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1931年大水看国民政府的防灾机制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孔祥成 刘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灾害通常会带来损失,影响社会发展。但辩证地看,灾害也会警示世人居安思危,促进包括防灾技术和风险意识在内的社会机制的进步。1931年江淮洪水,既是天灾,又和人祸密不可分。连年的兵灾战祸,社会的失控,盲目的开发,仓政的衰落,农民经济... 灾害通常会带来损失,影响社会发展。但辩证地看,灾害也会警示世人居安思危,促进包括防灾技术和风险意识在内的社会机制的进步。1931年江淮洪水,既是天灾,又和人祸密不可分。连年的兵灾战祸,社会的失控,盲目的开发,仓政的衰落,农民经济的破产等,是引发1931年大水的累积性社会因素。南京国民政府以巨大的损失为代价,开始重视包括水利、生态、仓储、准备金等救灾和防灾措施的机制化建设,希冀化危为机,以对灾害的反思和主动治理,促进国家与社会防灾事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1年大水 国民政府 灾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