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不同情感状态脉图特征参数分析与识别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璐 马泽慧 +3 位作者 陈聪 王忆勤 燕海霞 郭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不同情感状态下脉图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与识别,以期为大学生情感状态的辨识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11名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以中医情志脉象理论为基础,通过素材诱导,激发受试者不同情感... 目的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不同情感状态下脉图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与识别,以期为大学生情感状态的辨识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11名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以中医情志脉象理论为基础,通过素材诱导,激发受试者不同情感表达。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受试者平静、喜悦、恐惧、悲伤4种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脉图共224人次,提取4组情感状态下脉图时域参数和多尺度熵参数,采用非参数检验统计4组脉图特征参数差异,随机森林分类器对情感状态进行分类识别。结果 4组脉图时域参数及多尺度熵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脉图时域参数对不同情感状态进行识别,识别率为70.52%,基于脉图时域和多尺度熵参数进行识别,识别率提高至74.52%。结论脉图特征参数可为情感状态的辨识提供客观参考依据,脉图时域参数结合多尺度熵参数可提高情感状态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图 时域分析 多尺度熵分析 情感识别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欣昂 李洁韵 +3 位作者 夏雨墨 许朝霞 林洁琪 王忆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41-147,共7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结构模型。结果共收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702例,筛选得到高频四诊症状40个,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18个隐变量,模型贝叶斯信息准则评分为-17604.38。对模型中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肝、肾等,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气滞、痰浊、血瘀等,归纳其证型主要有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5类,并提示各证型与四诊信息间的互信息及信息覆盖度。结论隐结构模型分析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类提供一定的定性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合并病 隐结构模型 证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脉象名称术语英译国际标准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蕾 尚倩倩 +3 位作者 王忆勤 钱鹏 郭睿 燕海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8,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与《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脉象名称基本术语的构词方法、翻译方法及具体名词术语(浮脉类脉象、沉脉类脉象、数脉类脉象、迟脉类脉象、虚脉类脉象、实脉类脉象、歇... 本文通过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与《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脉象名称基本术语的构词方法、翻译方法及具体名词术语(浮脉类脉象、沉脉类脉象、数脉类脉象、迟脉类脉象、虚脉类脉象、实脉类脉象、歇止脉、大脉、软脉)英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两部标准中脉象名称术语英语译文的优缺点,以期为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名称 术语 英译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图参数构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梦楚 赵倩倩 +3 位作者 解天骁 郭睿 王忆勤 燕海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16-122,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脉图参数构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LVH)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206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无LVH组... 目的通过分析脉图参数构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LVH)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206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无LVH组和原发性高血压伴LVH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应用SMART-Ⅰ型中医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脉图参数,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脉图参数;应用R Studio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预测其准确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LVH组的年龄、女性占比、体质量指数、血清尿酸、血清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较无LVH组明显升高(P<0.01)。原发性高血压伴LVH组脉图参数H3/H1、W1、W2、T5、T、W1/T、W2/T较无LVH组显著升高(P<0.05,P<0.01)。T、H3/H1、W1/T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74、OR=1.621、OR=2.078,P=0.002、P=0.013、P<0.001,95%CI分别为[1.264,2.777]、[1.109,2.370]、[1.392,3.101]。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为[0.865,0.981]),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基于脉图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LVH的发生风险,可为临床预测高血压伴发LVH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脉图参数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中医脉图特征参数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璐 陈瑞 +3 位作者 张春柯 王忆勤 燕海霞 郭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脉图特征参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图特征的相关性,挖掘脉诊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脉象样本,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冠脉正常组、冠脉非...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脉图特征参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图特征的相关性,挖掘脉诊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脉象样本,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冠脉正常组、冠脉非严重病变组、冠脉严重病变组。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3组脉图时域特征参数差异。结果与冠脉正常组及冠脉非严重病变组比较,冠脉严重病变组脉图时域参数t1、t1/T、t1/t4显著增大(P<0.01),h5/h1显著减小(P<0.05);与冠脉非严重病变组比较,冠脉严重病变组t5/t4、h4/h1显著增大(P<0.05),T、h5/h1显著减小(P<0.01),t4显著减小(P<0.05)。基于脉图时域特征参数,运用随机森林的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对3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平均识别率为77.94%。结论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脉图时域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参数变化可反映不同分组患者的心血管特征。脉诊的无创检测技术可作为现有心血管病变检查技术的辅助工具,在心血管疾病筛查和监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GENSINI评分 脉图 时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脉图递归定量分析特征与凝血功能关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瑞 张春柯 +2 位作者 王忆勤 燕海霞 郭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采用典则相关分析法(CCA)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脉图递归定量分析(RQA)特征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探寻可反映CHD患者凝血功能的脉图RQA特征参数。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1月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目的采用典则相关分析法(CCA)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脉图递归定量分析(RQA)特征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探寻可反映CHD患者凝血功能的脉图RQA特征参数。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1月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住院CHD患者205例,采用压力脉冲信息分析系统(Smart TCM-Ⅰ)采集脉图,提取脉图RQA特征,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纤维蛋白原(FIB),采用CCA分析脉图RQA特征与凝血四项的相关性。结果 2组变量间的第一对典则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608,超过2组指标间的任一简单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变量有一定相关性;脉图RQA特征递归率(RR)和最长竖直/水平线段长度(V_(max))在第一对典则变量上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904、0.816,在第一对典则变量上的交叉载荷系数分别为0.550、0.496;凝血指标APTT、INR、FIB在第一对典则变量上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792、-0.935、0.828,在第一对典则变量上的交叉载荷系数分别为0.481、-0.568、0.503。结论 APTT、FIB与脉图RQA特征RR、V_(max)呈正相关,INR与RR、V_(max)呈负相关,脉图RQA特征(RR、V_(max))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PTT、INR、FI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凝血四项 脉图递归定量分析特征 典则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