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中沟通障碍的成因分析及消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天华 赵京音 +3 位作者 王建明 施国粹 蔡奚平 苏振洪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沟通障碍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在现有农业科研管理模式下农业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之间沟通障碍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消除沟通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 农业科研管理 沟通障碍 成因 消除方法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刚 陆天华 +2 位作者 王建明 施标 王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结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学科建设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科研管理 学科建设 发展路径 农业科研院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农业科技体系及运行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文敏 赵京音 张占耕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探讨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科技体系组织构成、农业科技体系的特点和主要动向以及农业科研管理机制等问题 ,对新时期完善上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运行机制 。
关键词 国际农业科技体系 运行机制 科技组织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 上海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农牧业科技现状和发展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建南 谢坤生 +4 位作者 江洪涛 陈丽佩 唐林源 朱乃淼 张国强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67-74,共8页
本课题是在调研了国内同类城市农牧业生产和科技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地综述了上海农牧业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农牧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特点。测算了农牧业科技进步在各个时期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并对... 本课题是在调研了国内同类城市农牧业生产和科技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地综述了上海农牧业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农牧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特点。测算了农牧业科技进步在各个时期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并对2000年上海农牧业科技的进步率,及郊区对农牧业科技专门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中、近期的重点科研项目和实现本市农牧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农牧业科技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沪农业发展比较研究
5
作者 朱乃淼 徐崇敬 +3 位作者 黄建南 刘燕华 陈建华 张四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63-67,共5页
在1989年课题基础上,经进一步文献调研,对京津沪三大城市的农业发展进行客观分析比较。并针对上海将按照“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宏伟发展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提出加快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直辖市 京津沪 城郊型农业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勇 王金华 +3 位作者 王季 骆静 王运圣 杨娟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为解决目前大型农场大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灌溉用工难、管水难等问题,特研发了一套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渠中的传统闸门进行改造,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控制器,可实现对无网、无电、无基础设施的农田进行智能化灌溉管... 为解决目前大型农场大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灌溉用工难、管水难等问题,特研发了一套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农渠中的传统闸门进行改造,配合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控制器,可实现对无网、无电、无基础设施的农田进行智能化灌溉管理。为促进大田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现将大田智能灌溉云平台、智能灌溉控制器、灌溉小助手等大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在上海农场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 云平台 智能灌溉控制器 灌溉小助手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熊蜂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於文俊 茅洪新 +2 位作者 王冬生 赵京音 袁永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70-72,共3页
1999~ 2 0 0 1年在浙江省天目山进行了熊蜂的种类和生态习性调查 ,发现天目山熊蜂种类 1 0种。文中列出了熊蜂的种类。
关键词 浙江 天目山 熊蜂 种类 生态习性 分布 访花植物 粉媒昆虫 保护地作物 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蜂对番茄常用农药的敏感性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冬生 於文俊 +1 位作者 袁永达 赵京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67-69,共3页
用触杀和残毒试验的方法 ,测定了番茄生产中常用的 1 0种杀菌剂和 1 1种杀虫剂对欧洲熊蜂(Bombusterrestris)的毒性。触杀试验结果表明 :(1 )杀菌剂对熊蜂也具有杀伤作用 ,但其致死作用明显低于杀虫剂。 (2 )在供试的杀菌剂中 ,以 6 2 .... 用触杀和残毒试验的方法 ,测定了番茄生产中常用的 1 0种杀菌剂和 1 1种杀虫剂对欧洲熊蜂(Bombusterrestris)的毒性。触杀试验结果表明 :(1 )杀菌剂对熊蜂也具有杀伤作用 ,但其致死作用明显低于杀虫剂。 (2 )在供试的杀菌剂中 ,以 6 2 .2 %仙生 (myclobutanil mancozebl)可湿性粉剂和 4 0 %百可得 (iminoctadinetris)可湿性粉剂对熊蜂的毒害比较明显 ;其次为 4 0 %福星 (flusilazole)乳油、5 0 %多菌灵 (carbendazim)可湿性粉剂、5 0 %速克灵 (procymidone)可湿性粉剂、4 0 %达科宁 (chlorothalonil)悬浮剂、5 0 %扑海因 (iprodione)可湿性粉剂、80 %大生(mancozeb)可湿性粉剂等 ;5 8%的雷多米尔 (metalaxyl mancozeb)可湿性粉剂和 6 4 %杀毒矾 (oxadixyl mancozeb)可湿性粉剂对熊蜂的毒害作用最低。 (3)杀虫剂对熊蜂的毒害比较明显 ,2 0 %米满 (tebufenozide)悬浮剂、5 %抑太保(chlorfluazuron)乳油、5 0 %阿波罗 (clofentezine)悬浮剂的毒性较低 ;而 5 %锐劲特 (fipronil)悬浮剂、1 0 %一遍净 (imi dacloprid)可湿性粉剂、4 8%乐斯本 (chlorpyrifos)乳油的毒性较高 ;2 5 %扑虱灵 (buprofezin)可湿性粉剂、1 0 %除尽(chlorfenapyr)乳油、1 .8%害极灭 (abamectin)乳油、2 0 %喹硫磷 (quinalphos)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番茄 农药 敏感性 杀菌剂 杀虫剂 毒性 杀伤作用 致死作用 仙生可湿性粉剂 百可得可湿性粉剂 福星乳油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达科宁悬浮剂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授粉 种植方式 病虫害防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蒋杰贤 赵京音 柴晓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概述了我国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的最新进展 ,包括与测报有关的基础研究 (种群空间格局、抽样技术 ) ,以及应用技术 (地面诱捕、雷达监测、数理统计预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等 ,对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应... 概述了我国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的最新进展 ,包括与测报有关的基础研究 (种群空间格局、抽样技术 ) ,以及应用技术 (地面诱捕、雷达监测、数理统计预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等 ,对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 基础研究 应用技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 Smith)的饲养与观察
10
作者 於文俊 王冬生 +2 位作者 茅洪新 赵京音 袁永达 《华东昆虫学报》 2004年第2期96-101,共6页
通过室内外饲养 ,观察了我国红光熊蜂蜂群的建立和发展动态。结果表明 ,在温度 2 8± 0 .5℃ ,相对湿度 70± 5 %和无光照的环境条件下 ,平均 84 .85 %越冬红光熊蜂蜂王在饲养后 11.83± 6 .13天开始产卵 ;加入欧洲熊蜂的... 通过室内外饲养 ,观察了我国红光熊蜂蜂群的建立和发展动态。结果表明 ,在温度 2 8± 0 .5℃ ,相对湿度 70± 5 %和无光照的环境条件下 ,平均 84 .85 %越冬红光熊蜂蜂王在饲养后 11.83± 6 .13天开始产卵 ;加入欧洲熊蜂的幼工蜂能够刺激蜂王产卵 ,促使产卵期明显提前 ;健康且已受精的越冬蜂王一般在 2周内产卵 ;在开始饲养后 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工蜂 ,2月左右开始产生雄峰 ,雄峰出现后 7d左右产生蜂王。在采集并饲养的蜂王中 ,平均 78.79%的蜂王建立了蜂群 ,每群平均有蜂 180 .2 9± 80 .2 6头 ,其中工蜂 10 5 .90± 4 1.83头 ,雄蜂 6 5 .5 2± 4 5 .33头 ,蜂王 8.86±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红光熊蜂 饲养 蜂群发育 产卵率 产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