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1
作者 余智颖 范楷 +8 位作者 黄晴雯 孟佳佳 郭文博 周剑 聂冬霞 杨梦瑞 李亮 韩铮 赵志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79,共9页
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给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2020年从上海本地蔬菜种植基地或农贸市场抽样采集常见蔬菜391份,包括101份生菜、90份番茄、100份黄瓜和10... 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给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2020年从上海本地蔬菜种植基地或农贸市场抽样采集常见蔬菜391份,包括101份生菜、90份番茄、100份黄瓜和100份茼蒿。蔬菜样品粉碎后用含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水溶液(80∶20,体积比)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蔬菜中35种真菌毒素的含量。4种蔬菜基质中35种真菌毒素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0.990,检出限为0.05~5μg/kg,定量限为0.1~10μg/kg,平均回收率为70.83%~119.05%,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06%~17.9%和0.46%~19.8%。调查结果发现,在391份蔬菜样品中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白僵毒素、链格孢毒素、单端孢霉烯类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11种真菌毒素,总检出率为47.06%,平均含量为0.49~65.17μg/kg;生菜、番茄、黄瓜、茼蒿4种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64.35%、34.44%、50.00%和38.00%,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蔬菜中毒素的污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上海地区生菜、番茄、黄瓜和茼蒿等常见蔬菜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普遍,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毒素含量相对较高,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污染水平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消费者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中的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星 钱群丽 +4 位作者 李祥洲 王坦 沈源源 邓玉 宋卫国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以上海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研究了大城市消费者自身特征、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外部影响因子、消费者舆情反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受访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对... 以上海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研究了大城市消费者自身特征、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外部影响因子、消费者舆情反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受访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认知程度呈上升趋势;公众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来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残留;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后,受访消费者会通过微信进行转发,偶尔会主动对事件进行甄别,后续的购买信心受损。总体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舆情 消费行为 舆情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售大米、玉米、大豆和面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健康风险评估
3
作者 朱佐银 王杰 +4 位作者 马君梅 赵含珂 程海生 黄成宝 杨俊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6,共12页
【目的】评估粮食中多种真菌毒素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点评估模型和概率评估模型分析上海市成年居民通过大米、玉米、大豆和面粉摄入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 【目的】评估粮食中多种真菌毒素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点评估模型和概率评估模型分析上海市成年居民通过大米、玉米、大豆和面粉摄入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s,DONs)和伏马毒素(fumonisins,FBs)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玉米中AFs和大豆中黄曲霉毒素G_(1)(aflatoxin G_(1),AFG_(1))的暴露限值(margin of exposure values,MoE)>10000,不存在膳食暴露风险;大米、面粉中AFs和大豆中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黄曲霉毒素B_(2)(aflatoxin B_(2),AFB_(2))和黄曲霉毒素G_(2)(aflatoxin G_(2),AFG_(2))的MoE<10000,存在较小的健康风险。经4种粮食摄入的ZEN、DONs和FBs的每日摄入估计量(estimated daily intake,EDI)<每日最大可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maximum tolerable daily intake,PMTDI),无膳食暴露风险。在第95百分位数(P95)暴露水平时,经大米摄入OTA的EDI>100 ng/kg;大豆中OTA和面粉中DONs在部分暴露水平下风险商值(risk quotient,RQ)>100%,均存在较小的健康风险。【结论】上海市成年居民通过4种粮食摄入AFs、OTA、ZEN、DONs和FBs的整体暴露水平处于安全范围,但部分真菌毒素在高暴露水平下仍存在健康风险。该研究为上海市粮食中真菌毒素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真菌毒素 风险评估 膳食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检测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佳佳 郭文博 +3 位作者 聂冬霞 韦阳 赵志辉 韩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4,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国家级纯度标准物质,为农产品中DON的检测等工作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共振法对DON纯度标准物质进行纯度定值。质量平衡法包括采用液相色谱面积归一... [目的]本文旨在研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国家级纯度标准物质,为农产品中DON的检测等工作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共振法对DON纯度标准物质进行纯度定值。质量平衡法包括采用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DON主成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纯度标准物质中水分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杂质含量,以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无机离子杂质含量。定量核磁共振法采用苯甲酸为内标,选择合适的共振峰,内标法定量标准物质的纯度,并对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测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质量平衡法的纯度定值结果为99.47%,定量核磁共振法定值结果为99.45%,最终所研制的DON纯度标准物质的纯度为99.5%,扩展不确定度为0.4%,均匀性良好,且满足12个月以上的稳定性要求。[结论]本试验所研制的DON纯度标准物质符合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目前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并已被用于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实际检测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标准物质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共振法 不确定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风险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星 李祥洲 +2 位作者 邓玉 廉亚丽 宋卫国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分析,对2012—2019年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舆情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发生区域、风险诱因、行业、产业链环节及报道媒体的特征揭示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 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分析,对2012—2019年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舆情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发生区域、风险诱因、行业、产业链环节及报道媒体的特征揭示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风险发生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舆情事件发生具有周期性,夏秋为高峰期;广东、山东、浙江、北京等地为舆情问题事件高发区域;风险诱因具有复杂性,“违禁农兽渔药及农兽渔药残留”(27.03%)、“制假售假及违法违规加工”(22.06%)和“非法添加”(15.00%)为前三诱因;发生行业具有集中性,多在种植业(30.10%)和畜牧业(29.86%);问题多出现在产业链前端,即生产和初加工环节;报道问题事件的首发媒体主要为报纸(45.30%)和网站(4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舆情监测 舆情风险 舆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生物胺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璐 边银丙 +1 位作者 邢增涛 邵毅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对生物胺的来源、种类、作用和危害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做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 农产品 生物胺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诺如病毒的分离、富集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普春敏 陈丽丽 +2 位作者 索玉娟 赵晓燕 白亚龙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是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挑战。其中,食品样本的前处理一直是食源性病毒检测的瓶颈环节,且因不同食品基质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针对... 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是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挑战。其中,食品样本的前处理一直是食源性病毒检测的瓶颈环节,且因不同食品基质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针对不同的基质制定不同的洗脱富集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食品基质的洗脱富集方法,对抗体、适配体、多肽以及组织血型抗原四种NoV分子识别元件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NoV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NoV洗脱纯化及检测技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诺如病毒 分子识别 洗脱富集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 被引量:7
8
作者 邓姗 陈海荣 褚云霞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3期106-110,共5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保障育种者权利、激励育种创新、规范种子市场、促进农林业发展而设立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调查上海市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情况,上海共有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670件,其中大田作物占比近50%,申请人以农业科学院和...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保障育种者权利、激励育种创新、规范种子市场、促进农林业发展而设立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调查上海市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情况,上海共有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670件,其中大田作物占比近50%,申请人以农业科学院和农业事业单位为主。通过总结上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和特点,发现主要缺陷和不足,提出对策,将有利于提高保护意识,促进上海种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植物新品种保护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志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构成现状和建设标准,剖析了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检测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峻搏 李圆圆 +2 位作者 王建华 刘素娟 杨宪立 《上海蔬菜》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蔬菜及其制品易受真菌毒素等污染,部分毒素毒性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真菌毒素种类较多,其中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属真菌毒素在茄果类、豆类、叶菜类和根茎类等蔬菜中较常见。该文综述了蔬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 蔬菜及其制品易受真菌毒素等污染,部分毒素毒性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真菌毒素种类较多,其中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属真菌毒素在茄果类、豆类、叶菜类和根茎类等蔬菜中较常见。该文综述了蔬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蔬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检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真菌毒素 污染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辣椒部分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寿国 赵洪 +2 位作者 张靖立 陈海荣 章毅颖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55-5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种植的辣椒品种,以20个已知辣椒品种为材料,在上海市进行设施栽培,对参试辣椒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和果实的形态指标等进行了测定、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各辣椒品种的生长势、形态特征和加工形式等,其中"镇... 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种植的辣椒品种,以20个已知辣椒品种为材料,在上海市进行设施栽培,对参试辣椒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和果实的形态指标等进行了测定、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各辣椒品种的生长势、形态特征和加工形式等,其中"镇研15号""翠玉""吉祥""巨无霸八号""早脆"的适应性强且种植表现好,较适合在上海市进行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生育期 形态特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响应研究--以2019年央视“3·15”曝光“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群丽 刘星 +3 位作者 姚春霞 李祥洲 廉亚丽 宋卫国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为实现科学监管及引导网络舆情正确走向,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掌握消费者对网络舆情的响应情况。以“3·15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 为实现科学监管及引导网络舆情正确走向,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掌握消费者对网络舆情的响应情况。以“3·15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该事件引起了各媒体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呈现出多个不同观点,引发舆情关注。对消费者的调研分析发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每日食用鸡蛋量等基本特征与消费者传播、转发、关注舆情信息等行为因素呈显著正相关。58.89%的消费者通过新媒体“三微一端”关注和传播舆情,新媒体已成为舆情传播、发酵的主要场所。事件标题、发布事件的媒体权威性、是否当季农产品等是引发消费者对舆情信息关注的重要因素。“3·15化妆土鸡蛋”舆情事件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鸡蛋 农产品质量安全 舆情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上海市售蔬菜质量安全分析及监管建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琦琦 陈磊 +1 位作者 周静 白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64,98,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蔬菜的质量安全情况,为以后监管提供数据及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2021年蔬菜监督抽检的公示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汇总。结果:统计结果显示,2019—2021年蔬菜产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36%,0.78%,2....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蔬菜的质量安全情况,为以后监管提供数据及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2021年蔬菜监督抽检的公示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汇总。结果:统计结果显示,2019—2021年蔬菜产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36%,0.78%,2.88%。鳞茎类、豆类和叶菜类蔬菜在3年内均有检出不合格产品,其中鳞茎类蔬菜不合格率最高;主要的不合格蔬菜品种有韭菜、豇豆、姜等,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腐霉利、啶虫脒等农药残留,3年共检出超标药物及重金属污染物16种,其中6种药物禁止用于蔬菜生产中。结论:超剂量使用农药、违规使用禁用农药和未按照标准实行用药安全间隔期管理等,仍是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尤其需加强对韭菜、豇豆、姜、豆芽等高风险蔬菜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抽查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春季辣椒大棚栽培技术
14
作者 黄静艳 李寿国 +1 位作者 张靖立 陈海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83-84,102,共3页
在上海市春季进行辣椒设施栽培,生产出的辣椒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现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管理、大棚定植、温度及肥水管理、修枝、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对上海市春季辣椒大棚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上海市辣椒产业发展。
关键词 辣椒 春季 大棚 定植 病虫害防治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晶 毕春娟 +3 位作者 陈振楼 施庆 李林茹 姚春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在上海崇明岛选取15个不同规模的猪场、禽场和奶牛场,分别采集粪肥以及距离养殖场50 m内的地表水、土壤和相应的蔬菜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氧氟沙星(OFL)、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IP)和诺氟沙星(NOR)4种氟喹... 在上海崇明岛选取15个不同规模的猪场、禽场和奶牛场,分别采集粪肥以及距离养殖场50 m内的地表水、土壤和相应的蔬菜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氧氟沙星(OFL)、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IP)和诺氟沙星(NOR)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分析,以了解目前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水平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粪肥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范围为9.00~950μg·kg^(-1),平均值为144μg·kg^(-1),4种抗生素的检出率均在70%以上。周边地表水中氟喹诺酮总含量为2.8~477.5μg·L^(-1),平均值为86.8μg·L^(-1),ENR的检出率为66.7%,OFL、CIP和NOR的检出率均为100%。土壤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范围为19.1~802μg·kg^(-1),平均值为144μg·kg^(-1),OFL、ENR和CIP的检出率均为100%,NOR的检出率为90.9%。蔬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为ND^110μg·kg^(-1),平均值为21.9μg·kg^(-1)。OFL和CIP的检出率为73.3%,ENR和NOR的检出率为53.3%。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均值为粪肥>土壤>周边地表水>蔬菜。对同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养殖场周边不同环境介质中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OFL在粪肥与地表水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OFL、CIP、NOR在水样与蔬菜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场 粪肥 地表水 土壤 蔬菜 氟喹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醛的毒性作用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6
作者 翟晓虎 杨海锋 +2 位作者 陈慧英 何卫华 杨俊花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脂质过氧化、饲料油脂酸败等的产物。它不仅是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进一步探索MDA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就MDA的理化性质、来源、代谢转化、毒性作用及...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脂质过氧化、饲料油脂酸败等的产物。它不仅是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进一步探索MDA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就MDA的理化性质、来源、代谢转化、毒性作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毒性研究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含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国荣 杨海峰 +4 位作者 黄志英 王昇 倪苗娟 王红梅 白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为了对上海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的污染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性评价,采集了2011—2016年上海地区送检饲料样品的检测数据,统计猪、鸡全价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中铜、铁、锌、锰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浓缩料、... 为了对上海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的污染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性评价,采集了2011—2016年上海地区送检饲料样品的检测数据,统计猪、鸡全价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中铜、铁、锌、锰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浓缩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按照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比例换算成配合饲料或精料补充料中各元素的含量。铜、铁、锌、锰的检测方法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安全性评价采用单因素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依据为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结果表明:1)猪、鸡全价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中铜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6.4%、3.8、24.7%,锌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19.2%、1.8%、16.5%,锰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1.8%、10%、1.1%,铁的超标率相对较低,均不高于1.3%。2)猪全价配合饲料中锌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为1.23,属于轻度污染水平;牛精料补充料中铜、鸡全价配合饲料中锰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83、0.82,污染程度均达安全警戒水平;配合饲料中铁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低于0.7,处于安全水平。3)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综合污染指数为0.78,达到污染警戒水平。猪全价配合饲料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为0.97,污染程度达警戒水平,鸡全价配合饲料和牛精料补充料的综合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处于安全水平。综上可知:上海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猪全价配合饲料中锌、牛精料补充料中铜、鸡全价配合饲料中的锰污染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饲料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快速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刚 韩铮 +5 位作者 聂冬霞 杨俊花 赵志辉 李和平 廖玉才 武爱波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获得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通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在室温下(25℃)快速、定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仅30 min,检出限为0.3μg/kg,线性范围0.5-10μg/kg,回收率为76.7%-104.2%。应... 在获得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通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在室温下(25℃)快速、定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仅30 min,检出限为0.3μg/kg,线性范围0.5-10μg/kg,回收率为76.7%-104.2%。应用此方法测定了16份小麦、玉米等谷物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其中小麦9份、玉米7份,检出率为69%,含量在5.12-400.02μg/kg,其中2份样品为阳性。同时该ELISA检测结果与LC-MS/MS的验证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该新型快速、定量的ELISA技术对小麦、玉米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大范围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快速检测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香菇中有机酸含量的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旭孔 邢增涛 +2 位作者 饶钦雄 赵晓燕 赵明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香菇中酒石酸、苹果酸、乙酸和柠檬酸的方法。在酸提条件下,利用Agela Venusll MP C18色谱柱,以2%CH3OH-20 mM(NH4)2HPO4(pH 2.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香菇中酒石酸、苹果酸、乙酸和柠檬酸的方法。在酸提条件下,利用Agela Venusll MP C18色谱柱,以2%CH3OH-20 mM(NH4)2HPO4(pH 2.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四种有机酸均在8 min内出峰。本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检出限较低,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香菇 酸提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氟铃脲残留检测技术及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曲明清 王伟民 +1 位作者 盛亚红 陈军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综述了氟铃脲在蔬菜和水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检测技术和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氟铃脲 蔬菜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