑中脚是假阳性,TBSS方法和相关文献结果支持第二个模板的结论。在采用VBA方法对脑白质进行分析时,基于正常中国人FA模板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 全脑体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检测算子的各向异性扩散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季春红 余锦华 汪源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1期184-188,共5页
近年来,各向异性扩散的方法在图像去噪中广泛运用.然而,对于乘性噪声和低对比度图像,传统的各向异性方法易造成边缘扩散.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边界检测算子的超声图像抑制斑点的方法,其中边界检测算子结合了相位一致性和相位反对称的方法P... 近年来,各向异性扩散的方法在图像去噪中广泛运用.然而,对于乘性噪声和低对比度图像,传统的各向异性方法易造成边缘扩散.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边界检测算子的超声图像抑制斑点的方法,其中边界检测算子结合了相位一致性和相位反对称的方法PCA.首先,结合相位一致性和相位反对称特征提取模型生成PCA,然后将PCA边界检测算子代替传统方法中的边界检测算子,从而生成新的基于边缘检测的各向异性扩散方法PCA-AD;最后,分别进行了模拟和实际超声图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CA-AD方法在均值保持、减小方差和边缘定位方面胜过传统各向异性扩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扩散 相位一致性 相位反对称 边缘检测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