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猪博卡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波 刘佩红 +6 位作者 周锦萍 王建 刘健 鞠厚斌 葛菲菲 崔立 华修国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62-66,共5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PBoV)序列,在VP1/2基因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上海市10个区(县)规模场2006~2011年间采集的1800份猪血清、2010年种猪场不同月份采集的45份猪粪便、2...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PBoV)序列,在VP1/2基因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上海市10个区(县)规模场2006~2011年间采集的1800份猪血清、2010年种猪场不同月份采集的45份猪粪便、2010年9个规模场采集的27份猪鼻棉拭以及门诊采集的9份高热病死猪内脏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24%、30%、0%、67%。6份PBoV阳性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检测,阳性率依次为83%、100%、0%、0%。检测结果表明,PBoV感染在上海市普遍存在,猪内脏中检出率较高,且春秋两季高发,仔猪比较易感,并与PRRSV、PCV2存在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博卡病毒 实时荧光PCR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道类器官的培养技术及其进展
2
作者 张忠海 孙惠 +1 位作者 苏曦晨 崔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5,共9页
猪肠道类器官是一种由猪干细胞或者含有干细胞的猪肠道隐窝在体外增殖分化、形成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和体内组织结构相似的3D培养物。基于猪和人在结构和生理上高度的相似性,猪肠道类器官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的需求,还... 猪肠道类器官是一种由猪干细胞或者含有干细胞的猪肠道隐窝在体外增殖分化、形成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和体内组织结构相似的3D培养物。基于猪和人在结构和生理上高度的相似性,猪肠道类器官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的需求,还可以作为人的体外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和毒理研究。相比于其他体外模型,猪肠道类器官拥有和体内组织相似,有稳定表型和遗传特性等优势。猪肠道类器官在模拟宿主与微生物相互作用、药物筛选和营养发育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构建仍缺少固定流程,这会影响实验重复性。本文将回顾猪肠道类器官的培养,顶端绒毛暴露方法、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3
作者 王浩磊 李新红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4期24-35,共12页
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提高繁殖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尽管该技术在养殖产业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应用中仍面临一定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源于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不理想。该文综述了精液冷冻保存对以牛、猪、羊、马为... 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提高繁殖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尽管该技术在养殖产业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应用中仍面临一定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源于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不理想。该文综述了精液冷冻保存对以牛、猪、羊、马为主的家畜精子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了精子膜结构功能的改变、精子分子损伤、精子受精能力降低以及胚胎发育功能改变等内容。同时,该文还系统地阐述了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包括冷冻保护介质的优化、添加精浆补充剂和其他补充物质、精液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精子低温保存技术发展前景。特别关注了玻璃化冷冻技术、纳米技术和微胶囊化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潜力。最后,对提升技术应用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精液冷冻保存 人工授精 家畜繁殖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病原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浩然 孙冰清 +5 位作者 徐汀 黄家莺 张亦菲 田恺 华贤辉 孟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最早由田中耕一于1987年提出[1-2],之后逐渐发展并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鉴定[3]。MALDI-TOF MS技术...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最早由田中耕一于1987年提出[1-2],之后逐渐发展并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鉴定[3]。MALDI-TOF MS技术凭借其简单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4],已广泛应用于食品[5]、水产[6]、人类及兽医临床[7-8]等多个领域的病原微生物鉴定工作,在细菌、真菌和病毒鉴定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病原微生物 病毒鉴定 简单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谷娟 陈小连 +4 位作者 李杏 王雅芬 蔡旋 顾永远 徐建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103,共5页
旨在探究不同剂量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只28日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试验组分别以0.5 g/kg bw*d(低)、1.0 g/kg bw*d(中)、1.5 g/kg bw*d(高)的剂量灌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每天1... 旨在探究不同剂量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只28日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试验组分别以0.5 g/kg bw*d(低)、1.0 g/kg bw*d(中)、1.5 g/kg bw*d(高)的剂量灌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每天1次,连续30 d,灌胃容量为0.2 mL/10 g bw*d,对照组灌喂等容量的蒸馏水。30 d后,测定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极显著地提高血清中GSH-Px的活力(P<0.01),显著提高T-SOD活力(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5)。而1.5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极显著地提高血清中IgA的含量(P<0.01)和IL-2水平,以及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促进脾脏和胸腺的发育(P>0.05)。提示1.0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显著增强小鼠的抗氧化能力,1.5 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 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免疫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小连 孙婷婷 徐建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15,共5页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致氧化损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致氧化损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喂基础日粮并添加0.8 mL/d.只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损伤模型组和损伤修复组腹腔注射LPS 1 mg/kg,对照组和抗氧化剂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2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氧化剂显著增加大鼠日增重,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NO)水平(P<0.05),对脏器系数影响不显著。与损伤模型组相比,损伤修复组可提高大鼠抗氧化性能,修复损伤使大鼠抗氧化性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表明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提高大鼠抗氧化性能、修复机体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 抗氧化剂 氧化损伤 自由基代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猪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7
作者 廖荣荣 颉孝贤 +1 位作者 马育芳 潘玉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长期以来,猪都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生物模型,转基因猪在生物模型、器官移植和动物良种繁育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及应用价值,而现在的转基因克隆猪的成功率及成活率都普遍偏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和畜牧业等领域有着广泛... 长期以来,猪都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生物模型,转基因猪在生物模型、器官移植和动物良种繁育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及应用价值,而现在的转基因克隆猪的成功率及成活率都普遍偏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和畜牧业等领域有着广泛而诱人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还较少被应用于转基因猪的研究中。作者对转基因技术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猪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述,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转基因 生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杏 陈小连 +5 位作者 朱丽慧 吴红梅 王雅芬 许丛丛 谷娟 徐建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0,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只2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微生物源性抗氧化...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只2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试验15 d,可以显著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及由伴刀豆球蛋白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试验30 d,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提高肉鸡血清IgG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降低H2O2含量,促进脾和法氏囊的发育。试验说明,肉鸡日粮中添加0.5%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免疫功能 黄羽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振 罗文丽 +4 位作者 赵森 李少华 张京 徐维娜 徐建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7,共3页
试验旨在探讨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2窝21日龄杜洛克×长白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窝(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g/kg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试验从仔猪21日龄开... 试验旨在探讨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2窝21日龄杜洛克×长白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窝(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g/kg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试验从仔猪21日龄开始,27日龄断奶,至断奶后2周结束。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显著提高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仔猪断奶1周时血清SOD和GSH-Px活性以及血清NO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由此可见,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断奶应激和氧化损伤,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示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有效减缓仔猪的断奶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 抗氧化能力 生长性能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rix蛋白和G蛋白双位点突变型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心葵 李京敬 +1 位作者 王欣 孙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3-829,共7页
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lar stomatitis virs,VSV)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病毒载体,可应用于制备疫苗和治疗肿瘤,但该载体仍存在安全性问题,高剂量注射实验动物可导致产生神经毒性。为减低乃至去除野生型VSV的致病性,作者针对VSV毒... 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lar stomatitis virs,VSV)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病毒载体,可应用于制备疫苗和治疗肿瘤,但该载体仍存在安全性问题,高剂量注射实验动物可导致产生神经毒性。为减低乃至去除野生型VSV的致病性,作者针对VSV毒力因子,构建了Matrix蛋白和G蛋白双位点突变型重组VSV,该病毒敲除了原来Matrix蛋白的第51位精氨酸和G蛋白C末端的28个氨基酸。相比野生型VSV,新病毒的致病性显著降低。试验也证实这个致弱的病毒是由于2种不同弱化机理共同作用所致,即I型干扰素作用和复制能力减低。新型VSV病毒载体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疫苗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病毒载体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禽与马血清中西尼罗病毒抗体的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波 周锦萍 +1 位作者 崔立 华修国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3-55,共3页
西尼罗病毒病是一种以鸟类为中间宿主、以马为终末宿主的人兽共患病,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本文用ELISA方法对上海地区禽和马中西尼罗病毒的血清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2005年到2009年14类95份禽血清和7个区341份马血... 西尼罗病毒病是一种以鸟类为中间宿主、以马为终末宿主的人兽共患病,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本文用ELISA方法对上海地区禽和马中西尼罗病毒的血清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2005年到2009年14类95份禽血清和7个区341份马血清中,禽和马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6%和0%。结果表明,该病在上海已通过禽类开始广泛传播,虽尚未发现终末宿主感染,但已存在一定隐患。因此,应进一步监测该病的流行与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繁殖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小连 孙婷婷 徐建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9,24,共5页
本研究以脂多糖(LPS)作为自由基的诱发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探讨自由基对大鼠繁殖性能的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修复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 本研究以脂多糖(LPS)作为自由基的诱发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探讨自由基对大鼠繁殖性能的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修复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喂基础日粮并添加0.8 mL/d.只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损伤模型组和损伤修复组腹腔注射1 mg/kg LPS,对照组和抗氧化剂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雌鼠和雄鼠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LPS的雌鼠雌二醇浓度下降,受孕率降低,雄鼠精子数目、精子活动率和a级精子数显著降低。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使雌鼠生育综合指数明显提高,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升高,雄鼠精子数目增加,精子运动能力增强,断奶时仔鼠的数量和存活率提高。与损伤模型组相比,损伤修复组可一定程度提高大鼠的生育状况。结果提示,注射LPS导致大鼠产生氧化应激,对机体生殖机能造成损伤,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提高大鼠繁殖性能并一定程度修复繁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 抗氧化剂 繁殖损伤 修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睡眠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思佳 徐建雄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睡眠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喂0.5 g/kg体重、1.0 g/kg体重和1.5 g/kg体重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试验期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睡眠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喂0.5 g/kg体重、1.0 g/kg体重和1.5 g/kg体重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试验期30 d。在末次灌胃后,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通过翻正反射实验观察小鼠睡眠状况,并在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抗氧化性能。结果与低、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P<0.05)。与对照组,低,高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极显著提高GSH-Px活力(P<0.01)、显著提高SOD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MDA和8-ISO-PGF2α含量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提示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有促进小鼠的睡眠、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且在1.0g/kg体重剂量下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 翻正反射 抗氧化性能 睡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高脂诱导的妊娠母鼠抗氧化能力和产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森 李少华 +4 位作者 徐雪 钟丘实 张京 徐维娜 徐建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高脂诱导的氧化应激孕鼠抗氧化能力和产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只清洁级体重相近的SD孕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重复),分别为基础日粮组、高脂日粮组和高脂日粮添加2%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修复... 【目的】探讨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高脂诱导的氧化应激孕鼠抗氧化能力和产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只清洁级体重相近的SD孕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重复),分别为基础日粮组、高脂日粮组和高脂日粮添加2%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组(修复组)。试验从妊娠第1天始至分娩结束,记录相关生产性能指标,收集母鼠分娩时血液分离血浆,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母鼠末重和日增重无显著变化(P>0.05),日平均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产仔数、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没有显著变化(P>0.05);与高脂组相比,修复组母鼠末重、日平均采食量和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无显著变化(P>0.05),初生重显著降低(P<0.05)。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母鼠血浆中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和蛋白羰基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中T-AOC和GSH-Px降低极显著(P<0.01);与高脂组相比,修复组极显著降低母鼠血浆中MDA和蛋白羰基含量(P<0.01),极显著地提高母鼠血浆T-AOC、CAT和GSH-Px活性(P<0.01),显著地提高了SOD活性和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P<0.05)。【结论】高脂日粮加剧了妊娠母鼠的氧化应激,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提高了高脂诱导的妊娠母鼠的抗氧化能力,缓解机体的氧化损伤,促进母鼠繁殖机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 抗氧化能力 氧化损伤 妊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氧化应激大鼠抗氧化能力和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小连 龚灵芝 徐建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以高脂日粮诱导氧化应激大鼠为模型,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高脂日粮可致大鼠氧化损伤,显著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P<0.05),肝细胞DNA严重损伤(P<0.05);日粮中补充... 研究以高脂日粮诱导氧化应激大鼠为模型,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高脂日粮可致大鼠氧化损伤,显著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P<0.05),肝细胞DNA严重损伤(P<0.05);日粮中补充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效降低高脂日粮引起的肝细胞DNA的氧化损伤(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抗氧化剂 氧化应激 彗星试验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宿主遗传背景与肠道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和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4,共4页
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广泛和深入地了解环境微生物的组成、分布和功能等成为可能。截至目前,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贯穿于宿主疾病、营养、代谢、调控、遗传、行为等多个方向... 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广泛和深入地了解环境微生物的组成、分布和功能等成为可能。截至目前,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贯穿于宿主疾病、营养、代谢、调控、遗传、行为等多个方向。尽管如此,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属性,特别是其与宿主和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还不是十分清楚。文章从基因组、单基因和关联分析层面介绍了动物宿主遗传背景同肠道微生物间关系的研究进展,阐释了肠道微生物的数量性状特性及遗传力估计结果,并提出肠道微生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为动物宿主和肠道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遗传背景 肠道微生物 数量性状 共生总体 共生总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精液体外低温保存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新红 李步社 《猪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伴随猪联合育种的开展及人工输精技术的推广运用,猪精液低温保存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精液低温保存是通过降低或抑制精子新陈代谢、维持精子质膜及顶体结构完整性,延长精子体外存活时间。主要包括:液氮超低温(-196?℃)冷冻保存、4~5?... 伴随猪联合育种的开展及人工输精技术的推广运用,猪精液低温保存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精液低温保存是通过降低或抑制精子新陈代谢、维持精子质膜及顶体结构完整性,延长精子体外存活时间。主要包括:液氮超低温(-196?℃)冷冻保存、4~5?℃低温"冷休克"保存以及15~17?℃鲜精体外保存。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温保护剂和技术方法的筛选与优化,对猪精液低温保存进行了深入探索。近年来,有关猪精液低温保存过程中抑制猪精子低温损伤、延长精子的存活寿命及提高精子的受精能力等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就近年来不同保存技术、保护剂及未来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简要概述,旨在为开展相关研究以及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液 低温保存 人工输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设“改善单链抗体亲合力的分子结构改造”特色实验课的体会
18
作者 朱建国 林源 李本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5-156,196,共3页
为本科生,开设了"改善单链抗体亲合力的分子结构改造"特色实验课,内容包括改善单链抗体亲和力的置换碱基确定及PCR引物设计实验,点突变单链抗体基因扩增及其重组表达质粒构建实验,点突变单链抗体表达及亲和力测定分析实验。... 为本科生,开设了"改善单链抗体亲合力的分子结构改造"特色实验课,内容包括改善单链抗体亲和力的置换碱基确定及PCR引物设计实验,点突变单链抗体基因扩增及其重组表达质粒构建实验,点突变单链抗体表达及亲和力测定分析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了抗体分子结构与其亲合力的关系的基本原理以及通过结构改造改善抗体分子功能的基本技术。对增强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启发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特色实验课 科研能力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19
作者 吴文辉 金爱华 +1 位作者 方桂明 朱建国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年第3期17-17,共1页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且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有长期带毒和在应激条件下又可排毒的特点。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学调查 伪狂犬病病毒 猪场 上海 疱疹病毒 急性传染病 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集约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关键技术的探讨
20
作者 叶承荣 俞向前 +4 位作者 严丽华 金耀忠 龚大弟 丁明义 朱建国 《中国猪业》 2012年第7期39-41,共3页
根据我国目前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集约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集约化 生态循环 养猪 模式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