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改善的组织学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盟
郭亚楠
+5 位作者
黄恺
孙鑫
李正鑫
赵志敏
吕靖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3-1570,共8页
目的 通过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组织学变化,发现影响PH好转的组织学及细胞学基础,为临床药物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8年10月在12个省20家医院招募的完成48周抗病毒或联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乙型肝炎...
目的 通过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组织学变化,发现影响PH好转的组织学及细胞学基础,为临床药物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8年10月在12个省20家医院招募的完成48周抗病毒或联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22例,使用BavenoⅦ中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SPH)无创诊断标准评价PH水平,根据治疗前肝硬度值≥25 kPa筛选出43例确诊CSPH的患者,以治疗后PH水平下降是否≥2个等级分为PH改善组(n=19)及PH未改善组(n=24)。收集人口学、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肝纤维化评价(HE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和肝组织微血管病变评价[包括闭塞性门静脉病变(OPV)、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RH)及不完全间隔纤维化(ISF)]。免疫组化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水平;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CD32b、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两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 经过48周治疗,RBC、ALT、AST、APRI评分、肝纤维化等级与PH等级发生好转(P值均<0.05),其中19例患者PH等级下降≥2个等级,为PH改善组,其余为PH未改善组。两组患者间肝纤维化结局并无统计学差异(χ^(2)=3.380,P=0.066)。微血管病变评价发现,治疗后PH改善组OPV程度、vWF表达水平及Fibronectin表达量显著低于PH未改善组(P值均<0.05),而NRH程度、ISF程度及Fibrinogen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细胞学评价发现,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间CD32b、CD31、α-SMA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显示PH改善组CD32b表达量显著增加(t=-2.007,P=0.045),而α-SMA表达量显著减少(t=2.628,P=0.013)。结论 PH改善的病理特征与肝纤维化逆转和肝微血管改善有关,其细胞学基础与肝窦内皮细胞去分化及肝星状细胞活化表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组织学
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改善的组织学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盟
郭亚楠
黄恺
孙鑫
李正鑫
赵志敏
吕靖
刘成海
机构
上海
中医
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肝
病
研究所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与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
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中医
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3-1570,共8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1000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4305,82305200)
+1 种基金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shslczdzk01201)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科技发展项目(24YJS03)。
文摘
目的 通过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组织学变化,发现影响PH好转的组织学及细胞学基础,为临床药物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8年10月在12个省20家医院招募的完成48周抗病毒或联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22例,使用BavenoⅦ中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SPH)无创诊断标准评价PH水平,根据治疗前肝硬度值≥25 kPa筛选出43例确诊CSPH的患者,以治疗后PH水平下降是否≥2个等级分为PH改善组(n=19)及PH未改善组(n=24)。收集人口学、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肝纤维化评价(HE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和肝组织微血管病变评价[包括闭塞性门静脉病变(OPV)、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RH)及不完全间隔纤维化(ISF)]。免疫组化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水平;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CD32b、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两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 经过48周治疗,RBC、ALT、AST、APRI评分、肝纤维化等级与PH等级发生好转(P值均<0.05),其中19例患者PH等级下降≥2个等级,为PH改善组,其余为PH未改善组。两组患者间肝纤维化结局并无统计学差异(χ^(2)=3.380,P=0.066)。微血管病变评价发现,治疗后PH改善组OPV程度、vWF表达水平及Fibronectin表达量显著低于PH未改善组(P值均<0.05),而NRH程度、ISF程度及Fibrinogen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细胞学评价发现,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间CD32b、CD31、α-SMA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显示PH改善组CD32b表达量显著增加(t=-2.007,P=0.045),而α-SMA表达量显著减少(t=2.628,P=0.013)。结论 PH改善的病理特征与肝纤维化逆转和肝微血管改善有关,其细胞学基础与肝窦内皮细胞去分化及肝星状细胞活化表型有关。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组织学
微血管
Keywords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Hypertension,Portal
Histology
Microvessels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改善的组织学因素分析
李盟
郭亚楠
黄恺
孙鑫
李正鑫
赵志敏
吕靖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