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碱基突变检测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华 宋洁 +2 位作者 曾海娟 王金斌 钱韻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70,共10页
单碱基突变是指在基因组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发生改变的一种基因突变类型,已被证明是造成生物体遗传性状、疾病易感性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遗传学、疾病诊断及生物进化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随着核酸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单碱基突变是指在基因组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发生改变的一种基因突变类型,已被证明是造成生物体遗传性状、疾病易感性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遗传学、疾病诊断及生物进化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随着核酸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碱基突变检测技术为辅助动植物育种、检测疾病或微生物相关突变位点及指导治疗药物使用提供关键助力。本文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单碱基突变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势及局限性,列举了该技术在遗传性状、疾病诊断、病毒检测、食品掺假、动植物育种以及微生物耐药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重点描述了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单碱基突变快速检测策略,依据精准识别靶标类型不同,对该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无核酸扩增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单碱基突变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开发快速且经济的单碱基突变检测技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碱基突变 快速检测 多场景应用 CRISPR-C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能力建设浅析
2
作者 赵凯 潘爱虎 赵星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建设单位技术基础、建设内容、监管程序和检测技术流程、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等方面论述了在上海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安全管理 能力建设 转基因检测 生物安全评价 环境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GE技术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任方方 赵笑 +3 位作者 赵凯 唐雪明 吴洋洋 许燕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肠道微生物群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耐低氮的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梁 黄剑华 +4 位作者 陈志伟 杜志钊 高润红 邹磊 何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作物低氮胁迫下氮效率和筛选指标、基因型差异、生理生化、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耐低氮改良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作物 耐低氮 遗传改良 筛选 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鸭源成分检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潇 吕贝贝 +6 位作者 蒋玮 白蓝 武国干 王金斌 王荣谈 潘爱虎 唐雪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6-133,共8页
为了建立肉产品中鸭源成分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根据动物种间特异性的原则,筛选出一对品种特异的PCR引物,在此引物扩增片段的基础上,设计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序列,能特异检测鸭源成分。通过条件优化实验,发现在25μL的扩增体系中... 为了建立肉产品中鸭源成分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根据动物种间特异性的原则,筛选出一对品种特异的PCR引物,在此引物扩增片段的基础上,设计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序列,能特异检测鸭源成分。通过条件优化实验,发现在25μL的扩增体系中,内外引物浓度比为1∶4,温度为63.5℃,MgSO4添加量为5mM/μL,dNTPs添加量为1.75mM/μL,BstDNA聚合酶添加量为0.4U/μL,甜菜碱添加量为0.25μmol/μL,LAMP反应时间为30min时,LAMP检测体系检测效果达到最优,鸭肉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pg/μL。对牛羊肉中鸭源成分比例的检测灵敏度为0.0001%。应用该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市场中的牛羊肉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结果从21份样品中成功检测出5份含鸭源成分的混合肉。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灵敏、快捷,可以实现鸭源成分的现场速测,为肉制品市场的监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肉制品 等温扩增技术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LP-PCR的猪肉溯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华莉 涂尾龙 +4 位作者 曹建国 吴潇 常华 都启晶 谈永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57-62,共6页
选取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等3个品种共330头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FLP-PCR方法检测13个基因在3个猪品种群体内1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以期寻找到多态性信息含量丰富的SNP位点用于猪肉DNA溯源标记。结果表明:ADAMTS、DAZL、FBXO32、F... 选取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等3个品种共330头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FLP-PCR方法检测13个基因在3个猪品种群体内1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以期寻找到多态性信息含量丰富的SNP位点用于猪肉DNA溯源标记。结果表明:ADAMTS、DAZL、FBXO32、FUT1、MC4R、MyoG、NR4A1和PSMB基因的9个SNP位点可以用于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肉产品检测。根据9个SNP位点基因型对应的9个数字和字母组合形成的DNA条形码可以用于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肉产品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DNA溯源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在上海地区比较研究试验
7
作者 李丹 徐莉莉 +5 位作者 黄艳娜 顾艾节 陆方燕 俞晓云 曹婷 顾晓雯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为进一步丰富糯玉米种质资源,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7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测定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果穗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结果表明:‘荆恒一号’产量与对照无显... 为进一步丰富糯玉米种质资源,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7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测定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果穗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结果表明:‘荆恒一号’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小斑病抗性也优于对照。参试糯玉米品种‘荆恒一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上海奉贤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杜亚楠 赵笑 +3 位作者 范小瑞 张琪 赵凯 许燕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117-122,共6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一种新型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本文介绍了RPA技术的扩增原理、引物设计、成本分析及产物检测等内容,归纳了RPA技术与其他等温扩增方法的优缺点,并对RPA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基因突变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一种新型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本文介绍了RPA技术的扩增原理、引物设计、成本分析及产物检测等内容,归纳了RPA技术与其他等温扩增方法的优缺点,并对RPA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基因突变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希望RPA技术可以得到更多生物学家的关注,更好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核酸检测 引物设计 产物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上海地方猪肉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涂尾龙 蒋玮 +6 位作者 何川 张维谊 陈柔含 卫金良 甘叶青 卞益 吴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为建立上海地方名猪肉质评价基础数据,对嘉定梅山猪、崇明沙乌头猪、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的背最长肌进行肉质性状、质构、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肉质性状检测结果显示:金山枫泾猪锁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但... 为建立上海地方名猪肉质评价基础数据,对嘉定梅山猪、崇明沙乌头猪、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的背最长肌进行肉质性状、质构、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肉质性状检测结果显示:金山枫泾猪锁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但嫩度最差;梅山猪肉色较好,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金山枫泾猪、崇明沙乌头猪(P<0.05)。质构指标测定结果显示:4个品种各有千秋,但就硬度和弹性指标来看,金山枫泾猪略好于其他3个品种;梅山猪的黏附性、凝聚力最低。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梅山猪氨基酸总量最高,显著高于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P<0.05);崇明沙乌头猪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性状 氨基酸 质构 地方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在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伟 赵凯 +2 位作者 唐雪明 韩芳婷 许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50-154,共5页
综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创新、应用、技术特点等,并指出了LAMP技术的优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环引物 原理 生物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芹 蒋玮 +1 位作者 陈一帆 吕贝贝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6-1324,共9页
植物病原真菌是农业上的第一大病原菌,能够持续性地给全球的作物和果蔬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目前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这也带来了真菌耐药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应对病原真菌的新型绿... 植物病原真菌是农业上的第一大病原菌,能够持续性地给全球的作物和果蔬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目前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这也带来了真菌耐药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应对病原真菌的新型绿色防控技术迫在眉睫。喷雾诱导基因沉默(spray induced gene silencing,SIGS)技术是一种通过外源施用双链RNA或小干扰RNA的方式来控制病原体关键靶标基因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产上颇具潜力的新型绿色防控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病原真菌的防控。本文主要综述了SIGS技术原理及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研究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农药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诱导基因沉默 RNA干扰 植物真菌病害 生物农药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颖雄 陆怡然 +9 位作者 王慧 孙萍东 陈强 沈渊 卫季辉 李丹 卢有林 施标 林金元 郑洪建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23-124,139,共3页
鲜食玉米是上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受气候高温高湿、种植品种抗病性差、防治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呈蔓延扩散的态势。现对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总结,并依此提出相关综合防治技术... 鲜食玉米是上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受气候高温高湿、种植品种抗病性差、防治不力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呈蔓延扩散的态势。现对上海地区鲜食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总结,并依此提出相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上海地区鲜食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南方锈病 发生特点 防治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13
作者 赵慧燕 周龙华 +3 位作者 刘成洪 李锦斌 黄剑华 陆瑞菊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以“紫籽”(purple-seeded,“PS”)以及“黄籽”(yellow-seeded,“YS”)大麦为研究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系统分析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结果表明:“紫籽”大... 以“紫籽”(purple-seeded,“PS”)以及“黄籽”(yellow-seeded,“YS”)大麦为研究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系统分析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结果表明:“紫籽”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显著高于“黄籽”大麦。通过同源比对获得‘SLB’中Hv TTG1(TRANSPARENT TESTA GLABRA1)全长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Hv TTG1后,转基因拟南芥叶片颜色呈现紫色。脂质组学分析显示,“紫籽”中多种脂质组分含量均高于“黄籽”,包括1种单酰甘油(monoacylglyceride,MG)、12种二酰甘油(diacylglyceride,DG)、67种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以及具有高营养价值的亚油酸(C18∶2)与亚麻酸(C18∶3)。综上,初步认为Hv TTG1在大麦种子紫色种皮形成中起到潜在的调控作用,并且‘紫籽’大麦相对‘黄籽’大麦,籽粒含有更高的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研究可对紫色大麦在新食谱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籽大麦 表儿茶素 脂质组学 液质联用 HvTT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4
作者 宋丽莉 黄艳娜 +3 位作者 蒋玮 郑洪建 赵子轶 唐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150-154,共5页
CRISPR/Cas9系统通过靶向突变对植物基因组进行编辑,是研究基因功能和作物改良的第三代基因编辑工具。本文介绍了CRISPR/Cas9打靶系统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并展示了其在作物基因功能研究和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精准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大麦苗培育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杨邦伟 黄琳丽 +4 位作者 张述伟 宗营杰 李颖波 陆瑞菊 刘成洪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为明确富硒大麦苗的最佳培育条件,以大麦‘H30'和青稞‘XL22'两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将大麦苗置于最适生长环境中(恒温22℃、连续光照12h/d)培养,以麦苗地上部总硒含量、株高及鲜重等生理指标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最佳的... 为明确富硒大麦苗的最佳培育条件,以大麦‘H30'和青稞‘XL22'两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将大麦苗置于最适生长环境中(恒温22℃、连续光照12h/d)培养,以麦苗地上部总硒含量、株高及鲜重等生理指标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最佳的施肥方式、硒肥配施量、硒肥种类以及大麦品种。结果表明:对大麦‘H30’幼苗叶面喷施10.0mg/kg纳米级单质硒,每7d施肥一次,21d后株高为51.2cm,鲜重3.4g,总硒含量可达8.598mg/kg。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合总硒含量、地上部株高、鲜重均有提升,且大麦幼苗植株体内硒含量超过富硒食品国标要求(0.15mg/kg),是最佳施肥组合。研究可为进一步生产新型富硒大麦若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苗 纳米 单质硒 配施方式 富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紫花苜蓿品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16
作者 鲍珊珊 范小炎 +5 位作者 武国干 王翠 章寅 李鹏 明凤 宋丽莉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5期13-18,共6页
以‘巨能7’‘SK3010’‘金皇后’‘WL358HQ’‘WL525HQ’‘WL319HQ’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苜蓿叶片的粗蛋白、氨基酸、B族维生素含量,分析必需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对紫花苜蓿... 以‘巨能7’‘SK3010’‘金皇后’‘WL358HQ’‘WL525HQ’‘WL319HQ’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苜蓿叶片的粗蛋白、氨基酸、B族维生素含量,分析必需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WL358HQ’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且与其他5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6个品种苜蓿中均含有被测的17种氨基酸,‘金皇后’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各品种药效氨基酸均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以上;紫花苜蓿SRC值在57—61,且‘金皇后’SRC值最高;‘金皇后’维生素(FA∕VB9、DHF、5-FTHF、5,10-CHTHF、VB_6)含量最高;6个品种紫花苜蓿均符合优质蛋白质的标准且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金皇后’苜蓿营养价值最高。本研究可为上海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 B族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大麦地方品种苗期耐盐性筛选和鉴定指标研究
17
作者 刘世森 杨华 +7 位作者 郭珍珠 冯世纪 张述伟 郭桂梅 周龙华 刘成洪 杜志钊 陈志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盐胁迫是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而裸大麦作为一种耐盐性较强作物,在改良盐碱土壤和保障粮食安全上具有潜在价值。以18个上海裸大麦地方品种为材料,在苗期调查株高、根长、根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4个形态学指标以及w(Na+)、w... 盐胁迫是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而裸大麦作为一种耐盐性较强作物,在改良盐碱土壤和保障粮食安全上具有潜在价值。以18个上海裸大麦地方品种为材料,在苗期调查株高、根长、根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4个形态学指标以及w(Na+)、w(K+)和w(Na+)/w(K+)等生理指标,进行耐盐性筛选与鉴定。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在品种间和不同处理条件间差异均表现出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除株高外,其余各性状在不同处理与品种间的互作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干质量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并且株高、w(K+)和w(Na+)/w(K+)的变异系数在盐胁迫下升高了,而其余性状则降低了。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正常和盐胁迫条件下,根长、株高和地上部干质量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而w(Na+)、w(K+)仅分别与w(Na+)/w(K+)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研究获得了2个耐盐性较强的裸大麦品种,探讨了钠、钾相关性状与裸大麦耐盐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耐盐性 干质量 w(Na+)/w(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重金属镉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8
作者 薛永 王苑螈 +3 位作者 姚泉洪 宋科 郑宪清 杨建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8-534,共7页
各种人类活动,如采矿、制革、冶炼、污水灌溉等引起土壤和水体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重金属镉污染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该文描述了受重金属镉胁迫时植物的生理机制及各种抑制表现,如线粒体的裂解,细胞的生长分裂、... 各种人类活动,如采矿、制革、冶炼、污水灌溉等引起土壤和水体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重金属镉污染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该文描述了受重金属镉胁迫时植物的生理机制及各种抑制表现,如线粒体的裂解,细胞的生长分裂、水分的吸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同时也从微生物和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分析了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应对策略,它依赖于植物本身和周围生存微环境的通力合作,主要包括降低对重金属的利用、控制重金属的吸收、螯合重金属、促进重金属的排出、区室化重金属和对重金属诱导的活性氧基团进行解毒等几条途径。另外,植物体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镉的吸收、转运和解毒是一个精密的调控过程,参与重金属吸收和排出的转运蛋白在整个调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了吸收、螯合、区室化和代谢利用等关键步骤。非必需重金属转运蛋白分重金属吸收蛋白和重金属排出蛋白2大类,吸收蛋白主要有AtNRAMP、ZNT和OsIRT等,能够通过某一种或几种阳离子转运载体蛋白运输至植物体内;排除蛋白主要包括P1B型ATP酶、阳离子转运促进蛋白家族(CDF)和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转运蛋白)3大蛋白家族,主要将重金属转运出细胞质或者将重金属转运进入植物体内的细胞器,转运蛋白在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中起着积极的防御作用。该文探讨了植物对重金属镉胁迫的各种抗性机制,可为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如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志伟 何婷 +6 位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邹磊 杜志钊 单丽丽 何烨 黄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的方法,对6个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吸氮量、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植株干重、分蘖数和根长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长以外的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各相对...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的方法,对6个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吸氮量、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植株干重、分蘖数和根长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长以外的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各相对性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型差异,相对分蘖数>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植株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根长>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株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吸氮量和苗期各干重指标间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株高和苗期各相对干重指标间互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耐低氮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单株吸氮量 相对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酯酶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金斌 谭芙蓉 +4 位作者 王利刚 段可 朱宏 赵凯 唐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概述了乙酰胆碱酯酶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酶抑制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酶抑制法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