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关跟骨骨折复位与内固定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3
1
作者 俞光荣 梅炯 +3 位作者 朱辉 袁峰 蔡宣松 郭荻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为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5 4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的一些与其骨折内固定有关的骨性标志进行测量。结果 :跟骨的长度为 68.6± 6.4mm ;跟骨前部、跟骨沟部及跟骨后部的宽度分别为 2 2 .3± 3... 目的 :为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5 4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的一些与其骨折内固定有关的骨性标志进行测量。结果 :跟骨的长度为 68.6± 6.4mm ;跟骨前部、跟骨沟部及跟骨后部的宽度分别为 2 2 .3± 3 .2mm ,2 4.4± 2 .9mm和 3 0 .3± 3 .2mm。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2 3 .6± 3 .0mm ,15 .3± 2 .2mm和 9.5± 1.2mm ,载距突与跟骨水平面存在 2 7.7°± 6.8°的上翻角。Gissane′s角为 116.7°± 8.0°。结论 :本文结果对跟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应用解剖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1
2
作者 梁军 胡滨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形态学的依据和标准。方法 :观察成人正常跟骨的形态特征和骨小梁分布情况 ,测量跟骨的长、宽、高和Bohler′s角、Gissane′s角等。结果 :①跟骨形态结构较复杂 ,骨皮质薄 ,骨松质多 ,跟骨前部跟骨沟下方骨... 目的 :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形态学的依据和标准。方法 :观察成人正常跟骨的形态特征和骨小梁分布情况 ,测量跟骨的长、宽、高和Bohler′s角、Gissane′s角等。结果 :①跟骨形态结构较复杂 ,骨皮质薄 ,骨松质多 ,跟骨前部跟骨沟下方骨小梁稀疏 ,后部内侧骨小梁密集。②正常跟骨各指标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 ,而不同性别间除Gissane′s角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跟骨高 /长的比值 >1/2。结论 :①跟骨形态学上存在力学薄弱点 ,易骨折 ,骨折多数复杂。②正常跟骨高 /长比例固定 >1/2 ,作为跟骨治疗的参照指标 ,临床上使用方便 ;跟骨Bohler′s角、Gissane′s角的改变与跟骨宽度的增加是跟骨骨折诊断、治疗的要点 ;骨折后可参照本文测量结果恢复跟骨的长、宽、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形态学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