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丽
章倩莹
+8 位作者
林涛
徐天
黄晓敏
张春燕
徐耀文
吴珮
陈楠
任红
谢静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4-1031,1024,共8页
目的·探讨腹膜炎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3 年1 月-2017 年9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 治疗的患者614 例。依据接受治疗后是...
目的·探讨腹膜炎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3 年1 月-2017 年9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 治疗的患者614 例。依据接受治疗后是否发生腹膜炎,将患者分为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根据首次标准腹膜平衡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转运组(L 组)、低平均转运组(LA 组)、高平均转运组(HA 组)及高转运组(H 组)。研究终点定义为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比较腹膜炎组、非腹膜炎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基线(开始PD 治疗后1 个月内)临床资料和PD 结局。建立时依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 模型),分析腹膜炎对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的影响。结果·在腹膜炎组(213 例)中,125 例(58.7%)患者的病原菌培养为阳性;其中,69 例(32.4%)患者为革兰阳性菌,46 例(21.6%)为革兰阴性菌,6 例(2.8%)为真菌。与非腹膜炎组相比,腹膜炎组患者的透析龄较长(P=0.000)、年龄较大(P=0.001)、低文化程度的比例较高(P=0.000)、合并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高(P=0.004,P=0.036)、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6)。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后,腹膜炎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P=0.046)。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与高文化程度患者相比,低文化程度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的全因死亡风险[HR:1.99 (1.14 ~ 3.46) vs 1.39(0.74 ~ 2.6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1.95(0.89 ~ 4.25) vs 1.14(0.50 ~ 2.61)]的增加幅度更大;与H 组+HA 组相比,L 组+LA 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的全因死亡风险[HR:2.31(1.30 ~ 4.11) vs 1.22(0.70 ~ 2.1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3.24 (1.41 ~ 7.42) vs 0.95(0.45 ~ 2.02)]的增加幅度更大。结论·腹膜炎是PD 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文化程度或 L 组+LA 组患者较高文化程度或H 组+HA 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丽
章倩莹
林涛
徐天
黄晓敏
张春燕
徐耀文
吴珮
陈楠
任红
谢静远
机构
上海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
肾脏
内科
上海市东医院肾脏内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4-1031,102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460,81570598,81370015)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7441902200)
+2 种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2015220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DLY201510)
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百人计划(2018BR37)~~
文摘
目的·探讨腹膜炎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3 年1 月-2017 年9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 治疗的患者614 例。依据接受治疗后是否发生腹膜炎,将患者分为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根据首次标准腹膜平衡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转运组(L 组)、低平均转运组(LA 组)、高平均转运组(HA 组)及高转运组(H 组)。研究终点定义为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比较腹膜炎组、非腹膜炎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基线(开始PD 治疗后1 个月内)临床资料和PD 结局。建立时依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 模型),分析腹膜炎对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的影响。结果·在腹膜炎组(213 例)中,125 例(58.7%)患者的病原菌培养为阳性;其中,69 例(32.4%)患者为革兰阳性菌,46 例(21.6%)为革兰阴性菌,6 例(2.8%)为真菌。与非腹膜炎组相比,腹膜炎组患者的透析龄较长(P=0.000)、年龄较大(P=0.001)、低文化程度的比例较高(P=0.000)、合并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高(P=0.004,P=0.036)、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6)。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后,腹膜炎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P=0.046)。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与高文化程度患者相比,低文化程度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的全因死亡风险[HR:1.99 (1.14 ~ 3.46) vs 1.39(0.74 ~ 2.6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1.95(0.89 ~ 4.25) vs 1.14(0.50 ~ 2.61)]的增加幅度更大;与H 组+HA 组相比,L 组+LA 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的全因死亡风险[HR:2.31(1.30 ~ 4.11) vs 1.22(0.70 ~ 2.1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3.24 (1.41 ~ 7.42) vs 0.95(0.45 ~ 2.02)]的增加幅度更大。结论·腹膜炎是PD 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文化程度或 L 组+LA 组患者较高文化程度或H 组+HA 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幅度更大。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死亡
Keywords
peritonitis
peritoneal dialysis (PD)
mortality
分类号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459.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丽
章倩莹
林涛
徐天
黄晓敏
张春燕
徐耀文
吴珮
陈楠
任红
谢静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