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脊柱侧弯保守治疗临床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苗秀 朱博文 +1 位作者 孔令军 房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079-3088,共10页
保守治疗是轻中度青少年脊柱侧弯(AIS)的首要选择,多维度属性是AIS的重要临床特征,如何有效评估其不同维度、针对性地给出治疗方案并评价其疗效是保守治疗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影像学的结果与患者诉求间存在不对等,且受限于辐射剂量无... 保守治疗是轻中度青少年脊柱侧弯(AIS)的首要选择,多维度属性是AIS的重要临床特征,如何有效评估其不同维度、针对性地给出治疗方案并评价其疗效是保守治疗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影像学的结果与患者诉求间存在不对等,且受限于辐射剂量无法频繁使用。因此,以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为代表的部分评估工具逐渐成为重要的临床依据。本文通过检索、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了当前保守疗法所关注的各个维度及不同维度所使用的评估工具,明确其适用范围及局限性,并将其分为身体外观评价、生活质量评价、负性情绪评价、肺功能及运动耐量评价和关节松弛程度评价5类。多维度评估方法逐渐成为AIS保守治疗中的重要依据,尤其是以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为代表的工具,为个性化干预提供了指导。未来可进一步优化或开发符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特点的评估工具,以提高保守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青少年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保守治疗 问卷 评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析颈椎病“筋出槽、骨错缝”手法的治疗策略
2
作者 李景虎 朱清广 +3 位作者 孔令军 吴志伟 张帅攀 房敏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5-1198,共4页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法治疗该病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被广泛认可。现从“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生理状态到“筋出槽、骨错缝”病理状态阐释与颈椎病手法治疗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颈椎筋骨系统的“筋束骨、骨张筋”作用和肌骨系统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法治疗该病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被广泛认可。现从“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生理状态到“筋出槽、骨错缝”病理状态阐释与颈椎病手法治疗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颈椎筋骨系统的“筋束骨、骨张筋”作用和肌骨系统生物力学的动态变化,总结颈椎病手法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筋骨”动态评估、“理筋舒骨”和“微调骨柔筋”的作用。但颈椎病“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关系,为手法治疗颈椎病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方案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束骨 颈椎病 筋出槽 骨错缝 手法 防治策略 筋骨并重 治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坐立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鑫 赵雄 +4 位作者 曹奔 孔令军 吴志伟 朱清广 房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在坐立过程中疼痛对腰椎和髋关节力矩的影响。方法应用AMTI测力台采集20例健康对照与20例LDH受试者的动力学数据,通过统计参数映射(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分析两...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在坐立过程中疼痛对腰椎和髋关节力矩的影响。方法应用AMTI测力台采集20例健康对照与20例LDH受试者的动力学数据,通过统计参数映射(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分析两组受试者坐立任务中腰椎与髋关节在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力矩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DH受试者从站立回到坐位过程中腰椎最大屈曲力矩与髋关节最大内收力矩明显增高(P<0.05)。SPM分析显示,在站立初期阶段(37%~42%),LDH组髋关节外展力矩大于健康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结论LDH受试者在坐立过程中腰椎骨盆不够稳定,尤其站立静止阶段,难以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需增加髋关节外展力矩来维持骨盆稳定。在临床评估治疗中应重点关注脊柱与骨盆的稳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髋关节 统计参数映射 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法治疗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博文 赵素红 +4 位作者 李苗秀 张帅攀 姚重界 朱清广 房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9-1106,共8页
目的观察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法治疗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单侧KO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基于平均肌电(AE... 目的观察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法治疗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单侧KO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基于平均肌电(AEMG)制定的手法,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Tinetti平衡与步态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前,试验组患侧股直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头AEMG显著低于健侧(|Z|>8.647,P<0.001),患侧股外侧肌、半腱肌、股二头肌AEMG值显著高于健侧(|Z|>4.808,P<0.001)。治疗后两组WOMAC、VAS、Tinetti平衡与步态评分和6-MWT距离均较前显著改善(|t|>3.987,P<0.001),除VAS评分外,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213,P<0.05)。结论基于表面肌电图结果,将激活股直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头,抑制股外侧肌、半腱肌、股二头肌和释放内、外侧副韧带张力作为手法操作重点,可缓解老年人KOA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老年 表面肌电图 手法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