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设立人大专门图书馆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凤玲 钱威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5,81,共3页
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对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成员以及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人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如以立法工作为例,从以往更多的强调数量和速度到现在更多的关注质量。因此,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人员 需要掌握更全面更准... 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对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成员以及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人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如以立法工作为例,从以往更多的强调数量和速度到现在更多的关注质量。因此,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人员 需要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国内外相关政治、法律信息,结合本国或者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借鉴、吸收。为解决目 前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人员获取图书信息渠道有限的矛盾,建议在具有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设立人大专门图书馆,并就 其设立的必要性和特点进行论证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图书馆 设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后评估理论与实践初论 被引量:52
2
作者 丁贤 张明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7,共7页
近年来有关地方立法机关不断探索提高立法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自2000年以来,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立法后评估。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施行一段时间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对法律的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对法律中所设计的制度进行评... 近年来有关地方立法机关不断探索提高立法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自2000年以来,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立法后评估。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施行一段时间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对法律的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对法律中所设计的制度进行评判,并针对法律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和修缮。由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的实践时间尚不长,相关的统一规范也未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立法后评估的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原则和评估实效等关键问题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调查 条例 立法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催生2.0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丁伟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42,共13页
长期以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依附于民事实体法,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不触及现有立法存量的情况下应作增量规定。鉴于《民法总则》以及即将审议的各分编剔除了法律适用规范,对现行各类法律适用规范重新进行整合... 长期以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依附于民事实体法,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不触及现有立法存量的情况下应作增量规定。鉴于《民法总则》以及即将审议的各分编剔除了法律适用规范,对现行各类法律适用规范重新进行整合已势在必然。综合考虑现阶段的立法基础、立法成本、立法效率,以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基础,对现行各类法律适用规范进行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打造2.0版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因而是立法机关最有可能的选项,也是现阶段国际私法学界亟需研究的应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嵌入式” 立法模式 2.0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立法发展的权限困境与出路试探 被引量:108
4
作者 向立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8,共11页
在我国"统一、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下,中央立法权限得到凸显,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法》等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有限的立法权。三十多年的地方立法实践表明,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长期面临一项困扰——地方立... 在我国"统一、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下,中央立法权限得到凸显,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法》等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有限的立法权。三十多年的地方立法实践表明,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长期面临一项困扰——地方立法权限较窄、边界不明。地方性法规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学界对立法质量的批评不绝于耳。最近《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已经过一审,恰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地方立法权限",然而《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暂未涉及相关内容;地方立法权限的清晰明确关乎地方立法事业未来的发展,涉及《立法法》在内的多部法律,需结合顶层设计作通盘考虑,从政策到方案也有待详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立法权限 困境 出路 法律修改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事不再理:仲裁制度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伟 《东方法学》 2011年第1期60-70,共11页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运用是当下商事仲裁实践中争议最大的程序问题,该问题处理不当将使仲裁高效、便捷的制度优势荡然无存,并使裁决承受效力不确定的巨大风险。这种原则立法上的模糊不清、规则上的遗漏缺位、理论上的纷繁芜杂...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运用是当下商事仲裁实践中争议最大的程序问题,该问题处理不当将使仲裁高效、便捷的制度优势荡然无存,并使裁决承受效力不确定的巨大风险。这种原则立法上的模糊不清、规则上的遗漏缺位、理论上的纷繁芜杂,必然导致仲裁实践中争议徒增、仲裁程序人为受滞,甚至诱发个别当事人利用制度漏洞恶意缠诉,干扰仲裁程序的正常进行,这种现象任其蔓延不但将使仲裁制度便捷、高效的制度优势荡然无存,而且潜藏了裁决效力不确定的危机,从而动摇仲裁制度的根基。为此,对症下药,积极医治"一事不再理"这一现代仲裁制度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已经刻不容缓,以确保仲裁制度在尊重当事人处分权与彰显高效、快捷的价值取向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事不再理 商事仲裁 立法与理论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化的再思考——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制定十周年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1-743,共3页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 中国国际私法 法典化 纪念 国际私法学 法学界 逻辑严密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束缚创新的关键制约性因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杰 陈高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5-43,共9页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滞后、精益制造体系的缺失以及工匠精神和专业化精神的短缺。如何通过全方位的改革,促进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滞后、精益制造体系的缺失以及工匠精神和专业化精神的短缺。如何通过全方位的改革,促进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央决策层最为关注的改革战略之一。然而,从中国的现实背景来看,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面临着诸多关键性制约因素的束缚,其中某些体制性因素所造成的发展困局尤其需要重视。因此,突破束缚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应是深入理解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主要对象及核心改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短板 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体制困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特定经济区域变通适用国际私法规范的前瞻思考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4,共13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特定经济区域变通适用法律的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定经济区域新一轮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特定经济区域变通适用法律的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定经济区域新一轮制度创新肩负的特殊使命提出了国际私法规范能否变通适用的崭新命题。该问题事关重大改革是否于法有据,并为国际私法理论的深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上海的实践探索可以发现,在诸如浦东新区等特定经济区域,变通适用冲突法规则、变通适用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规范均具有现实合理性。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综合采用一揽子授权模式、调整适用法律模式、变通适用法律模式、创设新规则模式等模式。同时,应当以特定经济区域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为契机,进行深入研究与积极探索,尽快实现变通适用国际私法规范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经济区域 变通适用法律 国际私法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资格的合法性研究——兼论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完善 被引量:2
9
作者 项谷 张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153,共9页
证据的合法性是构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重要依据,要明晰"非法证据"的确切语义。由于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中的疏忽、失误,没有直接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导致在法定形式上出现瑕疵的证据材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非法证据&... 证据的合法性是构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重要依据,要明晰"非法证据"的确切语义。由于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中的疏忽、失误,没有直接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导致在法定形式上出现瑕疵的证据材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非法证据",而是"瑕疵证据",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不能一概排除。对于争议较多的诱惑侦查取证问题,应当在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开展诱惑侦查,由其获得的证据具备证据资格。在移送证据问题上,除非有关行政机关、纪检部门等有使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的情况,否则应当认定相关证据具备证据资格。对于自然人秘密取证获得的证据材料,在排除伪造可能性后,应视为具有合法性。电子证据是新兴的证据形式之一,虽无法律明确规定,亦具有证据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资格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的和谐发展——制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引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4
10
作者 丁伟 《东方法学》 2009年第4期3-8,共6页
文章从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国际私立法体系的角度,对即将审议的《涉外民一关系法律适用法》与现行有效的其他法律、法规中法律适用规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梳理,就如何消除可能出现的影响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和谐发展的因素进行前瞻性研... 文章从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国际私立法体系的角度,对即将审议的《涉外民一关系法律适用法》与现行有效的其他法律、法规中法律适用规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梳理,就如何消除可能出现的影响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和谐发展的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就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化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提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立法体系 中国国际私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教育公平 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惠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6,共2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东强西弱的态势,为加快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建议合理布局高校资源,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制订人才专项计划,优化高校共建共援。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类特殊涉外合同之债准据法制度的转型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伟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33,共12页
三类特殊涉外合同的准据法制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根植于计划经济的土壤,其浓厚的法律属地主义倾向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及国际通行规则不相吻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推动该制度的转型发展已势在必然。国家层面正在推进的民法典... 三类特殊涉外合同的准据法制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根植于计划经济的土壤,其浓厚的法律属地主义倾向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及国际通行规则不相吻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推动该制度的转型发展已势在必然。国家层面正在推进的民法典编纂工作为该制度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特殊涉外合同 准据法 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完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惠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5-6,共2页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改革完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建议,具体为:调整高校就业统计主体、完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强化高校和用人单位合作、推广使用差异化评价体系、注重高校就业组成结构,以期准确评...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改革完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建议,具体为:调整高校就业统计主体、完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强化高校和用人单位合作、推广使用差异化评价体系、注重高校就业组成结构,以期准确评估高校就业质量,促进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完善 就业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刑事政策的执行
14
作者 胡敏 张震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刑事政策是国家抑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与策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是正确贯彻执行刑事政策的有力保障。为更好地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公正正义、保持社会稳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 刑事政策是国家抑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与策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是正确贯彻执行刑事政策的有力保障。为更好地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公正正义、保持社会稳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确保刑事政策正确适用,从而深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刑事政策 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视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15
作者 郑惠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3-3,共1页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助学贷款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均开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2013年,开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97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7.34%。全国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区县...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助学贷款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均开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2013年,开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97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7.34%。全国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区县2464个,占全国区县总数的8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正视 计划单列市 发展报告 教育部 自治区 直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职教资源 促进农民向市民有效转移
16
作者 蔡达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共1页
当前,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城市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当前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特别是城乡间、区域问职教资源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阻滞农民向市民... 当前,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城市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当前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特别是城乡间、区域问职教资源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阻滞农民向市民有效转移的关键因素。为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资源 统筹城乡 有效转移 农民 市民 整体发展水平 职业教育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特点、性质及法律规制 被引量:99
17
作者 常江 张震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挖掘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已开展相关实践探索,但还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则。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具有注重安全、开发特定公共数据、依托公共数据平台开展、保证公平竞争和在权属不明情况下开展等特点。从...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挖掘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已开展相关实践探索,但还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则。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具有注重安全、开发特定公共数据、依托公共数据平台开展、保证公平竞争和在权属不明情况下开展等特点。从性质上看,其不是行政许可,而是公共服务性质的特许经营。在实践操作上,要采取“运营+维护”模式,将“统一授权运营”与“分散授权运营”相结合,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由于授权运营协议兼有行政性和民事性,行政机关具有特殊地位,需要通过健全国家立法,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进行法律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授权运营 行政协议 操作路径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外人文交流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宁 赵卫星 +1 位作者 罗晓舫 赵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2,共8页
世界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政治格局从两级到多极,经济重心从欧美转移到亚太地区,治理格局从单边到多边,地缘格局从陆域到海域,安全格局从均衡到动荡,文明格局从差异到冲突。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世界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政治格局从两级到多极,经济重心从欧美转移到亚太地区,治理格局从单边到多边,地缘格局从陆域到海域,安全格局从均衡到动荡,文明格局从差异到冲突。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全球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是世界战略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者。但在变革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外人文交流是国与国之间民间友好往来、相知相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国家之间增进互信、减少猜疑,避免误判、对抗、冲突,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在推进不同国家各领域互利合作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外文化交流在新世界格局中,应完善交流的组织架构,构建中外交流的顶层设计,打造交流的平台项目,管控交流中的负面节点,落实激励保障,不断进行工作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格局 全球治理 中外人文交流 国际形象 留学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法》与城市规划管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钰 顾长浩 +6 位作者 史家明 殷蓉蓉 赵民 田莉 熊鲁霞 周建军 刘安 《上海城市规划》 2007年第6期1-12,共12页
为贯彻落实《物权法》,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本次规划沙龙邀请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区县政府、规划部门和科研院校的有关专家,围绕"《物权法》与城市规划管理"的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讨:1《... 为贯彻落实《物权法》,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本次规划沙龙邀请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区县政府、规划部门和科研院校的有关专家,围绕"《物权法》与城市规划管理"的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讨:1《.物权法》实施后规划调整与规划许可变更;2《.物权法》与城市规划的制定;3《.物权法》对规划管理行为的制约和规范;4《.物权法》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现将部分专家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管理 物权法 人大常委会 管理工作 管理行为 上海市 市政府 县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立法三题
20
作者 柳忠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56,共2页
地方立法三题柳忠良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加强地方立法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地方立法的优势,我认为要妥善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关于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的结合问题。一些地方,由于领导对立法的价值认识不足,在改革的决策... 地方立法三题柳忠良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加强地方立法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地方立法的优势,我认为要妥善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关于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的结合问题。一些地方,由于领导对立法的价值认识不足,在改革的决策和立法的决策之间缺乏统筹协调,以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意志 地方性法规 立法工作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改革与立法 行政规章 人大常委 抽象行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