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新认识及研究新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雯 王耿 +13 位作者 王勇 李学民 张广斌 竺向佳 金海鹰 罗莉霞 范玮 赵云娥 赵江月 俞阿勇 郭海科 鲍永珍 蒋永祥 施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为晶状体外伤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观察维度,在晶状体外伤中对晶状体透明度、质地、位置、形态、完整性以及悬韧带和邻近其他眼内结构的观察和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限制。随着未来影像技术的迭代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将日益在晶状体外伤诊疗过程中担当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专家组就晶状体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类、目前晶状体外伤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回顾,主要围绕目前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不足与局限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检测手段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表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晶 赵明威 +8 位作者 姚涛 崔红平 王勇 金学民 韩琪 刘芳 李秋明 陈雪艺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受试者术眼对侧眼作为受试眼。试验组在受试眼6:00位角膜缘后约5 mm处点入2滴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点入空白凝胶。用药后在规定时间内用0.3 mm无齿显微镊夹持结膜进行疼痛测试,受试者依据自身感觉报告“疼痛”或“不疼痛”。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的眼数和百分比;次要有效性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眼表麻醉持续时间;药物安全性评价包括眼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受试眼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104眼,占94.55%,对照组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29眼,占26.36%,试验组麻醉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48,P<0.001);试验组受试眼中位麻醉起效时间为40.0(20.0,61.0)s,短于对照组的300.0(224.0,30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7,P<0.001);试验组有效麻醉的104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860.5(577.5,1180.0)s,对照组有效麻醉的29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6.0(280.0,1401.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8,P>0.05);2个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6/110)和4.55%(5/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用于眼部表面麻醉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眼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麻醉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麻醉 利多卡因 眼用凝胶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视儿童眼散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陶雁亭 张伟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眼散光的分布规律、特征及与弱视的关系。方法对门诊弱视儿童217例(257眼)进行散瞳检影验光,并对散光状况作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散光类型中复性远视散光165眼,占64.20%,混合散光37眼,占14.40%,单纯远视散光21眼,...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眼散光的分布规律、特征及与弱视的关系。方法对门诊弱视儿童217例(257眼)进行散瞳检影验光,并对散光状况作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散光类型中复性远视散光165眼,占64.20%,混合散光37眼,占14.40%,单纯远视散光21眼,占8.17%,复性近视散光19眼,占7.39%,单纯近视散光15眼,占5.84%。各年龄组散光眼散光程度1.25~2.00DC占40.47%,0.50~1.00DC占28.79%,2.25~3.00DC占17.51%,≥3.25DC占13.23%。顺规散光占90.66%,逆规散光占7.00%,斜向散光占2.34%。双眼散光中,对称散光占75.70%,不对称散光占24.30%。结论复性远视性散光是弱视儿童眼散光的主要类型,顺规散光为主,双眼散光以对称散光多见。散光是导致儿童弱视及影响弱视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散光 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角膜散光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英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独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与联合激光疗法治疗DME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纪东晓 靳英辉 +5 位作者 任相颖 李绪辉 黄桥 胡馨 赵博 金海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4-1010,共7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IVR+Laser)与单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有关IVR+Laser疗法与单用IVR治疗DM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二次分析... 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IVR+Laser)与单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有关IVR+Laser疗法与单用IVR治疗DM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二次分析,检索文献范围包括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注射次数和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2篇RCT,共1695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结束时,IVR+Laser组患者BCVA和CMT改善情况优于IVR组,2个组BCVA变化和CMT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0.66,95%CI:-1.11~-0.21,P<0.01;WMD=-5.05,95%CI:-9.21~-0.89,P=0.02)。随访结束时,IVR+Laser组平均注射次数明显少于I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16,95%CI:-2.07~-0.25,P=0.01)。2个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R+Laser联合治疗DME疗效优于单独IVR治疗,安全性与单独IVR治疗相当,且平均注射次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糖尿病并发症 雷珠单抗 激光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光凝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