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二铵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与间质性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成海 李风华 +3 位作者 陈文慧 吴定中 胡义扬 刘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33-2237,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影响纤维化肝脏脂质过氧化与间质性胶原酶活性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肪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而后予以甘草酸二铵口服治疗,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影响纤维化肝脏脂质过氧化与间质性胶原酶活性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肪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而后予以甘草酸二铵口服治疗,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与胶原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炎性坏死与胶原沉积病理改变,按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ALT、AST、Alb与总胆红素等)变化,检测肝组织主要过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酶底物反应法分析肝组织间质性胶原酶活性变化,RT-PCR法分析肝组织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肝脏有明显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甘草酸二铵药物组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损伤坏死与胶原沉积等病理变化。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含量、ALT与AST活性、白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药物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含量、AST与ALT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白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此外,药物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151.3±37.3μg/g)明显少于模型组(170.9±15.3μg/g,P<0.05),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弱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MDA含量(1.96±0.23μmol/g)低于模型组(2.44±0.32μmol/L,P<0.05),SOD水平(19.60±0.97NU/g)高于模型组(20.60±0.33NU/g,P<0.05),GSH含量(47.0±9.1g/g)与GSH-Px活性(53.1±4.1U/g)高于模型组(41.2±3.5g/g;46.7±6.1U/g,P<0.05);肝组织间质性胶原酶活性(43.89±7.74U)高于模型组(32.01±2.75U,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有明显抗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与提高肝组织间质性胶原酶活性的作用,该作用是药物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肝硬化 过氧化脂质类 胶原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合成肽为抗原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G和IgM抗体
2
作者 钱利生 闻玉梅 +3 位作者 蒋伟伦 李雪萍 顾健人 曲淑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50-354,共5页
选择并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ORF(阅读框架)-1、ORF-2及ORF-3中的4个肽段。其中合成肽(SPB36)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IgG及IgM抗体。对134份肝炎患者血清分别以重组抗原及S... 选择并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ORF(阅读框架)-1、ORF-2及ORF-3中的4个肽段。其中合成肽(SPB36)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IgG及IgM抗体。对134份肝炎患者血清分别以重组抗原及SPB36抗原检测戊肝抗体IgG,相对符合率为85.1%。对比检测戊肝抗体IgM(44份),相对符合率为88.6%。合成肽因结构组成明确,不需要特殊纯化,特异性较高,用于检测抗体有其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肽 戊型肝炎病毒 抗体 ELISA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