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桦 马宝骊 +2 位作者 畅波 李彦 汪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2-86,共5页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是将自然杀伤细胞(NK)缺陷基因(bg 基因)导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小鼠(C.B-17scid)体内得到的一种新品系小鼠.为确定该鼠基本细胞免疫特征,我们测定了该鼠 T、NK 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是将自然杀伤细胞(NK)缺陷基因(bg 基因)导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小鼠(C.B-17scid)体内得到的一种新品系小鼠.为确定该鼠基本细胞免疫特征,我们测定了该鼠 T、NK 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等的功能,以及聚肌胞(poly I-C)对该鼠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该小鼠脾淋巴细胞不能针对 T 细胞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ConA)的刺激而产生增殖反应。同正常对照小鼠相差非常显著(P<0.01)。该鼠 NK 细胞活性(对 YAC-1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亲代 scid 小鼠和正常小鼠(P<0.01),经聚肌胞(100μg/只)预先刺激后该鼠 NK 细胞活性未见增加.而亲代 scid 小鼠则有明显增加。该鼠脾脏细胞经白细胞介素—2刺激后,LAK 细胞活性(对 P815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亲代 scid 小鼠和正常小鼠(P<0.01)。上述结果表明 B、C、B-17scid-beige 小鼠是一种 T、NK和 LAK 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该鼠 B 细胞功能也是缺陷的(详见它文)。上述缺陷是 scid 基因和 bg 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动物为建立人—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受体小鼠,并为基础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免疫缺陷 Scid-hu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桦 马宝骊 +2 位作者 畅波 李彦 汪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7-340,共4页
本文对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的体液免疫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0.01mg/ml,与正常对照小鼠差异非常显著(p<0.01),2.脾脏发育异常,器官萎缩,B 细胞区细胞稀疏,3.脾脏 B 淋巴... 本文对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的体液免疫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0.01mg/ml,与正常对照小鼠差异非常显著(p<0.01),2.脾脏发育异常,器官萎缩,B 细胞区细胞稀疏,3.脾脏 B 淋巴细胞缺乏:B220阳性细胞为0.2±0.1%、SmIg 阳性细胞为0.7±0.2%,4.脾淋巴细胞不能针对 B 细胞有丝分裂原细菌脂多糖(LPS)的刺激发生增殖,~3H—Tdr 参入值仅为549.33±146.22cp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小鼠(p<0.01)。上述结果表明该鼠继承了其亲代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的体液免疫缺陷特征,从而为人源单抗及其它基因工程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免疫 免疫缺陷 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粘膜免疫应答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综合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建新 马宝骊 +2 位作者 谢雅莉 张汉明 黄冬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53-359,共7页
空弯菌(CJ-S131)慢性感染小鼠具有SLE样自身免疫综合征。本文进一步用甲醛化空弯菌(CJ-S131菌苗)经口免疫BALB/c小鼠,每周两次,持续14周.模拟慢性感染时的慢性肠道粘膜免疫应答.发现免疫小鼠也具有SLE样自身免疫综合征,且较该菌慢性感... 空弯菌(CJ-S131)慢性感染小鼠具有SLE样自身免疫综合征。本文进一步用甲醛化空弯菌(CJ-S131菌苗)经口免疫BALB/c小鼠,每周两次,持续14周.模拟慢性感染时的慢性肠道粘膜免疫应答.发现免疫小鼠也具有SLE样自身免疫综合征,且较该菌慢性感染小鼠更显著。主要表现有:(1)全身免疫系统的淋巴组织显著增生;(2)B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3)多种自身抗体(包括抗ds-DNA.ss-DNA和组蛋白抗体)显著升高;(4)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5)多器官性(如肝、肠等组织)慢性炎症;(6)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在体外自身免疫应答诱导实验中,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免疫球蛋白(总Ig)和抗DNA抗体显著高于非免疫小鼠。上述结果证实.空肠弯菌慢性感染所致的自身免疫综合征.和该菌抗原诱导的慢性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有关。本实验为研究感染和自身免疫的关系提供了实用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疫 综合征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空弯菌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应答的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建新 马宝骊 +2 位作者 张汉明 谢雅莉 黄冬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利用慢性粘膜免疫应答小鼠模型,研究在空弯菌抗原(CJ-S131菌苗)诱导下,不同品系、性别的小鼠的自身免疫应答。经肠道,持续用CJ-S131菌苗免疫16周后,用ELISA或CELISA检测小鼠体内的抗ds-DNA,ss-DNA,组蛋白,ENA和胸腺细胞抗体。在五个品... 利用慢性粘膜免疫应答小鼠模型,研究在空弯菌抗原(CJ-S131菌苗)诱导下,不同品系、性别的小鼠的自身免疫应答。经肠道,持续用CJ-S131菌苗免疫16周后,用ELISA或CELISA检测小鼠体内的抗ds-DNA,ss-DNA,组蛋白,ENA和胸腺细胞抗体。在五个品系小鼠中,四个品系小鼠(BALB/C,ICR,KM和SMMC/B)均有一种或多种被测的自身抗体升高。其中SMMC/B和KM小鼠的EI值较高,BALB/C和ICR小鼠次之。C57BL/6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空弯菌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应答不敏感。在遗传背景的制约下,性别也影响自身抗体的产生,有三种可能:(1)自身抗体升高主要见于雌性小鼠,如雌性KM小鼠被测的各种自身抗体均有升高;(2)雌性,雄性小鼠均有一种以上自身抗体升高,如SMMC/B和BALB/C小鼠;(3)雌、雄性小鼠的自身抗体均无升高,如C 57BL/6。本文结果表明,空弯菌苗诱导的自身抗体种类和水平,受小鼠的遗传背景和性别两个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弯菌 菌苗 自射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67KD 外膜蛋白的提取及其对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夏文浪 马宝骊 +1 位作者 黄冬生 张汉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室曾建立空肠弯曲菌诱导自身免疫综合征小鼠模型.本文用盐析法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空肠弯曲菌(CJ-S131)中提取了67KD 的外膜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该蛋白为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抗原成份之一,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明... 本室曾建立空肠弯曲菌诱导自身免疫综合征小鼠模型.本文用盐析法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空肠弯曲菌(CJ-S131)中提取了67KD 的外膜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该蛋白为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抗原成份之一,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克隆激活作用.本实验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感染与自身免疫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空肠弯曲菌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血小板减少与巨核系祖细胞内在缺陷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文玉 周莉莉 +1 位作者 王易 马宝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本文应用改良的血浆凝块培养技术和ABC染色法研究SLE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所形成的CFU—MK为21.2±4.7;血小板正常的SLE病人的CFU—MK为19.8±3.2;而血小板减少的SLE病人CFU—MK为8.5±3.1... 本文应用改良的血浆凝块培养技术和ABC染色法研究SLE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所形成的CFU—MK为21.2±4.7;血小板正常的SLE病人的CFU—MK为19.8±3.2;而血小板减少的SLE病人CFU—MK为8.5±3.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了SLE病人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巨核系祖细胞(progenitor)或在CFU—MK水平上存在内在缺陷(intrinsic de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系祖细胞 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67KD 外膜蛋白诱导抗核抗体生成 被引量:2
7
作者 夏文浪 马宝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分离提取空肠弯曲菌 S—131主要膜抗原成份67KD 鞭毛蛋白的基础上,用此蛋白成份经腹腔免疫8周龄雌性 KM 小鼠,每周一次,共12周,ELISA 方法动态测定小鼠血清中自身抗核抗体(包括抗 ds-DNA,ss-DNA 和组蛋白抗体)的水平。发现输注剂量为... 在分离提取空肠弯曲菌 S—131主要膜抗原成份67KD 鞭毛蛋白的基础上,用此蛋白成份经腹腔免疫8周龄雌性 KM 小鼠,每周一次,共12周,ELISA 方法动态测定小鼠血清中自身抗核抗体(包括抗 ds-DNA,ss-DNA 和组蛋白抗体)的水平。发现输注剂量为120—200μg/次/小鼠时能成功诱导上述各类自身抗体的产生,其中抗组蛋白抗体的阳性反应性最大,出现时间较早.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慢性感染诱致自身免疫的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为抗组蛋白抗体作临床早期诊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空肠弯曲菌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