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RNA分析技术推断现场血痕形成时间 被引量:9
1
作者 许炎 蒋巍 +3 位作者 平原 毕钢 陈连康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检测血痕中β-actin mRNA和18S rRNA在人体死后8~15d期间的表达残留,为推断血痕形成时间寻找新的客观依据。方法在上述时段内每天抽提血痕总RNA,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监测18S rRNA和β-actin mRNA的扩增状况并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目的检测血痕中β-actin mRNA和18S rRNA在人体死后8~15d期间的表达残留,为推断血痕形成时间寻找新的客观依据。方法在上述时段内每天抽提血痕总RNA,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监测18S rRNA和β-actin mRNA的扩增状况并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检测18S rRNA与β-actin mRNA含量在各个时间点的变化趋势来推测血痕形成时间。结果死后8~15 d时段内18S rRNA与β-actinmRNA量的比值呈明显升高趋势,显示出两种不同类型RNA降解的时间差异性。结论一定时段内18SrRNA与β-actin mRNA量的相对变化,可作为推测血痕形成时间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血痕形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及其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聂燕钗 王斌 +1 位作者 赵子琴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82-287,共6页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是一种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引导的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插入/缺失多态性,在疾病研究、分子诊断以及法医物证...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是一种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引导的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插入/缺失多态性,在疾病研究、分子诊断以及法医物证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系统地综述了AS-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手段、改进方法及在常染色体、Y染色体和线粒体SNP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综述[文献类型] 等位基因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用于生物样品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伟 陈荣华 +3 位作者 张晨 安志远 王斌 平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运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方法选择人mtDNA两个编码基因ND4和16S rRNA,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用人来源及常见动物样本验证种属特异性,再用重组质粒和2组共16份人来源生物检材,倍比稀释。使用微滴式... 目的运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方法选择人mtDNA两个编码基因ND4和16S rRNA,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用人来源及常见动物样本验证种属特异性,再用重组质粒和2组共16份人来源生物检材,倍比稀释。使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进行种属检验和绝对定量,验证其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人重组质粒FAM(ND4)可进行人来源样品的检测,其检测结果与各级稀释梯度基本吻合,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可以检测出反应体系中低至单拷贝的DNA。结论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可以进行生物样品的种属鉴定和绝对定量,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应用于日常法医物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种属鉴定 绝对定量 微滴式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生物菌群鉴定阴道分泌液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凯南 胡萌 +1 位作者 黄江平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54-256,260,共4页
目的探究特异性存在于阴道分泌液中的微生物菌群。方法收集阴道分泌液16份、唾液样本16份、粪便样本16份、精液样本8份、外周血样本8份、尿液样本5份及鼻腔分泌液样本4份,对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和阿托波氏菌... 目的探究特异性存在于阴道分泌液中的微生物菌群。方法收集阴道分泌液16份、唾液样本16份、粪便样本16份、精液样本8份、外周血样本8份、尿液样本5份及鼻腔分泌液样本4份,对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和阿托波氏菌的16S r RNA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采用3130xl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和阿托波氏菌在阴道分泌液中的检出份数分别为15、5、8、14和3份。卷曲乳杆菌和詹氏乳杆菌特异性存在于阴道分泌液中。结论检测卷曲乳杆菌和詹氏乳杆菌对鉴定阴道分泌液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微生物学 遗传标记 阴道分泌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7例杀婴案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明 朱金龙 +2 位作者 张露 吴荣奇 陈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1-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杀婴案的主要特征、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现场分析要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发生的7例已破杀婴案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杀婴案嫌疑人均为受害人母亲,年龄较轻,多为未婚先孕;均为分娩后杀婴,分娩现场... 目的探讨和总结杀婴案的主要特征、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现场分析要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发生的7例已破杀婴案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杀婴案嫌疑人均为受害人母亲,年龄较轻,多为未婚先孕;均为分娩后杀婴,分娩现场与杀人现场为同一地点;死亡新生儿多为机械性窒息,尸体多无衣着包裹,脐带非医源性离断,胎盘未与死亡新生儿连接。结论杀婴案法医学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有助于案件的分析和侦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杀婴 苏州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坠命案现场尸体水平移行距离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杜宇 刘亚楠 +2 位作者 陈绍璞 郑丽娜 王志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坠现场尸体水平移行距离的影响因素以及据此推断坠落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614例高坠死亡和15例高空抛尸案件,观察尸体水平移行距离与坠落高度以及死者性别、年龄、死亡方式(自杀、意外、抛尸)的关系。结果 高坠水平移行... 目的 探讨高坠现场尸体水平移行距离的影响因素以及据此推断坠落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614例高坠死亡和15例高空抛尸案件,观察尸体水平移行距离与坠落高度以及死者性别、年龄、死亡方式(自杀、意外、抛尸)的关系。结果 高坠水平移行距离随坠落高度增加而增加,各高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平移行距离随死者年龄增加而减小,在各高度组中,60岁以上与其他年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死者水平移行距离(1.99±0.27)m大于女性(1.88±0.19)m,在部分高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台坠落比窗户坠落具有更大的水平移行距离;除>20~30 m组,其余各高度组内自杀高坠与意外高坠水平移行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坠水平移行距离受坠落高度,受害者性别、年龄以及坠落起点的空间特征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高坠 现场勘验 水平移行距离 影响因素 死亡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测序在法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国庆 曹禹 +4 位作者 李辉 马克 赵雪莹 邹凯南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2-548,共7页
法医微生物是目前法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16S rRNA基因由于其保守性与特异性并存的特点,是法医学鉴定的理想标记。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微生物的研究已逐步应用于环境、医疗等多个领域。在法医学领域,以16S rRNA基因... 法医微生物是目前法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16S rRNA基因由于其保守性与特异性并存的特点,是法医学鉴定的理想标记。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微生物的研究已逐步应用于环境、医疗等多个领域。在法医学领域,以16S rRNA基因测序为代表的法医微生物研究成果也逐步应用于法医学实践中的生物检材鉴定、个体识别、死亡时间推断、地域推断等方面,为案件的侦查提供线索,为传统方法作为补充和辅助。本文阐述了16S rRNA基因测序应用于法医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测序技术,综述了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16S rRNA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RNA 核糖体 16S 遗传学 微生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鉴定中amelogenin基因座变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江平 杨帆 +6 位作者 刘亚楠 邹凯南 曹禹 吴丹 陈荣华 平原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71-377,共7页
Amelogenin基因座变异,分为amelogenin引物结合区突变和包含amelogenin基因座的Y染色体微缺失两种类型,以后者最为常见。Amelogenin引物结合区突变的发生机制是核苷酸点突变,包含amelogenin的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机制可能是非等位同源... Amelogenin基因座变异,分为amelogenin引物结合区突变和包含amelogenin基因座的Y染色体微缺失两种类型,以后者最为常见。Amelogenin引物结合区突变的发生机制是核苷酸点突变,包含amelogenin的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机制可能是非等位同源重组或者非同源末端连接。在全世界人群中,位于印度次大陆地区的印度人群、斯里兰卡人群和尼泊尔人群amelogenin变异率非常高。Amelogenin变异对生育能力和表型影响非常小,但在性别鉴定中会导致错误的性别鉴定结果。采用包含常染色体STR基因座、amelogenin基因座和多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试剂盒进行检测可有效避免因amelogenin变异导致的性别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AMELOGENIN 综述 性别鉴定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DNA法结合miniSTR分型技术检验微量DNA 被引量:6
9
作者 顾丽华 董研 +5 位作者 张晨 许炎 陈荣华 胡伟 陈连康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优化低拷贝数DNA STR分型方法。方法对采用磁珠法或Chelex-100法提取DNA,Identi-filer试剂盒扩增,未获得分型结果的日常检案检材,采用物理浓缩法或过柱浓缩法浓缩DNA,采用miniFilerTM试剂盒再次扩增分型。结果 127例检材中,47例... 目的优化低拷贝数DNA STR分型方法。方法对采用磁珠法或Chelex-100法提取DNA,Identi-filer试剂盒扩增,未获得分型结果的日常检案检材,采用物理浓缩法或过柱浓缩法浓缩DNA,采用miniFilerTM试剂盒再次扩增分型。结果 127例检材中,47例磁珠法提取DNA未获得分型的样品,分型成功率为36%;80例Chelex-100法提取DNA未获分型的样品,分型成功率为30%。结论采用浓缩法和miniFilerTM试剂盒,可以提高日常检案中低拷贝数检材的STR检验分型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低拷贝数 DNA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软骨横切面大体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碧 施群 +2 位作者 马开军 阎建军 陈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通过对86例实际案例尸体(尸块)的解剖检验,对肋软骨进行横行切断,并对其横切面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检验。结果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学特征在颜色、结构和质... 目的探讨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通过对86例实际案例尸体(尸块)的解剖检验,对肋软骨进行横行切断,并对其横切面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检验。结果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学特征在颜色、结构和质地等方面随年龄的增长出现规律性的改变,这种变化受性别的影响较小。结论肋软骨横切面的大体形态变化与年龄具有很好相关性,可用于现场快速分析推断死者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测定 骨骼 肋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CR技术检测20个mtDNA SNP位点及单倍型频率 被引量:3
11
作者 聂燕钗 张晨 +4 位作者 刘亚楠 黄江平 焦海涛 吴丹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96-100,109,共6页
目的: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技术,建立一种三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线粒体DNA(mtDNA) SNP的方法。方法基于AS-PCR原理,选择20个mtDNA编码区SNP位点,分为两组,分别标记FAM和HEX荧光,每个位点设... 目的: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技术,建立一种三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线粒体DNA(mtDNA) SNP的方法。方法基于AS-PCR原理,选择20个mtDNA编码区SNP位点,分为两组,分别标记FAM和HEX荧光,每个位点设计具有长度差异的两条上游(下游)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及一条下游(上游)通用引物。结合AS-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检测200份无关个体血样。各位点随机选取至少3个样本进行直接测序验证,并进行单倍型频率调查。结果200份血样均得到清晰分型,各位点的检测结果与直接测序结果完全一致。10μL体系下,DNA最低检测浓度为0.2 pg,当模板量为0.5~5 pg时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分型图谱。在200名无关个体中,共分出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060。结论 AS-PCR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mtDNA SNP分型方法,适用于法庭科学检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个体识别STR分型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怀谷 夏子芳 +6 位作者 陈荣华 陶莉 杨辉 吴微微 王林生 平原 郑卫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81-382,共2页
DNA-STR分型技术[1]一般包括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析三个部分,DNA提取需要1 h以上,PCR扩增需要3~4 h,电泳分析需要1 h以上,完整的DNA-STR分型需要6~8 h[2]。进一步缩短DNA-STR分型时间,实现快速DNA分析成为科研攻关的一个新的重点[3... DNA-STR分型技术[1]一般包括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析三个部分,DNA提取需要1 h以上,PCR扩增需要3~4 h,电泳分析需要1 h以上,完整的DNA-STR分型需要6~8 h[2]。进一步缩短DNA-STR分型时间,实现快速DNA分析成为科研攻关的一个新的重点[3-5]。目前,快速DNA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快速DNA提取和快速电泳分型两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核酸扩增技术 STR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Mag-SELEX技术体外筛选识别氯胺酮的DNA适体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美琪 曹芳琦 +3 位作者 胡小龙 张玉荣 陆鑫蔚 曾立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利用FluMag-SELEX技术筛选出能特异性识别氯胺酮的DNA适体。方法体外合成78bp的随机ssDNA文库,氯胺酮作为靶分子,表面修饰甲苯磺酰基的磁珠作为固相载体筛选特异性识别氯胺酮的适体。经过13轮筛选后进行DNA克隆测序,并进行一、二级... 目的利用FluMag-SELEX技术筛选出能特异性识别氯胺酮的DNA适体。方法体外合成78bp的随机ssDNA文库,氯胺酮作为靶分子,表面修饰甲苯磺酰基的磁珠作为固相载体筛选特异性识别氯胺酮的适体。经过13轮筛选后进行DNA克隆测序,并进行一、二级结构分析。通过对荧光强度的分析检测适体的亲和性、特异性和Kd值。结果获得2条ssDNA适体Apt#4和Apt#8,能够特异性地与靶分子氯胺酮结合,Kd值分别为0.59和0.66μmol/L。二级结构预测以茎环和G-四聚体为主,茎结构可能是适体结构稳定的基础,环和G-四聚体结构可能是与氯胺酮特异性结合的关键。结论 FluMag-SELEX技术可以较好地提高适体的筛选效率,得到能特异性识别氯胺酮的DNA适体,有望用于氯胺酮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氯胺酮 SELEX适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基因座与Amelogenin的峰面积比在DNA降解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解雅玲 李璐 +6 位作者 邵诚臣 吴轶慧 杜铁帅 周怀谷 李辉 谢建辉 沈忆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DNA降解过程中STR基因座与性别基因座Amelogenin(AMEL)峰面积比(STR/AMEL)的变化规律,探讨STR/AMEL值在评估DNA降解程度中的应用。方法取人体髂腰肌组织抽提DNA,分析DNaseⅠ酶人工降解后STR/AMEL值(Penta E/AMEL、Penta D/AMEL... 目的研究DNA降解过程中STR基因座与性别基因座Amelogenin(AMEL)峰面积比(STR/AMEL)的变化规律,探讨STR/AMEL值在评估DNA降解程度中的应用。方法取人体髂腰肌组织抽提DNA,分析DNaseⅠ酶人工降解后STR/AMEL值(Penta E/AMEL、Penta D/AMEL、FGA/AMEL)的变化,并分析室外环境自然降解的髂腰肌组织中三者比值的变化。以降解时间为自变量(x),STR/AMEL值为因变量(y),进行回归曲线分析,建立两种条件下三组曲线方程。结果人工降解及自然降解条件下STR/AMEL值与降解时间均呈负相关,一元三次方程能够较好地模拟STR/AMEL值随降解时间的变化规律。人工降解条件下,R^2均大于0.99;自然降解条件下,R^2均大于0.86。结论 STR/AMEL值(Penta E/AMEL、Penta D/AMEL、FGA/AMEL)与DNA降解程度呈负相关,有望应用于DNA降解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DNA降解 坏死 短串联重复序列 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杜宇坤 张天叶 +7 位作者 刘景建 刘超 康晓东 郑冬云 石河 徐曲毅 马开军 赵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0-113,118,共5页
目的对水中尸体硅藻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水中尸体共490例,根据死因分为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采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肺、肝、肾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量分析... 目的对水中尸体硅藻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水中尸体共490例,根据死因分为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采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肺、肝、肾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量分析,并计算肺组织与水样硅藻含量的比值(CL/CD值)。结果溺死组肺、肝和肾组织同时检出的有400例(85.5%),肺、肝、肾组织和水样中硅藻含量分别为(113235.9±317868.1)、(26.7±75.6)、(23.3±52.2)和(12113.3±21760.0)个/10 g,硅藻种类数分别为(7.5±2.8)、(2.6±1.9)、(2.9±2.1)、(8.9±3.0)种。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CL/CD值分别为(100.6±830.7)、(0.3±0.4)。结论硅藻定量分析可为溺死诊断提供支持性证据,引入CL/CD值这一参数进行分析,能更准确地作出溺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硅藻检验 定量分析 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常染色体和10个Y-STR基因座复合扩增试剂盒的研发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研 林双双 +7 位作者 曹禹 吴微微 黄书琴 郑卫国 李发院 葛斌文 郭育林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73-376,380,共5页
目的建立法医物证学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综合检测的方法。方法选择常用的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和Y染色体STR基因座,设计复合扩增引物,形成五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结果开发出一个五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可同时对15个常染色体STR基... 目的建立法医物证学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综合检测的方法。方法选择常用的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和Y染色体STR基因座,设计复合扩增引物,形成五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结果开发出一个五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可同时对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1个性别基因座和10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进行分型检测。结论 15个常染色体STR加10个Y染色体STR检测试剂盒结合毛细管电泳凝胶进行STR分型,结果准确可靠,在法医学案件检验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试剂盒 短串联重复序列 常染色体 Y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大鼠皮肤5种RNA指标与PMI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晖 张恒 +3 位作者 吕叶辉 马剑龙 马开军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皮肤内β-肌动蛋白(β-act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18S核糖体RNA(18S ribosomal RNA,18S rRNA)、5S核糖体RNA (5S ribosomal RNA,5S rRNA)以及微小RNA-203 (... 目的 探讨大鼠皮肤内β-肌动蛋白(β-act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18S核糖体RNA(18S ribosomal RNA,18S rRNA)、5S核糖体RNA (5S ribosomal RNA,5S rRNA)以及微小RNA-203 (microRNA-203,miR-203)这5种RNA指标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水平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 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处死后分别置于4 C、15℃和35℃的环境中,于死后0~120h内11个时间点取大鼠腹部皮肤.抽提皮肤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种RNA表达水平.运用geNorm软件选取合适内参后,利用GraphPad软件对内参标准化的RNA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5S rRNA和miR-203作为内参最合适.在4C和15℃温度组中,β-actin和GAPDH的表达量变化与PMI线性关系良好.在35℃下,β-actin和GAPDH与PMI呈现S形曲线关系.而18S rRNA 只在15℃和35℃温度组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结论 皮肤组织比较适合作为提取RNA的检材,其中β-actin和GAPDH表达水平与PMI相关性良好,有望成为推测PMI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皮肤 温度 死亡时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脑组织RNA表达水平与早期PMI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叶辉 马开军 +7 位作者 李志宏 顾峻 鲍建瑛 杨智昉 高静 曾颜 陶丽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人体脑组织多种RNA指标的表达水平与早期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例已知PMI(4.3~22.5 h)的个体,提取脑组织总RNA。选取8种常用RNA指标(β-actin、GAPDH、RPS29、18S rRNA、5S rRNA、U6 snRNA、miRNA-9、miRNA-... 目的 探讨人体脑组织多种RNA指标的表达水平与早期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例已知PMI(4.3~22.5 h)的个体,提取脑组织总RNA。选取8种常用RNA指标(β-actin、GAPDH、RPS29、18S rRNA、5S rRNA、U6 snRNA、miRNA-9、miRNA-125b),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运用geNorm软件筛选早期PMI表达稳定的内参指标,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死亡原因)的关系。运用R软件将内参标准化的RNA指标代入前期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推断PMI,计算推断PMI的误差率以验证模型精确性。结果 5S rRNA、miRNA-9和miRNA-125b表达稳定,其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无关。利用β-actin推断PMI的误差率为24.6%,GAPDH为41.0%。结论 5S rRNA、miRNA-9和miRNA-125b在死亡早期表达稳定,适合作为人体脑组织的内参指标。β-actin表达水平与PMI相关性良好,有望成为推测早期PMI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RNA 死亡时间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胺试验对血痕DNA检验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明 巴华杰 +4 位作者 朱爱华 马骏 石津玮 刘亚楠 林子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联苯胺试验及相关试剂对血痕DNA检验的影响。方法制作含1μL静脉血的滤纸血痕970份,其中10份为对照样本,960份经联苯胺试验及相关试剂分别处理后,采用Chelex-100法和硅珠法提取DNA,Amp F詛STR^(TM)Identifiler^(TM)Plus PCR扩... 目的探讨联苯胺试验及相关试剂对血痕DNA检验的影响。方法制作含1μL静脉血的滤纸血痕970份,其中10份为对照样本,960份经联苯胺试验及相关试剂分别处理后,采用Chelex-100法和硅珠法提取DNA,Amp F詛STR^(TM)Identifiler^(TM)Plus PCR扩增试剂盒进行复合扩增,对比各组STR分型结果。结果联苯胺试验后立即提取DNA,硅珠法的STR基因座检出数为(3.80±1.34)个,而Chelex-100法均未获得STR分型结果;联苯胺试验后干燥处理,硅珠法有13例(21.7%)获得全部STR基因座分型结果,且STR基因座检出数[(12.90±1.49)个]远高于Chelex-100法[(4.70±1.96)个](P<0.05);加入冰醋酸后立即提取DNA,硅珠法的STR基因座检出数为(9.40±2.09)个,而Chelex-100法均未获得STR分型结果;只加冰醋酸后干燥处理以及只加四甲基联苯胺乙醇饱和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方法均获得完整15个STR基因座分型结果。结论联苯胺试验对血痕的后续DNA检验有很大的影响,Chelex-100法不适合联苯胺试验后血痕的DNA检验,联苯胺试验后干燥处理及采用硅珠纯化的方法可有效提升联苯胺试验后血痕的STR基因座检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联苯胺试验 血迹 DNA提取 STR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的人mtDNA全测序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禹 邹凯南 +2 位作者 黄江平 马克 平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对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研究不同组织间mt DNA序列差异情况。方法通过法医尸体检验采集6名无关个体的组织样本,包括胸腔血液、头发、肋软骨、指甲、骨骼肌和口...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对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研究不同组织间mt DNA序列差异情况。方法通过法医尸体检验采集6名无关个体的组织样本,包括胸腔血液、头发、肋软骨、指甲、骨骼肌和口腔上皮。使用4对引物对线粒体全序列进行扩增,应用Ion Shear^(TM)Plus Reagents试剂盒和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等构建文库,并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上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序,并针对异质性位点和在HVⅠ区域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所有样本的全基因组mtDNA都扩增成功,6名无关个体分属于6种不同的单倍型,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之间mtDNA存在异质性差异。异质性位点和HVⅠ区域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结果均得到验证。通过Kappa统计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发现,相同个体不同组织的mtDNA序列检验结果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检验方法,可以检测出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间mtDNA的异质性差异,该差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结果对mtDNA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DNA 线粒体 遗传异质性 IonTorrentPGMTM测序系统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