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抑菌型地衣芽孢杆菌的快速分离与鉴定及其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明振 廖学文 +3 位作者 屈汶辉 黄克和 缪德年 张克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5-331,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分离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材料。[方法]通过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体外测定分离菌... [目的]本文旨在分离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材料。[方法]通过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体外测定分离菌株发酵上清液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到6株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分离菌株BB11的抑菌活性最强,对沙门氏菌C782和大肠杆菌K_(12)D_(31)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5.34和6.26 mm。染色镜检BB11菌为带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理化特性与芽孢杆菌相符。BB11菌的16S rRNA序列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CRC 15413序列的相似度在99%以上,gyr B基因序列与B.licheniformis BCRC 12826序列的相似度达到100%。BB11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具有多重耐药的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987P和沙门氏菌C782均表现出较好的抑杀作用。[结论]分离到的地衣芽孢杆菌BB11具有用于开发多功能微生态制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双重筛选 耐药致病菌 gyrB基因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d亚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叶 郭佳宏 +5 位作者 廖学文 李春华 易建中 凌红丽 蒋贻海 缪德年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43-48,共6页
为了制备猪圆环病毒2d亚型病毒样颗粒,根据GeneBank上公布的PCV2d亚型HB-MC1株的序列和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表优化合成PCV2d亚型ORF2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0a-Cap2d,将该质粒转化入Rosetta(DE3)宿主... 为了制备猪圆环病毒2d亚型病毒样颗粒,根据GeneBank上公布的PCV2d亚型HB-MC1株的序列和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表优化合成PCV2d亚型ORF2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0a-Cap2d,将该质粒转化入Rosetta(DE3)宿主菌,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对目的基因的表达及产物的可溶性进行分析,利用Western blot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鉴定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并利用电镜技术鉴定重组Cap2d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SDS-PAGE结果表明PCV2d的ORF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可溶性表达;电镜下观察超声破碎后的上清中存在大量直径约17 nm的病毒样颗粒;Western blot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溶性蛋白可与猪PCV2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制备PCV2d亚单位疫苗和相关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d亚型 ORF2基因 可溶性表达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临床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叶 郑琳琳 +4 位作者 李春华 郭佳宏 凌红丽 蒋贻海 缪德年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52-55,共4页
为了确定2019年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仔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毒力特性,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分型鉴定以及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在血平板上形成浅灰色、半透明的有α溶血环的圆形细小菌落,... 为了确定2019年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仔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毒力特性,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分型鉴定以及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在血平板上形成浅灰色、半透明的有α溶血环的圆形细小菌落,镜检呈散在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短链球菌,结合生化试验、基因分型,确定该病原菌为猪链球菌2型,命名为HA21。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A21主要毒力基因分布为sly+/epf+/mrp+,提示HA21为强毒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A21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敏感,但对阿奇霉素、卡那霉素等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菌肽CAMa的制备及其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凌红丽 郭佳宏 +3 位作者 夏叶 蒋贻海 魏波 缪德年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6期82-87,共6页
根据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偏爱密码子对设计的新型抗菌肽CAMa进行基因合成,将合成的CAMa基因克隆至载体pPICZαA上,构建穿梭载体pPICZαA-CAMa,电转化酵母菌X-33,经甲醇诱导表达,测定重组CAMa的抗菌活性,并通过断奶仔猪饲喂试验评... 根据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偏爱密码子对设计的新型抗菌肽CAMa进行基因合成,将合成的CAMa基因克隆至载体pPICZαA上,构建穿梭载体pPICZαA-CAMa,电转化酵母菌X-33,经甲醇诱导表达,测定重组CAMa的抗菌活性,并通过断奶仔猪饲喂试验评价抗菌肽CAMa代替抗生素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抗菌肽CAMa在毕赤酵母X-33中获得分泌表达,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Ⅰ、大肠杆菌K12D31、猪大肠杆菌K88、猪大肠杆菌K99、猪大肠杆菌987P和猪沙门氏菌C782均有较好的抑杀活性。抗菌肽CAMa试验组和硫酸抗敌素对照组在仔猪增重、平均日增重、腹泻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为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替代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CAMa 毕赤酵母 抗菌活性 替代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M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5
作者 丁卫星 王荣谈 +5 位作者 李春华 夏叶 郭佳宏 倪建平 缪德年 赵敏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对收集的2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临床毒株(D1、D3)的M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株PEDV流行毒株M基因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8%。流行毒株D1与参考株... 采用RT-PCR方法对收集的2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临床毒株(D1、D3)的M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株PEDV流行毒株M基因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8%。流行毒株D1与参考株EAS1、SM98、CHM2013分离株亲缘性较近,流行毒株D3与参考株PEDV-LY、PEDV-WS、CH22分离株亲缘性较近。与参考株CV777相比,D1株M蛋白有4个抗原决定簇的位置和序列组成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流行毒株 M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猪附红细胞体16S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6
作者 夏叶 孙莹慧 +3 位作者 李春华 郭佳宏 王秀花 缪德年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6期6-9,共4页
为了解江苏地区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的流行变异情况,以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猪为试验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其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并对其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均扩增出695 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附红细胞体分离株... 为了解江苏地区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的流行变异情况,以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猪为试验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其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并对其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均扩增出695 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附红细胞体分离株PE1、PE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6.4%。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两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分离株PE1与中国、日本猪细小支原体分离株的亲缘性关系最近;分离株PE2与意大利绿念珠菌支原体分离株的亲缘性关系最近。本研究为掌握江苏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的流行及系统进化情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 16S rRNA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