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乘用车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力 江楠 仇雁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164,共9页
为调查新生产乘用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时间变化趋势以及致癌风险,2017—2020年在环境舱中采集了48辆新车在常温、高温和通风3种模式下的车内空气样品。结果显示,新车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 为调查新生产乘用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时间变化趋势以及致癌风险,2017—2020年在环境舱中采集了48辆新车在常温、高温和通风3种模式下的车内空气样品。结果显示,新车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苯乙烯之和)的质量浓度中值在常温、高温和通风模式下分别为101、335、55.8μg/m^(3);醛类物质(甲醛、乙醛和丙烯醛之和)的质量浓度中值分别为103、446、30.0μg/m^(3)。常温模式下的乙醛及高温模式下的甲醛和乙醛超出国家标准限值的比例较高,超标比例分别为77.1%、81.3%和89.6%。2017—2020年国内生产的新乘用车,车内空气中的苯系物和醛类组分在3种模式下不同年份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致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车内空气中苯的致癌风险可接受,甲醛的致癌风险在部分车型中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 时间变化趋势 致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去除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煦 杨田 +2 位作者 雷秋霞 钱霖 赵红颖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17-2538,共22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是指碳链上的氢原子被部分或者全部取代为氟原子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因具有优异的疏水性、疏油性、抗污性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运用于化工、服装家具、食品包装...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是指碳链上的氢原子被部分或者全部取代为氟原子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因具有优异的疏水性、疏油性、抗污性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运用于化工、服装家具、食品包装和日常用品等行业中.PFAS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物,会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甚至是引发癌症,而且PFAS性质稳定可长距离迁移,具有难降解性和生物蓄积性,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新污染物之一,因此探索高效、节能的PFAS的去除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全氟和多氟类化合物的降解中,主要利用了强氧化性物种(SO_(4)^(•−)、•OH和h^(+))或强还原性物种(e_(aq)^(−))对PFAS进行进攻从而进一步实现裂解矿化.本文综述了高级氧化法、高级还原法和微生物降解法这三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去除效果,反应途径和去除机理,并分析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去除新方法和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去除途径 高级氧化法 高级还原法 微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单一及联合暴露对RP4质粒介导的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hormesis效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春磊 方淑霞 +2 位作者 周虹 林志芬 刘颖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性基因(ARGs)泛滥问题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目前关于抗性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方面,但是关于抗生素对ARGs传播的影响研究还相对缺乏。质粒是ARGs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以基于RP4质粒的大肠杆菌(E.coli)接合转...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性基因(ARGs)泛滥问题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目前关于抗性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方面,但是关于抗生素对ARGs传播的影响研究还相对缺乏。质粒是ARGs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以基于RP4质粒的大肠杆菌(E.coli)接合转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氯哒嗪、磺胺异唑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根据单一暴露的结果设计混合抗生素的浓度比,探究抗生素联合暴露实验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只有盐酸四环素对含有四环素抗性的RP4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有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在联合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无促进作用的抗生素会抑制四环素的hormesis效应,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生素的环境风险。并且用受体理论解释了抗生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hormesis效应产生机制,为目前尚无定论的hormesis受体理论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磺胺 磺胺增效剂 抗性基因 大肠杆菌 基因水平转移 接合转移 RP4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环境中溴代阻燃剂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宏莉 仇雁翎 +3 位作者 葛元新 朱志良 林志芬 赵建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199,共8页
根据近年来大气环境中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污染问题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溴代阻燃剂在中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特征。重点分析了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部分Non-PBDE溴代阻燃剂(Non-PBD... 根据近年来大气环境中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污染问题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溴代阻燃剂在中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特征。重点分析了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部分Non-PBDE溴代阻燃剂(Non-PBDE类BFRs)在不同类型大气环境中的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室内空气、电子垃圾拆解地、特殊工业园区和经济较发达城市大气环境PBDEs污染较严重,含量水平在102~103pg/m^3。中等发达地区城市大气中PBDEs含量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含量为10~102pg/m^3。最主要PBDEs同系物为BDE-209,其次是BDE-47、BDE-99和BDE-28。中国针对大气环境中Non-PBDE类BFRs污染问题的研究较少,现有结果表明,部分地区该类污染物的含量较高,达到103pg/m^3。主要的Non-PBDE类BFRs包括HBCDD、BTBPE及DBDPE。文章最后对中国大气环境中BFRs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阻燃剂 大气环境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的改性及吸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婧 乔俊莲 林志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53-57,共5页
活性炭作为一类应用广泛的吸附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吸附能力的高低。为了提高活性炭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能力,需要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介绍了目前常见的活性炭改性方法以及改性活性炭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并对活性炭改性方法... 活性炭作为一类应用广泛的吸附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吸附能力的高低。为了提高活性炭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能力,需要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介绍了目前常见的活性炭改性方法以及改性活性炭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并对活性炭改性方法的拓展和吸附机理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改性 吸附材料 物理化学性质 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与群体感应抑制剂对费氏弧菌发光和生长联合毒性效应对比研究
6
作者 高丹 马清萍 +3 位作者 张跃恒 姚志峰 林志芬 于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抗生素类药物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细菌耐药性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抗生素替代品如群体感应抑制剂(QSIs)被研究和应用,在未来二者可能共存于环境之中。为了对它们混合物联合毒性评价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费氏弧菌(Vibrio fisch... 抗生素类药物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细菌耐药性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抗生素替代品如群体感应抑制剂(QSIs)被研究和应用,在未来二者可能共存于环境之中。为了对它们混合物联合毒性评价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V.fischeri)为受试生物,测定了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与6种QSIs对V.fischeri的发光强度(HV)和生长量(OD600)的联合毒性作用,初步探讨了SAs与QSIs对V.fischeri发光联合毒性和生长联合毒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SAs与QSIs联合作用于V.fischeri时,对发光的联合毒性表现为拮抗,对生长的联合毒性表现为拮抗或加和,且TUHV>TUOD。这可能是由于QSIs对V.fischeri的发光的抑制作用可以削弱SAs对发光的促进作用,而SAs与QSIs对V.fischeri的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两者没有互相削弱作用。同时,基于分子对接和回归分析法的研究表明了靶蛋白上结合的化合物有效浓度不同也可能是造成SAs与QSIs联合作用于V.fischeri时TUHV>TUOD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以为抗生素与QSIs联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群体感应抑制剂 费氏弧菌 发光强度 生长量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