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必要的张力与中医百年困惑-兼评何裕民新著《中国医学再出发--复兴时代与中医药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龚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69,共5页
百年来,对中医的发展路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给出的答案迥异。站在最前沿的思想家批评中医的居多,但中医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持必要张力是主要原因。《中国医学再出发——复兴时代与中医药学》既进行了文化和医... 百年来,对中医的发展路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给出的答案迥异。站在最前沿的思想家批评中医的居多,但中医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持必要张力是主要原因。《中国医学再出发——复兴时代与中医药学》既进行了文化和医学史通考,又集中做了哲学思考,并对中医学的未来寄予厚望,全书坚持必要的张力思维,游刃于中西古今之间,贯彻了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原则,固守核心价值体系,又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精华,未来,这一思路将助力中医再出发,走出百年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要的张力 中医发展 复兴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融入临床的在地化探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高静 黄兰英 +1 位作者 廖文娟 张莎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8-51,共4页
叙事医学理念和意义在我国临床中已得到广泛传播,但实践方面明显滞后,特别是中医叙事医学方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研究点,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及考核机制、开展精细阅读、“60s听患者说”训练、构建中医平行病历、同伴教育... 叙事医学理念和意义在我国临床中已得到广泛传播,但实践方面明显滞后,特别是中医叙事医学方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研究点,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及考核机制、开展精细阅读、“60s听患者说”训练、构建中医平行病历、同伴教育等方式,在构建中医叙事医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包括多措并举,规范叙事医学工具的使用;引入“象思维”,帮助医务人员构建“故事思维”;引入医务社工,助力叙事医学走深走实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人文 人文精神 中医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冬令膏方的民俗、医俗与药俗浅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江岩 朱抗美 +1 位作者 余小萍 龚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3,共5页
在上海地域范围内,冬令膏方的认知度、参与度、美誉度都很高;上海冬令膏方兼具传统医药和民俗两方面特点,民俗是底色,医俗是源头和核心,而药俗则最直观、可视程度最高;三“俗”的汇流与交融,造就了灿烂多姿的上海冬令膏方文化。上海冬... 在上海地域范围内,冬令膏方的认知度、参与度、美誉度都很高;上海冬令膏方兼具传统医药和民俗两方面特点,民俗是底色,医俗是源头和核心,而药俗则最直观、可视程度最高;三“俗”的汇流与交融,造就了灿烂多姿的上海冬令膏方文化。上海冬令膏方的技艺与文化以群体传承为主,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为辅的特征十分突出;具有周期性特点,且集中在冬季的中医诊疗和中药炮制煎煮场所,带有明显的仪式和节日庆典风格,有多种文化符号表达。上海的中医药专家与当地百姓共同塑造了冬令膏方的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中医学发展中的继承、扬弃与吸收 被引量:2
4
作者 龚鹏 何裕民 窦丹波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3期9-12,共4页
在中医药的发展路径上,前人做过许多探索;复古守旧、中西汇通、全盘西化等通通失败。在中医药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需要在继承、扬弃与吸收之间寻找平衡,保持适度的张力。中医药不缺继承的基因,继承时应以精神文化为核心,防止复古倾向;扬... 在中医药的发展路径上,前人做过许多探索;复古守旧、中西汇通、全盘西化等通通失败。在中医药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需要在继承、扬弃与吸收之间寻找平衡,保持适度的张力。中医药不缺继承的基因,继承时应以精神文化为核心,防止复古倾向;扬弃时应以新旧范式转化为目标,但要摒弃革命性思维,扬弃过程涉及解构与分析,继承在先,扬弃在后,顺序不可颠倒;吸收时要保持主体性,摆脱路径依赖,构建中医学自主性知识体系;在继承、扬弃和吸收之外,还存在创新问题,之间的联动,一起构成中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传承 扬弃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膏方文化”传承人朱抗美教授女性膏方经验撷萃
5
作者 黄兰英 朱抗美 +1 位作者 张晓天 陈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95-2100,共6页
本文提炼了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膏方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朱抗美教授针对女性亚健康及疾病状态膏方调治的特色,总结朱教授女性膏方调治中的重要六法,分别为滋阴补肾、补脾养血、祛瘀生新、疏肝理气、温经通脉、调理... 本文提炼了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膏方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朱抗美教授针对女性亚健康及疾病状态膏方调治的特色,总结朱教授女性膏方调治中的重要六法,分别为滋阴补肾、补脾养血、祛瘀生新、疏肝理气、温经通脉、调理冲任。分别列举女性各年龄段易发疾病如原发性闭经、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的膏方治则治法及用药特点,并解析朱教授女性膏方调治的典型病案三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 膏方 调治特点 女性 病案 朱抗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浅析膏方对癌症的防治作用
6
作者 仲茂凤 郑大鹏 +1 位作者 林丽 张晓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01-2105,共5页
传统中医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下,对防癌发生、治疗癌症、防复发转移等肿瘤等多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肿瘤的“治未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膏方,作为传统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兼具纠偏去病之功,有调、补、防... 传统中医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下,对防癌发生、治疗癌症、防复发转移等肿瘤等多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肿瘤的“治未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膏方,作为传统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兼具纠偏去病之功,有调、补、防、治四大功效,在恶性肿瘤的防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肿瘤“治未病”的有效应用手段。因此,本文拟从“治未病”角度讨论膏方对防治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肿瘤 治未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