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KF的轨道探伤小车组合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长军 王黛月 +2 位作者 余天乐 郭建志 李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49-2655,共7页
轨道探伤小车是新一代铁路轨道探伤设备,现已具备伤损点自动识别功能,但其定位依赖单一里程计,仍需人工标定来完成伤损点的实时地理位置定位,无法满足伤损定位的精度要求和实现全面自动伤损扫查检测功能的需求。针对铁路线上伤损扫查过... 轨道探伤小车是新一代铁路轨道探伤设备,现已具备伤损点自动识别功能,但其定位依赖单一里程计,仍需人工标定来完成伤损点的实时地理位置定位,无法满足伤损定位的精度要求和实现全面自动伤损扫查检测功能的需求。针对铁路线上伤损扫查过程中的自动定位问题,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实现了里程计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并基于新息自适应估计(IAE)对融合算法作自适应处理,建立GNSS/里程计组合定位模型,以提高探伤小车定位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最后设计开发了硬件板卡,并通过沪杭线上测试实验,对组合定位模型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基于EKF的组合定位相较于单一GNSS定位其定位精度和鲁棒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探伤 扩展卡尔曼滤波 数据融合 自适应 组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法的地铁隧道衬砌缺陷智能检测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悦 韩静 +3 位作者 关祈峰 侯珏 陆婷婷 张亚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1-316,共6页
[目的]地铁隧道内壁缺陷主要以裂纹和渗漏水为主,目前以人工和半自动化设备为主的检测方式存在强度大、效率低、可靠度不高等问题。应研究基于智能的检测识别算法及检测系统,以实现地铁隧道衬砌缺陷检测的信息化及智能化。[方法]分析了... [目的]地铁隧道内壁缺陷主要以裂纹和渗漏水为主,目前以人工和半自动化设备为主的检测方式存在强度大、效率低、可靠度不高等问题。应研究基于智能的检测识别算法及检测系统,以实现地铁隧道衬砌缺陷检测的信息化及智能化。[方法]分析了地铁隧道缺陷巡检技术现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地铁隧道衬砌缺陷的识别算法,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算法、缺陷分类检测算法及缺陷分级检测算法等,并选用了4个指标,用以评估该识别算法的检测效果。进一步从软件和硬件2个方面,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法的地铁隧道衬砌缺陷智能检测系统。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北京地铁3条线路上,分析其现场应用的可靠性。[结果及结论]应用该智能检测系统后,地铁隧道衬砌裂纹缺陷的检测率为91.95%,误检率为0.89%;渗漏水缺陷的检测率为93.83%,误检率为0.65%。该系统可作为地铁隧道智能化检测的核心平台,对地铁隧道各种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衬砌缺陷 智能检测 裂纹识别 渗漏水识别 图像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车体响应的轨道不平顺各项指标相对权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庆 汪健辉 +4 位作者 李晨钟 黄传岳 王永华 余天乐 王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7,共8页
车体加速度是评价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小受线路的几何状态影响,包括高低、轨向、轨距、水平及三角坑5类不平顺.考虑到现有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标准没有区分各项指标对车体振动影响程度的相对重要性,利用不同... 车体加速度是评价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小受线路的几何状态影响,包括高低、轨向、轨距、水平及三角坑5类不平顺.考虑到现有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标准没有区分各项指标对车体振动影响程度的相对重要性,利用不同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的轨检车实测数据,将5类不平顺作为自变量,以此分别建立了横向加速度、垂向加速度与5类不平顺之间的逻辑回归及线性回归模型.采用优势分析方法,计算得出不同板式无砟轨道、不同运营时速下,动态不平顺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横向加速度,轨距、水平的相对权重较大,均大于30%,某些工况下轨距相对权重能达到90%以上;对于垂向加速度,高低不平顺的相对权重最大,占比超过90%.基于优势分析相对重要性结果,结合不同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及线路实际情况分析,结果与分析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可用于指导现场的线路养护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优势分析 相对权重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应变法的环肋圆柱壳焊接残余应力数值分析
4
作者 张震 王永军 +3 位作者 黄进浩 刘水清 秦天 徐彻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381-387,共7页
环肋圆柱壳是水下装备的主要承压部件,通常采用高强钢进行建造,对焊接残余应力等缺陷较敏感.为了得到不同肋骨布置方式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首先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强钢焊接试板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验证了固有应变近... 环肋圆柱壳是水下装备的主要承压部件,通常采用高强钢进行建造,对焊接残余应力等缺陷较敏感.为了得到不同肋骨布置方式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首先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强钢焊接试板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验证了固有应变近似公式的适用性;然后,基于固有应变法针对内置、外置T型肋骨的圆柱壳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壳板径向变形与实测资料较为一致,内置肋骨时,跨中壳板内凹,反之外凸;残余应力主要分布于焊缝部位,跨中壳板呈现压应力,内置肋骨的压应力要略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应变 内外肋骨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潜器耐压球出入舱口加强形式对比研究
5
作者 徐彻 杜新光 +1 位作者 匡俊 张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458-462,共5页
耐压球是载人潜器的主要承压结构形式之一,是保证潜器内部设备及人员安全的重要装备.耐压球壳上设有人员出入舱开口,对结构的强度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耐压球壳设计时,通常会对于耐压球人员出入的开口进行加强设计,以降低开孔对于耐压球... 耐压球是载人潜器的主要承压结构形式之一,是保证潜器内部设备及人员安全的重要装备.耐压球壳上设有人员出入舱开口,对结构的强度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耐压球壳设计时,通常会对于耐压球人员出入的开口进行加强设计,以降低开孔对于耐压球局部强度及刚度产生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出入舱口加强形式的设计并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同时,尽管在设计时对于加强形式的确定需按照耐压壳的应用范围、加工条件的不同而区别选择,但目前尚无明确的依据或技术梳理.本文以一载人装备逃逸舱耐压球结构为基础,通过对于圆柱围壁加强、嵌入式围壁加强、壳板加强以及组合加强等开口加强形式的非线性强度极限分析,探讨不同开口加强形式的结构特点,为耐压球出入舱口形式的选择与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器 耐压球 开口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3的钢轨伤损B显图像识别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庆 陈正兴 +3 位作者 王启航 王晓明 王平 余天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2-88,共7页
针对钢轨探伤普遍存在的判伤时间长、漏报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 V3算法。首先对YOLO V3网络结构进行改进,包括增加极小尺度检测层、添加SPP模块和SE模块等,然后对B显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增强和杂波滤除处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 针对钢轨探伤普遍存在的判伤时间长、漏报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 V3算法。首先对YOLO V3网络结构进行改进,包括增加极小尺度检测层、添加SPP模块和SE模块等,然后对B显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增强和杂波滤除处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集中的边界框进行聚类分析,获得12个先验框;其次对改进的YOLO V3网络进行参数调整,使用B显图像数据集对改进YOLO V3模型进行训练,最终实现对B显图像中的核伤、轨底伤损、表面伤损、异常螺孔四类异常数据集和断面、接头、螺孔、焊缝四类正常数据集的定位和识别功能。试验对17601张B显图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钢轨伤损识别模型的平均精度为92.3%,检测速度达到44 ms/张,能够较为准确快速地检测钢轨伤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伤损 目标检测 YOLO V3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底式深海采矿系统力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环峰 吴毅贤 +1 位作者 林强 陈垦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4,共4页
为了隔离中继站与软管及采矿车的相对运动,提出了一种坐底式深海采矿系统,建立了考虑波浪、海流等因素影响的采矿船、张紧器和输送管的全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对各设计工况下张紧器张力、输送管等效应力以及挠性接头转角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分... 为了隔离中继站与软管及采矿车的相对运动,提出了一种坐底式深海采矿系统,建立了考虑波浪、海流等因素影响的采矿船、张紧器和输送管的全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对各设计工况下张紧器张力、输送管等效应力以及挠性接头转角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验证了坐底式深海采矿系统的可行性和作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采矿车 中继站 多金属硫化物 采矿系统 矿物输送管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水下中继站结构强度分析和校核 被引量:3
8
作者 曹阳 杜新光 +2 位作者 宋环峰 林强 杨蓓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为满足深海采矿系统输送子系统的中继需求,提出一种悬浮式水下中继站系统,介绍其设计思路及结构形式的特点,运用有限元法对水下中继站关键结构的强度进行分析计算,根据有限元强度计算结果,在满足设计指标及保证设备性能的基础上进行结... 为满足深海采矿系统输送子系统的中继需求,提出一种悬浮式水下中继站系统,介绍其设计思路及结构形式的特点,运用有限元法对水下中继站关键结构的强度进行分析计算,根据有限元强度计算结果,在满足设计指标及保证设备性能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加强,提高了水下中继站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水下中继站 强度分析 结构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S型铺管作业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环峰 徐彻 +2 位作者 林强 常野 郭建志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3-176,181,共5页
基于集中质量法原理,考虑海床、离散型托管架和海流等边界条件,忽略阻尼、摩擦和扭转,分析水深、管径、壁厚、托管架半径和长度等参数变化对S型铺设管线力学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为深水S型铺设作业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 S型铺管 集中质量法 离散托管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管构件波浪能装置模型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双 杜新光 +1 位作者 林强 陈垦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9-426,共8页
柔性管构件波浪能装置在波浪的激励下可以形成激突波,从而产生振荡流,驱动涡轮机构产生能量。为研究该柔性管构件波浪能装置的关键特性,在水槽中分别对其进行了相关的模型试验,包括柔性管的膨胀率测量试验、静水中活塞机构推动试验以及... 柔性管构件波浪能装置在波浪的激励下可以形成激突波,从而产生振荡流,驱动涡轮机构产生能量。为研究该柔性管构件波浪能装置的关键特性,在水槽中分别对其进行了相关的模型试验,包括柔性管的膨胀率测量试验、静水中活塞机构推动试验以及规则波作用下试验。试验发现了在活塞推动下,管内激突波的周期与活塞推动的周期始终近似成倍数关系;计算了柔性管在规则波作用下管内激突波的波速,得到了当管内速度与管外波速相近时,装置右端管内波面升高较大,其产生能量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构件波浪能装置 激突波 活塞推动 波面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船球鼻艏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广年 于群 +2 位作者 杜林 秦海瑞 袁文鑫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9-908,共10页
优化球鼻艏形状可以改善船舶阻力性能。本文以阻力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渔船球艏优化方法。首先对渔船球鼻艏进行参数化建模,以球鼻艏的设计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CFD技术对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甄别出对阻力性... 优化球鼻艏形状可以改善船舶阻力性能。本文以阻力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渔船球艏优化方法。首先对渔船球鼻艏进行参数化建模,以球鼻艏的设计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CFD技术对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甄别出对阻力性能变化最为敏感的若干设计变量;然后,使用穷举搜索法对样本空间进行采样,并通过CFD技术进行阻力预报;最后建立阻力系数与设计变量之间的替代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渔船性能,获得阻力最优对应的球艏形状。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采用该方法优化后的船型较初始船型总阻力降低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球鼻艏 阻力性能 参数建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00t运煤船发电机组柴油机振动测量和分析
12
作者 钱好 《新疆农垦科技》 2012年第4期52-54,共3页
对23 000 t运煤船经常发生故障的发电机组柴油机及其平台进行了振动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发电机组柴油机不适在船上作长期连续运行。更换新柴油机后经测量,新发电机组柴油机满足长期营运要求。
关键词 柴油机 发电机组平台 振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