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逻辑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凯锋 《理论视野》 CSSCI 2020年第9期24-30,共7页
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多角度阐释、系统性分析,呈现整体性逻辑。文章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条线索汇通融合的角度,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逻辑... 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多角度阐释、系统性分析,呈现整体性逻辑。文章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条线索汇通融合的角度,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逻辑和复合叙事的思维方式,并就汇通融合的理论认识、价值判断展开分析。整合中、西、马文化资源,梳理总结已有的时代性、规律性认识,继续在理论与现实结合处进行原创性思考是真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逻辑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逻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要素和时代主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展的基本特性,体现了中国社会时空变迁、结构转型与政党使命的历史影响要素。这一思想体系在核心观点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合法性与制度设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展的基本特性,体现了中国社会时空变迁、结构转型与政党使命的历史影响要素。这一思想体系在核心观点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合法性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在基本方略上指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布局的方向性与政策设置的系统性,不仅鲜明地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基本主题,同时也深刻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3
作者 朱叶楠 《中国报道》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规律性认识 民族凝聚力 治国理政 前途命运 创新时代 向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军队人才军民深度融合培养使用实践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文杰 杜人淮 《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12期63-66,共4页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发力,也为国家战略体系的成长完善提供了动力基础。军队人才培养使用是军民融...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发力,也为国家战略体系的成长完善提供了动力基础。军队人才培养使用是军民融合发展最深层次、最具牵引性的领域,也自然存在于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军民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制度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基于169份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坚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新时代我国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精准描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制度的基本现状、展望其未来前景,文章借鉴"制度规划-制度体系-制度保障"的分析框...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新时代我国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精准描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制度的基本现状、展望其未来前景,文章借鉴"制度规划-制度体系-制度保障"的分析框架,以169份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软件,通过筛选关键词和文本编码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制度对制度程序设置较为关注,制度创新成效显著,但对于制度保障的关注度较低。因此,未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自主创新制度,应当从加强国家层面的立法保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及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试验区 自主创新 政策文本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39
6
作者 赵大朋 简皎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系统,基层党组织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力,这种组织力包括外在组织力和内在组织力。当前,基层党建的重点就是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有效适应并积... 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系统,基层党组织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力,这种组织力包括外在组织力和内在组织力。当前,基层党建的重点就是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有效适应并积极引导基层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外向性的组织力。基层党组织既要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使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嵌入社会之中,又要积极作用和影响外部环境,不断提升对社会的引导力和动员力;二是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内部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内在的组织力。基层党组织要有效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和日常管理,着力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组织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政治系统分析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作为新现代性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胜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6,共9页
中国现代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性反应,其实存性不容置疑。中国现代性以实践意识直接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多个层面体现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表现为关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意识。中国现代性要... 中国现代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性反应,其实存性不容置疑。中国现代性以实践意识直接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多个层面体现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表现为关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意识。中国现代性要成为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的新现代性,需要以批判精神全面审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不断阻断西方现代性中象征核心权力关系的资本奴役逻辑,解构其背后更为基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奴役结构。中国现代性作为新现代性,其实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西方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新现代性 资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记忆视角的历史地名保护--以上海松江石湖荡镇为例
8
作者 寇怀云 顾玄渊 钟晓华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2期47-52,共6页
地名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历史地名有助于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当前大量城市地名仅具有简单的地理标识功能,而不具备传承地方文化的社会公共作用;同时,大量老地名承载的社会历史记忆逐渐湮灭佚失。... 地名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历史地名有助于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当前大量城市地名仅具有简单的地理标识功能,而不具备传承地方文化的社会公共作用;同时,大量老地名承载的社会历史记忆逐渐湮灭佚失。文章从集体记忆理论出发,通过对集体记忆特性的分析,发现其中蕴含地名历史记忆演变的规律和特点;由此,构建集体记忆特性与地名历史记忆关联的地名保护框架,探讨历史地名的保护思路,并以上海松江区石湖荡镇的地名规划为例加以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名 集体记忆 地名规划 文化遗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基于100份党内工作制度文本的内容分析
9
作者 唐坚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第8期125-132,共8页
党内工作制度是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维持党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为精准定位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本文以“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实施保障”为分析框架,基于《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一书中的100份党内工作制度文本,... 党内工作制度是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维持党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为精准定位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本文以“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实施保障”为分析框架,基于《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一书中的100份党内工作制度文本,运用ROST CM 6.0软件和NVivo 11软件,通过筛选关键词和文本编码对党内工作制度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不仅注重党内工作的程序设置,而且明确了党内工作的职责范围,但党内工作的实施保障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展望党内工作制度的未来建设,可从完善党内工作的考核监督机制、精准定位职责范围以及规范党内工作的追责处理这三方面着手,推动党内工作制度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内工作 内容分析法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历史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警觉性和抵制力
10
作者 刘丽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79,共3页
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在于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这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大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在于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这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大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警觉性和抵制力。加强大历史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全面系统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辩证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曲折和教训,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 警觉性 抵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民间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青年运动的“农村转向”及其历史贡献
11
作者 任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到民间去”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对青年影响深广的政治文化运动之一。从1924年开始,“到民间去”在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上的话语重现及其实践力量,重塑了这一运动中青年与农村之间的结构性关联。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青年... “到民间去”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对青年影响深广的政治文化运动之一。从1924年开始,“到民间去”在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上的话语重现及其实践力量,重塑了这一运动中青年与农村之间的结构性关联。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青年运动从“发现农村”到“组织农村”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历程,充分显示了经过理论武装的革命力量对于革命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为我们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和方法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民间去 青年运动 中国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政党形象构建: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长艳 王静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3,共8页
政党形象是政党定位与功能的现实产物。中国共产党集领导、执政与管理的多重定位与功能决定其政党形象的具体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革命性、纯洁性是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的典型表现。但在长期执政中这三大特质并非一劳永逸... 政党形象是政党定位与功能的现实产物。中国共产党集领导、执政与管理的多重定位与功能决定其政党形象的具体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革命性、纯洁性是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的典型表现。但在长期执政中这三大特质并非一劳永逸。实践中,自我革命型政党形象构建主要着眼于解决三大关键问题:政党形象原理在实践中变异、政党形象构建动力出现钝化、形象运行逻辑的异化与模式固化。因而,自我革命型政党形象要进行自我革命,实现动力、逻辑与模式等方面的整体性优化,通过形象构建的动力转化维系形象生产的可持续性,优化政党形象构建逻辑保持适应性,创新政党形象构建实践模式提升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政党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宗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7,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征程将当代中国推送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这包括:敢为人先,"走自己的道路"的首创精神;逢山开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践行初心,"... 改革开放40年征程将当代中国推送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这包括:敢为人先,"走自己的道路"的首创精神;逢山开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践行初心,"改革让人民受益"的价值追求;与时俱进,"不能辜负时代"的方法论自觉。这些精神品质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勇气,激励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首创精神 坚强意志 价值追求 方法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勇 刘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17,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话语,旨在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中华民族天下情怀和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双重历史经验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话语,旨在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中华民族天下情怀和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双重历史经验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美好未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但依然面临着西方霸权霸道霸凌的话语困境。从构建成熟的学术话语支撑和塑造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入手,不断增进国际社会的接受认同,是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 胸怀天下 大国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与创新:整体推进疫情防控中的高校马院发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志丹 杨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9,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我国发生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70余年来未见,同时它也是影响全世界、波及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它是一次危机和大考,同时也是发...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我国发生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70余年来未见,同时它也是影响全世界、波及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它是一次危机和大考,同时也是发现不足、整改建设、促进马院发展的重要契机。面对疫情防控形势,高校马院应该提高政治站位,发挥自己功能和优势,冷静审视、辩证分析、积极作为,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在服务于疫情防控战的同时,谋划和推动马院发展建设,提升办学和社会服务水平,实现疫情防控和学院发展的“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马克思主义学院 挑战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现代化:对党组制的考察
16
作者 丁长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6,共4页
党组制作为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典型机制,在承载政治领导与执政、政治沟通与支持、政治保证与管理等价值之外,还有实现中国共产党分配政治价值、实现政党权力、执行政党任务三大基本功能。在政党中心和治理双重范式主导下,党组制在... 党组制作为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典型机制,在承载政治领导与执政、政治沟通与支持、政治保证与管理等价值之外,还有实现中国共产党分配政治价值、实现政党权力、执行政党任务三大基本功能。在政党中心和治理双重范式主导下,党组制在人大、政府、社会和市场等领域呈现一元领导与多元混合的实践形态,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定位模糊、功能异化与虚化诸多短板。为此,要从权责平衡的制度化、闭环运行的无缝化和党组工作的差异化等方面,充分开发党组的制度与功能优势,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组制 领导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领导科学第二次创业的政治前提和学术逻辑
17
作者 奚洁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1,共3页
中国领导科学经历近40年的发展,现在面临着学科发展第二次创业的时代要求和重大机遇,即要努力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智慧的新时代中国领导科学。为此,必须深化中国共产党... 中国领导科学经历近40年的发展,现在面临着学科发展第二次创业的时代要求和重大机遇,即要努力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智慧的新时代中国领导科学。为此,必须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要深入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思想资源,探寻领导规律;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领导思想历史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要结合新时代的生动社会实践,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思想智慧,展示中国领导科学研究者的集体成果和时代风貌;要将中国领导科学推向世界,使之成为人类领导思想的共同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 中国领导科学 第二次创业 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世界市场理论的回眸和展望
18
作者 刘勇 杨淑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5,共5页
世界市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成果,对于指导中国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党在研究世界局势、结合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世界市场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充分发挥世界市场的积极效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世界市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成果,对于指导中国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党在研究世界局势、结合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世界市场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充分发挥世界市场的积极效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梳理学术界关于世界市场理论的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党对世界市场理论的开拓创新、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宽广胸怀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于进一步正视和把握世界市场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市场 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迁特征与演进逻辑——基于1996—2020年间44份党内法规文本的内容分析
19
作者 唐坚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为精准描述1996—2020年间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迁特征与演进逻辑,借鉴“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实施保障”的分析框架,以44份中央和地方层面制度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软件,通过筛选关...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为精准描述1996—2020年间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迁特征与演进逻辑,借鉴“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实施保障”的分析框架,以44份中央和地方层面制度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软件,通过筛选关键词和文本编码对党内法规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6—2020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演进逻辑表现为:巡视制度不断与时俱进;巡视理念由常规式领导向专项式监督转变;巡视程序由规范式向链条式转变;巡视责任由分散化向精细化转变;但忽略了巡视监督。未来巡视制度的完善,应当以巡视监督环节为重点,建立健全巡视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巡视责任的有效落实,提升巡视制度的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视制度 党内法规 巡视理念 巡视程序 巡视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根基
20
作者 朱叶楠 《中国报道》 2024年第9期38-41,共4页
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撑。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仅是对当下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担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 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撑。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仅是对当下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担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强调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绿色转型 改革举措 生态优先 生态环境治理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