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剂在儿童医院中医科使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黄建权 孙华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的:调查我院中医科儿童静脉注射剂的使用现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中医科处方共计48 142份,对静脉给药处方进行用药情况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处方4 109份(8.54%),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 目的:调查我院中医科儿童静脉注射剂的使用现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中医科处方共计48 142份,对静脉给药处方进行用药情况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处方4 109份(8.54%),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炎琥宁粉针剂。处方中存在问题主要涉及超说明书用药,包括适应证不适宜和遴选的药物不适宜,其他还包括不合理联用抗菌药物等情况等,占总处方数的0.36%,占静脉输液处方数的4.19%。结论:中医科静脉给药处方基本合理,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相应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给药 抗菌药物 激素 炎琥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儿童医院应用替加环素治疗8岁以下儿童重症感染50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桂明珠 王俊芳 +3 位作者 崔云 杨巧玲 胡文娟 李志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儿童重症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市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给予替加环素治疗的8岁以下儿童50例,通过对不同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的分析,...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儿童重症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市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给予替加环素治疗的8岁以下儿童50例,通过对不同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的分析,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0例患儿中,治愈34例(68. 0%),无效16例(32. 0%);10例(20. 0%)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结论:替加环素是8岁以下儿童危重症感染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药物的一个选择,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儿童 重症感染 回顾性分析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互联网医院的药学服务实践及处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战旗 唐文青 孙华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医院提供互联网药学服务的效果,以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3-4月的互联网处方1 016张,并随机抽取同期门诊线下处方1 016张,对用药患者的科室分布、诊断、用药情况、处方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医院提供互联网药学服务的效果,以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3-4月的互联网处方1 016张,并随机抽取同期门诊线下处方1 016张,对用药患者的科室分布、诊断、用药情况、处方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互联网处方数量前3位科室为内分泌科(68.21%)、皮肤科(15.16%)、呼吸内科(6.40%);线下处方数量前3位科室为皮肤科(37.40%)、呼吸内科(23.33%)、内分泌科(18.70%)。所涉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均与就诊科室疾病诊疗范围相符合,点评发现互联网处方的合格率99.11%,高于线下处方的98.92%。结论: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实施,满足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慢病患儿的药学服务需求,构建起了药学工作者全新的药学服务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药学服务 处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隐匿阴茎术后多功能护理裤的设计及应用
4
作者 宋莉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56-157,共2页
目的本文介绍一种阴茎类手术后专用多功能减痛护理裤(简称“多功能护理裤”)的制作与应用,探讨其在隐匿阴茎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多功能护理裤通过裤子与两种连接组件自由组合而发挥不同作用,护理裤和保护罩连接组件适用于术后下床活... 目的本文介绍一种阴茎类手术后专用多功能减痛护理裤(简称“多功能护理裤”)的制作与应用,探讨其在隐匿阴茎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多功能护理裤通过裤子与两种连接组件自由组合而发挥不同作用,护理裤和保护罩连接组件适用于术后下床活动期间;护理裤和纱布条连接组件适用于术后阴茎水肿阶段和拆除阴茎体敷料前。此设计简洁、穿脱方便,可有效解决行阴茎术治疗患儿因疼痛不愿意穿裤子而被迫卧床和拆除敷料牵拉伤口时引起疼痛的问题,有助于减轻患儿疼痛、提高舒适度、促进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隐匿阴茎手术 多功能护理裤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 被引量:22
5
作者 秦惠宏 王春 +2 位作者 潘芬 刘昌颀 张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患者中的耐药情况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6年上海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316株;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细菌β-内酰胺酶表型,PCR方法对细菌β-内酰... 目的探讨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患者中的耐药情况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6年上海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316株;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细菌β-内酰胺酶表型,PCR方法对细菌β-内酰胺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316株流感嗜血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67.7%、52.2%、28.5%、26.9%和10.8%,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均> 90%。41.1%(130/316)菌株检测到β-内酰胺酶基因,与表型一致,基因分型均为TEM-1型,未检测到ROB-1型。结论三代头孢和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头孢噻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均为TEM-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儿童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期梨状窝瘘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伟 陈佳瑞 +4 位作者 陈芳 吴佳欐 赵利敏 徐宏鸣 李晓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显微支撑喉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期梨状窝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21例急性感染期梨状窝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射频消融封闭梨状窝瘘内瘘口,同时行... 目的观察显微支撑喉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期梨状窝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21例急性感染期梨状窝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射频消融封闭梨状窝瘘内瘘口,同时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留置胃管2 w,抗生素治疗1~2 w,颈部换药3 w内痊愈。观察分析患儿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3例患儿出现一过性声嘶,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所有患儿梨状窝瘘内瘘口1次封闭,无复发,无咽瘘、呛咳、喉返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射频消融术联合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推荐作为急性感染期梨状窝瘘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内镜下射频消融 先天性梨状窝瘘 急性感染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神经母细胞瘤4期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婷 李艳华 +5 位作者 李珊珊 廖雪莲 杨静薇 蒋莎义 蒋慧 邵静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4期患者单中心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诊治的61例神经母细胞瘤4期患儿资料,临床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维甲酸诱导分化...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4期患者单中心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诊治的61例神经母细胞瘤4期患儿资料,临床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维甲酸诱导分化等综合治疗。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点、治疗方案远期疗效,并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65例患儿确诊4期神经母细胞瘤,其中4例因未完成3次化疗未纳入该研究,余61位患儿纳入研究。男40例,女21例,中位年龄48个月(7个月~10岁)。生存分析,61例患儿2年、3年、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39.8±6.5)%、(28.2±6.1)%、(18.3±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8个月、多体腔占位、血LDH水平增高、停药时未达到VGPR、合并颅内转移为预后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24h尿VMA水平差异、停药时是否达到VGPR、是否存在颅内转移为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本研究中4例患儿合并颅内转移,随访均死亡。AB化疗方案、TOPO化疗方案与混合方案相比,远期预后EFS差异无显著性(P=0.43)。结论神经母细胞瘤4期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年龄>18个月、多体腔占位、血LDH水平高、停药后未达VGPR者预后差。不同化疗方案间预后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 Ⅳ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Burkitt淋巴瘤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红 邵静波 +4 位作者 杨静薇 朱嘉莳 张娜 陈凯 蒋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78-284,共7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61例儿童Burkitt淋巴瘤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2009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符合入组标准病例纳入研究,2009—2014年期间采用改良NHL-BFM95方案、2015—2019年后采用改良B-NHL2015国内方案,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目的回顾性评价61例儿童Burkitt淋巴瘤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2009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符合入组标准病例纳入研究,2009—2014年期间采用改良NHL-BFM95方案、2015—2019年后采用改良B-NHL2015国内方案,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疗效及COX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结果61例患儿中位年龄7.9(1.8-15.5)岁,男50例(82%),女11例(18%),男、女比4.5∶1。5年EFS为(84.7±4.7)%,5年OS(91.2±3.8)%。Ⅱ、Ⅲ、Ⅳ期患儿的5年EFS分别为100%、(88.7±5.3)%、(70.5±11.3)%;5年OS分别为100%、(94.4±3.8)%、(79±10.8)%。Ⅲ期组单纯化疗患儿11例,联合利妥昔单抗25例,两组5年ESF分别为(72.7±13.4)%和(95.7±4.3)%(P=0.037),5年OS分别为(81.8±11.6)%和100%(P=0.029)。COX多因素分析LDH>4倍正常值(HR=2.702,95%CI:1.070~6.822,P=0.035)、侵犯脏器数≥4个(HR=6.562,95%CI:1.343~32.062,P=0.02)是影响儿童Burkitt淋巴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剂量短疗程方案治疗Burkitt淋巴瘤疗效满意,联合利妥昔单抗可提高Ⅲ期患儿疗效。侵犯脏器数目≥4个和LDH>4倍正常值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BURKITT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无事件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术前焦虑情绪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震 杨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2期4-8,共5页
焦虑是术前常见的负面情绪,儿童自制能力差,心理素质低,焦虑所引起的哭闹、不安不仅影响了家长的情绪,同时也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就目前国内外影响儿童术前焦虑情绪以及相关干预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儿科护理人员更加有效地进... 焦虑是术前常见的负面情绪,儿童自制能力差,心理素质低,焦虑所引起的哭闹、不安不仅影响了家长的情绪,同时也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就目前国内外影响儿童术前焦虑情绪以及相关干预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儿科护理人员更加有效地进行术前焦虑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焦虑 儿童 麻醉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小兵 沈立 +3 位作者 李佳 谢业伟 单兴 张儒舫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先天性心脏术后实施ECMO支持的11例患儿临床资料,包含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实验室指标、ECM... 目的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先天性心脏术后实施ECMO支持的11例患儿临床资料,包含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实验室指标、ECMO持续时间、ECMO支持过程中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根据患儿出院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 11例患儿中成功脱机9例,脱机率81.8%,存活6例,存活率54.6%。11例患儿ECMO辅助时间为4~192(89.00±58.27)h,住院时间为10~49(30.09±12.75)d。存活组在ECMO撤离时血乳酸(Lac)水平有明显下降[2.00(0.88,2.43)比4.20(2.15,10.20),P=0.044],但两组正性肌力评分、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ECMO支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ECMO支持前两组的Lac和正性肌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ECMO撤离时的Lac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均较ECMO前显著降低[2.00(0.88,2.43)mmol/L比9.05(1.75,16.00)mmol/L,P=0.043;7.50(4.50,14.50)分比24.00(22.25,35.00)分,P=0.028]。死亡组ECMO撤离时正性肌力药物评分较ECMO前显著性降低[13.00(5.00,15.00)比30.00(25.00,34.50),P=0.043],ECMO撤离时Lac较ECMO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CMO技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救治是一种有效的心肺支持措施,提高ECMO期间抗凝管理以及及时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腹膜透析治疗,可提高患儿的撤机率及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外膜氧合 心脏功能不全 心脏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肠道门诊大便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炀 林凯 +1 位作者 张泓 张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的菌群分布状态及药敏动态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肠道门诊接受诊治的肠道感染患儿留取大便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目的:分析单中心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的菌群分布状态及药敏动态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肠道门诊接受诊治的肠道感染患儿留取大便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送检的2 119份大便标本中共培养检出415例非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总检出率为19.58%(415/2 119)。在415例阳性标本中有374例非伤寒沙门菌,占90.12%,41例志贺菌,占9.88%。非伤寒沙门菌包括鼠伤寒沙门菌110例(29.41%),肠炎沙门菌106例(28.34%),其他种沙门菌属158例(42.25%)。志贺菌包括宋内志贺菌28例(68.29%),福氏志贺菌11例(26.83%),痢疾志贺菌2例(4.88%),未发现鲍曼志贺菌。非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显示其对磷霉素耐药率最低3.0%[95%CI(1.5%,5.6%)],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69.8%[95%CI(64.8%,74.4%)];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头孢曲松钠耐药率增加,对复方磺胺甲唑和氯霉素的敏感性增加。志贺菌药物敏感显示其对磷霉素耐药率最低2.6%[95%CI(0.1%,15.1%)],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100%[95%CI(89.3%,100%)]。结论:上海地区肠道门诊患儿大便培养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宋内志贺菌检出率较高。近年来该地区非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增加,而对磷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伤寒沙门菌 志贺菌 肠道感染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血病中34种ph样ALL基因筛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敏 邵静波 +4 位作者 郑月 李红 王欢 李珊珊 张泓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对白血病儿童进行34种ph样ALL基因筛选,明确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10月上海市儿童医院119例初发ALL患儿,男69例,女50例,年龄6个月~17岁,应用实时荧光探针PCR法进行Ph样ALL相关34种基因的筛选,筛选阳性者... 目的对白血病儿童进行34种ph样ALL基因筛选,明确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10月上海市儿童医院119例初发ALL患儿,男69例,女50例,年龄6个月~17岁,应用实时荧光探针PCR法进行Ph样ALL相关34种基因的筛选,筛选阳性者再进行监测。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 0进行χ~2检验和生存分析。结果 119例初发ALL患儿,ALL-B109例,ALL-T 10例,ph样ALL基因筛选的阳性率为18. 5%(22/119)。阳性的ph样ALL基因包括:IKZF3-8(IK6) 8例次,CRLF2高表达16例次,EBF1-PDGFRB 1例次。其中3例为2种基因同时存在:IKZF3-8和CRLF2高表达共阳性2例,IKZF3-8和EBF1-PDGFRB共阳性1例。上述119例ALL分为ph样ALL基因阳性组(22例)和ph样ALL基因阴性组(97例)。第19天和第46天的流式MRD监测结果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h样ALL基因阳性组总体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 037),而无事件生存率无差异(P=1. 0)。结论 ph样ALL基因阳性患儿总体生存率降低,可用于儿童白血病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Ph样ALL 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骨化性肌炎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慧勇 许云峰 +1 位作者 王俊 谭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173-2173,2178,共2页
患儿男,8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窝肿块2月余,既往无明显外伤史。体格检查:神清,心肺腹无特殊,右腋下扪及肿块,伴疼痛及右上肢活动受限,大小约6.0 cm×4.0 cm,质硬,活动度差,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25×109/L,血红蛋白132.0... 患儿男,8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窝肿块2月余,既往无明显外伤史。体格检查:神清,心肺腹无特殊,右腋下扪及肿块,伴疼痛及右上肢活动受限,大小约6.0 cm×4.0 cm,质硬,活动度差,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25×109/L,血红蛋白132.00 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9.70%,C反应蛋白7.37 mg/L。超声检查:右侧腋窝皮下肌层见低回声肿块,大小约5.2 cm×3.4 cm×2.7 cm,边界清楚,形态尚规则,有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见片状强回声钙化斑,CDFI:肿块内见动脉血流信号,峰值流速18.9cm/s,阻力指数0.69(图1)。超声提示:右侧腋窝皮下肌层低回声肿块伴钙化。CT检查:右侧肩胛下肌内见约4.2 cm×3.5 cm大小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其边缘见钙化影。手术及病理结果:全麻下行腋窝肿块切除术,病理见灰白色剖结节肿块一个,体积6.0 cm×4.0 cm×3.5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有泥沙感,表面可见包膜。镜下可见增生的短梭形纤维母细胞和早期骨样组织,病理诊断:符合骨化性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儿童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3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洁 陈凯 +6 位作者 张娜 刘青 邹冰 邵静波 李红 朱嘉莳 蒋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Haplo-HSCT后AIHA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60例Haplo-HSCT治疗后患儿中有3例(5%)出现AIHA,原发病均为再... 目的探讨儿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Haplo-HSCT后AIHA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60例Haplo-HSCT治疗后患儿中有3例(5%)出现AIHA,原发病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干细胞来源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接受了减低强度预处理。3例供受者血型不合(2例主要不合,1例次要不合),移植前输血次数均大于10次,移植后并发不同病毒感染。经综合治疗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及利妥昔单抗等)溶血均被控制,其中病例3在初次溶血控制后再次反复,多种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最终经西罗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IHA是严重移植并发症之一,多药联合及时有效治疗可改善移植最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多导睡眠监测中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菲菲 李爱求 +4 位作者 张丹 李田田 姜允丽 彭红英 徐晓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在儿童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患儿睡眠时做持续不少于7小时的多指标记录。研究对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140例患儿PSG监测过程中...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在儿童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患儿睡眠时做持续不少于7小时的多指标记录。研究对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140例患儿PSG监测过程中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不同的家长,监测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个性化的有效健康教育干预,保障各参数的准确记录,确保监测的成功率和准确性,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与2015年6月—2016年5月对照组97例患儿实施传统健康教育进行对比,评估其应用效果。结果在多导睡眠监测中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监测结果比较,导线脱落由10.3%下降至1.4%、数据丢失由6.2%下降至2.1%、家长知识缺乏导致监测终止情况由5.2%下降至1.4%,减少了失败影响因素,提高了监测效果,监测成功率达9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睡觉多爱动,加之年龄小,需要搂抱及夜间喂食等,造成监测过程中导线脱落,数据丢失,影响监测的效果甚至导致监测终止。在患儿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中进行有效地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是保证睡眠监测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临床呼吸睡眠障碍等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儿童 个性化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莉丽 付金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2年3月上海市儿童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资料。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7...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2年3月上海市儿童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资料。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7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观察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强化方式以及转移情况等。结果9例均为单侧病灶,5例位于左肾,4例位于右肾;7例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为不规则形。CT平扫7例中6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6例可见钙化灶。MRI平扫7例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4例T2WI以等、高信号为主,3例T2WI以稍低信号为主,3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囊变、坏死。7例扩散加权成像均呈明显高信号、相应表观扩散系数为低信号。增强后4例稍有强化,5例均呈轻-中度强化。5例伴转移。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儿童肾实质内肿块,伴斑点状、斑片状钙化,可合并出血,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应高度警惕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肾腺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于淳 付金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1-764,77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后肾腺瘤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21年8月上海市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后肾腺瘤患儿,观察其病灶位置、大小及形态、CT和MRI特征。结果病变均为单发,右肾1例,左肾5例,肿瘤最大直径约1.6~9.7... 目的探讨儿童后肾腺瘤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21年8月上海市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后肾腺瘤患儿,观察其病灶位置、大小及形态、CT和MRI特征。结果病变均为单发,右肾1例,左肾5例,肿瘤最大直径约1.6~9.7 cm,平均(4.1±3.0)cm。5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8字形。CT显示4例呈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1例呈混杂密度,5例病灶以实性为主肿块,1例为囊性为主肿块,其中1例伴有斑片状钙化,1例伴有出血;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边界清晰,实性成分均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MRI显示4例实性成分均可见扩散受限。结论儿童后肾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单发,边界清楚,实性成分均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且扩散受限,需警惕本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肿瘤 肾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致儿童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建权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64-64,共1页
头孢美唑钠是一种半合成的头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近,对一些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美唑口服不吸收,仅可用于静脉途径给药,其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皮疹、药物热等,罕见过敏性休克[1]。现报道1例... 头孢美唑钠是一种半合成的头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近,对一些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美唑口服不吸收,仅可用于静脉途径给药,其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皮疹、药物热等,罕见过敏性休克[1]。现报道1例7岁患儿在使用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罕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 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儿童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艳华 蒋莎义 +1 位作者 廖雪莲 杨静薇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横纹肌样瘤(MR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MRT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初治病理诊断,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NI-1蛋白、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细胞膜抗原(EMA)表达;给予手术、化疗及... 目的探讨儿童横纹肌样瘤(MR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MRT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初治病理诊断,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NI-1蛋白、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细胞膜抗原(EMA)表达;给予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对患儿随访至2020年2月29日并分析其远期疗效。结果16例患儿中位起病年龄14.5个月,诊断为肾外非中枢横纹肌样瘤12例、肾横纹肌样瘤2例、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性畸胎样/横纹肌样瘤2例;肿瘤组织中INI-1蛋白表达缺失14例,INI-1蛋白表达减少1例、表达不详1例;肿瘤组织中CK、EMA、Vimentn阳性表达率为80%~100%。就诊时即发生远处转移7例。随访期内13例死亡,疾病进展中位时间为诊断后5个月,完全缓解2例,1例治疗达部分缓解后复发,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18.8%、12.5%。结论MRT好发于婴幼儿,可根据原发部位分类,呈高度侵袭性;其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检查,检测肿瘤组织中INI-1、CK、EMA、Vimentn表达可辅助诊断;采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模式,疗效不佳,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样瘤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咳嗽中咽喉反流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冰如 吴蓓蓉 陆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咽喉反流(LPR)在慢性咳嗽中的发病率。LPR发生率、咽喉pH值、反流事件发生次数、反流持续时间等与患儿年龄、性别、体位、过敏等的关系并探索咽喉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5年2月1日~2018年8月31... 目的了解儿童咽喉反流(LPR)在慢性咳嗽中的发病率。LPR发生率、咽喉pH值、反流事件发生次数、反流持续时间等与患儿年龄、性别、体位、过敏等的关系并探索咽喉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5年2月1日~2018年8月31日因慢性咳嗽,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185例儿童,均进行24小时咽喉pH监测。记录患儿性别、诊断、过敏情况及24小时p H监测结果。结果共入组慢性咳嗽病例185例,其中男60%(111/185),女40%(74/185)。存在LPR患儿36.8%(68/185)。与大年龄儿童相比,月龄<12月的儿童,LPR发生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食物过敏组患者LPR发生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LPR可能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月龄<12月及食物过敏为LPR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咳嗽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咽喉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