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死因大鼠心肌内多种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与PMI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吕叶辉 张恒 +8 位作者 潘晖 马开军 李文灿 陈文峰 江洁清 薛爱民 张萍 王慧君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死因下大鼠心肌内多种RNA相对表达量随死亡时间(PMI)的变化。方法建立断颈死、窒息死和失血性休克死大鼠模型,提取心肌中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目的观察不同死因下大鼠心肌内多种RNA相对表达量随死亡时间(PMI)的变化。方法建立断颈死、窒息死和失血性休克死大鼠模型,提取心肌中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β-肌动蛋白(β-actin)、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以及U6微核RNA(U6 small nuclear RNA,U6 snRNA)的循环阈值,观察各指标相对表达量随PMI的变化情况。结果 U6 snRNA表达稳定,可作为内对照。在死亡早期,GAPDH、HIF-1、iNOS、TNF-α和IL-6的相对表达量在窒息组和失血性休克组比断颈组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β-actin在3个组皆呈现相对表达量下降趋势。在死亡晚期,随着RNA的不断降解,相对表达量持续下降。结论死后各RNA相对表达量的特征性变化可为不同死因下的PMI推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肌 RNA 死亡时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