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20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崔花顺 秦亮甫 +2 位作者 陈申旭 程玲 何东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20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EDSS、MRI、复发次数等,以判定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20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EDSS、MRI、复发次数等,以判定疗效。结果: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MS总有效率为80%,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疼痛、头晕、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残障得到减轻,日常运动、情绪、精神、睡眠、精力、工作影响等6个方面的积分(P<0.05)明显提高。结论: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MS在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症状、减轻残障,以及预防复发等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针灸疗法 中药疗法 秦氏“头八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昀 徐格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用GDx神经纤维分析仪(GDxVCC)测定眼底表现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了解有无早期RNFL变薄,分析危险因素与RNF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病例资料。眼科常规检查后,用GDxVCC仪强化角膜补... 目的用GDx神经纤维分析仪(GDxVCC)测定眼底表现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了解有无早期RNFL变薄,分析危险因素与RNFL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病例资料。眼科常规检查后,用GDxVCC仪强化角膜补偿(ECC)和可变角膜补偿(VCC)测定双眼颞侧、上方、鼻侧、下方、颞侧曲线平均(TSNIT平均)、上方平均、下方平均、TSNIT标准差和神经纤维指数(NFI)5项值。分析糖尿病组的ECC、VCC5项检测值在诊断能力上的差异,即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ROC);糖尿病组5项检测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数;血糖水平与糖尿病组检测值的相关性;糖尿病组中ECC与VCC5项检测值的差异比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5个检测指标的差异;建立年龄与NFI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NFI值的ROC最大;ECC和VCC的NFI值均约为20;血糖与RNFL延迟量间无明显相关性。糖尿病组ECC与VCC5项指标的NFI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7,P=0.072);年龄对糖尿病患者NFI值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对正常人NFI值的影响。结论NFI值为反映RNFL厚度的主要参考指标,年龄对糖尿病患者RNFL厚度存在较大影响;眼底表现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期RNFL变薄;ECC和VCC模式检测的NFI值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组2个测量模式间TSNIT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GDX 可变角膜补偿 强化角膜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钾通道mRNA的表达
3
作者 鲍伟胜 王春雷 杨英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8-20,共3页
探讨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钾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BALB/c小鼠左心室Kv1.2、Kv2.1、Kv4.23种电压调控性钾通道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心肌细胞均存在这3种钾通道mRN... 探讨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钾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BALB/c小鼠左心室Kv1.2、Kv2.1、Kv4.23种电压调控性钾通道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心肌细胞均存在这3种钾通道mRNA的表达,CoxsackievirusB3(CVB3)感染的小鼠心肌细胞3种钾通道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结论CVB3对钾通道的作用可能是在转录水平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电压调控性钾通道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个核细胞对合成肽反应性研究
4
作者 姜良勇 徐悦 +4 位作者 王福庆 陈诗书 倪立青 劳志英 冯国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3,55,共4页
目的:寻找与类风湿性关节性(简称类风关)相关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4种合成的短肽:DW15肽、HSP肽、GRP肽、CⅡ肽,体外刺激从类风关患者外周血、关节液、滑膜中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MNC)。结果:关节内(关节液... 目的:寻找与类风湿性关节性(简称类风关)相关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4种合成的短肽:DW15肽、HSP肽、GRP肽、CⅡ肽,体外刺激从类风关患者外周血、关节液、滑膜中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MNC)。结果:关节内(关节液+滑膜)MNC对GRP肽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关节内MNC对PHA刺激的反应显著低于患者及正常人外用血MNC。结论:GRP肽是部分类风关患者关节内T细胞的T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表位 单个核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合成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