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359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佩佩 沈银忠 +5 位作者 刘莉 沈佳胤 齐唐凯 韩雪梅 张仁芳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断为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断为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运用SPSS 22.0软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59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男325例,女34例,30~44岁所占比例最大,42.6%患者出现发现延误;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体重下降较多见,咯血少见,多数研究对象两肺受累,病变范围≥3个肺野,空洞少见;T-SPOT阳性率偏低,50.7%患者首次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69例患者痰结核菌药敏结果显示,43.5%出现耐药;已知抗病毒状态中的患者93.2%已经进行了抗病毒治疗;282例合并肺外结核,合并症及机会性感染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梅毒、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肺部感染、药物性肝损等为主;333例已知预后情况的患者中53例死亡,其中79.2%在6个月内死亡。结论 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年轻患者比例大,影像学表现不典型,T-SPOT阳性率偏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多数患者合并肺外结核,合并症和机会性感染较多,患者多在6个月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结核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CD4水平不同HI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建军 王江蓉 +4 位作者 卢洪洲 郑毓芳 张仁芳 刘莉 齐唐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结果 药疹 CD4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HIV治疗方案对HCV与HIV合并感染者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洪清 黄琴 +4 位作者 沈芳 邬敏 周晓明 蔡卫平 胡芸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以蛋白酶抑制剂(PIs)或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为主方案治疗HCV/HIV合并感染者,对患者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初次就诊的273例HCV/HIV合并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用PIs(PIs组,135例)或NNRTIs(NNRTIs组,138例... 目的探讨以蛋白酶抑制剂(PIs)或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为主方案治疗HCV/HIV合并感染者,对患者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初次就诊的273例HCV/HIV合并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用PIs(PIs组,135例)或NNRTIs(NNRTIs组,138例)为主的方案治疗1年。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HCV RNA、AST、ALT、TBil、白蛋白(Alb)、层粘连蛋白(LN)、甘胆酸(CG)、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胆碱酯酶(ChE)等指标。计量资料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结果治疗后NNRTIs组PTA、ChE、TBil、Alb、ALT、AST、CG、LN显著高于PIs组。PTA分别是77%(67%,109%)和68%(56%,91%);ChE分别是6717.00(5951.00,7622.00)和5862.00(4392.00,8539.25)U/L;TBil分别是10.95(8.10,14.32)和8.60(8.00,9.50)μmol/L;Alb分别是43.90(39.65,48.20)和38.90(36.00,45.00)mmol/L;ALT分别是52.50(30.00,93.50)和36.20(30.30,40.40)U/L;AST分别是49.00(33.00,80.00)和31.30(29.70,38.70)U/L;CG分别是16.78(3.26,29.32)和3.26(1.02,6.88)μg/ml;LN分别是34.40(16.71,46.54)和34.05(33.42,64.33)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NRTIs为主治疗HCV/HIV合并感染的患者可以加重其丙型肝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炎病毒属 HIV 蛋白酶抑制药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冯滨 欧强 +1 位作者 励峰 陈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感染科确诊的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2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以青壮年居多。21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包括艾滋病、淋巴...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感染科确诊的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2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以青壮年居多。21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包括艾滋病、淋巴瘤、干燥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所有患者均有发热、颅高压症状。17例(68%)出现意识障碍;5例(20%)出现抽搐;9例(36%)出现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6例(24%)出现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阳性14例(56%),病理征阳性12例(48%)。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均在100×106/L以下,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23例患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16例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9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病情危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是提高隐脑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炜 刘莉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菌株标本进行菌种鉴定,评价MPB64抗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盒鉴别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对艾滋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培养出的140株分枝杆菌菌株用16SrDNA测序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分析艾滋病患者中常...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菌株标本进行菌种鉴定,评价MPB64抗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盒鉴别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对艾滋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培养出的140株分枝杆菌菌株用16SrDNA测序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分析艾滋病患者中常见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TM)菌种,同时对这些标本用MPB64抗原免疫胶体金法进行菌株鉴定,分析后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16SrDNA测序结果为金标准,MPB64抗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区分结核分枝杆菌(MTB)与NT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00%和96.84%。共有114份标本(114/140,81.43%)获得明确鉴定结果,其中50份(43.86%)为MTB,63份标本(55.26%)鉴定为NTM。最常见的NTM菌种为戈登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结论:MPB64抗原胶体金法检测分枝杆菌菌种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且快速、经济、简便,适合用于临床对MTB及NTM的初步鉴别。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中NTM的比例较高,需进行菌种鉴定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分枝杆菌 结核/分离和提纯 分枝杆菌属/分类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细菌蛋白质类/遗传学 胶体金 试剂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团泛菌感染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富艳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89-391,共3页
关键词 成团泛菌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HIV/AIDS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及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干艳娟 查丽俊 +3 位作者 张林 董宁 叶虹 鲍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阐述了美国HIV/AIDS认证注册护士及高级认证注册护士的资格认证准入要求、考试形式、考核内容、认证机构及继续认证等方面的内容。提出美国HIV/AIDS护士资格认证对我国HIV/AIDS专业护士在认证准入资格、考核内容、认证机构等方面具有重... 阐述了美国HIV/AIDS认证注册护士及高级认证注册护士的资格认证准入要求、考试形式、考核内容、认证机构及继续认证等方面的内容。提出美国HIV/AIDS护士资格认证对我国HIV/AIDS专业护士在认证准入资格、考核内容、认证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并有利于促进我国HIV/AIDS护理事业专业化、护理人才专科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专科护士 资格认证 美国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2019冠状病毒病重型患者继发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小芳 张小楠 +5 位作者 凌云 张欣宇 田棣 廖怡馨 易志刚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754,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孔测序技术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继发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入组了来自3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77份临床标本,所有标本均经过热灭活后进行基于磁珠富集的总核酸抽提,构建DNA文库,通过纳米孔测序技术... 目的:探讨纳米孔测序技术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继发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入组了来自3例COVID-19重型患者的77份临床标本,所有标本均经过热灭活后进行基于磁珠富集的总核酸抽提,构建DNA文库,通过纳米孔测序技术进行病原体检测。测序数据采用Centrifuge软件进行病原体数据库比对和R语言差异分析,以获得病原微生物的鉴定结果。比较纳米孔测序结果与呼吸道病原体筛查多重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同一时期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以验证纳米孔测序技术的有效性。结果:纳米孔测序结果显示,44份标本检出病原体(阳性率为57.1%),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狡诈菌等。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在基于微生物培养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在呼吸道病原体筛查多重定量PCR检测中检出;狡诈菌仅在纳米孔测序中检出,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控制。结论:纳米孔测序可快速鉴定临床标本中的潜在病原体,辅助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纳米孔测序 宏基因组测序 病原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纪永佳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9-255,共7页
随着HIV感染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延长,HIV感染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证据表明,HIV感染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上调,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上升。受益于此,外周游离HIV病毒以及被HIV感染的免疫... 随着HIV感染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延长,HIV感染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证据表明,HIV感染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上调,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上升。受益于此,外周游离HIV病毒以及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可加速穿越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中枢神经细胞感染HIV。此外,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或T淋巴细胞进入中枢系统后还分泌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IL-1β等激活小胶质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脑胶质细胞被激活后与血管周围外来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共同作用分泌炎症介质,导致HIV感染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以及神经功能损伤。HAND发病尽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HIV相关神经炎症反应是导致HIV感染者出现神经认知功能以及行为异常最重要的原因,未来应当围绕于此进行HAND相关治疗研究。本文就近年来HAND免疫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并发症 认知障碍/病因学 认知障碍/病理生理学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 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更新解读 被引量:30
10
作者 孙建军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02,共6页
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发布了第三版《艾滋病诊疗指南》。新版指南强调抗病毒治疗时点前移:一旦成人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若无禁忌宜尽早启动抗HIV治疗。对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HIV感染者,在感染控制、... 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发布了第三版《艾滋病诊疗指南》。新版指南强调抗病毒治疗时点前移:一旦成人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若无禁忌宜尽早启动抗HIV治疗。对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HIV感染者,在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后也应及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尤其强调HIV合并结核患者在CD4阳性淋巴细胞数少于200/μL的情况下,建议抗结核两周内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在抗HIV治疗用药中,淘汰了一些毒副作用大、依从性较差的药物,如司他夫定、去羟肌苷、茚地那韦等,优选抗病毒效力强、服药方便的组合,如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组合。对于HIV感染的婴幼儿,亦主张及早抗HIV治疗。对于五岁以内的幼儿,主张确诊后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对于HIV感染的孕产妇,建议尽快予以全程、联合抗HIV治疗,寓防于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诊断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艾滋病护理实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亮 胡雁 +2 位作者 卢洪洲 查丽俊 潘承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护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问题,为艾滋病专业护士的角色拓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3年5-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艾滋病住院病房工作的专业护士。采用半结构方式、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借助NVivo... 目的了解艾滋病护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问题,为艾滋病专业护士的角色拓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3年5-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艾滋病住院病房工作的专业护士。采用半结构方式、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借助NVivo 8.0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护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问题分别提炼出5个主题,涉及症状护理、心理护理、抗病毒治疗管理、病情监测和护患关系。结论目前艾滋病护理的工作内容已经较为全面,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建议通过保证护士人力配置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以拓展艾滋病专业护士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专业护士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的流行现状与耐药机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沈银忠 张永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前预防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银忠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7,共7页
抗病毒治疗不仅将HIV感染从一个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同时减少了HIV在人群间的传播,近年来“治疗即是预防”的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IV暴露前预防(PrEP)能有效减少HIV在高危人群间的传... 抗病毒治疗不仅将HIV感染从一个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同时减少了HIV在人群间的传播,近年来“治疗即是预防”的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IV暴露前预防(PrEP)能有效减少HIV在高危人群间的传播。临床试验显示PrEP是安全的,可以有效预防HIV感染。目前,欧美国家及WHO指南均推荐对男男性行为者、感染HIV高风险的异性性行为者、HIV单阳伴侣中的HIV阴性者以及静脉吸毒者等高危人群进行PrEP。推荐使用的药物和方法是每日口服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合剂,部分人群也可使用替诺福韦。PrEP应结合其他预防措施如安全套使用、静脉吸毒的处理以及抗病毒治疗来进一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目前,PrEP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伦理学、药物可及性、服药依从性以及使用率等问题,应该针对高危人群大力推行PrEP,让更多的人群受益减少HI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预防和控制 氟胞嘧啶治疗应用 氟胞嘧啶/类似物和衍生物 腺嘌.4/治疗应用 腺嘌Ⅳ类似物和衍生物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雅病诊治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珍燕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0-404,共5页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是最常见的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missiblespongi—formencaphalopathies,TSE),后者又称人朊蛋白病(priondisease),是一类少见的、致死性、亚急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关键词 克雅病 朊蛋白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综合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97-999,共3页
目的:比较胶囊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组,60例)和观察组(胶囊内镜组,60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胶囊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组,60例)和观察组(胶囊内镜组,60例),比较两组不同出血时间者的病灶检出率、不良情况发生率、不适感程度及干预前后的应激状态。结果:观察组不同出血时间者的病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总不适感率低于对照组,而干预初始及干预15min时的应激状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胶囊胃镜在上消化道不明出血中的综合应用价值高于普通胃镜,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胃镜 普通胃镜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威 安雪梅 +7 位作者 刘旭晖 裴宁 刘萍 夏露 李涛 席秀红 黄琴 卢水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32-639,共8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64例临床确诊为初治TB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卡介苗接种史、体温、脑膜刺激征、...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64例临床确诊为初治TB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卡介苗接种史、体温、脑膜刺激征、TBM严重程度[采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价表评分分级]、脑脊液参数、头颅MR或CT表现(脑积液、脑梗死、脑脓肿或结核瘤、脑膜强化)、胸部CT表现、机械通气、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脑脊液病原学结果、起病2周内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例数、预后结局(治疗后9个月内);并根据预后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5例)和预后不良组(69例)。采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预后不良组在0~15岁(36.2%,25/69)、MRCⅢ级(58.0%,40/69)、脑梗死(45.2%,28/62)、脑积液(54.8%,34/62)、机械通气(19.4%,13/67)患者中的发生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分别为17.9%(17/95)、20.0%(19/95)、4.3%(4/93)、11.8%(11/93)、5.4%(5/92)](χ^2=7.06,P=0.008;χ^2=25.02,P=0.000;χ^2=37.91,P=0.000;χ^2=33.40,P=0.000;χ^2=7.53,P=0.006),而2周内使用利奈唑胺的比率(8.7%,6/69)低于预后良好组(21.1%,20/95)(χ^2=4.58,P=0.0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0~15岁[Waldχ^2=4.46,P=0.035,OR(95%CI)=3.51(1.09~11.22)]、MRCⅢ级[Waldχ^2=5.82,P=0.016,OR(95%CI)=3.95(1.29~12.09)]、脑梗死[Waldχ^2=22.82,P=0.000,OR(95%CI)=25.90(6.81~98.40)]、脑积液[Waldχ^2=19.13,P=0.000,OR(95%CI)=10.00(3.56~28.07)]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早期加用利奈唑胺是保护因素[Waldχ^2=6.48,P=0.011,OR(95%CI)=0.14(0.03~0.64)]。结论0~15岁、MRCⅢ级、脑梗塞、脑积液是TBM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加用利奈唑胺可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预后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重度黄疸1例分析
17
作者 乔田乐 沈银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2,共3页
黄疸是一种以巩膜、皮肤、黏膜黄染为临床表现的体征,是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导致。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时则为显性黄疸。黄疸是艾滋病患... 黄疸是一种以巩膜、皮肤、黏膜黄染为临床表现的体征,是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导致。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时则为显性黄疸。黄疸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体征,也是影响其抗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治疗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的重要原因。本文结合1例艾滋病HAART治疗后重度黄疸的患者,分析艾滋病患者出现黄疸的原因,供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重度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 临床表现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