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洛酮探索性治疗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 被引量:1
1
作者 诸葛传德 丘喜盛 +2 位作者 叶明皓 施向程 沈能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本文对12例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患者试用内源性阿片多肽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治疗,除1例无效外,其余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用药后24小时内,11例患者神志明显改善甚至清醒,5例反复抽搐者抽搐停止,2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 本文对12例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患者试用内源性阿片多肽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治疗,除1例无效外,其余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用药后24小时内,11例患者神志明显改善甚至清醒,5例反复抽搐者抽搐停止,2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曾一度明显改善.治疗结果证实乙脑患者血及脑脊液(CSF)中升高的内源性阿片多肽参与乙脑发病机制并为乙脑的对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殷勤 甘卫华 +6 位作者 陈荣华 郭锡熔 焦泽霖 吴伟玲 邬薇 张彧 张薇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2-82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牛磺酸(Taurine)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56例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在其他治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口服牛磺酸干预,疗程10~14d,观察治疗过程中... 目的:初步探讨牛磺酸(Taurine)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56例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在其他治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口服牛磺酸干预,疗程10~14d,观察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及病儿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促进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改善病儿症状体征及促进病情恢复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牛磺酸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害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人白蛋白受体测定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意义
3
作者 沈钰如 郁世雄 +1 位作者 马复兴 张孝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46-47,共2页
多聚人白蛋白(PHSA)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组成部分。近期文献报告用血凝法和酶结合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PHSA受体,认为有实用价值。我们于1986~1987年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肝炎病人的血清PHSA受体,并与其他指标作比较,... 多聚人白蛋白(PHSA)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组成部分。近期文献报告用血凝法和酶结合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PHSA受体,认为有实用价值。我们于1986~1987年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肝炎病人的血清PHSA受体,并与其他指标作比较,体会到PHSA受体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是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 白蛋白 病毒性肝炎 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指标及甘胆酸检测在小儿肝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美丽 杨俊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指标 甘胆酸 检测 小儿 肝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细菌性痢疾菌群及药物敏感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美丽 杨俊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998-999,共2页
目的 :研究近 2 0年来 ,细菌性痢疾 (菌痢 )患者中痢疾杆菌的菌群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 1981~ 1984年、1991~ 1994年、1996~ 1999年三个期间中收治的大便培养阳性的菌痢患儿 181例 ,作纸片法药敏试验 ,观察分析菌... 目的 :研究近 2 0年来 ,细菌性痢疾 (菌痢 )患者中痢疾杆菌的菌群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 1981~ 1984年、1991~ 1994年、1996~ 1999年三个期间中收治的大便培养阳性的菌痢患儿 181例 ,作纸片法药敏试验 ,观察分析菌群及其耐药率。结果 :近 2 0年来痢疾杆菌的菌群仍以福氏痢疾杆菌发生率最高 ,并从 6 1 7%上升至 96 6 %。宋氏菌的发生率已从 36 2 %下降至 3 4%。细菌对复方新诺明 (SHZco)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 ,持续在 90 %以上 ;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却在不断波动 ,三期分别为 83 8% (31/ 37) ,13 2 % (5 / 38) ,45 0 % (9/ 2 0 ) ;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则分别为 3 0 % (1/ 33) ,12 5 % (5 / 40 )和 16 4% (12 / 73) ;目前 ,对氟哌酸、氟嗪酸、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分别达到 2 0 0 % (10 / 5 0 ) ,2 0 5 % (9/ 44 )和 7 4% (2 / 2 7) ;对其他广谱抗菌药物也发现了耐药菌株。结论 :鉴于痢疾杆菌耐药性在不断产生 ,特别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其他广谱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 ,应引起重视。在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避免过多使用或使用不当 ,并应有意识地、合理地交替选用抗菌药物 ,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肠杆菌属 药敏试验 儿童 合理用药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_2-微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
6
作者 李倩 张美丽 骆成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515-515,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