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德耀 冯学山 +3 位作者 包亚萍 李霞 金慧明 朱依 《中国医院管理》 1997年第3期44-46,共3页
着重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0年代,上海医技人才数量和质量与80年代相比有了较大增长和提高,但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衡量,仍存在着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力结构比例... 着重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0年代,上海医技人才数量和质量与80年代相比有了较大增长和提高,但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衡量,仍存在着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力结构比例失当、分布不均,教育培训不足,群体素质欠佳,缺乏配套政策,人才流失严重,亟待引起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在本世纪内全面完成人才队伍的结构与功能调整,实现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人力资源 人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曹家渡社区居民吸烟与血脂现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茂芳 寿涓 卫志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926-927,共2页
目的 了解吸烟对社区居民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人口相对稳定、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相似的 35~ 74岁社区居民 786人 ,按是否吸烟、吸烟年限分组 ,进行血脂测定。结果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HDL -C、Apo -B、TC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目的 了解吸烟对社区居民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人口相对稳定、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相似的 35~ 74岁社区居民 786人 ,按是否吸烟、吸烟年限分组 ,进行血脂测定。结果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HDL -C、Apo -B、TC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不同吸烟年限者的HDL -C、Apo -B间差别有显著性的意义 (P <0 0 5 )。日吸烟量 >2 0支与 <10支者的HDL -C、Apo -B间差别均有显著性的意义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曹家渡社区 居民 吸烟 血脂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侯英勇 王坚 +6 位作者 凌诒萍 陶琨 郁敏 纪元 谭云山 陆孝禹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 :探讨腹内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 ,讨论其鉴别诊断。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电镜的方法 ,结合HE形态学观察 ,对 17例腹内纤维瘤病进行研究。结果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9~ 78岁 ,平均 4 2 9岁 ,中位年龄 4 2岁... 目的 :探讨腹内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 ,讨论其鉴别诊断。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电镜的方法 ,结合HE形态学观察 ,对 17例腹内纤维瘤病进行研究。结果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9~ 78岁 ,平均 4 2 9岁 ,中位年龄 4 2岁。 4例有手术史 ,2例有Gardner综合征。 15例单结节 ,2例 2枚结节。肿块直径 5~ 2 5cm ,平均 13 5cm ,多数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质韧、实性、半透明状。光镜下主要有纤细梭长和星芒状两种形态的 (肌 )纤维母细胞 ,间质大量胶原。超微结构显示增生细胞周围大量胶原原纤维 ,质膜清楚 ,无基板 ,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免疫表型 :Vim弥漫强阳性 ;4 6 7% (7/ 15 ) ;α SMA局灶阳性 ;4 0 % (6 / 15 )MSA局灶阳性 ;CD117、CD34、S 10 0蛋白、PGP9 5、desmin阴性。行完整肿块及部分肠段切除者 15例 ,7例无复发 (2~ 13年 ,平均 8年 ) ,3例失访 ,5例随访中。姑息术者 2例 ,1例死于肠梗阻 ,1例再次术后失访。结论 :腹内纤维瘤病是少见且易误诊的疾病 ,部分与手术史以及Gardner综合征有关 ,可能的机制为胶原合成和降解失衡 ,免疫组化显示部分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特点 ,手术完整切除者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纤维瘤病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CD117 电子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治疗所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朱薇珊 张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感染科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期间72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后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并...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感染科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期间72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后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肝病既往史、年龄、性别、痰结核分枝杆菌、酗酒及营养不良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比较有无肝病既往史在临床症状、肝损伤程度、出现异常时间及其对抗结核疗程疗效的影响。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统计采用样本率比较,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共99例,占13.7%(99/721)。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肝病史[27.5%(39/142)和10.4%(60/579);χ^2=28.16,P〈0.01];年龄[25~岁组:8.0%(25/311),40~岁组:9.7%(24/248),60~70岁组:30.9%(50/162);χ^2=28.44,P〈0.01];酗酒[(29.7%(11/37)和12.9%(88/684);χ^2=8.43,P〈0.01];营养不良[19.1%(60/314)和9.6%(39/407);χ^2=13.5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肝病史(Waldχ^2=22.994,P〈0.01,OR=3.272,95%CI:2.016~5.312)、酗酒(Waldχ^2=5.390,P〈0.05,OR=2.667,95%CI:1.165~6.103)、年龄(Waldχ^2=21.187,P〈0.01,OR=2.010,95%CI:1.493~2.706)和营养不良(Waldχ^2=4.563,P〈0.05,OR=1.692,95%CI:1.044~2.742)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另外,既往肝病史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肝损伤恢复时间[24.2%(15/62)和64.9%(24/37),χ^2=16.054,P〈0.01]、化疗方案更改[28.6%(16/56)和53.5%(23/43),χ^2=6.325,P〈0.05]较没有既往肝病史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有肝病既往史、老年人、酗酒及营养不良是造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做及时调整,以顺利完成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核磁共振谱在白血病临床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昌琳 黄永仁 +1 位作者 张惠平 蔡侧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5-70,共6页
运用核磁共振波谱 (NMRS)研究血清中磷脂、脂蛋白及乳酸的代谢变化 ,并探讨该法在白血病临床研究上的应用和可行性。实验采用MSL - 30 0MHz型超导核磁共振谱仪测量白血病人及健康人血清标本 ,通过31 P -NMRS分析比较血清中磷脂酰胆碱 (... 运用核磁共振波谱 (NMRS)研究血清中磷脂、脂蛋白及乳酸的代谢变化 ,并探讨该法在白血病临床研究上的应用和可行性。实验采用MSL - 30 0MHz型超导核磁共振谱仪测量白血病人及健康人血清标本 ,通过31 P -NMRS分析比较血清中磷脂酰胆碱 (PC)信号及磷脂酰乙醇胺和 (神经 )鞘磷脂 (PE +SM )信号相对积分面积 ,了解各自血清中的磷脂含量水平。并对血清1 H -NMRS中甲基和亚甲基峰进行线性拟合 ,从而分析血清中各种脂蛋白及乳酸含量的变化。白血病人血清中的磷脂信号强度相对正常人明显更低 ,反映了对应的PC及 (PE+SM )含量相对正常人更低 ,尤其对初发未治疗的病人 ,差别更加明显。病人血清中各种脂蛋白含量也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且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该方法较好地从分子水平反映了白血病人与正常人血清中磷脂、脂蛋白及乳酸水平的差异 ,为白血病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简便、直观的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谱 NMRS 白血病 线性拟合 磷脂 脂蛋白 乳酸 血清 临床诊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MRI与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图对照研究)
6
作者 施裕新 周康荣 +2 位作者 陈祖望 童步高 黄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冠心病有较大潜力。为明确MRI对冠心病病变冠状动脉和病变心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分析了24例冠心病的MR表现,并与SPECT、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研究。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上海市中山医院心内...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冠心病有较大潜力。为明确MRI对冠心病病变冠状动脉和病变心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分析了24例冠心病的MR表现,并与SPECT、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研究。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上海市中山医院心内科199411~199507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NMR 成像 放射性核素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室壁运动及厚度异常的关系
7
作者 王兴德 刘珂 +3 位作者 赵绮芳 徐荣珍 蒋兆华 何梅先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称QT离散度(QTd),在反映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AMI 后缺血段心肌可表现为室壁节段性的运动异常(RWMA)和收缩期室壁厚度的异常变化,它也是影响AMI临床过程及预后的...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称QT离散度(QTd),在反映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AMI 后缺血段心肌可表现为室壁节段性的运动异常(RWMA)和收缩期室壁厚度的异常变化,它也是影响AMI临床过程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心肌室壁运动 心肌厚度异常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快速梯度回波成像技术的探讨
8
作者 施裕新 周康荣 +3 位作者 陈祖望 王佩芬 唐光才 陈财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心脏快速梯度回波成像技术的探讨施裕新1周康荣2陈祖望2王佩芬2唐光才2陈财忠2以往MR检查只能显示心肌大体改变的病变如心肌梗塞或疤痕等。然而,在心肌呈现明显病理改变前,检测心肌灌注等异常,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心肌... 心脏快速梯度回波成像技术的探讨施裕新1周康荣2陈祖望2王佩芬2唐光才2陈财忠2以往MR检查只能显示心肌大体改变的病变如心肌梗塞或疤痕等。然而,在心肌呈现明显病理改变前,检测心肌灌注等异常,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心肌灌注的研究中,MR成像速度与图像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MRI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在肝病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沈美蓉 李仲平 +2 位作者 丁晓红 储峰 胡德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45-547,共3页
目的评价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在肝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浦东新区南华医院自2007年以来接受B超定位下行1秒钟(1s)肝穿刺诊断并指导治疗患者的情况。结果 1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的患者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药物性肝炎4例... 目的评价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在肝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浦东新区南华医院自2007年以来接受B超定位下行1秒钟(1s)肝穿刺诊断并指导治疗患者的情况。结果 1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的患者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药物性肝炎4例(4/16,25%),脂肪性肝炎4例(4/16,25%)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2/16,12.5%),乙型肝炎2例(2/16,12.5%),急性淤胆型肝炎、血吸虫性肝病各1例,2例经肝穿活检仍未能明确诊断。在20例反复肝功能异常半年以上、ALT<2倍正常上限值(2×ULN)、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有65%(13/20)肝脏炎症指数≥2级,需抗病毒治疗,且年龄20~40岁者占69.2%(9/13)。结论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功能异常病因的重要手段,对明确诊断并确立最适当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丽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者80例,其中围绝经期38例(围绝经期组),绝经...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者80例,其中围绝经期38例(围绝经期组),绝经后42例(绝经后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所有对象取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和PR转录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及绝经后组ER及PR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围绝经期组比较,绝经后组ER、PR升高显著(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及绝经后组ER及PR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围绝经期组比较,绝经后组ER、PR升高显著(P〈0.05)。紫外透射图表明,对照组EP、PR蛋白表达清晰,膜内外分界分明,围绝经期组及绝经后组颜色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水平较对照组均增加,细胞多呈不规则状,杂乱分布。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原因推测与激素受体局部水平的改变存在一定的关系,及时检测患者ER及PR表达水平,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围绝经期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军 周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65-467,470,共4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Ⅰ级明显增多,Ⅲ级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厄贝沙坦 慢性心功能不全 NT—pro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胸膜固定治疗持续或复发性气胸的护理
12
作者 瞿玉云 张贤玲 颜美琼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6年第1期62-63,共2页
滑石粉胸膜固定治疗持续或复发性气胸的护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瞿玉云上海市中山医院张贤玲,颜美琼自发性气胸属肺科急诊,其发病率为5~47人/10万,复发率30%~40%[1,2]。因此,气胸复发的预防性治疗,关系到气胸... 滑石粉胸膜固定治疗持续或复发性气胸的护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瞿玉云上海市中山医院张贤玲,颜美琼自发性气胸属肺科急诊,其发病率为5~47人/10万,复发率30%~40%[1,2]。因此,气胸复发的预防性治疗,关系到气胸患者的预后;尤其是持续性(自发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气胸 气胸 胸膜固定术 滑石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片治疗多形红斑81例小结
13
作者 屈宝珍 应莉萍 +5 位作者 李玉华 单一君 秦万章 向熙瑞 吴惠莉 杨蜀禹 《中成药》 CAS 1983年第3期23-23,共1页
多形红斑多数发病在春秋季节。作者用雷公藤片治疗81例多形红斑,效果满意。总有效率为96.3%,其中痊愈13例;好转65例;无效3例。副作用观察,除5例感觉胃内不适,其他无特殊反应。
关键词 多形红斑 病例 雷公藤片 小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强对下丘神经元时间分辨率的影响
14
作者 和守睆 Awad M Almuklass +1 位作者 王坚 金晓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声强对豚鼠下丘相位型神经元时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成年豚鼠,采用单细胞记录的方法,刺激信号为含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两段白噪声,其时间间隔分别为0、1、2、3、6、9、12、24、48和96ms。分别观察阈上15、35和55dB对... 目的探讨声强对豚鼠下丘相位型神经元时间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成年豚鼠,采用单细胞记录的方法,刺激信号为含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两段白噪声,其时间间隔分别为0、1、2、3、6、9、12、24、48和96ms。分别观察阈上15、35和55dB对豚鼠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最小间隔阈值、间隔后放电恢复率及首次放电潜伏期的影响。结果共记录到166个神经元,本研究仅观察相位型神经元,共计90个。不同声强刺激时,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最小间隔阈值无明显差异,分别为8.81±1.08ms、7.08±0.78ms和7.11±0.67ms。不同声强刺激时,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间隔后放电恢复率无明显差异。不同声强刺激时,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首次放电潜伏期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28±0.15ms、5.75±0.14ms和5.05±0.13ms。结论声强对豚鼠下丘相位型神经元的时间分辨率无明显影响,神经元响应随声强的提高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强 下丘 时间分辨率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