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显像步进采集与连续进床采集模式图像质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波 刘春利 +7 位作者 温德媛 刘璐 石华铮 张江峰 曹建峰 苏芸 朱毕华 应坷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连续进床(CBM)和步进(SS)采集模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受检者按1∶1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CBM和SS图像采集模式进行^(18)F-FDG PET/CT成像,比较两者成像时间和图像质量的差异。采...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连续进床(CBM)和步进(SS)采集模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受检者按1∶1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CBM和SS图像采集模式进行^(18)F-FDG PET/CT成像,比较两者成像时间和图像质量的差异。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相关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CBM组和SS组受检者年龄、男/女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BM组图像采集时间明显短于SS组[444(21)s比710(102)s,Z=-8.733,P<0.001)。2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0,P=0.019),CBM组中图像质量优级高于SS组。脑组织噪声CBM组小于SS组(0.48±0.20比0.63±0.21,P=0.001),腿部肌肉噪声CBM组大于SS组[0.10(0.05)比0.08(0.07),P=0.007];其余各部位的噪声在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图像中,脑、肝、脾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组织SUVmean/噪声比值CBM组高于SS组(45.23±22.83比32.71±22.22,P=0.007),而肝脏和脾脏的SUVmean/噪声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设定个体化的连续进床速率,CBM采集模式可以实现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缩短图像采集时间,提高临床检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计算机体层成像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移动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