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儿科介入放射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铭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神经介入放射学 儿科放射学 儿童疾病 介入放射医师 分支学科 发达国家 外科医师 治疗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NA2014医疗安全与品质专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 王鑫宏 +4 位作者 赵永霞 胡立伟 彭文献 郑小丽 王相权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医疗安全与品质是国内人民群众近几年热议的新闻热点,更是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的固定学术议题。我们首次推出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2014)的影像技术议题——安全与质量专题,内容有如下方面的特点和热点:1安全与质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 医疗安全与品质是国内人民群众近几年热议的新闻热点,更是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的固定学术议题。我们首次推出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2014)的影像技术议题——安全与质量专题,内容有如下方面的特点和热点:1安全与质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医疗服务和政策研究在放射学实践质量方面的应用,今年主要是对比剂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急性肾损害和对比剂外渗的研究,放射学检查应用的临床决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2辐射剂量研究仍旧是放射物理研究的重点,这方面论文数量在医疗安全与品质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辐射剂量宏观调控,管电流调制(TCM)参考水平,CT的剂量测量与方法学,迭代重建减少辐射剂量研究,双源、双能CT研究,敏感器官的辐射剂量控制,偏离扫描仪中心相关问题,以及碘类造影剂在器官辐射剂量中的角色。3儿科医疗安全与品质研究是值得关注的另一方面,主要是超声成像的安全与质量、磁共振对比剂在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儿童磁共振成像镇静相关问题。4肿瘤放疗的品质与安全的研究也出现在RSNA2014中,但数量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与质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儿科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21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锰 崔青 +3 位作者 朱荻绮 张玉奇 钟玉敏 沈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35-1541,共7页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复查分析川崎病所致严重冠脉病变患儿的进展情况,并评价心脏超声(心超)对此类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冠脉病变...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复查分析川崎病所致严重冠脉病变患儿的进展情况,并评价心脏超声(心超)对此类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冠脉病变分级达到Ⅳ级及以上的川崎病患儿,要求纳入对象接受过至少2次的冠脉造影,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病变进展情况;并将心超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21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6例,中位发病年龄为3岁6个月,初次冠脉造影的中位年龄为7岁11个月,发病时间与初次造影中位间隔时间为4年5个月;造影复查时的中位年龄为9岁2个月,与初次造影中位间隔时间为1年3个月。初次造影发现有13例患儿存在冠脉狭窄或闭塞,其中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并在1年后复查造影,结果显示桥血管通畅,未见明显狭窄。15例患儿在后续随访中,心超发现病变进展并行造影复查,其中8例患儿冠状病变较前明显进展,并有1例患儿于术中行冠脉内球囊扩张术,1例复查后行CABG。在21例患儿初次造影时,共发现16处冠脉狭窄或闭塞;而同期心超仅提示1处冠脉狭窄。21例患儿初次造影时共发现28处中大型冠脉瘤,将心超和冠脉造影对此28处冠脉瘤的测量直径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最大直径差值为(1.63±2.33)mm,95%CI为−2.95~6.21 mm。结论·川崎病所致严重冠脉病变可能是不断进展的;对病变严重的患儿,心超可能对冠脉狭窄或闭塞存在漏诊或误诊,对冠脉瘤直径测量存在一定误差,需定期复查冠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体儿的影像学评估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艳 朱铭 +1 位作者 李玉华 徐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26-628,65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以往病例的回顾,发现适用于联体儿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手术做准备,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观察以往病例的影像学检查,对照手术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6例联体儿中5例胸腹联体,1例坐骨联体,5例胸腹联体均为肝脏及胸骨融合,... 目的:通过对以往病例的回顾,发现适用于联体儿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手术做准备,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观察以往病例的影像学检查,对照手术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6例联体儿中5例胸腹联体,1例坐骨联体,5例胸腹联体均为肝脏及胸骨融合,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脏病,1例坐骨联体两个患儿共用一条直肠,手术结果与影像诊断大致一致。结论:通过适用的影像学检查,能够全面的了解联体儿内部的结构异常情况,对手术的难度、手术的选择、术前准备、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 联体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